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

雖然說鄭家和耽羅府有些利害關係,日後耽羅府想要伸手到更南邊,免不了要摩擦不斷,但那至少不是現在,生意自然就是能做一點是一點,誰讓耽羅府現在缺錢?

鄭家若是一年要買上百門的火炮,這筆錢與其讓荷蘭人、葡萄牙人等賺了去,耽羅府分一杯羹又有什麼不好,這生意嘛,本來就該做到四面八方的,如果不是和鬧事的諸多農民軍離的遠了點,方成是一點都不介意貨賣兩家,只要這個度把握好,不至於威脅到自身就行。

這麼想法一開闊,方成倒是又琢磨把耽羅府的火炮賣給大明瞭,耽羅府的火炮能批量生產,關鍵就是善用了流水作業,不比大明和鄭家,幾十個工匠鑄造一門火炮,造完一門再去鑄造下一門,速度能快纔有鬼。

耽羅府是以一部分工匠專職火炮的某個部位,最後進行拼裝,這樣自然就又省時又省力,流水線作業本來就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工業基礎,也是資本家剝削的利器。

迴歸正題,大明有了大量可以移動用於野戰的火炮,而不是那種除了射程之外一無是處的紅衣大炮,再憑着山海關的關寧鐵騎,幾年之後也未必擋不住女真人。

只不過,最怕的就是內鬼,要不是吳三桂放了韃子進關,還打着爲大明覆仇的旗號,女真人還真未必能定鼎中原,但那畢竟是幾年後的事,現如今方成要考慮的是眼前,和鄭家的生意怎麼做。

鄭森聽完方成的話,心下一思量,若是真能如此,一年鄭家就能省下四五十萬兩銀子,自然就不是少數,有這四五十萬兩,這趟回去跟叔叔伯伯們也好商量,但這怎麼看,都是耽羅府吃虧,鄭家自己鑄炮,先不說鑄不出紅夷那般威力大射程遠又輕巧的,就是比之差了一大截的所需費用也不止六成,至少在八成左右,大多數都是花去的鐵料的銀子,一門紅衣大炮前後的火耗多達數百斤,就是如鄭家這等海上鉅商都有些支撐不起。

“總兵此言可是當真,難不成真能造成紅夷那般的火炮?”不是鄭森不信,而是確實不敢信,鄭家三番五次請來了佛郎機人的工匠,最後造出的火炮模樣相同,甚至威力、射程一個都不缺,惟獨打不了幾次就整個碎成碎片,根本不能用,鄭家用的可都是從大明能弄到質地最好的生鐵,就是朝廷自己都未必能有。

最後才弄明白是鐵料的質地不過關,那些佛郎機人說生鐵根本不行,如果想要多射幾次,要麼換成加重的銅炮,那就和過往一樣至少上千斤,即使是生鐵,也得重上不少才足以撐起來連續發射,所以這才使得鄭家的自己鑄造的火炮差上不少,還不如買佛郎機人的來的划算。

這要是少了四成,那可就遠比自己鑄造還要少上不少的了,這種生意,怎麼看都不虧。

“分毫不差,若是在耐用上,應當還能強上幾分,只因火炮的部件都是通用的。”方成說的也不是假話,流水線下來的東西,自然是各個部件都是通用的,不比工匠們從頭到尾自己來,若是不同的工匠鑄造的火炮,根本不可能有幾門的零件能用的上,也就談不上零件通用,一門火炮壞了,想修都難。

“紅衣大炮可鑄造否?”一邊的鄭彩問道。

“自然可以,只是需多費些銀兩,照舊是六成便行。”即使只有六成,看似耽羅府吃了大虧,這一門火炮下去,那也是七八千兩銀子啊!耽羅府不比鄭家,造一門火炮至少浪費掉一半的鐵料,耽羅府用的是煉出來的鋼材,又是有當初從荷蘭人拿裡買來的機器,根本不會在鑄炮過程中浪費多少鐵料,所需的只是多花上點銀兩購進鐵礦石而已,若是一年賣個幾十門再加上鄭家日常火耗用度,這一年的盈餘豈不是要有個五六十萬兩之多?這可只是鄭家一家的用度!

