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

大多數的宗教份子都是狂熱以及不可理喻的,這裡面如利瑪竇傳教士一般懂的變通的並不多,但在可以打開東方帝國的敲門磚的誘惑下,再加上這些西方傳教士多多少少對於大明有一些瞭解,他們不畏艱辛的來到東方主要就是爲了到大明傳教,如果能得到一名東方官員的庇護自然就是事半功倍。

相比起一開始這些西方傳教士的惶恐不安,他們並不知道是那個憧憬中的大明帝國派出的軍隊,雖然方成僅僅是在名義上屬於大明。

因爲附近能夠威脅這裡的只有海盜,在被俘後要求離去也正是這個原因,但費爾南多的到來說清了方成的地位,這是一名東方的總督!甚至地位還遠遠在總督之上,因爲任何一名西方總督都不可以擁有三四萬的士兵以及一座島嶼完完全全的統轄權,西方的總督僅僅只能統轄少部分的本土士兵和多一些的土著士兵,雖然可以統領的領土並不小,但也因爲屬於殖民地而地廣人稀,那片土地實際上並不值上什麼。

費爾南多是一名葡萄牙傳教士,他是在崇禎年初到達按照利瑪竇的路線到達的澳門,本意是要進入大明接受龍華民教士的領導,之後因爲利瑪竇的身死,接替利瑪竇身份的龍華民傳教士因爲自己的主張而導致在大明傳教受到了阻礙,雖然明庭並沒有驅趕天主教的傳教士,但也不再歡迎,費爾南多之後只能依靠當時作爲登萊巡撫的孫元化,孫元化是徐光啓的學生,而徐光啓則是利瑪竇洗禮的第一名信仰天主教的大明官員的關係,在孫元化招募工匠時藉機將費爾南多帶到了登州,之後就是孔有德攻破了登萊,而費爾南多被方成半拐半騙的騙到了耽羅島。

好在之後方成履行了承諾,在費爾南多帶回了大量的西方書籍後,方成一樣給費爾南多新建了教堂並且允許他在耽羅府進行傳教,表面上也未加限制,只是費爾南多在耽羅府的傳教並不順利,因爲大明人對於宗教的信仰更多的還是祖先崇拜,天主教信仰的天主很難得到大明人的認同感,不過也因爲費爾南多的堅持不懈,發展了一些剛剛開始瞭解西方文化的教徒。

但也因爲只有他一個傳教士,發展出來的教徒大多數又被方成找藉口充斥進了政衙作爲基礎官員,因爲人手不足,所以即使想更多的發展信徒也不可能,費爾南多曾屢次派人前往澳門請求當地教堂派出新的傳教士來到耽羅島傳教,但也因爲相比起耽羅府,大明有更多的影響力而遭到澳門葡萄牙當局的拒絕,一直以來耽羅府也只有他一名傳教士。

在方成被大明冊封爲東江鎮總兵官後,費爾南多曾試探的要求前往大明傳教,不比那些一直停留在澳門以及臺灣的傳教士,已經到過大明的費爾南多是知道總兵的官職的,當初依附的登萊巡撫孫元化只是一名地方官員就已經擁有足夠大的權利,而一名總兵還遠不止於此,大明有着很多的巡撫,但總兵就要少得多。

最後只是因爲方成說清了他和明庭的關係,這才讓費爾南多丟掉了之前的想法,不過這不表示他不缺人手,於是在方成傳信讓費爾南多前來從這些被俘的西方傳教士中抽取人手就讓費爾南多喜形於色,對於方成的意見一概同意,在費爾南多看來,他們也並沒有吃什麼虧。

因爲天主教在傳教的過程中並不缺少將先進的技術帶來各地,這些不但可以增加與當地當權者的關係,同時也可以增加天主教傳教士的地位和聲望,可謂是一舉兩得。

所以費爾南多才會到達臺灣島,同樣作爲一名天主教傳教士,可以說雖然費爾南多的資歷並不高,他雖然早在崇禎年初就追隨利瑪竇的腳步到達了大明進行傳教,因爲並沒有能夠進入東方帝國的中心,也並沒能讓任何一名大明官員信仰天主,在第一步到達大明時就因爲登萊巡撫孫元化部下的叛亂而失蹤,也被視爲草草結束了這次的傳教,作爲一名失敗的傳教士被記載,雖然之後屢次回到了澳門幫助耽羅府招募人手以及購買書籍,同樣因爲耽羅府的聲名不顯所以並不被人重視。

這次就不同了,相比起方成是舉着屠刀趕走了荷蘭人,並且現如今雞籠港還被圍住,所有的西班牙士兵都被下放到礦場,他在所有傳教士眼中就是一名東方海盜,他們不會相信任何方成的承諾,相比起來,死在這裡還不如返回馬尼拉,到時候是回去西方還是等待西班牙當局報復而得以繼續傳教都是下一步打算。

