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

照着地圖劃了大半個圈,皇太極有錢,女真人人有錢!家裡貴重飾品多得是,都是從大明搶的,光是去年掠奪宣府就是不少虜獲,方成眼紅的很,那可都是些好東西,但兩邊剛打了一仗,耽羅府現在也沒那實力現在去和女真人硬碰硬。

朝鮮,那就是大明的難兄難弟!窮的都快穿不起衣服了,後世方成曾經看過朝鮮景福宮的資料,鋼筋混凝土造的景福宮,多大氣!至於這個時代的朝鮮……比大明還窮!連幾萬人的常備軍都養不起,剔除。

大明,如果是去沿海掠奪,還真不會空手而回,崇禎窮不代表江南的富戶們也窮啊,江南素來富庶,錢財之多甲天下,別說五十萬,這要是搶的順手了,幾百萬還都是小意思。

可搶不得啊,那是大明,他方成又不是倭寇,所以方成糾結了。

倭寇?搶倭寇?

人家連褲子都穿不起了,不對,是人家根本就沒褲子這麼個概念!所以也只能排除,不到萬不得已,方成還真不打算拿日本人開刀,實在是搶了一趟都未必划算,還得惹得兩邊的貿易減少,雖說慶尚港也沒給耽羅府的經濟出多大的力,但畢竟是耽羅府如今手上握着的自由港,以後還有大用。

再往南,臺灣,現在叫做大員,被荷蘭人佔着,荷蘭人倒是有錢,整個亞洲海上貿易都掌握在荷蘭人手上,而且荷蘭人也不夠強大,二十幾年後鄭成功收復臺灣,好像也只出動了兩三萬人,幾百艘船。

收復臺灣?方成琢磨着,睚眥軍三個水師團九千人,船隻浩浩蕩蕩也有兩百艘上下,大型福船就有四五十艘,以五個團一萬五千人的步卒再加九千人的水師,想來也足夠用了。

國姓爺的幾萬大軍雖是幾十年後的,那時候的武器裝備跟現在沒多大區別,都是鳥銃之類,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也沒把女真韃子給打回去,那幾萬大軍比起耽羅府能出動的兩萬五千人應當還差上一些。

荷蘭人駐紮在臺灣的大員港,完全的荷蘭役士兵只有不到五百人,剩下的都是僱傭的當地土著以及海盜,總共也不會超過三千。

自從上次和鄭家一起坑了荷蘭人一把,前任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大員的普特斯曼被東印度公司召回了荷蘭本土後,耽羅府與大員之間的聯繫諸多增多,鄭家的船隊從福州到耽羅府需要途徑荷蘭人的大員島,前次鄭彩到耽羅府就是走的這條水路,早已經暢通無阻。

除此之外,東印度公司正在準備放棄臺灣,因爲那裡已經逐漸失去了價值。

這些消息是克倫威爾透露了,這個在普特斯曼走後成功上位的荷蘭人對於耽羅府印象很好,克倫威爾並不是一名熱衷的殖民者,甚至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克倫威爾建議荷蘭人只需要管理荷蘭人自己!

再加上耽羅府這幾年從克倫威爾的手上購買了足夠的機器,甚至是火炮,幾十萬兩銀子撒下去,克倫威爾對於耽羅府自然就沒什麼敵意。

如果不是東印度公司並不甘心放棄大員,也許克倫威爾早早就領着部下返回了荷蘭本土。

他賺的錢已經足夠了,可以回阿姆斯特丹安心養老了!雖然對他而言,養老還早了點。

因爲克倫威爾的堅持,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沒有和原先的歷史上一樣去擴建在大員的殖民地,甚至他們還抽調了部分士兵去補充其他殖民地,這就顯得大員的荷蘭人勢力略顯勢單力薄,兵力不足。

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大多數並不同意放棄大員島,那裡每年能夠爲東印度公司貢獻很多的銀元和來自東方的奢侈品,販運到東方的價值會翻上幾十番,利潤高的讓大多數的高層叫囂着擴大再大員島的殖民地,只是一時間抽不出人手。

在方成返回耽羅島後從李越那裡得到的消息,下一任的東印度公司駐大員長官以及東印度公司增派的人手,可能會在明年初到達大員,並撤銷克倫威爾臨時兼任的職務,這使得克倫威爾大是不高興,他本以爲年初能夠藉機上位,然後大撈一筆後回去阿姆斯特丹,沒想到等到的是東印度公司高層將派遣另一名大員長官的任命書,爲此克倫威爾在與耽羅府的貿易中透露了這一點。