怪不得日後的大國小國最愛好的就是販賣軍火,這利潤,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若是如此,我鄭家一年需紅衣大炮三門,佛朗機炮百門,碗口銃百門。”鄭森道。

方成一合計,這樣數目還真不多,一艘福船至少就要七十門炮,這點火炮也就給鄭家新增兩艘大型福船,但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鄭家不比耽羅府,一應都有更先進的流程,耽羅府完完全全榨乾了工人們的勞動時間,用了最節省的方法來創造最大的工作量,給的餉銀也多,只是怎麼都抵不上所達成的工作量。

而鄭家畢竟只是這個時代的工業能力,實際上鄭森並不打算斷了從紅夷那裡購買火炮,兩邊加起來再加上鄭家自己鑄造的碗口銃和佛朗機炮,到時候鄭家一年就能下水四五艘福船,不用幾年,鄭家的實力就得增長不少,但想翻上一番是不可能了,畢竟鄭家如今這樣的實力,根本就已經是龐然大物一般,能有所增長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而且,一年多出個四五十萬兩銀子,對於鄭家來說也都不算多,家中長輩少蓋個宅院又或者少娶幾房小妾的事,隨處省一省這筆開銷就剩下來了,家中長輩應當會贊成,所以鄭森纔敢擅自做主。

可也只有鄭森敢於擅自做主,鄭彩就不比鄭森是鄭家家主鄭芝龍的嫡系,鄭彩要代表自己那還說的上話,在外面,鄭彩也就亂說不得了,一切由鄭森做主纔是。

這不是鄭彩是否有那魄力,而是這幾年鄭芝龍逐漸抓回了放出去的不少權利,就是鄭森的幾個叔伯兄弟都被奪了權被鄭芝龍給收了回去,鄭彩本來是握有大權的,也頗得鄭芝龍的重用,如今出門在外,卻要都是鄭森做主,那也是無可奈何。

“也好,到時候鄭家帶來銀子,耽羅府這便準備好火炮,財貨兩清就是,是否妥當?”方成打着疑問道。

這般也自然不成問題,鄭森點頭道:

“總兵大人決定的是,回去後這就稟告家父派人來。”

鄭森和方成說了半天都是這等無關緊要的話,始終沒到點子上,如今生意談成了,兩邊都還算滿意,鄭家的此舉,也算是一種善意,這個時候順杆子往下爬就是,用不着咄咄逼人。

鄭森也知道剛剛所想根本不可能,別的不說,耽羅府看樣子不比鄭家缺錢,至少在兵卒的餉銀上的支出比鄭家還要多個幾倍,兩百多萬兩,雖說鄭家一年至少有上千萬兩銀子的入賬帳,但這部分真正能拿來用的也就四、五百萬兩,其中近三成要拿來打點各級官吏,巡撫、督撫一級的,一年至少要用個幾萬,南京各部的朝廷大員們怎麼送都不能少於巡撫、督撫那一級,這數目單個看起來不多,往那一堆,就是鄭家如此這般的家大業大,那也佔去了三成之多。

剩下的家中長輩誰要蓋個新宅子,誰翻個舊院子的,納個新房的小妾,就是各家每日的用度,都得從大的賬簿上出,往往每個百萬兩壓根不夠,雖然鄭森屢次私下跟鄭芝龍說這筆錢要各自長輩自己出,都被鄭芝龍糊弄了過去,實在沒了辦法,要說建宅子,他鄭芝龍就是花的最厲害的一個,別人是建宅子,鄭芝龍那是直接建城,這哪筆開銷不是嚇人?就是每年維護的費用都得從賬簿上支出一大筆銀子不可,鄭森勸誡多了也還是全無效用,最後乾脆什麼都不說,反正說了也沒用不是?

說回耽羅府不缺錢,自然就不會會了區區幾十萬兩銀子把大員島這麼個風水寶地放回給鄭家,要說鄭森口口聲聲的都稱之爲大員島,並不是鄭家不知道耽羅府已經將此島改爲臺灣島,即使如此,鄭森到了島上這麼多天也該知道了,還這麼個叫法,那就是擺明了跟方成表示不滿,鄭家,並不會認同耽羅府在島上的統治權,即使這成了事實也一樣!

不過,那是剛纔,如果說進來之前鄭森還有所不滿,想要伺機把大員島弄到手,然後花幾十萬兩銀子打發了耽羅府拉倒,如今這點想法卻是想都不敢想,他鄭森把別人當成了傻子?莫不是不知道自己纔是最大的那個傻子?

螳螂捕蟬,焉知是不是夜郎自大?

所以鄭森安分了,也就和方成正式談起來了鄭家的要求,或者說,兩邊和睦共處的辦法,同耽羅府一樣,鄭家同樣不想無辜豎起一個強敵,爲了區區一個大員島,那也實在不值當!要說大員島雖然位處要衝,但也因爲此而是個四戰之地,誰都想染指,說是好地方,那也一樣是個大麻煩!

荷蘭人算一個、西班牙人也是,各處層出不窮的海盜可最喜歡在荷蘭人沒佔據大員島前把這裡當成避風港,鄭家犯不着啊,福建、廈門待得多舒服不要?跑到這等荒郊野島來?

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章 騷動(上)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五章 士氣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
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章 騷動(上)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五章 士氣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