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

老百戶斷斷續續說了莊裡年輕人的去向,這些年山東並不安穩,前幾年發生的饑荒還在眼前,當時莊裡的老弱就餓死了不少。

去年又碰到孔有德叛亂折騰到現在,衛所裡這些年輕人們有些心思的全都跟着孔有德後面混口飯吃,只是最近連伙食都斷了,這些人又跑了回來,只是不敢繼續待在莊裡,乾脆就跑到山上混吃等死。

“讓他們下山,我每個月給一兩半錢銀子僱傭他們幫我送鹽貨,以後生意好了,人手多了,銀子也長。”方生隨即讓跟隨的隨從拿出幾十兩碎銀子,讓老百戶安排人手送到山上去,然後就等着這些個衛所得破落戶下山。

等了沒多久,等待的目標就從山上簇擁着下了來,只有十幾個人,遠沒有老百戶說的幾十個那麼多。

“你要僱傭我們?”問話的是被一羣衛所得破落戶簇擁着的人,語氣有些不可置信。

“我用不着騙你們。”

方生讓人分發的銀兩已經被這些破落戶放在手心,所以這些衛卒們不信也得信,可爲首的年輕軍戶還是不死心的問:“城裡沒口飯吃的人多得是,你怎麼就僱傭我們這幫賤籍的。”

“賤籍?”方生皺皺眉頭,緊接着那個年輕軍戶自嘲的解釋道:“我們這幫一出生就是軍戶的人,實打實是個賤籍,一輩子都沒法脫籍。”

“你們比較好用,而且我要僱傭的時間很長,不是短期的。”方生沒過多說,他總不能告訴這些軍戶們,他方生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雖然僱傭這些軍戶的作用暫時只會拿來販賣私鹽,可日後就說不定了,畢竟這些都是青壯。

要說他們是青壯,這些個青壯卻有些慘不忍睹,面黃肌瘦那是好的,皮包着骨頭被風一吹就倒的,兩眼發光發愣的看着手上銀兩的都有,口水流出來的雖然是小貓三兩隻,總歸還是有的。

爲首的年輕軍戶見方生的注意力在某些他不想被僱主看到的地方,立馬臉色一沉,衝着其中的一個瘦小軍戶罵道:“馬戶,你他媽收斂點,不就是吃了一個月的樹皮就成這樣了。”

這話說出口,那個年輕軍戶自己臉一紅,這時候知道眼前的年輕人是真有心僱傭自己這幫人,哪還敢和剛剛那樣放肆,反而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道尊客你要僱傭多少人?”;

說完他就等着方生的答覆,好在方生無所謂的擺擺手,然後問了一句:“你能湊齊多少人,我就僱傭多少人,反正我正缺人手。”

“我們可是賤籍。”那個軍戶又小聲的提醒方生,直到身後開始的歡呼的其他軍戶各個瞪着,這才閉了嘴。

只是此番舉動像是不希望眼前的尊客無意中上了誰的當,倒讓方生對這個爲首的軍戶起了興許。

“你叫什麼名字?”方生問道,他現在逢人都想問問,要不然手下連個可用的人都沒有,誰讓他粗粗的就將場子鋪的太大,原先濟州島和慶尚港已經夠勉強了,他偏偏還找上大明衛所。

“這小子叫張五郎,張五的張,五郎的五,五郎的郎。”另一個軍戶搶着回答道,連說話機會都不讓給張五郎。

要說下山之前大家心裡還忐忑不安,畢竟這麼好的好事不是說來就來的,上天沒道理憑空送塊甜餅,所以最後還是選了張五郎當頭,帶着一部分兄弟下來探探口風,只是這張五郎到現在幹了什麼!就會把兄弟的命往外面推,後面不說話的軍戶們早就恨得牙癢癢,哪肯再給張五郎說話的機會,趕緊各個給僱主大獻殷勤。

要他們這幫軍戶世世代代都給大明做牛做馬,連基本的自由都沒有,雖然現下衛所制度敗壞,但這些軍戶也沒幾個肯出去的,畢竟他們身無所長,就算是離開了衛所得莊子,那也得活活餓死,這還不如在莊裡賴活着。

如今卻真真實實的天上掉的甜餅,除了張五郎那傻瓜,沒人會肯把怎麼個甜頭送出去。

“你們把名字抱一下,順帶還能拉來多少人,我都要了。”

方生大方的說道,要說他手上雖然沒什麼錢了,可一兩千兩還是有的,拿來收買一次人心再容易不過,而且這些衛所兵卒明顯沒見過這麼大方的恩客,頓時各個叫嚷起來。

“我七大姑六姨在青州左衛那,早就吃不上飯了,肯定一喊就到。”

“馬戶,你不是有個表弟就在萊州衛那,叫來一起發財。”

“對對,回頭我就去寫信”

“你會寫信?屁,馬戶你少在新主子面前吹牛皮,你還以爲你是秀才啊,就一破爛軍戶。”立馬有人破口大罵。

“別扯了,誰去把山上剩餘的兄弟叫下來。”張五郎聽不下去了,他也怕給新僱主留下不好印象,這才趕緊制止,好在平日裡這幫兄弟聽他的聽習慣了,剛剛是爲一時關乎自己的利益才造他的反,此時聞言全都安靜了下來。

