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

“方主將。”孫和京站出來恭恭敬敬的道,方生點了點頭,不知道孫和京此番是爲什麼而來,要說孫家三兄弟裡,反倒是孫和京和方生最是生疏,孫和鼎畢竟兼着慶尚港的民事主官,如今更是要在濟州島上負責民事,以後自然相見的機會的多得是。

至於孫和鬥,也算是三番兩次和方生較真,只是這一次都沒討到便宜而已,如今這個最不熟悉的孫和京主動站出來,方生自然有幾分摸不着頭腦。

“有什麼事?”方生心中好奇,問道。

孫和京的神情遠比任何時候來的都恭敬,顯然是有求於人,只是顯然並不是那麼心甘情願,所以方生看來有幾分怪異。

要說孫和京找方生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因爲聽了孫和斗的話,而孫和鼎剛剛示好又被無視,所以只能讓孫和京來一趟。

“在下只是想求方主將一件事情而已。”孫和京看向方生,兩眼炯炯有神,顯然滿是期望。

“說吧。”方生皺皺眉頭,想不出孫和京有什麼事要求他,最後只能鬆展開來,看看孫和京怎麼說。

“在下想請留在濟州島上陪伴老父,慶尚港上大哥一人足矣。”孫和京低着頭道,這番確實是兄弟三人商議的結果,如果孫和鼎留在濟州島上,自然是要幫襯着照顧老父孫元化,只是現如今與老父已太久未見,所以兄弟三人都想留下以盡孝道。

孫和鼎身兼濟州島政衙事務,怕是即使有心照顧老父,那也會有所疏忽,所以孫和京纔有意留在濟州島,要說慶尚港他大哥孫和鬥確實能一力應付,多他一個不多。

“恩?你要留在濟州島?”方生奇怪的笑着問道,這確實出乎他所料,這個孫和京可從沒給過他一次好臉色,這次竟然爲了這點事服軟。

怪不得剛剛孫和鼎竟然出人意料行此大禮,方生本以爲孫和鼎是想要他手下留情、多多照顧的意思,如此來看,自然是不是了,反而是他誤會了。

方生摸摸下巴,他倒也不想刁難孫和京,要說不止是慶尚船塢要倚重孫和鬥,光是孫和鼎如今要代替李越的位置,方生也需要好好養着,要是孫和鼎來個罷工,吃虧可不是孫家人,而是他方生方某人。

不過即使如此,方生也不打算讓孫和京如此簡單就能得逞了,要不然日後豈不是有求必應?

他方生還沒那麼傻!

這用人嘛,就得恩威並施。

“濟州島上可是不缺人手的。”方生一邊說一邊罵自己簡直睜眼說瞎話,不過表面他還是一副淡然的模樣,像是撇着眼睛看了孫和京一眼,然後道:“乳臭未乾的小兒我可不要,除非你會什麼。”

侮辱!莫大的侮辱!

孫和京只覺得有如一股熱血衝上腦門,這麼一個莽夫竟然敢說出這番話來,簡直是目無法紀,莽夫,奇恥大辱也!

“你……”孫和京擡起頭,目光是滿是仇視,此人說話實在太過於辱人了,簡直欺人太甚,孫和京本想破口大罵,只是覺得有礙讀書人的風度,這才撇過頭去,轉而不屑道:“在下熟讀子經,通曉六藝,雖不比諸位兄長,卻也是有些才學,何來乳臭未乾之說。”

“是嗎,呵呵。”方生笑了笑,一臉的不在意,要說他的激將法本身就是想逼這個孫和京主動上鉤。

“有才是吧?”

