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

方成到了復州也並沒有放孫元化回去,他現在幾乎是傾整個耽羅府之力應對多爾袞,把孫元化留在復州也是爲了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這個前登萊巡撫雖然是個文官,但也算得上知兵,放在眼皮底下做謀主也足夠應付多爾袞層出不窮的陰謀詭計。

兵者,詭道也。

方成從不相信自己一現代社會小白領能弄懂古代的戰爭藝術,被濟尓哈朗偷襲復州水城就是大意的出乎意料的舉動,守城,畢竟一直屬於被動,特別是死守。

這不是說方成就不會打仗了,正兵出擊發號施令方成能做到萬無一失,耽羅府軍隊的體制畢竟是他一手打造,熟悉度遠超其他人,用着也遠比其他人順手,但他也只能做到那個地步。

雖說正兵出擊在戰力絕對優勢的基礎下,任何奇兵的效用都不會太大,反而容易被正兵一一擊破,不過這個時候城外的多爾袞的實力強於方成,前提不存在,那就要防止多爾袞的奇兵了,女真人向來擅長出奇制勝,不管是昔日繞過山海關叩關宣府,日後勸降吳三桂,無一不是出奇,並非用的堂堂正正之兵。

今時與往日不同,旅順兩戰一次是背後偷襲,一次是以少攻多,又是佔着四面圍城的好處,這才讓佟養性和孟喬芳身死兵敗,之後的豪格、嶽託也都是一時間大意入了陷阱,被困在旅順,最後也是筋疲力盡這才兵敗,至於代善那也是吃了輕敵的虧,再加上從未見識過的板甲騎兵奏了奇效,鳥銃手以及步卒配合默契,這才能大肆殺傷兩紅旗,之後的濟尓哈朗一樣是吃了輕敵的虧,但兵力卻沒折損多少,可這便宜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有的佔,到了多爾袞,耽羅府已經把拿出來的底牌都給掀了出來,這個時候除了硬碰硬,那也沒了別的辦法,還得防止多爾袞的出奇。

照例,今日女真騎兵在城前罵戰,復州城牆上的兵卒已經懶得再去浪費彈藥,這些騎兵四處散落着,不比衝鋒陷陣時候密集,就是打上上千發都未必能傷到十幾號人,實在得不償失,不過總歸讓他們這樣罵下去也不是辦法,對士氣也是種打擊。

方成做出一臉沉思狀,對跟在身後的劉四說道:“去讓約瑟夫準備一下,出城迎擊,等會去衝上一陣。”

“把前陣子那套板甲也拿來給我換上。”

話剛落地,就有親衛遞來一身板甲給方成更換,這套板甲是爲方成量身打造,尺寸與身形相配,再加上如今的這幅身板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高大威武,穿在身上倒也不算太重。

“還好。”試着將手上的闊劍揮了幾下,這種鈍擊武器很適合橫斬,以獲得最大的攻擊範圍和攻擊強度。

事實上歷史上的西方板甲騎兵更多的是使用釘頭槌

多爾袞還沒見過這隻板甲騎兵,雖說可能從代善和濟尓哈朗那有所耳聞,但這二人早就回了盛京,如今也不在城外,妨礙自然就減到最小。

而且,女真人向來自以爲自家的騎兵天下無敵,大明也不是沒有全身鐵甲的騎兵,一樣是一敗再敗,就算多爾袞和多鐸知道有這麼一隻全鐵甲的騎兵,也未必會放在心上。

窩在復州城裡大半個月了,要是不出去發泄一下,指不定城外的女真韃子要自大成什麼樣子。

板甲騎兵這等利器,有時候也是要見見血的!

