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

票~阿拉阿拉,破三千推了,好歹也給自己鼓一下氣~~

……………………………………………………

義軍敗了,毫無懸念,革左五營被明軍驅趕過去的敗兵們徹底衝潰,老回回、革裡眼、賀錦等革左五營首領只能領着各自本部精銳的幾千兵卒倉皇撤退,與其繼續頑抗,還不如躲回老巢休養實力,再和明軍打殺下去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至於那些依附的小營盤和已經敗了的殘兵,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老回回、革裡眼等人和之前逃走的羅汝才一樣,根本沒帶走多少人,麾下大多數兵馬都被官軍打散,再收攏也收攏不了多少,所以最後只能領着殘兵幾千人逃竄入山林,恐怕孫傳庭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李自成部是騎兵,又是一開始就逃了,逃的飛快,早沒了蹤影,孫傳庭自不肯善罷甘休,又不敢讓麾下僅剩的五千餘兵馬分兵追擊,省的因爲分兵後各支兵力太少而被流賊反敗爲勝,那就只能追其中的一家,如今高迎祥已被俘,李自成跑的太快追不上,革左五營除非全逮到送給朝廷殺頭,不然用處不大,所以孫傳庭下令明軍追擊逃走的羅汝才部。

好歹羅汝才也有個曹操的稱呼,不僅僅是義軍中聲名赫赫,是個出了名的和事佬,明庭中羅汝才也是僅次於高迎祥的陝賊,陝賊的中間人物。

孫傳庭當然不會不知道羅汝才的重要性,所以他追的也是羅汝才,七千餘明軍戰損了千餘人,剩下的五千餘官兵都被孫傳庭拿來追羅汝才。

而羅汝纔則好比喪家之犬,本來剛突出了明軍的包圍的時候還有着千餘人兵馬,加上劉哲部以及收攏的高迎祥部敗兵,東湊西湊的竟然又拼湊出近三千的兵卒,這還只是各部敗兵自發式的收攏而來的,若是能站穩腳跟來收攏敗兵,萬餘人應當不在話下,畢竟孫傳庭部雖然擊潰了各部義軍,但卻沒有真正殺傷多少,大多數都是被衝潰的而已,義軍諸部加起來可是有五萬餘大軍的。

這也是羅汝才的打算,結果這不但沒實現,一時間收攏的三千兵馬在孫傳庭的窮追猛打之下,不到半日就已不足一千人,其他要麼被明軍衝潰,要麼就是另尋他處逃命去了。

羅汝才窩火萬分,你孫傳庭追誰不信,非得追我羅汝才,要說好歹羅尚文這廝,咱兩人五百年前好歹也是一家,至於跟個狗似的鼻子那麼靈,追的那麼緊麼。

於是羅汝纔出離憤怒了,但他還不傻,僅憑着麾下如今不到一千的兵卒,除非能收攏更多,其他那就沒轍,除了跑,跑的更遠點,讓孫傳庭追不上外什麼辦法都沒有,不過此時一直跟着羅汝才一塊跑的劉哲發現一件明白事。

擺明了明軍追的是羅汝才,而壓根不是自己!要不然這麼中途逃散了那麼多的流寇不去追,偏偏追自己這一支來着?

如若明軍追的是自己,那壓根用不着費這麼多心思,劉哲雖然自以爲是,但他還沒認爲自己的名頭能吸引着堂堂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心腹大將羅尚文跟着他身後緊追不捨,那剩下就只有一個羅汝才了,所以劉哲理所當然要和羅汝才分兵,兩邊分開跑!

於是趁着某個官軍離着不到兩個時辰的路程的夜晚,劉哲趁機領着殘存的大部換了條路跑,臨走時間僅僅給羅汝才留下了不到兩百殘兵。

在劉哲看來,既然官軍追的是羅汝才,那麼自然就不會尋他的晦氣,所以等跑路了沒一會眼砍是沒什麼危險了,劉哲就開始四下收攏各部義軍的敗兵,反正官軍不會追他,收攏些實力也好,此時也是良機。

這也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不過劉哲也賭對了一半,爲什麼是一半呢?因爲孫傳庭的先鋒羅尚文確實追到了羅汝才部,並且一舉擊潰了剩下的兩百餘殘兵,不過卻沒抓到羅汝才,而且,還徹底失去了羅汝才的蹤影!