方生陰陰的笑了笑,既然你自稱有才是吧?我可不管你到底有沒有才,但至少是個書生,既然有才,那可就不能放過了。

孫和京只覺得有幾分不對勁,可想了一會,也未覺得自己剛剛說的話有什麼錯的,只得硬着臉皮道:“不敢說才高八斗,只是熟讀經書而已。”

“那就好,既然孫小先生主動請纓,那就煩勞進了政衙了。”方生淡淡的道,只是這不容反駁的味道重的很。

你不是有才麼?我正好缺人,這樣正好,兄弟三人一個都漏不掉,也就只差了個孫元化了,方生忍不住露出幾許笑容,卻是不理一旁的孫和京臉色由得意轉爲青紫,顯然也知道自己進了套。

孫和京還待反駁,可方生顯然不會給他機會,至於讓孫和京幹什麼,要說方生還沒眉目,不過至少手上有一個空餘的人手,總比自己四處奔走到處補漏來得好。

政衙?要說孫家一門三兄弟可全都在政衙,慶尚港船塢的編制雖然被方生安排在兵衙,可孫和鬥是文官,而且爲了牽制兩大部門,方生乾脆將孫和鬥劃分到政衙做了個主事,這樣一來,慶尚港船塢是兵衙的,可孫和鬥卻是政衙的,這樣也防止一家獨大。

孫和鼎自不用說,如今到了濟州島,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個主事的名頭,如今再把這個孫和京拖下水,那就算是日後三兄弟有心逃回大明,那可也是拔了蘿蔔帶出泥,總有一個不想走的。

方生轉而皺皺眉頭,這權利平均他也還算玩得轉,畢竟麾下人少,訂的規矩可不少,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說一個濟州島四、五萬人,那可也是大明一個下縣,方生既然後院失火,又不想出亂子,那這規矩就得定的死死的才行。

孫和京有話要說,可孫和鼎卻不想讓他說出口,如今雖說被下了套子,兄弟三人盡皆算是‘從賊’,這要是回了大明,怕是洗刷不去的罪名。

孫和鬥心裡嘆了口氣,看樣子,自己這兄弟三人就是想跑,那也難於登天。

“你爲政衙副官,領……”方生沉吟一番,此時並非是想不到讓孫和京做什麼,而是在想應當叫什麼名字。

要說方生回了這個大明也有一年有餘,麾下的體制雖然逐漸健全,可這還是有幾分不倫不類,如果哪日空下來,總要整頓一番。

“政衙兵械司主官,領政衙副官銜。”方生靈光一閃,想出這麼個稱呼,如此一來既不顯得太怪異,又合乎大明的叫法。

要說那個什麼大隊長的稱呼,那可是實足被埋怨的緊,即使是耿仲明那也是時下抱怨,感覺自己比之伍長、什長還有不如!

孫和京此時也找不出反駁的話來了,反而是目瞪口呆,甚至是孫和鬥、孫和鼎都無話可說,滿臉驚訝。

要說這個名稱,確實太有超前意識了,大明的這個叫什麼?那叫兵仗局,是爲八局之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歷朝皆爲宦官把持,單是一個兵仗局既管着造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軍用器械,下面更是有火藥司,可見權力之大。

兵械司,只要聽個名字就能讓孫和京明白,這個懸居島外的海賊,怕是真有不臣之心,如此一想,孫和京只覺得腦子裡血氣上涌,剛剛忍住的怒氣再也憋不住。

“你敢謀反不成?真乃賊子是也!”孫和京罵的痛快的,書生意氣,可他的兩位兄長卻不是這般想。

你這是胡鬧什麼!也不是不知道對方是亂臣賊子,不罵出來既是好的,皆大歡喜,可如今這最後一層遮羞布給掀了,那可就是任其宰割的了。

相比較孫和京,孫和鬥、孫和鼎畢竟躲過幾年曆練,又是兄長,自然心下成熟一些,雖然也有些書生的矜持,可這哪想到孫和京竟然當面翻臉。

“三弟,閉嘴。”孫和鬥睜開眼睛大聲喝道,諸位兄弟中以他爲首,只是他也是於方生最不對付,相比較孫和鼎,那看還在對方手下做事,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這至少也是事實。