隨行的親衛中有一百人穿上齊整的板甲,這些都是早前從板甲騎兵營抽調出來的人手,因爲板甲騎兵也算是親衛營的一部分,就乾脆抽調了一百人平時拿來做護衛,應急時候用。

再加上約瑟夫補充完畢的四百人的板甲騎兵,能夠出城的板甲騎兵足有五百騎。

“足夠了。”方成淡淡的看了看城外耀武揚威的女真騎兵,這大半個月女真騎兵一直圍城不攻,大意可不止是自己這邊,城外的多爾袞一樣大意了,能夠及時召集起來的兩白騎女真騎兵只有千餘人,剩下的都是些蒙古遊騎,壓根是挨切菜的貨色。

“開城門。”

方成一揮手,身後的五百板甲騎兵各個悉悉索索的上馬,包括普魯士人約瑟夫在內共計五百零二騎‘轟’的一聲,魚貫而出。

另一邊正在城門口罵戰的女真騎兵眼看城門從一個縫隙到大開,倒是各個面露狂喜,這十幾日他們是嘴罵幹了,也罵的無力的,如今眼看對方竟然敢開了城門,想來就是要出城迎戰,那豈不是說可以大肆殺戮了?

這些兩白旗的女真騎兵可不比兩紅旗,兩紅旗一直用來壓制歸順的蒙古各部和朝鮮,根本沒多少上戰場的機會,不比兩白旗,三番五次侵入大明境內都有他們的份,不管是戰力還是好戰度都比兩紅旗強上一大截!

眼見着龜縮了大半個月的復州城竟然大開了城門,這幫女真騎兵的第一反應不是掉頭就跑,而是以區區湊起來的百餘騎就對城門發起了衝鋒,在他們眼裡,只要明軍開了城門,那勝負就毫無懸念了,憑着女真勇士的豪勇,奪取復州城的城門輕而易舉!

這也是兩白旗的慣性!在大明的攻城略地都是這般容易,十幾騎攻下一座人口萬人的縣城也是屢見不鮮!

女真騎兵就是再少,幾百騎也應當足夠了,這是大多數兩白旗的想法,他們可不知道,之前的代善、嶽託一樣都是這個想法,結果不多不少,兩紅旗折損近半!還死了嶽託這麼個旗主!

轉瞬間湊起來的女真騎兵只有一百多騎,這些人隨即對城門進行衝鋒,但也沒忘記陣型散漫的進攻方式,這是一種本能,也並不愧女真人的善戰之名。

從城門裡出來的騎兵同樣引起了女真人的注意,一身銀皚皚的鐵甲確實威懾力十足,即使如兩白旗這等精銳也一時間紛紛一怔,這種遍佈鐵甲的騎兵大明也有過,但與之不同的是大明鐵甲都是鱗甲,和對面出城的這類鐵甲騎兵大相徑庭。

戰利品!

女真騎兵露出猙獰的神情,這些看上去華美的鐵甲那就是最上好的戰利品,鐵甲往日裡從大明俘獲都是少得很,大明也只有遊擊、參將一類纔可能有全身鐵甲可穿,俘獲了那也只能上交給各自的旗中的額真,旗主,如今視線裡那可是足有幾百具之多,這麼多戰利品,誰不想搶奪!

女真人已經習慣把大明人看做被搶的一方,並且,他們的慣性認爲眼前這些看上去華麗的騎兵一定不堪一擊,要不然也不會被他們在城外罵了十幾天而無動於衷了!

勇敢的戰士,可不會承受那等侮辱!這些女真騎兵只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別人。

方成領着板甲騎兵出城後就看見了迎面而來的女真遊騎,他的目的也就在這裡,指望五百人的板甲騎兵去衝擊女真人的大營自然不顯示,恐怕還沒等衝破第一道,這些板甲騎兵都得被拖垮在途中,他的目的正是這些數日以來罵戰的女真遊騎,如果順帶了說,還有最前面的一千多女真騎兵,上千人的蒙古騎兵。

站在最前排的方成舉起手中的闊劍,所有的騎兵們都知道那是什麼意識。

“衝鋒!”

隨着約瑟夫的吶喊,一隻古代版‘鋼鐵洪流’開始並不快速,但穩固如山的移動,目標正是那些衝着城門而來的女真騎兵。

狹路相逢勇者勝!