羅汝纔不愧曹操之名,在發現劉哲領着大部分兵馬不仗義的跑了之後,羅汝才就很明智的僅僅領着十幾個親兵鑽入了山林,人多目標大,可如若有一千餘人,明軍一時追不上了也不怕跑不掉,僅剩兩百餘人就不行了,孫傳庭部追上來,只要衝上一衝就得束手就擒,所以羅汝才寧願選擇領着十幾個人親兵逃竄,這總比二百多人那般不尷不尬來得好。

所以羅汝才很明智的逃了,早在兩個時辰前,前腳劉哲跑沒了影,後腳羅汝才也領着十幾個親兵遁入山林,等羅尚文追來了也只能殺了幾十名殘兵泄憤了,其他都跑了,散散落落的分成幾十撥,根本沒法追,也不知道該追哪個。

羅尚文緊接着在得知另一部近八百人的流寇就在附近,未跑多遠,羅尚文此時也來不及請示孫傳庭,所以他就乾脆自己做了主意,領着兩千餘明軍一路追了過去。

劉哲哪想到羅汝才竟然早沒了影,還以爲明軍還在對羅汝才緊追不捨,所以沿途就有所放鬆,在他看來,自己這般已經亡命跑了幾天,明軍的主要目標又不是他,理當不會來找他的麻煩。

他哪知道,羅尚文才不會知道羅汝纔在不在劉哲軍中,在羅尚文看來,賊寇在哪聚的最多,哪一塊被收攏了,那肯定就有反賊首領,說不定剛剛沒了蹤影的曹操就在其中,所以就毫不猶豫的追來了。

並且不但一舉將劉哲好不容易收攏來了近千的敗兵給打散,而且,羅尚文還乾脆利落的生擒了劉哲本人。

劉哲連哭的心都有了,你羅尚文不是去追羅汝才那曹操麼,好死不死跑來追我幹嘛?劉哲鬱悶,鬱悶到死,不過他沒機會了,既然已經落入孫傳庭的手裡,那就甭想活下來。

要是換別的督撫、巡撫、總兵什麼的還好說話,至少這好糊弄一些,投誠也有點用。唯獨孫傳庭跟流寇仇深似海似的,往日就是逮到一個殺一個,從不留情,所以劉哲就徹底絕了念想,只等着伸頭捱上一刀,反正早晚也是個死,死也要死得英雄點,俗話說的好,碗大一塊疤!十八年後爺又是一條好漢!

羅尚文逼問劉哲羅汝纔在哪,劉哲乾脆一言不發,雖然兩腿發軟,但正如前言所說,死則死爾,他雖然在義軍中地位不高,可不仗義的事做過一回就成,那就不幹第二回了,更別提劉哲壓根不知道羅汝才這個精明的曹操跑哪去了!

於是羅尚文只能下令漫山遍野的搜,只是目標太小,盲目的搜索總不是辦法,但也沒了其他主意,也只能等着孫傳庭領着本部前來。

孫傳庭不比羅尚文是武將,孫傳庭是文官,不是武夫,那是文人,這一路哪裡追的上行軍極快的羅尚文,而且,追擊敗兵,有一個羅尚文領兵就夠了,孫傳庭一樣是個有子自知之名的文人,行軍佈陣還是武將在行,文人嘛,最多領軍御將就可以了,而且他孫傳庭也做的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在朝廷中得個知兵的名頭了。

羅尚文在請示完孫傳庭,而羅汝纔則早跑得沒影了,羅汝纔不比劉哲自以爲是,雖然他僅僅領着十幾個親兵,目標比一開始要小得多,也不吸引明軍的注意,但也實力更弱,羅汝才領着十幾號親兵幾次碰到沿山搜索的明軍,大股的就躲,小股的就殺了拉倒,一路倒也是有驚無險,花了一天半夜的時間才總算擺脫了搜山的明軍。

