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多爾袞授首

“這……”馬光遠手拿着這封只有區區一個字的‘信’,姑且稱之爲信,只是其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搞不明白了。

“此信何解?”石廷柱搶在馬光遠之前問了出來,也好擺脫身上的嫌疑,畢竟這這個‘假’字,實在太讓人多想了,石廷柱心裡有鬼,自然不肯讓馬光遠追根究底的問下去。

“你假我真,實乃奇怪的很?”馬光遠卻未多想,這一開始就是石廷柱要聯繫城外的明軍,又不是他,對方送來這封信來,是二人自己選的打開,根本不知道給的是誰?自然不會往石廷柱身上套。

石廷柱自己心裡有鬼,這纔有幾分不對勁,反而讓馬光遠心中又變得猶疑起來,以爲石廷柱已經反悔,如今事已至此,馬光遠倒是猶疑了一下就斷然道:“若是明日子時去開城門,守西城門的正是我麾下的小校,十之七八可行!”

這也真是天賜良機,可以讓他報的今日之辱,馬光遠思及往日裡女真漢軍在女真人麾下所受的不公,如此機會何必不用?與其丟了兵權廢物一般的死去,踏出了第一步的馬光遠反而膽子大了起來。

先前不肯背叛多爾袞、皇太極,甚至猶疑不定,概是因爲沒有勝率,馬光遠在多爾袞麾下聽令多年,此人生性謹慎,卻又愛走險棋,御人自有一套,這些年被打殺的女真漢軍將領雖說不多,但也有上幾個,卻無人敢口出怨言,這就是多爾袞深悉用人之道。

對韃子能有什麼忠心?馬光遠雖說早在天聰年間就投奔女真,不過那是戰敗保命之舉,之後效力於韃子也是因爲若是從新投明,定然是個掉腦袋的後果,大明的崇禎皇帝想饒了他,那些朝臣宰輔也要拿他祭旗邀功,所以這才一直給女真人做牛做馬,做了十幾年做習慣了,再讓他改換東家,談何容易?

馬光遠的話讓石廷柱心中微微一動,這……若是真的可行,還真值得冒上一回險,不過這個想法瞬間被石廷柱給撲滅了去,自己可是對大清國忠心耿耿的,而且,恐怕還沒等他真的去辦,多爾袞就得第一個殺了他!

石廷柱打了個寒顫,多爾袞的餘威還在,有些話也是說的容易,做的卻難,他石廷柱可以說動馬光遠,卻不代表自己就有這個膽子。

念想間,石廷柱就想着去跟多爾袞稟報此怪異的舉動,再也聽不下去馬光遠的話,而是拱了拱手道:“馬兄,已秉燭夜談了一夜,爲兄今日突有要事,此事回頭再行商議可行?”

石廷柱露出苦色,像是剛想起什麼了不得的要事,趕緊要告辭離去。

馬光遠面露不以爲然的臉色,這要事再大也大過身家性命去?只是石廷柱既然有言在先,馬光遠也沒了辦法,只得送客,臨走時跟石廷柱要來了派去城外的那名機靈的侍從,言稱有話要問個明白,石廷柱並未多想,馬光遠如今越露出反意越好,多爾袞交代的事也能辦完。

在石廷柱前腳出了門,馬光遠就從病牀上爬了起來,雖說還難免有幾分蹣跚,卻根本不至於重傷臥病在牀的程度,也就是說,馬光遠一樣沒給石廷柱露底,因爲他石廷柱一樣也沒懷什麼好心!

“想把我當出頭羊?你也不看看有沒那資格。”馬光遠冷笑了笑,在他看來,石廷柱根本就是拉他做擋箭牌,若是成了,大功是他的,若是有了一絲一毫的不對,恐怕第一個被賣給多爾袞的就是他馬光遠!

馬光遠可沒想到,石廷柱壓根就是個兩面的內奸,他出了馬光遠的府邸就七繞八繞的走了幾個圈,直到確認身後沒人跟着,馬光遠想來也沒多疑心,這才從蓋州城裡臨時修建的睿親王府後門進去,見到多爾袞後將事情一說,石廷柱又拿出自己拿到的那張寫着假字的‘信’交給多爾袞,然後就在一邊的小心的站着,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多爾袞下去就是呵斥他把事給辦砸了。

多爾袞看了看手上的字條,這哪裡是什麼信,根本就是兩張信手塗鴉,隨即哈哈一笑,道:“石廷柱,別那麼小心翼翼,本王又不會吃了你。”

“屬下不敢放肆。”眼見睿親王多爾袞還有心說笑,石廷柱放下了一絲心思,只見多爾袞將那字條壓在一邊的茶杯下,問道:“馬光遠如今是何想法?”

