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

PS:兩更送到,有種加更的衝動……

……………………

毛承祿送來的院子不錯,這也可以看得出來孫元化身爲一地巡撫,府邸就算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而且聽李焦說,這裡還是別院,並不是孫元化日常居住的地方,相比較所處的位置也比較安靜。

方生本來打算在孫元化剛醒就去看看他,省的這個老頭子想不開,好在孫家三兄弟送來的家信解了方生的燃眉之急。

孫元化安分下來了,悶聲不說話。

至於孫家三兄弟的書信上究竟寫了什麼,方生沒去偷看的嗜好,只不過裡面的內容也知道個八九不離十,趙孟一直待在慶尚港也不是白白待着,偶爾也會幫政衙做點事,不是光負責慶尚港的治安。

孫家三兄弟倒也知趣,知道身不由己,家信這些也都不會刻意瞞着。

要不然如果存心遮掩,除非方生有心翻臉讓孫家人臉上難看,那信裡的東西自然也就不會讓趙孟知道了。

所以孫元化也被方生給晾在一邊了,暫時也不打算遣送回濟州島去,至少不能讓這個老頭和孫和鬥等人見了面,要不然這些大明舊吏也不知道要折騰出什麼事來,方生可不放心,他雖然缺人,但也不敢用連忠心都沒有的人。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他方生還是缺人,缺人才,至少短期內方生都會缺人手,場面鋪的太大,山東一地,慶尚港一地,濟州島更是重中之重,方生騰不出來做別的。

不過,也不是盡然都是壞消息,隨着孫和斗的信而來的還有一個喜訊。

第一艘兩桅福船下水,慶尚港的船塢進入了全面運作,不分晝夜,一個月內完全可以完成兩艘中等兩桅福船。

但同樣的,壞消息也有一個。

船是有了,但是船上沒炮怎麼辦?

鑄炮有一個孫和鬥就夠了,但是,萊蕪冶鐵所的鐵礦石渠道剛剛打通,並沒有能大批量運到濟州島。

而且現如今大明的火炮,也不是方生需要的,雖然大明從洪武年間一直到萬曆鑄炮技術都領先於歐洲,但到了明末,嘉靖之後,所謂的虎蹲炮已經相比西方先進鑄炮技術差了一截,動不動就重達千斤,幾百斤就更加顯見了。

方生可不需要這些累贅,相比之下,紅衣大炮,雖然也動不動重達千斤,但它的射程相比較也大上很多。

但同樣的,這種火炮也有致命的缺陷。

太重了,根本不可能搬到區區兩桅福船上,也就更沒法拿來用了。

史載福船配備‘大發貢1門、大佛狼機6座、碗口銃3個、噴筒60個、鳥嘴銃10門,以及一定數量的火箭、火磚、火藥桶和刀槍弓箭等冷兵器。人員編制65人。’

到了崇禎年間,大明已經只造得起福船這類近海船隻了,但好在火炮還配的全,這幾種火炮都不算重,最多一個月就能造的出來。

不過僅僅仿製並不能讓方生滿足,要不然他也不會刻意讓西芒這幫子葡萄牙人去折騰前裝線膛槍了,如果不出意外,在這趟回到濟州島後,政衙理當多了個部門,專職火器研發,打通了萊蕪冶鐵所這條線,至少在短期之內是不缺鐵礦石的。

大明的官吏當官爲的什麼?自然是銀子,這有了銀子什麼都好說話,更別說商業信譽之類的了。

方生手上握有了鹽道,只要手上握着一天,那就暫時不用愁銀兩問題,濟州島有銀子,萊蕪冶鐵所有鐵礦石,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萊蕪城裡的礦監丁旭爲了銀子,自然不會再去理會那些只能拿東西抵押的流民,以及斤斤計較的晉商了,要說銀子,自然是現銀最好了。

方生想了想,叫來門外的守衛,這幾個人都是登州衛的衛所兵,平日裡跟在張五郎、馬戶後面操練,輪番給方生站崗。

如若是遠在慶尚港的趙孟知道了,怕是心裡要一陣誹謗了,自己親兵副統領竟然輕巧的就被人給佔了。

“方大哥。”

進來的是個熟面孔,在大明的京師立過功的孫三,不過自從進了這登州城裡就見得少了,想來是因爲自己越發忙了的緣故。

孫三一臉的喜色,也不知道高興什麼。

“把李焦叫來。”

“哦,方大哥。”孫三表情有點失望,可那也不能把不滿寫在臉上,只有湊起一副笑臉道:“方大哥,就這事?”

“那你以爲什麼事?”方生翻翻白眼,呵呵笑道。

這些個登州軍戶都被他給慣壞了,不過平日裡雖然胡鬧,不過到了正經場合還是知道分寸的,所以往日方生也不會多加約束。

“不是、不是,只是最近太閒了些。”孫三臉色一變,連忙解釋道。

“快去,要不然讓馬戶給你加重訓練量。”

