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回家

大明總兵本是個稀罕的武職,如若除了那些個虛職以外,總兵一職也是能夠授予武將的最高武職。

至於劉澤清這個總兵,那也死一步步的爬上去的,天啓元年投的軍,之後既爲遼東守備,加參將銜,如今更是鎮守山東,攻掠登州叛軍,已加的總兵銜的,想來實遷總兵也在月餘。

與之不同的是,劉澤清的大營雖然是臨時的,可這裡頭的鶯鶯燕燕,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軍中主帳,偏偏又鶯歌燕舞聲不斷。

幾個女戲子長的頗爲嬌俏,細流般的腰肢,端的十分的妖嬈。

“不愧是江南的女子,真乃絕色也。”劉澤清哈哈大笑道,顯得異常高興,要說這確實沒什麼不高興的。

那魯王雖然是一地藩王,可這劉澤清日後可是常駐山東的總兵,他魯王府即使再是尊貴,那也得巴結着總兵,這個世道兵荒馬亂的,手上有兵纔是真的。

“總兵大人真有大將風範。”一邊的方生陪笑道。

“哈哈,這話我愛聽。”劉澤清大聲的笑道,要說他請城裡的主事的人可不只只因爲對方要把登州水城拱手相讓,另一個緣由就是。

他劉澤清覺得一個月一千五百兩的銀子月例太少了。

區區一千五百兩銀子在往日不算少了,反正他劉澤清只需要大開方便之門就行,自己本身也沒什麼損失,可現如今不同,這可是圍着登州城的,要是對方不識趣還是帶着往日的月例,難保他劉澤清不會翻臉。

誰都不會和錢過不去不是?偏生劉澤清絕對是個貪心的人,但也不會做殺雞取卵這種事,所以方生也就理所當然的安全得很。

什麼事都沒有,還被順帶邀請着一起看女戲子,方生也樂得陪笑,反正虧不了什麼,這個劉澤清說到底,還是錢字當頭,武夫一個。

劉澤清坐在上首,威嚴十足,倒有十足的猛將之相。

相比較山東總兵邱磊的區別在於劉澤清的表情有些桀驁不馴,遠遠沒有邱磊那般‘凜然大氣’。

劉澤清雖然是武將,可也極度喜歡黃白之物,方生又送錢又送功勞,又豈能不皆大歡喜。

賓客皆歡時候,突然外頭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進來,精彩的表演自然被打斷,除此之外劉澤清的興致也徹底沒了,瞪了來人一眼,卻看見那人是自家手下的參將,前些日子被派到邱磊、吳三桂那裡探聽消息,這才勉強按捺下怒氣,出言問道:“怎麼回事?”

那參將手上拿着一封書信,看到自家主將面色不善,只得把書信交給劉澤清。

劉澤清不識字,這些個參將丘八們更不識字了,好在還有幕僚識字。

劉澤清既然不避諱,方生也不打算離開,至於這個時候這個參將進了大帳能有什麼事,細細數來,不會太多。

果然,幕僚一字一句把書信讀了出來,絲毫避諱坐在下首的方生等人。

這封書信是山東總兵邱磊的書信,信裡沒說什麼,只是簡單的傳遞了一下何時進攻登州城的時間以及崇禎皇帝已經連續發了多道聖旨催着攻下登州。

劉澤清淡淡的拿着書信看了一番,掉過頭對方生道:“登州水城明天我會去攻打,其餘的皆好商量。”

有了劉澤清這句話,自然是什麼都好商量,劉澤清雖然是一介總兵,平日裡官聲又不好,可這不代表他劉澤清嗜殺成性,最後雙方皆大歡喜。

方生連夜離開了劉澤清的大營前往濟州島,隨行的還有第一批運往濟州島的鐵礦石,這批鐵礦石早在半個月前就隨着王動運到了登州,方生刻意壓了這批鐵礦石几天,然後一次性運到濟州島去。

等到方生回到濟州島已經是十一月的事情,中途沒有太多的耽擱,之所以拖了十幾天是因爲他順道去了一趟慶尚港將趙孟帶了回來,要不然身邊一個用着順手的人都沒有,以至於去劉澤清大營的事還要他自己親自出馬。

以及視察新建立的船塢,方生準備在慶尚港就耽擱了五六天,這五六天時間自然用來荒廢,而是對慶尚港進行整合。

方生手上人手太少,他又將草率的將慶尚港、濟州島、山東分爲三塊,這根本不合理,也並不利於管理,所以這次方生打算徹底將慶尚港和濟州島整合。

“方大哥。”趙孟等人早已經侯在港口,一個不少,但人數依舊是寥寥。

趙孟,孫和鬥,孫和鼎等人,只不過顯然兩幫人並不太合得來,至少趙孟和一些慶尚港護衛隊的大小隊長站在一堆,孫和鬥三兄弟孤零零的領着幾個工匠站在另在另一邊。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方生手下的窘迫,濟州島上暫時不論,僅僅是慶尚港能夠識文斷字也僅僅是孫家的三兄弟,帶出來也只有工匠,而不是文吏書案。

“方將軍。”孫和鬥不冷不淡的道,其餘孫和鼎、孫和京也沒什麼好臉色,表現不鹹不淡,若不是聽說了自己的老父已經被救到了濟州島,恐怕孫家三兄弟連這點帳都不肯賣。

要說三個人裡,反而和方生有過一番辯駁的孫和鬥勉強能應付幾句,也僅僅限於應付客套。

“不知我父可好?方將軍。”