只是孫和鬥即使掛在政衙,可那也從來只管慶尚港的船塢,別的從來不過問,而往日裡,孫和京也都是在船塢裡協助孫和斗的。

“不妨事。”方生臉色未變,甚至還略微笑了笑,這不是說他天生喜歡挨人罵,要說這擺了別人,方生即使不翻臉,那也自然不肯罷休。

可這孫家三兄弟不同,而且,他區區一個孫和京罵了兩句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安安分分給他做‘苦力’,就算是讓他再被罵上幾十句那又如何,反正不會缺了什麼。

方生如此光棍,孫家三兄弟頓時鬆了口氣,此時孫和鬥也不好一直閉眼旁觀,只能行禮道:“方主將如此說,我等兄弟三人自然竭力,感激不盡。”

那孫和京面露不滿,還待再說,只是這次不但是孫和鬥,孫和鼎更靠近孫和京一些,拉過孫和京小聲的道:“你若不想活了,我與大哥陪你,卻別拉父親下水。”

孫和鼎說完冷哼一聲,孫和京一縮身子,這也發現自己顯然太不對場合了,若是平日裡只有兄弟三人那也就算了,再罵成什麼樣子都行,可現如今,卻是形勢比人強。

那些個明晃晃的刀劍可都不認人的!

方生擺擺手,他是真沒放心裡去,所以面容上也是笑容可親,這才讓孫家三兄弟都鬆了口氣。

俗話說書生不怕死,那也要死得轟轟烈烈的,正有如那句重有千斤、輕如鵝毛一般,這要是在船上稀裡糊塗的死了,怕是就算是孫和鬥那都不安的很。

至於方生是否會殺他們?這也只是看他們過不過那個度而已,他們哪知道,此時的方生只會把三人當寶貝供着,先不說還有個孫元化壓在頭上,即使沒了這個孫元化,方生也不會捨得殺人。

“方主將,只是不知,這兵械司是幹什麼的?”孫和鬥遲疑了一番,然後代替弟弟孫和京問了出來,如今看來這差事卻是接定了,他孫和鬥一屆讀書人,光明磊落,倒也不稀罕事後反悔什麼的。

至於下絆子,那也是不稀罕,要說自己當初勸服孫和鼎截下了那幾船日本商人送來的石硫黃,那也是爲了激怒方生而已,如今不得已而爲之,再那麼做顯然有失君子風範。

這卻就是大明書生的腐的,可這腐給方生帶來的卻是好處,方生即使看的出來,哪肯去點破他。

只是這不知道的是到了日後,這點讀書人的酸腐卻也給方生帶了十足的麻煩。

“自然是製造兵器之地,另外、”方生想起那個葡萄牙人西芒,以及已經在島上的老傳教士費爾南多帶回了二十多個西方人。

要說這些都是些精通各個西學方生也不信,可至少應當還有一些的,至於剩下的那肯定也有一技之長,所以方生順着思路說了下去。

“兵械司下面再設一個研究局,至於研究局下面,再設熱兵器,冷兵器,這由你們自己決定如何命名。”

“不知熱兵器是否爲火器?冷兵器是否爲尋常刀劍?”這番話卻是孫和京問的,如今知道無可奈何,孫和京倒也接受的挺快,看起來對這方面怕是也確實很有興趣,所以這纔出言詢問。

“恩,對!”方生點點頭,然後接着道:“研究局爲四級主官吧,你孫和京爲主,回去後會有佛朗機人西芒爲副官。”

“西芒?”西芒本身就在孫元化麾下製造火器,孫家三兄弟自然不會不熟悉。

孫和鬥皺起眉頭,他倒是沒想到,眼前這個賊人竟然還能夠將這些個紅夷弄到手,那個佛朗機人可是有真材實料的,當初老父造的火炮,也得了這些個紅夷相助。

第六章 萊州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
第六章 萊州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