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的兵卒顯然並非投降,而是迅速的整軍列陣,顯然並非如代善意料中那樣,代善雖然奇怪這隻耽羅府的舉動,但他依舊召集麾下的兩個半旗和兩萬人的女真漢軍,但在這段時間內出城的這隻耽羅府兵馬已經有了近萬人。
也就是此時蓋州城已經是空城一座,幾乎所有兵馬都擺在這,至於舉動,自然不是投降,而是打算正面和女真人兵對兵、將對將大戰一場。
這幾乎讓代善目瞪口呆,他搞不明白蓋州城的主將到底在打的什麼主意?難道他們以爲僅僅憑着一萬人就能打敗女真兩紅旗的七千大軍麼?甚至這裡還有兩萬人漢軍。
如果代善會敗,那他情願相信李成樑復活,領着天兵天將殺過來了。
李成樑是誰?大明第一名將!如果不是李成樑,女真人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崛起,這後金也不會拖到現在纔開國。
想那李成樑可是僅憑着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讓整個女真族歸順了上百年,能野戰打敗女真猛士的,也只有一個李成樑!
想當初後金的國主努爾哈赤可只是李成樑府中數百義子中的一個,之比奴僕好些的身份而已。
相比較代善的震驚,這邊的方成要鎮定的多,這次他沒有穿着光鮮的板甲站在最前排當標靶,而是在一萬人列好陣後執帥旗位於中軍中。
一萬兵卒,一個多月的守城中折損一千餘人早已經補足,所以這次出城也是完整的一萬兵馬,並無缺額和傷兵。
最前排自然是手持盾牌,腰上扣着可以接到一起的長矛,這些盾牌用來抵禦女真騎兵的衝擊力,而盾牌手身後的則是成排成列的鳥銃手,這些拿着鳥銃的步卒同樣腰間扣着長矛,用來近戰時勾住馬腿。
至於數量稀少的板甲騎兵,責備方成安排在兩翼,左右兩邊各是二百人,多出來的二百人則是因爲佟養性那隻‘烏超哈真’丟掉的馬匹,花了一個月趕製了兩百副板甲這才使得這支板甲騎兵有了四百人,雖然人數還是少了些,卻是和女真人相同的騎兵,作用不言而喻,方成是拿來做奇兵用的。
至於蓋州城牆上則是十門威力比起佛朗機炮還要大上一號紅衣大將軍炮,這些紅衣大將軍炮不比佛朗機炮,雖然威力巨大,但只適宜用來守城,好在在此種情形下正好適用,將炮口對着城下,黑黝的炮口就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力。
方成既然打定主意出城野戰,自然是將萬事準備俱到,所以這一萬兵馬擺出陣來反比對面女真大軍來的氣勢洶洶。
相比較方成這邊離好了陣勢等着女真人的強攻,代善卻剛剛纔召集麾下的兩個半旗,至於那兩萬女真漢軍根本是雜亂無章,看樣子想要列好陣非要還要等上片刻。
而蓋州城門前,卻是一萬遼東人組成的軍隊,他們現在除了微微的恐慌之外,更多的是復仇!復仇!
恐慌的是第一次出城野戰,復仇則只有死戰。
背水一戰!
這就好比方成此時的想法,雖然在別人看來可能是危言聳聽,但也的確如此,因爲遠在山東孟千在幾日前送來了消息,那就是皇太極徵漠南蒙古,吞併蒙古諸部,甚至正在南下叩關。
這消息讓方成如刺在喉,守住蓋州城的得意再也沒有了半分,因爲他正在得意洋洋的同時,女真人卻已經打進了大明,打進了大明人的老家,掠劫他們的父老鄉親妻兒。
遠在漠南蒙古的皇太極就像是在嘲諷他方成的努力,其實根本是在做無用功。
所以方成纔在得知這個消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對外則是學武林高手突破瓶頸那般宣稱閉關。
雖然有方成存心噁心諸將的心思,但也在苦惱,他到底在怎麼辦,是繼續堅守蓋州城,發展所謂的科技樹,照着一開始的方法,還是?
方成猶疑了,他也怕讓自己不多的本錢丟在了蓋州城外,到時候別說復興大明,恐怕連他自己都能自身難保。
他不是個英明的上位者,也同樣不是一個無敵的猛將,更不是堪稱妖人的智者,相比之下,方成充其量就是一個會做些小弊的外掛使用者。
而且這個外掛的性能並不是太佳,如果一步出錯,可能後果就是萬劫不復。
穿越者不是萬能的,任何金手指都不能開上無數次,再加上一個原因就是,古人都不是笨蛋!
相比之下,這些熟讀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的女真人恐怕在佈局上面還要超過他一個現代人。
畢竟沒有一個現代人去把文言文版的孫子兵法從頭看到尾,而白話文版雖然方成看過,但也早就失去了其中的精髓部分,忘了個七七八八了。
也就是說,他方成沒什麼自傲了,如今能有耽羅府的一片基業,那也是一步步一個腳印,再加上數不盡的作弊金手指纔能有的結局,但也僅此而已,這個作弊器的作用只能在與自身。
它不能變出弱智光環,也不能使出流星火雨這等禁咒幫方成送女真韃子去見耶和華。
這個時候的方成只能靠自己了。
他必須引起皇太極的注意力了,必須要從後金掠劫更多的人口壯丁,必須將大金國吞併漠南蒙古和掠劫大明邊境的好處都抵消掉。
後金來做掠劫大明的強盜,那麼他方成要做的就是後金國的強盜,這是一場小魚吃大魚的遊戲!