方生剛下了船,孫和鬥應付了一聲就急匆匆的問道,臉上滿是焦急,除此之外其餘兄弟二人都是一臉着急,顯然心憂老父孫元化是否還好。

方生輕聲的敷衍了幾句,不是他不積極,只是孫元化早在幾天前就被直接送到濟州島,要說方生知道的消息恐怕比孫家三兄弟還要遲一些。

進了港口,慶尚港和半年前的區別簡直是天壤之別,甚至是四個月前都是無法比擬的,雖然日本商人在四個月前第一次就到達了慶尚港,但那時候方生並未允許慶尚港通商,自然也無法與現下比了。

此時的慶尚港顯然就是一個繁榮的私港,這裡並不缺商人,並且這些朝鮮商人和日本商人同樣活躍的很,他們並不清楚這裡屬於哪個勢力,也不需要理解。

他們只要知道在這裡上岸,可以交更少的稅收,並且一些急需要的貨物當地官員顯然還可以就地買下來,實在是個天然良港。

爲此僅僅不足十個月,慶尚港的發展很是喜人,至少方生是滿意了。

相比較慶尚港,他更看重的是濟州島,可這不代表方生對於慶尚港不上心,若不然他也不會把船塢建造慶尚港,即使這個船塢是短期,日後定然要移到濟州島去,那裡纔是他的大本營。

最多崇禎七年,朝鮮人騰出手來肯定要拿自己這些人開刀,畢竟這個時代的朝鮮人還不如自己那個年代那般懦弱,相反的,在朝鮮李朝開國年間,大大小小吞併的女真部落的領土足以讓後世的任何朝鮮人汗顏。

李朝曾經將中國咸興以北吞併,並且將這種類似於侵略的行爲讓大明王朝默認而獲得了這部分領土的所有權。

李朝不是都是軟柿子,至少他們的王還是有戰鬥意志的,但朝鮮人的軍隊戰鬥力實在貧乏的可憐。

這幫比軟柿子還軟的士卒不但打不過女真人,甚至他們連倭寇和海賊都打不過,只能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已。

這就是朝鮮人,他們卻擋住了方生前進的道路,但總有一天,這些朝鮮人不會再拖他的後腿,而且還會讓他們把曾經屬於中國的領土吐出來,不過這至少不是現在。

“大人、、”一個顫顫巍巍的聲音,發出聲音的是個工匠模樣的人,看樣子年紀並不小,這個人被孫和鬥留下來彙報慶尚港目前的儲備和一些基礎情況。

四個月以來,慶尚港的發展天翻地覆,這四個月又正好是方生不在濟州島的這段時間,所以實際上他並不清楚慶尚港的諸多事情。

但是顯然,指望趙孟等人不可能,方生嚴格的進行的軍政分離,要不然也不用費心特別設立政、兵二衙了。

不要說趙孟等人沒有權利干涉慶尚港的民政,即使他們有,也干涉不了,要不然方生也用不着冒險用孫和鬥、孫和鼎、孫和京這三人了。

要說這孫家三兄弟至今還是被迫協助他而已,即使救回了孫元化,恐怕也就是讓這脅迫又加了一層而已。

方生點點頭,示意可憐的工匠繼續說下去。

孫和鬥只留下了轉述的工匠頭子,然後藉口回到了船塢,顯然是不屑和方生見上一面,甚至心裡還有些怕被三言兩語被辯駁的沒有還手之力。

“四個月來,慶尚港一共囤積了兩萬石糧草,這些都是來自倭島以及朝鮮當地的船隻後期運到這裡販賣的,是趙孟趙大人出的主意。”工匠頭子斷斷續續的道,順帶說出是趙孟的主意。

孫和鼎雖然負責慶尚港的日常建設以及港口的運作,但他顯然不會留意方生一個月前讓人從京城帶回來的口信,好在慶尚港還有趙孟。

這個工匠頭子並不笨,要麼就是有人特地叮囑他先撿好得多,至於這個人是誰,自然是一目瞭然。

顯然孫和鬥也怕自己的態度惹惱了方生,這纔想起這麼個緩和的法子。

趙孟?趙大人?不知道這個說法從哪來的,方生心裡發笑,這纔想起剛剛好像自己也被冠上了一個方大人的名聲。

要說他可不是個官,而且大明顯然不會承認這麼個海外勢力的存在,短期內更不會授予官職了,又何談什麼大人。

如此一想,方生好像在腦子裡抓住了什麼東西,可這個想法一閃而過,只得暫時放在腦後,張開口問道:“繼續說下去。”

“是,方大人。”工匠頭子小心翼翼的接着道:“前些天倭島商人運來了一些礦石,看品相應該是上好的石硫黃,小的自作主張繞過孫大人截了下來。”

“石硫黃?”方生皺着眉頭,讀起來有些繞口,但顯然很熟悉,想了片刻這才恍然大悟,什麼石硫黃,怕是硫磺礦石纔對,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至於爲何要繞過孫和鬥,這原因也簡單的很,要說孫家三兄弟有事情就辦,至於這種事情,則是能拖就拖,能瞞就瞞,不過這反而引起了方生的興趣,略帶幾分好奇的對着這個工匠頭子道:“你叫什麼?行事蠻機靈的,是個聰明人。”

那工匠頭子一臉的諂媚,顯然說話也比剛剛利落一些。

“小的王守成,當初是從登州過來的匠戶。”

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十章 板甲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
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十章 板甲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