至於另一邊的李自成部和革左五營,李自成部自不用說,三千餘的騎兵在逃出了明軍的包圍後就用着最快的速度往老巢狂奔,並且李自成不但打算先撤,而且還打算回去後就丟棄那處巢穴,另尋他處,要不然明軍打過來,只憑着三五千人怎麼擋?眼下各支陝地義軍都元氣大傷,明軍如今不但有孫傳庭這個能征善戰的陝西巡撫,還有一支來歷不明的客軍,與其去硬碰硬,還不如等明軍的兵馬調走了再說,這躲上一時就是了。

李自成想得更多,比誰都多,要不然他也不會是朝廷的黑名單上僅次於高迎祥、羅汝纔等人,在朝廷和孫傳庭眼裡都認爲的第三大危害的賊寇了,不是因爲李自成兵力多,說起兵力,李自成部雖然多是騎兵,戰力也非凡,但在陝西一地那也排不上號,對於整個大明的反賊比起來那就更少了,不過李自成在孫傳庭看來卻是個有謀略,懂得收攏人心的反賊,其他反賊兵力再多也無所謂,日後總會有斬殺的機會,有謀略的反賊,卻是最難抓。

好比羅汝才,勢力比起高迎祥要小上一截,但孫傳庭不去追殺兵力更多的革左五營,而追殺羅汝才就是因爲羅汝才纔是陝西流寇反賊的中堅人物,威望比不上高迎祥等人,卻也是一呼百應的人,各家義軍都要賣些情面的人。

於是李自成就等着跑回暫時的老巢然後再挪窩,三千餘騎兵速度飛快,沿途連各部敗兵都不管不顧的倉皇逃竄。

至於革左五營,老回回、革裡眼、賀錦、劉希堯、藺養成五人也都不是笨人,要不然也會勢力僅僅居於高迎祥之下了,雖然是五家合營逃出來的,亡命的跑了十餘里後這才發現明軍壓根沒追來,但這五人比起劉哲就要謹慎的多,生怕孫傳庭是打算趁着己方不注意再來一次偷襲,所以革左五營沿途還是在逃竄,比起之前的區別就是五營的速度慢了下來,沿途也吸納了一些被明軍打敗的潰兵,只是這已經跑了十餘里地了,大部早已經跑的沒影了,但好歹革左五營看上去要比起其他各部好看的多,一時竟然也十足收攏到了近萬的殘兵,只不過即使如此,若是明軍追來了,還是有多遠跑多遠的份!

各部義軍從成縣城裡跑到周至縣花了大半天,又花了四個時辰休整,之後就是被孫傳庭所領的七千明軍一戰而潰,義軍折損不大,五六千人而已,此戰也未打上多久義軍就崩潰了,所以羅尚文在追羅汝才和劉哲的時候時間也就半夜,滿打滿算,從各部五萬餘人從成縣出來到兵敗逃竄,也就一天不到的時間而已。

………………………………

還待在成縣裡的方成自然不會知道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部流寇已經兵敗四下逃散了,各部倉促間撤離成縣放棄的十萬餘兵馬確實給方成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對付這些屠城的流賊本是打算殺光拉倒,但這畢竟是十萬人之多,方成手上能動用的不過一萬餘兵馬,又要留一個營三千兵堵住西門不讓流賊逃竄,真正能拿來清剿成縣城內流賊的只有七千之數,僅僅是兩個營多點而已,衝潰十萬流賊壯丁或許不難,甚至是破城都不難,殺光卻是不易,也不可能,畢竟流賊都是拿着武器的青壯,不比毫無反抗之力,所以最後方成只能放棄,將這十萬的流賊放過一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此一來,成縣城中的流賊更是蜂擁而往西門,十萬流賊,說多也多,逃的更不少,一日一夜間,十萬的流賊,要麼就被耽羅府軍殺了泄憤,要麼就是從西門一路亡命而逃。

到了第二日凌晨既大致上解決了戰鬥,城中的流賊兵馬已經不足萬人,還在不停的往西門而去。

十萬流寇,至少被斬殺了一萬四千餘人,這其中在西門斬殺了八千餘人,成縣城中卻並沒殺死太多流賊,實在是明軍來勢洶洶,流寇反賊等兵丁皆是根本是被一衝擊潰,根本起不了心思阻擋就一窩蜂的四下逃竄,最後大多數都得以逃的昇天,所以昨夜成縣城中的十萬流寇實際上的死傷不到兩成,剩下的都逃了。

