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島的兩萬大軍幾日間先是兵圍耽羅島,意氣風發,再到之後樊化龍和黃龍各自廝殺了幾場,早已不復開始的兵勢,樊化龍帶走了三千多人再加上廝殺的折損,如今的皮島大軍只剩一萬出頭,還盡皆是筋疲力盡,十分戰力不足三分。
黃龍剛領兵會和了皮島大軍,只說皮島已丟,家中婦孺基業已經落到了耽羅府的手上,話裡話外暗示了一番,皮島衆將個個心急如焚,畢竟能夠狠得下心甩開家人的人不多。
皮島都丟了,黃龍還能領着三千兵馬跑來,看上去又沒絲毫狼狽逃竄的模樣,要麼是人家刻意放回來的,要麼就是來勸降的。
沒人是笨蛋,爲了家中老幼着想,當場就有人虎視眈眈的看着李懷鸞和樊化龍,這要不是顧忌着李懷鸞、樊化龍二人麾下還有五千兵馬,說不定當時就給斬殺了拉倒,倒也省了之後的事。
李懷鸞推脫,意圖臨死前掙扎一把,想得到具體的消息再說,黃龍雖說不至於撒謊,但此時僅僅靠着黃龍跑來說的一席話就束手就擒,他李懷鸞怎麼都不甘心,但此時皮島衆將已經沒了戰心,隔了一天連耽羅島都不圍了,準備趕回皮島,走在路上這纔得到準確的消息。
不但是東江鎮丟了!他們留在皮島的老幼、基業,一個不落的通通落到耽羅府的手上,當夜樊化龍就摸到了黃龍那,言語間願意殺了李懷鸞,只要饒了他一命,黃龍不敢答應,他現在也是受制於人,除非他黃龍打算反出大明投奔女真能人去,要不然就非得拿了樊化龍和李懷鸞祭旗!
黃龍敷衍了幾句讓樊化龍回去,樊化龍不聰明,但也是老兵油子,自然看出黃龍推脫的意思,心知自己怕是活不長了,與其一死了之,還不如博上一博,至於家中老幼,反撲說不定還有機會翻盤,這要是束手就擒,那就壓根是爲刀下魚肉爾。
到了第二天,皮島衆將紛紛逼着李懷鸞,結果出發前還野心勃勃,自得意滿的李參將不得不拔劍自刎,被活生生的逼死!至於麾下的三千之衆,皮島衆將也不敢分而吞之,完完整整的捧手送了黃龍。
至於樊化龍,雖說逃過一劫,但在黃龍看來也就是個時間問題,壓根沒想到樊化龍不但不甘心,竟然當晚就聯繫了李懷鸞的舊部的大半反叛,又拉攏幾個平日裡不吃香的遊擊,趁着夜裡黃龍不注意,湊齊的四千多人殺了個黃龍措手不及,不但是剛剛吞下去的李懷鸞舊部幾乎全都跟了樊化龍,剩下的也被斬殺殆盡,自己帶來的本部三千人也只留下五百人的披甲軍,其他的兩千五百都被樊化龍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折損最大的也是他黃龍!樊化龍叛軍主攻的就是黃龍的二十幾艘船,在樊化龍看來只要殺了黃龍,到時候皮島衆將羣龍無首,也好方便收攏,雖說皮島是回不去了,手下有兵有將,天高地闊哪不能去?
好在樊化龍也只拉攏了不到五千人,當晚夜襲也不止是黃龍有折損,樊化龍一樣有,第二天寅時天未亮,醒過神的皮島衆將收攏起萬餘兵馬這纔將樊化龍擊退,事後一數,連帶樊化龍帶走的四千多人,皮島這邊光昨晚夜襲就折損了十幾艘船,三千多兵馬。
黃龍一個就折損了兩千五,剩下的一千多人都是些靠着黃龍的船隊近被誤傷的,也就是說,如今皮島的兵力只剩一萬二了,離着不遠還有樊化龍在一旁虎視眈眈,跟着樊化龍反叛的那幫人可不比黃龍這邊的士氣低迷,那邊是搏命了,連家小都放棄了,又沒能趁夜色殺了黃龍奪取大軍,平日裡三千人的戰力,此時至少足夠當五千人用!而皮島這邊的一萬兩千人,各個惦記着家中婦孺,急着回去皮島,此時被拖延在這,十成的戰力只剩兩三成,兩邊竟然一時纏鬥,你來我往!