費爾南多的到來印證了方成的地位,並且說明了臺灣島原先就是大明的領土,早在10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就有一隻萬人的船隊到達過這裡並且在之後行使了主權,早就已經屬於中國,方成作爲一名大明總兵,僅僅是驅逐了侵入者而已這個事實,雖然並不是所有傳教士都認同了費爾南多的說法,但至少大部分傳教士認同了,因爲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暫居這個島嶼也是在之前由大明的一位官員的允許,所以說大明要收回也並沒有什麼錯。

費爾南多重申了耽羅府願意保護他們的安全,並且允許他們繼續在臺灣島傳教,甚至如果可以,推薦他們進入大明京城同樣可行,不過在此之前要做的卻是幫助耽羅府最快時間內說服還死守着雞籠港的西班牙人投降,以及之後幫助耽羅府與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以及馬六甲的荷蘭人交涉,耽羅府目前還沒有實力與這兩個西方殖民帝國在東方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海戰,雖然與鄭家已經談妥,但如果方成腹背受敵,鄭家的承諾遠遠比不上一張草紙來的有用。

與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交涉方成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選,費爾南多雖然適合,但也因爲只有一個人不可能分成兩半,而且,耽羅府也需要費爾南多繼續傳播更多的西方知識而挪不開身,如果費爾南多被荷蘭人或者西班牙人扣押,那就得不償失,所以這個人選一直待定,總不能等着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開着戰船來後開海上戰前會議,所以找到適合的交涉人選就是迫在眉睫的事。

耽羅府實力不如人,這是事實,任何歷史都不是傳奇小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如果和西班牙人一起進犯,耽羅府駐紮在大員島的睚眥水軍也足夠阻擋,不過這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鄭家並不會背後插一刀,相比起來,方成並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與其萬劫不復,還不如在之前就做好打算,遠交近攻必不可少,與鄭家相比,要從馬尼拉以及印尼出發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確實離的比較遠。

另一個原因是臺灣島在這個時代的的確確只能稱得上蠻荒之地,也是大明的地方官員放棄這裡來換取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在襲擾大明沿海的原因,臺灣島古稱夷洲,雖然早早就有過中央政府官員到達這裡,卻並沒有留下官員治理,與大明各州縣相比根本就是蠻荒之地,島上的人自然就是化外之民,一直成爲海寇的樂園,大明根本無暇管理,與其說割給了紅夷,還不如說是聽之任之,放任不管。

所以方成需要發展臺灣島,融合當地的土人以及遷徙大明各地的漢人來充實人口,這就需要勞師動衆和勞財傷民,臺灣島不比耽羅島的狹小,即使如此耽羅島還是發展了三年之多才有如此的局面,宗教有時候確實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相比起目前還相對於無害的天主教來說,大明的很多宗教基本就是爲了造反而存在,白蓮教、彌勒教、聞香教數不勝數,無一不是以宗教來達成目的。

費爾南多與這些天主傳教士商量了三天,最後告知了方成結果,除了少部分傳教士繼續要求離開這裡之外,大多數傳教士願意留下來,雖然他們僅僅是想把臺灣島作爲一個踏腳石來進入大明內部,與在臺灣島繼續傳教相比,進入大明這個人口衆多的東方帝國傳教纔是這些傳教士們的最終目的,雖然方成未必一定會履行承諾,不過,也並不會說之後就會全部爽約,至少耽羅府現如今也是大明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他們就需要繼續待在臺灣島,幫助耽羅府牽線搭橋,以此讓耽羅府獲得更多的西方先進技術以及得以繼續與西方進行貿易,即使最後沒有達成目的也並不吃虧,僅僅是保持原狀而已。

雖然耽羅府已經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翻臉,但在東方的殖民者並不止於這兩個國家,而且顯然殖民者並不會因爲土著士兵的死亡而爲此就不再將貨物賣給耽羅府,殖民者本來就是爲了金錢纔來到西方,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人一樣沒有區別,不過也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這就需要傳教士們前去交涉。

於是在此之後,方成開始允許西方傳教士們的傳教,暫時的要求則是要他們安撫當地的土著和信教者,雖然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在臺灣島並不受歡迎,但這些傳教士確實吸引了一部分土著人信仰天主,與臺灣島的本土宗教相比,天主教有着完善的宗教體系,能吸引土著人信仰天主也是事實。

與此同時,費爾南多也聽從方成的命令,試圖與還據守着雞籠港的雞籠長官雞籠港進行交涉。

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五章 議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章 騷動(上)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
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五章 議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章 騷動(上)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