“馬佐領……不,馬光遠起初還是猶疑不定,不肯背叛睿親王,之後怨言多生,也就勉強同意了,如今卻是肯定了要行此叛逆之事,與明日子時開了西城門放明軍入城。”

石廷柱小心的將事情說了個分明,能知道的都說了個遍,此時顧得是自己的小命,至於剛剛石廷柱的那一絲的心動,那是打死都不肯說出來。

“明軍出了什麼條件?”睿親王多爾袞突然的笑着問道。

“這……那東江鎮總兵方成未明說。”石廷柱心中想了一番,隨即爲難的道。

“哈哈,馬光遠,這就是我麾下的忠犬啊,人家還沒提條件呢,就敢把本王賣了,膽子倒是不小。”多爾袞雖是玩笑的口氣,聽在石廷柱的耳中卻是森冷萬分,仿若根本就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了,或者說本來就是。

睿親王,已經動了殺意,石廷柱心中微微一嘆,自然是爲馬光遠這廝的不知道好歹,多爾袞豈能不大怒,盛怒之下,此事一了又怎會饒他性命?只是這石廷柱自己也不好說個什麼,這事,說到底還是他石廷柱一手把馬光遠推進了棺材,多爾袞也最多蓋棺定論而已。

而且,此事到底是怎麼個瞭解法……石廷柱一時間想起大金國復州城下的數戰損兵折將,結果,還真兩說。

這個想法讓石廷柱自己嚇了一跳,萬萬想不得,若不然,怕也只得落到像馬光遠那等的末路不可,多爾袞的積威在石廷柱看來,比起皇太極甚至還更多些,雖說皇太極與多爾袞一樣親近漢人,但皇太極親近的卻是漢人中的士子,儒生,而多爾袞拉攏的卻都是女真漢軍各部的低賤身份,石廷柱先祖又是女真人,本來就是多爾袞拉攏的首位,雙方的接觸也深,石廷柱甚至知道這個睿親王早在九歲那年就已不是凡夫俗子,誰能在母親大妃阿巴亥死後還能面不改色的?兄長阿濟格與努爾哈赤在時最疼愛的多鐸都一樣嚇得不輕,兄弟二人哭昏倒了地,唯獨多爾袞一言不發,強忍着看着自家的母妃被衆兄弟給活埋了。

“石廷柱。”多爾袞不滿的叫了聲,石廷柱這才發現自己想的走了神,立馬身後就冒出了冷汗,往地上一跪就重重的磕頭聲咚咚作響。

“屬下不敬,還請睿親王責罰。”伴君如伴虎,更別提現如今的境況,一不小心就是死字,而且,藉口還是他自己往身上加的,那可是謀逆之嘴,誅九族都足夠了,豈能不小心翼翼?

“你何罪之有?此事一了,就是最大的功臣。”多爾袞哈哈大笑,站起身來扶起小心翼翼的石廷柱,石廷柱心中一陣感激,雖說明知道多爾袞是收買人心,但能做到這般的,那也是明主了,比起皇太極來也分毫不差。

“睿親王言重了。”石廷柱接着道,隨即看向那封被多爾袞壓在茶杯呷的字條,疑問道:“睿親王,不知此信,該如何答覆?”

“不答覆。”多爾袞重新坐下身子,將茶杯拿到了嘴角輕抿了一口,這才發現茶早已經涼了。

“一真一假,湊在一塊就是個真假,明軍只是心有疑慮,你一會回去再找馬光遠商議,你二人今日就派人去請求是否可以拖延數日,這樣一來反覆數日,明軍就會再無疑竇。”

“睿親王好計。”石廷柱一臉的佩服,此計確實可以將明軍的疑竇徹底消除,只以爲自己與馬光遠只是猶疑不定,對於是否反叛還有疑慮,根本不會想到這根本是個局。

“就這樣吧,你先回馬光遠那裡,我乏了,要休息一會。”多爾袞眯起眼睛揮揮手,一臉的倦怠。

石廷柱恭聲告辭離去,隨即馬不停蹄的前往馬光遠的馬府,到時候說辭自然有,就說事態緊急,管不了那麼多了,就能敷衍了馬光遠這個蠢蛋。

等着石廷柱走了,多爾袞睜開眼睛,也確實是感到甚是疲憊,這戰陣交鋒早已是家常便飯,卻惟獨對陣這如今的大明東江鎮總兵方成,他多爾袞未曾勝過,如今更是隻能指望着固守蓋州坐等皇太極攻打朝鮮回師,又豈能不累?