“這就去了,方大哥。”孫三冷汗立馬順着後背流了下來,要說馬戶本來就看他不順眼,這要是給馬戶抓到機會,那豈不是要脫層皮了。

方生打發走了孫三,開始拿出紙筆寫東西,至於寫什麼,一會李焦來了那都什麼都明瞭,只不過至今爲止他方生會的只是簡體字。

好在寫的東西只是一個人看,回去也會口述一遍,只不過這就需要一個書生幫忙代筆了,但臨時哪去找人。

難不成去找徐太拙?或者孫元化。

方生搖搖頭,孫元化不用考慮了,那可是火器專家,還是大明的忠臣,這封信光犯禁的就不是一兩點,即使孫元化肯寫,方生也不敢讓他寫。

至於徐太拙,馬戶總算傳來了好消息,這個徐太拙顯然是罵膩味了,但顯然不打算投降,只是不停地問馬戶的來歷。

想來是明白了,這城裡關着他的可不是那個賊首孔有德,即使想鬧,這鬧着也沒用,還不如想想怎麼出去的好。

可徐太拙可不知道,方生壓根沒打算讓他再能出去,回頭就得被運到濟州島上去了,想跑?那得那天方生不缺人的再說。

不過那要到猴年馬月就不知道了。

至於被放出城的山東總兵邱磊,自然是從劉澤清的登州水城門出去的,回了山東總兵大營立馬就是一陣大刀闊斧,倒也有幾分總兵的模樣,三下兩下整合了麾下的兵馬。

不肯聽令的通通驅趕出大營,即使是有點投靠副總兵劉澤清的傾向的,邱磊也毫不客氣給砍了掉,最後原先麾下的三萬多大明山東各地整合過來的兵馬此時只剩下兩萬。

而劉澤清也不客氣,雖然他不知道邱磊是怎麼回來的,畢竟當初邱磊這麼個山東總兵也是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本身就是個稀奇事。

這回來就回來吧,邱磊給砍掉的,劉澤清不多不少也多了一萬多的兵馬,雖然這些人馬良莠不齊,可他劉澤清無所謂。

這個世道,有兵就是一切,更別說朝廷那已經有了消息,最多月餘時間自己也要榮升總兵之位了,自然也不能讓手下太寒酸了。

邱磊剔除麾下不安定份子反倒讓劉澤清有了擴充的機會。

這下登州城外雖然官兵的數量沒少,還是足足有六萬人,可這構成部分有了區別,實力最強的不是山東總兵邱磊了,而是副總兵劉澤清。

至少表面的人數來看,劉澤清麾下人馬足有三萬五千人,大多是大明的正規軍,雖然不至於各個都是鐵甲火器齊全,但也沒差到哪去。

至少人手一把鐵器是做得到的,看上去又是一色的號衣圍着登州水門,顯然是‘凜然威武’的模樣。

可實際上了,吳三桂的七千的關寧鐵騎那可不是普通兵馬能比的,別說但是劉澤清的三萬人,就算是再加上邱磊的兩萬人,那也禁不住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的衝擊。

關寧鐵騎那是幹什麼的?那是拿來和關外的女真對抗的,雖然沒用過幾次,可拿來壓制區區幾萬關內兵馬還是小意思。

想當初崇禎是想調兩萬人的關寧鐵騎入關,但最後拖拖拉拉的只調集了七千,不是關寧鐵騎不夠了,而是七千人足夠了。

關外的兵丁沒幾個把關內的兵丁放在眼裡的,這不僅僅是因爲雙方戰鬥力差距,那也是因爲兩方壓根不能比。

如果不是鬧騰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好歹也是在關外混跡過的,麾下的兵卒想來也有些戰鬥力,吳三桂甚至都打算用騎兵攻城了。

反正那些叛賊戰鬥力弱得很,光是騎兵一個衝鋒,即使是在城牆上,掉頭就跑都是有可能的,更別說是戰鬥力強大的關寧鐵騎了。

這可是清一色鐵甲騎兵,餉銀也是各地諸多兵馬裡最足的,雖然也曾鬧過餉銀兵變,可那之後崇禎皇帝總會乖乖的銀兩拿出來安撫人心,忠心上不算,這戰鬥力是實打實的滿大明第一,關外第一強兵!

不過鑑於孔有德等人不傻,吳三桂也不會做這種傻事,但朝廷的詔令不能不聽,崇禎皇帝已經三令五申的下達了旨意,年底之前必須把登州給攻下來。

吳三桂也不想拖了,拖久了對他也不利,崇禎皇帝那裡不論,關外可還需要自己壓陣,遼東的後金實力不是一般的強,吳家的基業可都在關外,可不能在關內拖久了。

至於剩下的兩位總兵,邱磊有些搖擺不定,那城裡可是有那個人的,或者說那些人,只不過方生讓人送出來的信讓邱磊安下了心,這也開始叫囂着攻打登州城了。

至於方生往外傳的口信,不外如是告訴邱磊,自己這些人和孔有德關係不大,登州城你要打就打,不妨事。

邱磊鬆了口氣,至少這表面上還得和方生等人合作。

至於讓邱磊聽他的那也不可能,畢竟是一省總兵,如今的大明雖然已呈亂想,可幾乎誰都沒想過大明會覆滅,所以這總兵的身份還是一等一的。

方生只能指望着手上有着個山東總兵的把柄能起上一定作用,至少目前看來,用處還是不小的。

邱磊也怕身敗名裂,丟官喪命。

邱磊是一回事,不過劉澤清就是另一回事了,相比較山東總兵的恭敬,這個官拜副總兵的劉澤清可就是驕橫的多了,只是圍着水門,但手下一下子擴充了不少,也有些蠢蠢欲動。

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三章 騷動(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
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三章 騷動(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