他哪知道,張五郎吩咐一衆兄弟忙東忙西這會,方生也把張五郎給記下了,爲人機警,又有威信,就是長得寒酸了點,沒一點武將的樣子,白混在登州衛半輩子了。

只不過眼看着這幫名義上的軍戶,好像沒一個像樣的,五大三粗的一個沒有,倒是竹竿,瘦猴一大堆,別說拿來和女真人對衝了。

沒一會從山上又下來幾十個軍戶,這些人看上去比一開始的十幾個還要慘些,走不動路的,拖着身體的,各個都面有菜色。

悽悽慘慘慼戚,看上去就像是山上的一幫難民,這些人給方生的感覺怕是比在義州時遼東難民成堆成堆跟着他跑還要淒涼幾分。

這就是大明傳承幾百年的戰力?也不知道是不是蒙古人被趕出關外後也都皮包骨頭的,要不然大明憑着這些個軍戶怎麼能守得住大明邊關兩百年的。

不管他怎麼想,第二天方生就讓李焦領着一幫人到了登州衛,除了帶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還帶來足夠多登州城裡的廚師。

想要馬兒跑,就要讓馬兒飽,方生自然明白足夠道理。

隨即方生也搬出了毛承祿送給他的那座莊園,把居所搬到了登州衛,方便管理,在登州衛留守的三天,陸陸續續聽到消息的登州衛兵丁回來了大半,這些人老幼都有,但還是以青壯居多。

畢竟前兩年的饑荒,餓死的大多是老弱,年輕人身體壯一些,也容易存活一點。

方生仔細算了算人數,不多不少,一百零八個,一個百戶,兩個總旗,四個小旗,這就是山東諸多衛所裡還算比較大的登州衛僅剩的兵卒,按照大明登記在冊的兵額,登州衛可是實打實的大衛,擁有五個千戶5600人,下轄五十個百戶,總旗、小旗就更多了,但那都是正德年前的數字,過了正德年再到嘉靖年間,這個人數就不停減少。

直到如今一百多個青壯,從老百戶的記憶裡,前些年沒鬧饑荒的時候,登州衛的人數還是有兩千來人的,雖然其中老幼都有,可好歹缺額沒現在這麼誇張。

可饑荒一起,老幼首先就死了個精光,剩下的青壯眼看留下來也活不下去,走出去的又佔了大部分,加上這兩年死的死的,跑的跑的,登州衛就成了如此局面。

時間不允許方生留在登州港太長時間,他只在登州衛待了一個月,在七月中旬就帶着人手北上。

從登州出發,走水路到天津衛停船沒幾天就能到大明的京師,偏偏方生沒有選這條路線,他反而選擇繞過被孔有德重兵圍繞的萊州府,路經直隸的全部和山東的大部,有陸路就走陸路,有海路就走海路。

在出發前李焦送來一個消息,正在攻打萊州的孔有德被明軍先鋒一觸即潰,死傷慘重,可李焦語焉不詳,方生也並未放在心上,畢竟在他的記憶裡,孔有德還得再折騰個半年有餘。

方生從登州出發時帶着的人手也是從登州衛的一幫年輕小夥,這些人經過一個月的養身體明顯起色好得多,畢竟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壯,在方生到達登州衛的第十天就各個生龍活虎,畢竟好吃好喝的供應着。

剩下的二十天方生都拿這些軍戶練兵,只是一通瞎練,主要還是把這些軍戶的膽氣練起來,畢竟他們不是濟州島那些原先就當兵殺人的,又有耿仲明協助。

只是那些火銃兵也被李焦帶了兩百到登州,可這些人方生另有他用,自然就捨不得拿出來當護衛,最後還是決定帶上二十幾個剛剛真正訓練都沒二十天的登州衛軍戶。

大明雖然已經破敗的不成樣子,但在山東直隸一帶,除了孔有德作亂外都還好一些,至少沒什麼半路打劫的存在,惹得方生本身想看一場‘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好戲也沒能如願。

“方大哥,怎麼的?”跟在方生身旁的張五郎問道,這幫登州衛的年輕人和方生混的久了,見這個僱主挺好說話,便也順着李焦叫上了方大哥。

時間久了,整個莊子裡的年輕人都叫上了方大哥,也不管到底哪個年級大,哪個年級小的,喊着喊着,便喊順口了。

至於今天,方生帶着他們繞過了萊州,剛進了直隸的地界,大家都管不住自己的嘴,三言兩語便扯上了,纔有了剛纔的一幕。

方生便把心裡想法拿出來一說,一棒子窮軍戶大眼瞪小眼,然後各個抱着肚子發瘋的笑,連一向穩重的張五郎都不意外。

“哪有那麼笨的賊。”馬戶笑的最誇張,肚子也捂着最用勁,手上剛摘得柳條都直打彎。

“說不定,嘿嘿。”方生撇撇嘴笑笑,對於這幫子給自己打工的人這麼個笑法很不屑,最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

小說就是小說,就像他方生穿越過來依舊不是萬人敵一個道理一樣,全都不可信。

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三章 騷動(下)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三章 成效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六章 萊州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三章 騷動(下)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三章 成效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六章 萊州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