大明是個龐然大物,後金同樣是個咬牙切齒的惡獸,最後才輪到方成這個小蝦米。
小蝦米想吃掉惡獸,而惡獸則盯着大明這個龐然大物,這就是方成的機會!並且出城野戰則是這個機會的開端,也是一切真正的開始……
所以纔有了方成的背蓋州一戰,這纔有了代善的目瞪口呆,這纔有了一萬大軍出城固守,這纔有了第一次漢人用弱勢兵力主動‘攻打’女真大軍。
但代善不愧爲慣將,他並沒有輕敵,相比豪格,代善比之多打了幾十年仗,努爾哈赤十六子之中,如果非要拿出一個老成持重的,只有一個代善不但善戰,而且在戰局之中也比其餘諸將更加謹慎,和平日的脾氣更是迥然不同,即使如皇太極的戰功也比不上代善。
所以他不會因爲對方僅僅是一萬兵馬就輕視,但也同樣因爲不會去重視。
因爲對面的敵軍太狂妄了,這樣的不可一世,也讓代善心存藐視,企圖用步兵衝擊八旗的事明軍幹過不少,但都無一會以失敗告終。
代善本以爲這隻步卒顯然也打算這麼幹,可這隻步卒出城後卻擺明了是一副原地固守的模樣。
更是視眼前的數萬大軍如無物般整軍列陣,若不是代善今日本並無打算攻城,各營兵馬也早早遣散了回去,要不然又豈能讓這些步卒安穩的列陣起來。
代善只能徵調兵馬,只是漢軍今日難得不用攻城,各營統領也是鬆了一口氣,所以到了如此情況也是一時湊不齊所屬兵馬,眼看着若是再不進行進攻,這些出城的步卒若是再回城怎麼辦。
總不能再眼睜睜看着吧,所以代善在喝罵了一番漢軍諸將後,讓他們迅速整齊兵馬,自己親自領着七千的女真鐵騎對早已經等候良久的耽羅府兵將殺奔過去。
代善帶的是兩紅旗,也就是正紅旗和鑲紅旗,這兩旗卻是處於後金的大後方,平日裡的作用也僅僅是壓制蒙古各部和朝鮮,順帶返回自己的白山黑水去抓自己的同族,所以說兩紅旗的戰力比起其他六旗也要差上一些。
正紅旗和鑲紅旗,一個只有26個牛錄,一個則是25個牛錄,都屬於八旗中的末等,此次來的兩旗中各有半旗。
其中鑲紅旗本是嶽託統領,此次嶽託被困,自然是由代善統帶。
這邊代善領着七千女真鐵騎殺了過來,耽羅府這邊的兵卒紛紛開始喘息粗了起來,執旗令兵慣性的發號施令,本就是操練了千百遍的東西,前幾次又經歷過戰陣,雖然無法和這次近萬人的騎兵相比,但也至少有過經驗。
可七千人的騎兵衝陣和四百也實在大是不同,當初那隻女真漢軍‘烏超哈真’畢竟不是正經的女真八旗,實力雖然和兩紅旗相當,卻是給諸多兵卒的心理壓力不同。
耽羅府兵將本以爲自己如今對女真鐵騎再無懼怕之時,哪知道騎兵衝陣還未充到眼前,那股鋪天蓋地而來的殺氣即使是耿仲明這等慣將也禁不住心驚。
耿仲明雖然與女真人前後征戰無數,可畢竟當初的東江軍大多是背後打悶棍,要麼就是以多欺少,和上萬的女真騎兵正面硬碰硬可是從來沒幹過!
相反反而是方成面色無常,他也不能面色有異!因爲他是一軍主將,將是兵之膽,越是在這個時候,他越是要做到面不改色!
“第一隊出列。”執旗令兵帶着顫音道,眼前鋪天蓋地而來騎兵的氣勢足以掀翻諸多兵將心中樹立起的自信。
但是執旗令兵還是照着往常,千遍一律的大喝,這個聲音讓已經被眼前這一幕嚇住的大部分步卒開始機械似的去站出一步,離衝陣而來的女真騎兵也更近了一步!
“平射,射擊!”
平射既是再正常不過的射擊方式,也同樣是齊射,鳥銃手將鳥銃放平,並不去瞄準最前方的八旗鐵騎,而是以齊整的方式射擊,效率也遠遠高於自由射擊。
所以在第一波防禦反擊中,一個月的防守中已經有了足夠準頭的鳥銃手們讓至少四百名兩紅旗女真墜下了馬,這個人數雖然在七千女真鐵騎中並不顯眼,可也僅僅是第一波而已。
第二波……
第三波……
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