一邊毫無戰心,一邊拿命來賭,最後竟然還被樊化龍隱隱佔了上風,連着幾天殺了黃龍一千多人,只殺的皮島大軍連續折損,要不是人多勢衆,險些被殺的兵潰!
最後還是黃龍佔着兵力優勢,趁着樊化龍只顧奪船,埋伏了一遭,以多打少,這才讓樊化龍吃疼,跟着他的也只有四千多兵馬,前夜叛亂時折損了幾百,這幾日與黃龍交鋒又折損了幾百,如今又捱了埋伏,剩下的也就三千出頭,已然走投無路!
對面的黃龍反着埋伏了樊化龍一回,也漸漸佔住了陣腳,把亂了的人心收攏了個三四分,兩邊卻都知道不能這麼一直對峙下去,特別是樊化龍,眼看自己的打算沒了着落,連黃龍都殺不掉,何談吞併剩下的皮島各部。
三千多人的士氣也在幾日打殺中消耗了個精光,本來就是拿命來博得,如今眼看不但博不到什麼,要是這麼打殺下去,說不定回頭大傢伙都得做了這海上的孤魂野鬼!
所以還沒等黃龍完全收攏了人心,樊化龍就趁着夜色領着三千多三四十艘船跑了個一乾二淨!
皮島這邊剩下一百多艘船,載着一萬多人也是筋疲力盡,等到第二日才發現樊化龍沒了蹤影,即使想追,茫茫大海那也無從追去,這纔開始返航駛向皮島!
到了第七日才姍姍來遲給方成回信,把其中是由說了個清楚,明日才能回皮島,黃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確實是個聰明人!
等到了隔日黃龍領着皮島大軍回了東江鎮,出發時的兩萬大軍回的來的只有一萬人,這幾乎使得東江鎮家家帶喪,原本大明分封的參將、遊擊們,除了黃龍副總兵官還擺在那邊成了擺設,其他統統都被撤個乾淨,這些人即使有人不滿意圖反叛,先不提耽羅府的一萬大軍如今就在皮島,光是部下里就沒多少人肯相應,拉攏不起人心,小貓三兩隻還怎麼舉起反旗,頓時有人後悔當初沒跟着樊化龍去了,若不然再不濟也能混個逍遙自在,如今就算是回了皮島,那還不是一樣丟了家業!只是徒然保了家中婦孺老幼的命而已。
方成絲毫懷柔都無得下了狠手,東江鎮總兵雖然他不指望乾的有多稱職,但至少是不允許皮島再給他搗亂!這幾年耽羅府和大明的海上貿易,大多是由登州港出發,一般都要繞過整個東江鎮,即使如此,偶爾也有來往的商船被下了黑手,雖說數量不多,皮島也都假裝是海盜,但出事的海域畢竟靠近皮島,也都在東江鎮範圍了,能在那地盤搶商船的,除了皮島自己外也沒別人!所以解決了皮島這個麻煩,現如今看來倒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本來拿下皮島的壞處是怕和大明交惡,然後就得名正言順的和大明作對了,那可就成了反賊!名不正言不順!