也許值得利用。

方成眯着眼睛,開始籌劃這個消息的可用性,也許可以用不着打仗,就可以得到整個臺灣,只要買通如今的臨時荷蘭長官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作爲一名僞和平主義者,也許並不受東印度公司高層的喜歡,但他卻很能得到方成的好感,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能跟克倫威爾一樣只認爲自己管着自己就可以,那麼方成會樂意去接管他們不需要的那部分,只是那不可能,哈哈。

方成可不知道正是因爲他的到來才讓普特斯曼提前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召回,一時之間荷蘭人並沒有來得及派出新任的臺灣長官,只是提拔了曾經普特斯曼的副手克倫威爾,歷史上普特斯曼雖然在進攻大明中嚴重失職,但也一直擔任大員長官直到明年新任的大員長官的到來這纔去職。

克倫威爾在被作爲臨時大員長官後大員島的貿易依舊繁盛,靠着的是耽羅府、鄭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及耽羅府向克倫威爾預定的機械,這給荷蘭人帶來很大的收益,但緊接着克倫威爾的消極怠工才讓東印度公司的高層感到警惕,相比普特斯曼的具有攻擊性,克倫威爾作爲一個長官實在太不稱職了,商業的繁盛往往伴隨着火槍和殺戮,克倫威爾連連要去撤掉大員港的駐兵,只留下收稅的人,這實在太沒有進取性!所以他們才決定在來年派出新的大員長官代替克倫威爾。

這個機會正是因爲方成這個煽動翅膀的蝴蝶所造成一點小瑕疵,在明年初就會被重新彌補,而到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會從新擴大他們在臺灣的殖民地範圍,侵吞附近的貿易來抽取稅收。

荷蘭東印度公司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但他們的實力太過於分散,遠在歐洲的總部並不能幫助大員什麼忙,當然,這並不代表方成害怕死人,他僅僅是並不想在現在就四處樹敵,如果失去了荷蘭人這個海上馬車伕,無疑方成也會失去一條獲得西方先進技術的渠道。

也許有更好的辦法?方成看着地圖,最後又向南劃了一個圈,無奈的發現,也許除了暴力,沒有了其他任何地方,因爲荷蘭人不僅佔據了臺灣,他們一樣佔據了繁華富庶的馬六甲海峽,那裡幾乎是所有西方人進入東方貿易的必經之路!

海上馬車伕荷蘭在這個時代佔據着全球大部分的海上貿易,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他們都是個龐然大物,有着一個全球性質的殖民公司,東印度公司爲荷蘭人鞍前馬後,現在的方成正是打算以東印度公司爲目標,這毫無疑問是具有風險的。

荷蘭人畢竟已經稱霸了亞洲海上數百年,除了大明、倭國幾個具有完備水師的他們惹不起,前任的大員長官普特斯曼就在進攻大明中栽了跟頭被召回了本土,倭國畢竟是島國,他們的海船技術並不比大明差,甚至在堅韌性上還有所高出,與荷蘭人也並不友善,東印度公司憑藉着的相比略好的航海技術以及船隻這才能佔據大員島與雙方進行貿易。

好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睚眥軍需要時間去擴編,雖然有些緊迫,但也是不得不等,如果到時候沒有更好的辦法,方成也只能強硬的攻打駐紮在臺灣大員港的荷蘭人,即使失去了荷蘭人這個目前還算合作愉快的夥伴,但至少還有英國人以及澳門的葡萄牙人可以作爲替補。

在做了這個決定之後,睚眥軍開始緊張的擴編,在復州水城調回來的一個團三千人的基礎上各抽出三分之一,其餘補充預備役戰兵,以三千老卒帶動六千經歷過戰陣但經驗不足的新丁,兵衙花了五天時間才擴編完畢,隨後進行配合訓練,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讓這隻新編的睚眥軍有了戰力,可堪一戰。

不過真正的戰力,還要在日後的戰場上進行檢測了。

爲此方成提前給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大員臨時長官克倫威爾通報了消息,向克倫威爾坦言需要進攻大員島,就在一個月之後,與其說是通報了消息,還不如說是一封戰書,也許這樣做荷蘭人會有有所防備,克倫威爾會通知東印度公司,派遣援軍,但更有可能直接放棄荷蘭而逃跑,因爲克倫威爾包括所有駐紮在大員的荷蘭人都知道,耽羅府的士卒並不比普通的荷蘭役士卒來的差,他們的士兵數量衆多,武器與荷蘭人一樣,並且多達上百艘船,這除非是傾整個荷蘭東印度公司,而這個意見沒人會認同,除了他們自己!

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十五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
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十五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