至於那封只有一個字的信,多爾袞對石廷柱所說也多是託詞,實際上他也搞不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才勉強找了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爲人帥者,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

石廷柱到了馬光遠的府邸細說一番,馬光遠卻不是太容易,在他看來夜長夢多,與其再拖上幾日,如今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就一做到底,何必節外生枝,馬光遠是武將,一開始興許還有幾分僥倖心理,等着石廷柱走了,馬光遠這才發現不對,若是石廷柱真的是多爾袞派來旁敲側擊的,恐怕一會來得就是刀斧手了,好在不是,不過雖說如此,這拖上幾日,難免有什麼變故,到時候別的不說,光是一丁點的小變故,就是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即使是這個時候罷手,那也遲了,不管是皇太極還是多爾袞,又比如其他的女真人,就沒一個會放過他!那可是相當於陣前投敵,不比別的,這點大明和大清不分彼此,都是個先殺了事,根本毫無餘地。

所以想明白了的馬光遠倒也不指望別的了,雖說暗自後悔被石廷柱拉下了水,這卻也實實在在的是個機會,比起身家性命都難保要好得多。

所以馬光遠纔不同意石廷柱要拖上幾日,石廷柱生怕壞了多爾袞的大事,又擔心馬光遠這等急躁會出什麼狀況,自然是百般相勸,與馬光遠道若是事情敗露他一力承擔,這才讓馬光遠勉強同意拖上幾日再說。

於是再又行商議了一番後,石廷柱這才返回了自家的府邸,等着城外明軍的答覆,只是這等待的時間猶如螞蟻咬人般饒人,到了當夜亥時,石廷柱聯繫寵幸了三個姬妾,直到腰痠無力這才緩緩睡去。

只是這還沒睡多久,只聽到外面嘈雜不已,石廷柱心中有鬼,神經反應似的立起身子來,身邊的姬妾皆是被嚇了一跳。

“討厭,大半夜……”這看到是自家男人做出的舉動剛要嬌嗔幾句,卻聽石廷柱鐵青着道:“閉嘴,要不然明日殺了去喂家中的狗。”其他幾個姬妾看着被罵的那個,紛紛抿嘴輕笑嘲諷,讓你持寵驕縱,活該被主子罵。

石廷柱只覺得心頭煩亂不堪,到底外面爲何有喊殺聲?難不成是明軍連夜攻城?這卻又不太可能,哪有明軍前幾日不攻?偏偏今日夜裡攻城的道理,所以自然再也睡不着,隨即就衣着甲出了府門。

此時門外遍地都是兵卒,大多是兩白旗和蒙古三旗,反而是應當擅於守城的女真漢軍未見幾個,石廷柱心中不祥之感越重,拉過一個平日裡熟悉的牛錄額真,剛要問話,只覺得迎頭就是一鞭子抽了下來,石廷柱躲之不及,被抽了個實實在在。

石廷柱方要勃然大怒,只聽那名牛錄額真大聲的叫罵:“來人啊,給我砍了這狗賊,馬光遠那狗賊降了明軍開了城門,此賊定然也是共犯!”

石廷柱被女真額真的話驚了一跳,哪裡還顧得上去勃然大怒,要不然,自己的身家性命那就丟了。

“本將非反賊,馬光遠那廝纔是,昨夜就曾邀我共爲之,本將已然拒絕,你有何自個斬殺本將?……”石廷柱方要再說,緊接着就覺得自己的視線轉了個圈,看到了自家的身子還筆直離着,腦袋卻沒了,就再也沒了知覺。

那名女真的牛錄額真殺了石廷柱這個漢軍的梅勒額真,一點怯意都無,在他看來,區區一名漢人殺就殺了,更別提是涉嫌引了明軍入城的。

而現如今,方成的耽羅府數萬兵馬確實已經入城,或者說,是馬光遠開了西城門堂而皇之的放他數萬兵馬入城,女真人根本沒來得及反應守着城門,西門本就是馬光遠麾下舊部所守,皆是女真漢軍,大多都是由明軍降來的,其中不少還都只是前幾年補充進來的,正是那段時間從大明掠劫來的漢人青壯又或者戰敗的明軍戰俘,而不是已經做了韃子十幾年奴才的漢人包衣,對女真人的忠心也根本就沒多少,平日裡受於壓迫也就算了,今日連主將都降了,他們這些小卒自然是跟着一起降回明軍,總比如今給韃子賣命送死來得好。

