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騷動(上)

午夜,子時。

“方大哥,這次我們能逃出去麼?”

在陰暗的角落,十幾個人聚在一起,李焦一邊用布擦拭手上的單刀,一邊問最中間的方生,方生沒來得及回答,就有人應了腔。

“瞎說,怎麼可能逃不出去,這次其他幾個礦都有人一塊鬧,就等着我們舉旗,足有上千人。”劉四冷嘲熱諷了一句,專挑李焦的刺,好在兩個打諢久了,李焦瞪眼懶得搭理他。

不過劉四說得也是事實,今下午準備起事前,其餘的礦也傳來消息,原先猶豫不決的見這邊今晚鐵定起事,倒也大多下了決心,答應到時候一塊發動,以煙火爲訊,成功把握相對大得多。

崇禎四年的最後一天,萊蕪裡城顯得一片安靜,沒有人知道一場以礦徒爲主的騷動正在準備發動,至於靠北面登州的孔有德作亂如火如荼,以人相食,這些和他丁旭關係都不大,他丁旭只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順帶上供朝廷要求的物資,這萊蕪城就是他說了算了。

至於登州武備鬆弛,是否能抵擋這些遼東叛軍,丁旭管不着,也不會去管,他是皇帝近臣,權利雖大,也大不過萊蕪去,即使山東附近的駐軍被調集一空,四處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那也是山東巡撫和萊蕪巡撫的事。

這些礦徒們一個個緊張的四處張望,生怕被來回巡查的監工尋見,大概因爲個個犯得都是會死的罪過,逃出萊蕪冶鐵所不算什麼,只要四處躲避然後再改頭換面就成,但若是騷動後被鎮壓了,怕都是誅九族的大罪,衆人若不是覺得在礦中沒有活路,大多不想走到這一步。

興許這就是官逼民反?方生心道,最後笑笑,若不是大明,還有萊蕪冶鐵所的礦監丁旭,自己如何能有機會逃出牢獄般的礦山,難不成要挖一輩子礦不成?

這不僅僅是方生這麼想,想跑的人全都這麼想,挖一輩子礦自然是不成的。

因故巧合,說到底還是大明的腐朽,自己所做的無非是在這個千瘡百孔的巨樹身上摘幾顆種子,讓它重新成長爲龐然大物,不至於被滿清韃子去把它變成東亞病夫。

而這些礦徒都把腦袋寄在了褲帶上,也沒什麼顧忌了,衆人只等着丑時一到,和其他幾個礦一起發動,然後在萊蕪城外會和,到時候足足上千人,還怕萊蕪城裡區區一百監工?

方生畫了一個大大的肉餅,美好到一塌糊塗,但是否能做到方生心裡也沒底,可他偏偏是所有人裡最鎮定的一個。

將是兵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也是一個道理。

少不得會和幾個礦先合計一番,一百個監工至少得留下性命,總不能讓他們逃回萊蕪城告密去。

至於攻打不攻打萊蕪縣城卻是下一步,有明一代,農民起義從未斷過,因爲體制原因,上報到皇上那的只有流賊已經做大,開始攻城掠地,其餘小打小鬧,大多被地方官掩蓋,要麼不成氣候,淪爲山賊,要麼被當地駐軍剿滅,甚至從新爲民的也大有人在。

大明體制從根基上已經腐爛,不管是閹黨專政,還是東林黨,甚至是當今崇禎那般事事過問,勤勉到可比秦皇漢武,那也不可能得到唐宗宋祖的功績,一來崇禎皇帝的個人能力限度,最基本就是大明的根基,已經徹底的腐爛到骨髓。

這種腐爛需要的推到從建,而不是讓他長出一層割一層,那隻會源源不絕。

“點菸。”丑時一到,方生沉聲的道,隨即一谷黑煙沖天而起,弄溼的柴火最容易燒出黑煙,即使是半夜丑時,搭配着煙火的亮度也足夠讓所有人看的一清二楚。

十幾個連甲都沒有的礦徒個個吼叫幾聲,衝着監工在礦裡的居所衝殺過去,這幫人裡有遼東退下來的敗兵,比如劉四,要麼也是犯了事被罰做勞役,而李焦則是在老家過失殺人,最後被押送到萊蕪冶鐵所,他們都不想挖一輩子的礦,此時倒也個個算得上亡命之徒,手中兵器也還算趁手,更別說這番起事不是隻有自己十幾個人,其餘二十人都在礦徒中鼓動人手,只要殺了那幾個守夜的監工,瞬間就能拉起上百人。

監工們見火光憑空冒起就心知不對,這些人倒也不怕,萊蕪冶鐵所本身就能打造兵器,礦監丁旭給這些監工們配備了京城裡禁軍才能用的全身鐵甲,連脖頸都覆蓋的住,火銃,單刀一個不缺,雖然這些監工沒經過什麼軍事訓練,手中平日卻也沒少沾血,都是些殺慣了人屠夫。

七八個監工提着單刀,手中火銃不停的射擊,一衆剛剛鬧騰起來的礦徒被嚇得嚇,唬的唬,連敢動彈的都不多,局勢頃刻間扭轉,兩三個被火銃打上的人躺在地上哀號不已。

方生提着單刀,身後是劉四和李焦,至於其他十幾個人,要麼被羣起的礦徒們擠散,嚇的停了腳步的也有幾個。

劉四眼見火銃,還想繼續往前衝,被李焦一把拉了回來。

“四哥,是火銃,一槍一個準,你想死啊。”