反而是前陣子崇禎烏龍弄出來的聖旨幫了大忙,雖說事後大明的多此一舉險些讓耽羅府的後路被切,活活的添堵!但畢竟皮島勢力弱小,好不容易湊齊的兩萬大軍,這都攻不下區區一個無兵無將的耽羅島,最後的便宜還都讓方成給佔了。
一口氣吞了整個東江鎮,如今的東江鎮比起毛文龍初建時比起來差上一大截,也好歹有戶一萬一千,人丁四萬多,其中光是適合作戰的青壯就有一萬出頭,至於原先的各個參將、遊擊不但被撤了職,順帶和東江鎮的副總兵的黃龍一起遷到了耽羅島,東江鎮大小几十座島嶼只有幾座大的上面留了共計一千人的駐軍用來駐紮,剩下的全都先行遷到耽羅島。
這又是一陣好忙,好在剛佔了整個東江鎮方成就讓人給李越送信,順帶徹查本來打算和李懷鸞裡應外合的是什麼人,只是因爲李懷鸞一直沒能在耽羅島上站穩陣腳,也就根本沒可能佔據耽羅島,那裡應外合的人沒來及相應,事後李懷鸞又是自殺身亡,另一個樊化龍可能知道,可樊化龍已經反叛,如今不知所蹤,想從他那得到消息,那也不現實,只能進行徹查,查到後就一網打盡。
李越初收到方成的消息時嚇了一跳,前幾日被皮島大軍兵圍耽羅島,耽羅島上神經兮兮的緊張了一陣,接着就是圍困耽羅島的皮島大軍退兵,黃龍也沒想的起來通知耽羅島上的李越,畢竟那時候的黃龍還沒徹底投奔方成。
李越雖說心知方成必然不會放棄耽羅島這份基業,但也沒想到結局竟然不止是解了耽羅島的圍,而是一勞永逸,連製造的皮島都解決了個一乾二淨!
方成讓李越徹查,權限卻不在李越,而是在商業部,或者說是掛在商業部的牌子下面進行徹查,原先方成是打算直接建立類似於現代社會國安局的反間諜安全機關的,最後想起大明畢竟受了東西兩廠再加錦衣衛上百年的毒害,大明人不管是讀書人和普通平頭百姓都對特務機關幾乎不管是什麼性質的通通仇視,事後乾脆就掛在商業局下面一個子機構,商事調查所,平日裡可以調解一些商事行爲,表面上是可以對貿易雙方的商事行爲進行調查後取證調解的一個子機構。
實際上卻是另一套班子的調查機構,對於耽羅府公務人員,甚至包括議會會長李越在內都要接受監視,不過這種監視只是內部的,平日裡的商事調查所隱蔽的人手各有各的職務,並不會聯繫,除非發現有特定可疑事宜纔會通知商事調查所。
與商業局負責對外情報不同,商事調查所則只負責對內調查,也是方成爲了防止還有下次有人和外人勾結,特別是和女真韃子勾結,防止有人爲了個人利益而損害耽羅府整個佈局的機構!
商事調查所的主官是剛從兵衙調過來的王徽,四級的主官,說高不高,和表面上的身份相符,王徽起初給毛承祿做過參謀,也與方成一道劫過海寇劉香,之後歷任要職,一直負責日本和濟州島之間的事務,既是費爾南多的學生,也一樣是方成的學生!
徹查的事自然有王徽去負責,方成給李越書信的另一個目的是讓他迅速派政衙的人過來接收整個東江鎮的一萬餘戶,四萬多人丁,他可沒空繼續留在皮島上,反正那些皮島大小參將、遊擊連帶皮島副總兵黃龍已經被送往了耽羅島,整個東江鎮如今已經沒了危險,剩下的就是議會的事。
這種事情,本來就不需要親力親爲,不然要下屬幹嘛?議會嘛,建立起來就是打算拿來擦屁股用的,這個時候派上用場纔是起初的目的。
六月初,離着方成來開大明返回耽羅島已經一月有餘,領着水師和李焦的一個團離開復州也有大半個月,多爾袞如今還駐兵在復州城外,一時間也不知有沒有什麼變故。
所以他才壓根沒時間在皮島過多停留,在李越領着政衙的人手到了皮島後,方成把一切安排妥當隨即留下一個營七百餘人後領着萬餘人返航復州。
這一航行又是幾天的時間,等到了復州水城,這才從尚可義和尚可喜口中得知復州城的情況。
不過既然復州水城安在,自然是復州城也無礙,只是事實上並不像方成以爲的那樣,多爾袞並不是一直按兵不動。
相反,在五日前多爾袞竟然擺開陣勢開始全力攻城,現如今已經攻城五天,沒一日停歇,由於都女真人攻城器械齊全,又是用的擅於攻城的女真漢軍,不顧傷亡晝夜攻城。
而復州城裡兵力折損嚴重,五天時間的折損已有近千人傷亡,這要是繼續下去,等多爾袞拼光了一萬人的女真漢軍,恐怕復州城裡的一萬多人也要折損個好幾千,到時候這復州城還真就不好守了!