於是就這樣,西城門開了,方成遣李焦、趙孟、劉四、尚可義四人領本部攻打蓋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清剿猶在抵抗的兩白旗以及蒙三旗,自己則親自領着親衛營三千人殺向多爾袞所在的臨時睿親王府,這座府邸並不是皇太極賞下來的睿親王府,而是因爲多爾袞屯兵蓋州,皇太極臨時就多賞了一棟,乾脆也就成爲睿親王府了。

馬光遠一馬當先想搶得頭功跟新主子邀賞,隨即親自領着所部的漢軍以及拉來的石廷柱所部一千人湊成了三千餘大軍馬不停蹄的殺奔多爾袞。

只是馬光遠衝的最快,死的也快,其所部三千餘漢軍雖然已經臨陣反叛,脫離了女真人,但畢竟女真人積威還在,所部三千人竟然被倉促間集結的兩白旗一口氣就給衝的潰散,馬光遠也是滿臉驚恐的被斬下了頭顱寄在女真騎兵的馬鞍上。

“潰逃者,殺無赦。”方成冷冷的下達了命令,勝敗在此一舉,怎麼可能爲了這麼點緣由就功虧一簣,所以剛剛潰敗的馬光遠所部漢軍調過了頭以爲有救了,迎來卻一樣是鳥銃手和那恐怖的板甲重騎,眨眼間就被殺了七八百人,比起女真人殺的還要多,這些漢軍驚懼的睜大眼睛,眼看着巨大的劍就要砍到他們身上,他們就只敢往另一邊女真人的方向跑。

怕死的漢軍此時反而在死亡的恐懼下變得一往無前,至少兩白旗和蒙三旗臨時間結成了軍陣竟然被衝的鬆動了,等着後面的方成領着三千親衛營衝了過去,徹徹底底就衝的崩潰,兩白旗與蒙古人紛紛調頭就跑。

於是事實證明,女真人在戰敗時和明軍沒什麼兩樣,至少這逃跑的速度都是一流的,興許女真人還要厲害上幾分,因爲他們是騎馬的。

先前的女真漢軍,現下的漢軍不但衝潰了臨時收攏起來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樣也衝到多爾袞的府邸,等着方成前腳進了睿親王府,就聽有漢軍道:“睿親王多爾袞授首,睿親王多爾袞授首。”

多爾袞的屍體旁是一名戰戰兢兢的僕人,雖說是女真人的打扮,從臉上看去卻是個十成十的漢人。

“我報了大仇了,我報了大仇了。”這名斬殺了多爾袞的睿親王府上的僕人被急躁的衆多漢軍一把推開,緊接着就是數十把鋼刀麾下,各自獲得頭皮,或得四肢,各個有幾分是恨意,也有的是要邀功,總之,堪稱一代梟雄的多爾袞在其名稱未達到頂峰前,稀裡糊塗的就這麼死了。

寫在最後!

PS:本書暫時性就告一段落了,應該算是完本吧,其實完全可以寫個草草結束的真正形勢上的完本,不過那只是將上百萬字一下子捏成幾千上萬字,想必大家也不想看?

總歸就是多爾袞戰死,方成截斷了皇太極的後路,然後逼得崇禎退位之類的東西,韃子都殺完了,本書的主旨也結束了,何必寫那些千遍一律拿來噁心人的東西,哈哈,也許是我懶筋又抽了。

不過好歹本書從去年十一月發到現在五個月近八十四萬字,斷更天數是兩天還是三天來着,這還是網站後臺抽風,讓我章節更新不了,除此之外就是無斷更史,本月也是理所當然的十五萬字+~努力的做個厚道人了。

恩,其實大傢伙罵我爛尾也沒什麼,這也是事實,總之,也許,大實話,本書的成績實在慘不忍睹,就是在某X站撲的那本十幾萬字的,推薦都比這本八十萬字來得多,汗,但好歹,咱是把這本書寫到能夠完本的時候了,哈哈,八十幾萬字完本,也不算太爛尾。

另外,最後一句。

五月左右新書會發布!!!!希望大家不要下架,感激不盡,如果想有什麼想法想寫進新書裡的,可以加我Q24567361聯繫,或者加羣52354228都可以的。

鞠躬,道歉,撒花,退走…………惡靈退散~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九章 西芒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六章 萊州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六十章 回家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九章 西芒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六章 萊州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六十章 回家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