方成一瞬間想到這麼一句話。

和女真騎兵廝殺對於方成以及所有板甲騎兵來說都不是第一次,前一次有個兩紅旗的何爾禮可就是從手上溜走了,除了眼睜睜的看着,追都追不上,雖說那何爾禮最後的下場是碎屍萬段,連根骨頭渣都找不到,但這也不能消了心頭不滿,再加上這陣子女真韃子在城外的罵戰,板甲騎兵們一邊準備應戰,一邊在心裡問候全部女真人的女性家屬!

“討厭的韃靼人。”約瑟夫同樣取出闊劍,對着年輕的僱主道:“難道就是這些野蠻人侵略了我的老家麼,這實在難以相信!”

“不,那些韃靼人現在只是你眼前這些韃靼人的奴隸。”

方成一笑了之,攻打歐洲的蒙古人,那是‘偉大’的成吉思汗的部下,只不過,如果成吉思汗知道自己有着這般給女真人做牛做馬的子孫,會不會活活氣的從陵寢裡爬出來。

約瑟夫被方成的回答目瞪口呆,在他眼裡,能夠打敗整個歐洲的韃靼人定然是世界上最強大,哪會想到眼前竟然是比那些韃靼人更強大的韃靼,這有些超出約瑟夫的預料。

“可事實上他們並不怎麼強大。”約瑟夫一劍砍向了一名衝過來的女真騎兵,闊劍的重量帶動慣性,那名女真騎兵根本避無可避,就被連人帶馬劈成了兩截。

看樣子他還真有閒心,在戰鬥的同時一邊和僱主說話打岔。

“可他們人多,足足有十萬人的騎兵。”

“十萬人?”約瑟夫盯着眼前的這些騎兵,着實開始想象了一下十萬人有多少,最後深深吸了口氣。

十萬人,湊足整個歐洲的騎兵都未必有幾萬,這裡還是輕騎兵佔了大多數,板甲騎兵在歐洲也是個稀罕物,只有富有的騎士才能買得起這些全身板甲,所以當初約瑟夫得知耽羅府正在批量製造板甲裝備騎兵時,讓約瑟夫險些掉了下巴,也佩服東方的富庶!這裡確實是遍地黃金,當初選擇了來東方實在是萬分明智!

方成的話半真半假,對面當然不可能有十萬騎兵,即使算上同樣是騎兵的蒙古人也只有三萬而已,真正能戰的則只有兩白旗的六十七個牛錄兩萬餘人而已。

“騎士的美德告訴我們要英勇。”約瑟夫雖然臉上一白,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害怕。

“十萬的韃靼人也只需要我的每一個騎士多揮兩百次劍而已。”

約瑟夫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爲此時一個個嚎叫着衝鋒過來的女真騎兵確實在被板甲騎兵們的一次次揮劍給砍下了馬,然後徹底被鐵騎踏了個粉碎。

也是因爲此時聚集起來的女真騎兵只有一百多人,只是一開始罵戰的女真人倉促間自發集結的行爲,對於五百正在準備衝鋒板甲騎兵來說,根本毫無威脅,只能作爲飯前的甜點。

這些魯莽的女真騎兵雖然妄自送了自己的性命,但他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就是讓後面的女真人以及蒙古遊騎有了些許的時間開始集結。

女真人的圍城已經多達半個月,多爾袞又沒攻城的打算,這些散漫慣了的蒙古遊騎難免會懈怠,連帶着一起的女真騎兵也相差不大,並沒有做出攻擊的表示,在他們看來,即使城中出兵應戰,那些罵戰的女真遊騎也足夠應付一段時間,然後他們擺好陣型從容應對就行,哪知道出來的是這麼一隻強軍,上百人的遊騎就這麼被解決個乾淨利落,壓根沒拖延多久。

所以這才導致一時間擺好攻擊姿勢的女真人只有七八百人,蒙古遊騎就差得多,只湊出了一百多人左右,兩方加起來都不到一千人,剩下的萬餘人還在集結,需要一部分時間。

倉促準備進攻的一千人在女真人的指揮下開始反擊,實在是這次是女真大軍罕見的五萬大軍圍城,在城門雖然安置了重兵,但也不過萬人,一時間能夠發起的反擊的,此時也就一千人左右。

如果一開始多爾袞就打算攻城,兩萬女真騎兵的衝擊力足夠將區區五百板甲騎兵衝個七零八落,還未必會折損多少,只是現如今一個有心一個無心,有心攻無備,這就要順手的多。

量足夠多的基礎上,任何質都是毫無用處的,這在後世是被證明的治理名言。

如果不是看到城外女真人倉促間無法形成反撲,方成也不會冒險帶着五百人的板甲騎兵出城,他可不是約瑟夫,自以爲無敵的魯莽傢伙!