前五日?那不是就是方成待在皮島的這幾天,多爾袞想來已經得了復州城兵力調走了近半的消息,這才全力攻城吧,好在在方成及時回援,多爾袞再想憑着四萬人不到就攻破復州,那就不可能了!
方成鬆了口氣,一直懸着的心也落了下去,雖說不知道多爾袞從哪得來的消息,但他知道時已經晚了,五天的攻城只是兩邊各損耗了千多人的兵馬,多爾袞不是傻子,眼看着復州這邊旌旗搖動,恢復的半旬前的軍勢,怕就知道如意算盤打不響了,方成當即先行領軍回了復州城,把水師的兩個團留在了復州水城,讓尚可義、尚可喜多加註意。
到了復州城裡,聽聞孫元化告知這幾日攻城的女真漢軍多了幾千人,還大部分都穿着明軍的盔甲,方成這才聯想到樊化龍。
多爾袞能這麼短時間內得到消息,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交戰的雙方中一個透露出去的,黃龍不可能!好歹都是自己人,此時更是待在耽羅島上,剩下的就是另一邊樊化龍倒是十有八九的,當初黃龍說樊化龍自領着殘兵敗將三千多人逃竄而去,附近可投的還真只有女真韃子一個了!他樊化龍要麼去做海寇,朝鮮是國小軍弱,投了還不如做海寇,只是沒想到樊化龍最後還是去給女真人做了走狗,實在有些愧對前總兵毛文龍建立東江鎮的目的就是爲了奪回遼東,真正是豬油蒙了心!
方成前腳到了復州,城外的多爾袞就把攻城的女真漢軍撤了下來,方成猜得還真不錯,樊化龍確實是投了女真人,確切的說他是走投無路了,先是反了方成這個剛封的東江鎮總兵,接着又和黃龍撕破了臉皮,他樊化龍又不想做海寇,最後只能裹挾了三千多人去投多爾袞!
多爾袞也是心中大喜,不止是樊化龍帶來了復州城裡守軍被抽調一半的消息,還有就是三千多生力軍的加入!
雖說自己麾下有着四萬大軍,但擅於攻城的步卒只有女真漢軍的一萬人,這一萬人在前幾日兩白旗與蒙古兵折損上萬下反而毫髮無傷,也是多爾袞拿來留着攻城的生力軍,只要能破了這復州城的城牆,然後憑着上萬的兩白旗,拿下復州城應當是反手之間。
所以樊化龍領着三千敗軍來投這才心中大喜,如今各八旗能夠抽調的漢軍數量也不多,各家的包衣奴才不能再抽調了,前幾年已經跑掉了不少,原先明軍投靠過來的本就不多,蓋州一戰和在復州城下消耗了一些,此時除非抽調了大金國全境的女真漢軍,可能還能抽調個一萬兩萬的,但那也不可能啊,女真人本就兵少,幾萬的八旗壓着大金國三四百萬的漢人,本就不夠,這要是再抽掉了一萬多漢軍,大金國腹地要是起了什麼變故那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再說了,多爾袞高興的不僅僅是這些,此次他在復州城下折損了近萬人,光兩白旗就是四五千,皇太極平日裡可能樂的看到兩白旗實力折損,但不代表他想看着兩白旗輸在明軍的手上!說不定到時候多爾袞就要承擔皇太極的雷霆之怒!有了樊化龍來投,至少也是個功勞,樊化龍好歹也是當初大明的參將,又是領兵來投的,當初還是毛文龍的部署,別的不夠,粉飾粉飾送上去是足夠了。
這些往日都是漢人的伎倆,但多爾袞也玩了個通透,實在是大金國的朝廷上現在漢人太多了,總歸是不想學那也看的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