即使是不到兩成,十萬流寇這麼來算,也有一萬餘人,實在不能算一個小數字,如若加上之前斬殺的高迎恩部和黃龍部,斬殺的流賊人數就破了兩萬,超過己方本身兵力兩倍之多,自然是大勝特勝。

大勝之餘,耽羅府一萬兩千大軍的折損則也有不少,前幾日強攻高迎恩、黃龍部流賊,死傷折損一千五百餘人,傷者居多,凌晨攻破了成縣,城中流賊衆多,耽羅府一方以寡擊衆,雖說是場大勝,死傷比起義軍來也是不多,只有一千出頭而已,但那隻相對於流寇十萬人而言,對於方成來說,兩戰己方已經戰損了近三千人,那就是三成的戰力,對於出發時只有一萬兩千兵丁的方成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折損了。

所以即使在清剿了成縣城中的流賊殘餘後,方成依然沒打算出城去追已經逃散的流賊,和孫傳庭打得主意不謀而合,流賊人數衆多,也奸詐狡猾,若是盲目去追,己方疲憊之師反而容易被流賊趁虛而入。

流寇反賊等之中也一樣有才智之士,要不然也不會日後奪了大明的天下了,雖說也一樣沒守上多久。

扯遠了,迴歸正題。

因此方成就固守着成縣等着孫傳庭的到來,過了兩日後隨即得知孫傳庭於周至縣外擊潰流賊本部兵馬,生俘闖王高迎祥、賊首劉哲等衆,至於羅汝才、李自成、老回回、革裡眼等人早沒了蹤跡,縮回了深山老林裡的老巢。

在得知孫傳庭的所在後,方成隨即給孫傳庭送去報捷信,又將手上的俘虜而來的近兩萬的俘虜交付孫傳庭,成縣一戰中俘衆頗多,俘得一萬七千餘人,加上之前高迎恩、黃龍部的俘虜,這人數就破兩萬了,實在是件麻煩事。

離着臺灣島太遠,耽羅島就更遠了,帶回去就好比一次長途跋涉,意外太多,與其這般折騰,還不如就地交給孫傳庭這個陝西巡撫來得好,所以方成就跟送個麻煩似的,隨着報捷的文書,一起將這兩萬的流賊俘虜送給了孫傳庭。

這把剛抓到高迎祥、劉哲,打算給朝廷報功的孫傳庭嚇了一跳,他自己這趟都只俘衆萬餘人而已,已經算不少了,都是沿途追着羅汝纔沒追上,然後俘獲的流賊。

孫傳庭是陝西巡撫,民政一樣要負責,不比方成,所以這些俘虜一些罪大惡極的被就地斬殺,其餘流寇皆被孫傳庭分而散之,各個縣遷徙上一部分作爲苦役官奴。

所以方成下令趙孟送來的這兩萬人的俘虜讓孫傳庭眼睛一瞪,險些氣的從馬上墜下去,這不是氣別的,俘衆頗多是好事,但把俘來的流寇扔給他管就不是好事了,這些流寇說好點是被裹挾,難聽點也是一方願打一方願挨,指不定那天流寇反賊復起來襲各個縣城,這些俘來的流賊又跑去做賊了,根本就是個巨大的麻煩!

燙手的山芋。

殺又殺不得,他孫傳庭又不是左良玉那等屠夫,逮到流賊,不降就殺,殺起尋常百姓更是比流寇來說也狠上三分,他孫傳庭是陝西巡撫啊,所以不管也得管,不然怎麼辦?

所以孫傳庭也只能啞巴吃黃連給嚥下去,只是原先只有一萬的俘衆一下子增加到了三萬有餘,這一時間只能按着原來的安排多增兩倍而已,也爲日後的各家義軍復起留下了隱患。

當然,這些方成統統不知道,在送完報捷文書又送走了兩萬個燙手山芋後,方成心疼之餘則找來一些沒被反賊屠光的成縣官吏讓他們就地處理政務,然後施施然的退出了成縣城。

這是因爲方成認爲,該給崇禎請旨回去了,他可不想再給調到京城去,這趟,跑的也夠遠的了,該回家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十四章 代善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五章 士氣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十五章 議事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二章 實施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十四章 代善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五章 士氣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十五章 議事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二章 實施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