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說的就是這個理,陡然拔高一歲,方生還有幾分不習慣,可說到底他自己究竟多大,竟然還是一頭霧水。

可別忘了方生是重生的,直接佔了這具身體,但卻沒任何這副身體的記憶,要說這個名字,還是他直接拿上一世的用的。

好在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方生不關心,也就沒什麼人關心了。

“孫老先生,不知他們回去是否一路順暢。”方某人自從閒下來一陣子,這茶就成了熱衷的東西。

要說整個大明朝和後世相差不大的,也就這一茶的味道還要純正些,往日他不喜歡這些名茶。

可現如今也入鄉隨俗,總不能拿着清水招待客人不是?更別說大明的讀書人可個個都是品茶的好手。

“自然不會有事。”孫元化抿了口茶水,淡淡的道。

濟州島離慶尚港自不必說,至於離着登州雖然遠了一些,可有熟悉的水手,哪能出的什麼事情。

“嗯,毛承祿到了登州城了吧。”方生問道。

“應當是到了。”孫元化面不改色,彷彿沒受任何的影響,只是這舉杯子的手微微一顫抖,這也讓眼尖的方生無意中給尋見。

方生不得不心裡嘆了口氣,只得把話題扯開,可扯來扯去,總扯不離那一畝三分地。

沒辦法,目前來看,濟州島上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孔有德來投了,可這孔有德偏偏和孫元化有莫大的矛盾,往大了說,這可比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好不到哪去。

他孫元化從一任巡撫淪落爲秋後處斬,可都是孔有德孔某人的功勞。

所以說,要是孔有德知道濟州島上多了個孫元化,他也還未必肯來,至少這陣子自從孫元化正式成了方生的幕僚開始,耿仲明就徹底待在營地裡,肯定不往方生這挪上一次。

不過還好,方生的這個園子也已經有了幾分生氣,先是孫元化作爲幕僚,理所當然得搬了進來,緊接着魯王府的郡主娘娘也自然尋間屋子住下來,等着他方某人明媒正娶了。

呼!這實在是件頭疼事,方生撫着腦袋,有點疼。

不過這總要給姑娘一個完美的答覆,這陣子剛過完年閒了下來,那也不能緊接着再辦場喜事,再加上方生心裡頭還有幾分猶疑,所以這事就拖了下來。

“孔有德這趟至少得帶回上千人的工匠。”方生最後還是不得不把這事提出來,微微皺起眉頭的道。

他倒不是擔心別的,而是指望孔有德別一時間衝動,把那些個工匠都給扔給邱磊和劉澤清,到時候二人少不得要殺良冒功,這些個工匠自然就是最佳人選。

“怕是不止。”孫元化略微沉吟。

方生這纔想起眼前這人可是那登州城那些個工匠真正的主子,自然又是大喜,連忙問道:“那能有多少人?”

“少則兩千,多則三千。”孫元化解釋道:“登州城中匠戶本就極多,登州城又本是遼東物資囤積之地,所以大明……朝廷先後又調配了上千戶得匠戶,足有近五千人,雖然如今歷經戰亂,可孔有德並不笨,想來這趟也不會留下區區千人而已。”

“多多善意,多多善意。”方生呵呵的笑了笑,這要是真有兩三千人可就真出了他的意外了,若是當初在登州城的佈置,他也只是指望那些個壯丁,如今突然冒出來的匠戶自然就是意外之喜了。

“老夫恭喜了。”孫元化面無表情的道,只是這恭喜的意味也是有幾分冷冰,不過方生擺擺手,渾然不在意道:“孫老先生客氣了,此時又有何喜之有,本就是意料之中而已。”

喜怒不形於色,孫元化微微點頭,此子如今看來卻有一番前途了,至少這一點上,歷朝歷代能真正做到的本就屈指可數,還須多多觀察纔是。

“想來登州最近幾日就該有消息了。”方生喃喃道,如若他沒記錯,孔有德最多撐到現在,再過一陣子就要棄了登州而逃了。

不過歷史也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比如孔有德一開始就被吳三桂打破了膽,一路被關寧鐵騎從萊州趕到登州就再也不敢出城半步了,最後雖然在李九成父子二人的建議下試圖出城一回,可也只死傷了一千多人就逃回了城裡,打死都不肯挪動半步。

這在歷史上,他孔有德可是受了蠱惑領着四萬人背水一戰,然後死傷萬餘人,被俘萬餘人這才吃疼逃上海的。

只不過相同的是李九成依舊是死了,和他兒子李應元一起被吳三桂的鐵騎給把軍陣衝了個七零八落,然後乾脆利落的死在第一線。

誰讓這二人立身作則,騎着馬招搖似的站在前面來着?關寧鐵騎那麼一衝,連躲都來不及躲。

孔有德活下來了,因爲他壓根就沒出城,只不過站在城頭眼看着剛剛出城的上萬人被一盞茶的時間衝了個七零八落,頓時心如死灰,若不是登州城外的地形並不適合騎兵衝鋒,再加上城牆又起的足夠高,守軍大佔優勢,恐怕當時就得被吳三桂衝進登州城裡了。