一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都是女真騎兵,解決起來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畢竟是兩軍對陣沙場,不比先前在旅順殺的那些正黃旗女真,那是正黃旗的人都已經餓的頭暈眼花,四肢乏力,這才被輕易的解決,即使如此,嶽託的臨死反撲也依然讓當時的板甲騎兵們有所折損,雖說折損不大,但也能說明在與女真對陣上,板甲騎兵即使在佔盡天時地利,那也不是無敵的。

七八百人的女真騎兵,一百多人的蒙古韃子,雖說做了是衝鋒,但也因爲倉促間集結,大多數還是散散落落的衝擊,這就好似填油戰術,一波衝了上去又是一波,雖說也起到了作用,可死傷更大,一眨眼間一個千人隊已經被斬殺殆盡,這讓急忙從後方大營趕來的多爾袞瞠目結舌。

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全身包着鐵甲的騎兵,當初聽聞代善說過,只是多爾袞和代善關係不佳,聽也聽了一半,出於謹慎也讓麾下各部遇到之後小心應對,哪知道這就集結各部眨眼的功夫,一開始集結的千人隊已經死傷了大半。

“十四哥,我這就帶人殺光這幫明軍去。”多鐸早就紅了眼睛,死傷的大多數都是多鐸麾下的牛錄,這也是多鐸自己請的戰,年前一戰損兵折將讓多鐸心中憤恨不已,以他的暴躁脾氣,自然是打算攻進了復州然後屠城的,所以這纔將自己麾下的牛錄放在最前面,哪料到也死的最快,哪能不紅眼?

至於明軍的稱呼,則是大明的邸報上早就隨着兵部的宣揚發放全國到上下的官員手上,大金國自然也清楚的很,這幫招撫不成的海寇已經投了大明,稱爲明軍也是自然而然。

“領着我下面的十個牛錄去,帶時候再收攏一些,應該夠了。”多爾袞不笨,也是看出這些鐵甲騎兵打的是速戰速決的主意,可這不代表他就會讓這些耽羅府的人如願以償!

多爾袞的這十個牛錄是剛從大營帶來的,並沒有衝散,三千人團團聚在一塊,如果是女真人,早就聚集多爾袞的大旗下,也就不復混亂的局面,關鍵就是那些蒙古遊騎,根本就沒聽話的習慣,這才導致女真人的攻擊陣勢,半天都沒擺的出來!

多爾袞的臉色一白,口中罵道:“不堪重用,連漢軍都不如!”

要說讓蒙古遊騎和多鐸麾下的牛錄混用還是多爾袞自己的主意,爲的就是安那些新來的蒙古貝勒的心,這些貝勒、貝子畢竟不是已經投靠女真多年的蒙古部落,只是些年前剛剛歸附的蒙古人,還是安撫爲主,以女真人多數,蒙古人少數的方式組成戰陣,也可以防止蒙古遊騎一潰而散,到時候萬人的潰散,又是友軍,太容易被明軍乘勝追擊,只是現如今看來,這些蒙古遊騎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多鐸領了多爾袞的令,領着三千多爾袞的親信牛錄一路收集散兵,一路衝鋒,倒也是眨眼之間到了復州城的城門前。

此時的多鐸身邊已經聚集起近五千人,以女真人居多,至於妨礙的蒙古人,此時也顧不上什麼安撫,如果有礙事,那就一刀斬殺了了事,倒是一下子省了不少事,這才能收攏了五千兵馬,和方成的板甲騎兵們對陣。

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四章 談生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章 騷動(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八章 登州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十四章 代善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六十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
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四章 談生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章 騷動(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八章 登州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十四章 代善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六十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