他還想拉住方生,可方生衝得快,離最靠前的監工只有三四步,根本拉不住。

劉四眼中猶豫了猶,最後一下狠心,火銃的威力雖然大,近距離開槍幾乎一開一個準,可那是指熟稔的火銃兵,這還得時常清理火銃,要不然炸膛的機率可比打中人來得高。

劉四在賭,賭這些監工對這些火銃沒那麼熟稔,拿自己的命去賭,賭贏了萬事大吉,賭輸了也不過一條命,總比累死在礦裡強,他是遼東兵出生,對火銃熟悉的很。

心中一橫,劉四的這番考慮只在瞬息之間,方生已經衝到了最前面的監工跟前,那個監工彷彿還沒有適應,眼中一陣錯愕,一把單刀的刀背敲在咽喉,死的乾淨利落。

咽喉是要害,那裡的鎖骨如果被打碎,神仙在世怕也難救得活。

這個監工右手的火銃也順勢被方生拿到手上,舉起來就是一槍,巨大的反坐力險些讓方生握不住。

這輩子方生只在軍訓時候摸過槍,但好在距離很近,打的又是要害。

第二個監工被打在胸口,錯愕的眼睛睜得很大,歪歪扭扭的倒在地上。

只可惜火銃只能打一次,這個時候根本不允許方生去拿火藥罐裝填,第三個監工被前面兩個同僚的死嚇得停了眨眼的功夫,眼見對面的叛賊手中只有一把單刀,隨即做出了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反應,擡起火銃的手來開槍,眼前的礦徒足夠強壯,若是隻拿單刀,未必是對手,還不如火銃一槍斃命來的划算。

這個監工打得好主意,但他記錯了時間地點,如果拿起單刀和方生實打實,勝負還在五五之數,畢竟礦徒平日伙食有限,防的就是這些年輕力壯鬧事,方生又是個銀槍臘樣頭,雖說穿越過來的身體也算強壯,可畢竟上輩子只是個辦公室青年,這副身體又不是自己的,能夠敲碎第一個人的咽喉那也是大學時練過一點國術的功勞,真刀實槍的幹,輸的概率大得多。

擡起火銃時間足夠方生多跨兩步,多跨這兩步的結果正好相反。

監工錯愕的眼神倒了下去,甚至他的右手還沒有擡起來,因爲一把單刀從胸口直插進去,彷彿拔都拔不出來。

這一刀插的實在,第三個監工甚至沒得來及擡起右手的火銃就死了。

這一下場面頓時逆轉,即使監工剩下五個,死了的只有三個,但也喪失了衝上去的勇氣,眼前的三個同僚短短几十秒被幹淨利落的幹掉震撼太大了,讓剩下的監工只有力氣轉身逃跑。

死去的三個監工甚至沒有擋住眼前這個人眨眼的功夫,而如今礦裡動亂至少數百人,隱隱約約的還有不少拿着兵器的,這些監工又不傻,剛剛天色黑看不清楚,現在都死了三個了,靠的又近,自然看的分明。

這哪裡幾個礦徒鬧事,根本就是礦裡炸營了,從其他幾個礦的方向看,也沒好到哪去。

這些監工們掉頭就跑,除了鬧事的礦工人多勢衆的緣由,方生的出手狠辣也讓這些監工們膽寒,速度慢的兩個一個被方生一刀砍翻,另一個挨劉四從腦袋部分分了家,碩大的頭顱丟在地上,眼睛睜得老大。

方生平生第一次殺人,上輩子的辦公室青年,還是這一世的礦徒,動手殺人毫無疑問都是頭一次,更別說看着一個腦袋落在自己眼前,心裡一陣犯惡心,但他不能露出一絲的猶疑,硬生生挺在那。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其餘的三個監工眼見跑不掉,剛剛那般神氣十足的表情立時沒了蹤影,就這一眨眼間,五個同伴被毫無聲息的殺死,自己更是被那麼多人團團圍住,精神終於崩潰,屁滾尿流的躺在地上求饒。

這些監工平日裡算不上惡貫滿盈,真正拿主意的多是萊蕪監冶鐵所的官吏,只是這些監工們也沒少狐假虎威,手上也是血債累累。

只是這個稱謂聽在方生的耳朵裡就有些滑稽,難免想起前世的一部名著,那幫梁山好漢的大碗吃肉大碗喝酒。

“狗賊、、、我殺了你們。”自然不會有人放過這些狐假虎威的監工。

李焦赤着眼球摸起刀砍向三個還活着的監工,和他一起被充作勞役的弟弟上個月死在礦上,除了萊蕪城裡的官吏照例加了活計,這些監工也是十足的幫兇,讓已經病怏怏的李家小弟死的時候連塊埋骨地都沒有,這是李焦最後一個弟弟,其他的要不在荒年餓死,要不就毫無所蹤,只留這一個貼心的,可也是死得最慘的一個。

要不然李焦也不至於和方生一塊鬧事,不管是行事和膽子,都和劉四這些亡命徒的軍漢截然不同。

三個監工被千刀萬剮,死的徹底,一衆礦徒們紛紛發泄受到了苦難,撕扯的碎肉滿地都是,血腥十足。

方生閉着眼睛緩了緩,總算驅趕了些殺人後的不適應。

這個世道,如果不殺光這些禍國殃民的禍害,那也只有被殺被虐死的份,這些道理方生都懂,所以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難走,又有多少人要殺,都總要走下去。

想通了這個道理,這些監工死也無足輕重,現在重要的是和集合所有鬧事的礦徒,如果能打下萊蕪城得到足夠的給養,不管是揚帆海外還是笑傲山林那都有了本錢。

至於招安,方生想都不敢想,殺人放火受招安,那是北宋的前例,先不說到了南宋就失了效用,有明一朝,對內對外都已剿爲主,撫爲輔,不管是督師楊嗣昌還是崇禎皇帝,安撫都是可有可無,除非實力強大到讓朝廷都懼怕。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九章 西芒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九章 西芒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