可即使如此,孔有德依舊嚇得不輕,所以這決定也就徹底下了下來。

眼看如今這是彈盡糧絕,再守下去也是個一死,所以這才透了口風要歸降這邊。

要不然他也沒地方投奔了,去投奔後金女真?可他孔有德也沒船啊,至於大明朝廷,怕是恨不得扒拉了他的皮直接給凌遲了,自然也不能指望。

“登州城若是想守,怕是能守上一陣子的。”孫元化輕描淡寫的說道,話語間又有幾分自傲。

這登州城卻是難得的堅城,他自己在任期間,除了火器這方面,光是登州城的防務那可就是首屈一指,滿大明恐怕除了那個北京城和陪都南京,其他的都要遜色幾分的。

那可是就算是紅衣大炮,都很難轟的開的城牆。

“話是這麼說,哈哈,可裡面的人不想守,那也沒辦法啊。”方生笑了笑道,登州的城牆他是見過了,要說除了這大明的京城那巍巍的城牆,恐怕其餘的都沒得比。

只是這也不想想,他孫元化那可是造火炮的,茅盾之典故,讀書人自然都會知曉,這火炮是良茅,自然而然的搭配的盾也不會差到哪去。

但是不但孔有德不想手,就算是毛承祿在一開始也沒打算守上一守,孤城一座,就算是固若金湯那又如何。

“呵呵。”孫元化搖搖頭,低着頭看着看腳上的泥土,這笑意裡有幾分自嘲。

這孔有德說起來實在和他的糾纏不清,若說有深仇大恨那倒是不至於,可這如今竟然輕易的就放棄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登州城,寧願逃到海上,也着實讓孫元化一陣心酸,這幾分怪異的情緒,又有的何人能夠理解來着?

“孫老先生不要多想,如今開春快到了,島上的事情又要忙了。”方生叮囑的道。

“忙與老夫又有何干?”孫元化微微笑了笑,道。

方生一怔,這纔不由得苦笑,眼下看來,好像確實與孫元化沒有太大的關聯,要說有關聯,那也是和孫和鼎有關係,那可是目前代替李越在濟州島上的政衙主官,至於孫和京則也要有的忙了,但歸根究底,這些還真和孫元化沒什麼太大的聯繫。

說到底,孫元化的作用在於出謀劃策之外的統策全局,不做二人想的人物,可目前看來,顧全大局有方生一個就夠了,只是細枝末節上需要孫元化略加修飾纔對。

“確實用不着孫老先生。”方生搖搖頭微微笑笑,他這是犯了糊塗了,只是因爲好不容易招了個有用的人才,反而有些迫不及待拿來試水一般,也不去想想,這到底用在哪裡好一些。

“島上以區區數個文官就能處理如此之多雜物,確實算是難得一見。”孫元化笑了笑,沒在意方生的疏忽,而是迴應了一聲,也算誇了一句。

只是這句話也是實話,但驚訝的那陣子早就過去了,那些個政衙、兵衙孫元化自然是瞭如指掌,這些個看上去一目瞭然的機構的功能顯而易見,並且目前看來成效頗爲顯著,可如今畢竟管轄的範圍過小,孫元化也並未太過放在心上。

他豈知這件事卻是方生信手塗鴉,但也頗爲得意的一件事,要說制度這個東西最最重要的就是官吏體制,方生簡單的兩大衙門雖然是隨手設立的,可也還算是成功的先例,日後值得模仿。

“老夫安心做我的幕僚既好了。”孫元化輕聲的說道,這也算是告訴方生方某人,這也是他孫元化所能做出的極限了。

畢竟,前幾個月,他可還是大明的一任巡撫的,雖然和位高權重沒什麼關係,但那也不是如今這番可以比的。

孫元化此舉與身份無關,只是心態而已,方生心知急不得,倒也不會刻意逼迫。

“如此也好,呵呵。”方生不在意的笑了笑,然後恭送孫元化回了屋子,有些繁瑣的雜事自然有孫元化來處理,可這大致的方向,還是需要方生來掌握的。

……………………

翻了一年過去,自然又是一陣的忙忙碌碌,慶尚港傭兵團的事情本身就是方生拿的主意,趙孟即使有個約瑟夫協助着那也難免磕磕絆絆的,不過好在還有方生在一旁指點,這領着船隊的第一筆生意卻是去登州城接孔有德。

去的不是三兩艘船,而是浩浩蕩蕩二十七艘,一部分是大明的福船,還一部分是朝鮮當地弄來的海船,吃水夠深,雖然不能拿來當戰船用,但是運人卻是綽綽有餘的了。

二十七艘船載着兩千人的‘傭兵’算是派上了用場,清一色新式前膛線槍,兵械司加鞭快馬的結果。

孫和京雖然是主官,但也畢竟屬於學術派人才,動手能力並不強,所以這次最大功勞應當算是葡萄牙人西芒,方生一點都不吝嗇的賞了二十兩銀子,葡萄牙人這才更加乾淨十足加快馬力,並且信誓旦旦的保證下一次拿出來的是更加優異的成績。

趙孟帶着船隻和人手出了海,方生又把劉四調到了慶尚港,至於島上兵卒的訓練自然又放在了方生自己的頭上。

不過這兵既然要練,少不得也不能放着耿仲明一個也讓方生不放心,至於其他人,方生又一個都不能指望,但還好老兵帶新兵這法子還算管用,方生即使是偶爾去一趟營地一次,這效果也不會差上哪去。

兵卒的舉手之間都是悍勇之氣,只是缺了沙場歷練,這如今有了‘傭兵團’這麼個法子,想來日後也不會成問題。

若是說沒見過血的兵卒和訓練有素的兵卒有什麼區別的話,這就在士氣上,見過血的兵卒才能殺人不眨眼,而沒見過血的,怕是再訓練有素都會事到臨頭腳底發軟。

而海盜則是征戰沙場之外唯一的一條鍛鍊兵卒的捷徑,方生只是想客串一下海盜剋星而已,僅此而已。

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三章 騷動(下)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六章 萊州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章 騷動(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
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三章 騷動(下)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六章 萊州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章 騷動(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