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

朱祁鈺在講故事,他並沒有打算把伊索寓言講成禁書的想法,之所以說這樣的故事,是因爲他還沒到廣州府就聽聞了一件事。

通過緹騎的走訪調查,朱祁鈺發現了廣州府這個城池的一些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的地方。

“於少保可知水夫?”朱祁鈺看向了于謙問道。

于謙點頭說道:“知道一二,不僅在廣州府。”

廣州府一種名叫水夫的職業。

整個廣州府內城共計63萬人,外城共計30萬人左右,在《景泰寰宇通志》中統計,整個內城共有714口水井,而整個外城共計514口水井,合計1228口水井。

也就說內城平均900人用一口井,而外城平均600人用一口井。

而城外草市的水井水量,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已經做了十年皇帝的朱祁鈺,深切的知道這種平均統計之中的貓膩。

就像是糞霸一樣,廣州府有着無數的水霸。

水井也分品秩,如果能夠打出甜水井,就會被視爲寶物,被人所佔據,高價販售,比如京師就有一個名叫蜜罐衚衕的水井,以井水清冽甘甜聞名,主要供給大小時雍坊。

大小時雍坊是大明的官邸,京官家宅。

苦水不能喝,喝多了就掉頭髮,還會生病,謂曰:水苦,人多疾病。

二性子水勉強能喝,茗具三日不拭,則滿積水鹼,用二性子水煮茶,如果三天不擦洗,就都是水垢了。

只有甜水纔是煮飯煮茶的上佳之選。

苦水、二性子水、甜水這三種水中,苦水用來洗衣做飯,二性子水用來做飯飲用,而甜水則用來喝茶或者供給官署和奢糜場所。

廣州府百萬之衆,而苦水井水多鹹味,有以車載甜水,至人家鬻之者,日以竹牌計之,月尾取值。

擔水人、水擔子、水窩子,都是水夫。

甜水井旁的百姓,卻喝不到甜水,比比皆是。

廣西水夫和廣東水夫,爲了爭奪水井和鬻水範圍,常常大打出手,而且舞刀弄槍,甚至偶爾有火銃轟鳴。

水,爲何引得水夫們如此大打出手?

根據緹騎的走訪,廣州府內,甜水一擔價八十文,苦水減半,八十文大約五分銀,等同於五斤豬肉,而一擔水,最重不過一百二十斤。

而從白雲山拉山泉或者佔據了甜水井,是不花一分錢的。

居廣州者,不怕米貴,而怕薪、水貴也。

薪就是柴,薪水常常連用,表示日常生活的必需條件,但是價格昂貴,居住不易。

廣州酷熱,每到六月天的時候,就是飲水需求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八十文的甜水,還會漲價,翻番的漲。

廣州府知府邵光就曾經上書痛斥:高擡水價,不過井戶各分地段,藉口天旱以虐人耳,豈真旱魃之虐哉!

邵光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好請求場外援助了。

這種甜水坐地起價,在六月的時候,一擔水就變成了一百六十文,十斤豬肉。

問題就來了,這些水夫結成的幫派,往往跟百姓們說,天旱了、天熱了,甜水都得送官署,他們也沒有辦法。

甜水的價格,甜水的供應,都是趕車挑水的車伕們決定的嗎?並非如此,是他們身後站着的那些勢要豪右們在藉着天時漲價罷了。

這假道學向來如此,古人善則歸君,過則歸己;如今這道學,便是過則歸君,善則歸己。

朱祁鈺來到廣州府的時候已經六月份,正是這水價高企的時候,廣州府事三令五申,追查了幾次,結果都是無果而終。

于謙猶豫了下說道:“廣州府擔水夫逾五千衆,松江府擔水夫逾三千衆,京師亦有三千,陛下,這鬻水之事,自兩宋就已經普遍起來。”

“這城裡的人越來越多,這衣食住行,都是活着的必要之物,自然有人在裡面囤貨居奇,並不意外。”

于謙的意思是這個問題,也是大明百萬人口的大城越來越多,這是發展中的問題,不僅僅是勢要豪右這些朘剝者在牟利。

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新問題,總要有新辦法。

朱祁鈺兩手一攤說道:“所以兩宋朝廷有錢啊,坊郭戶搞十等分,鄉村戶搞五等分,坊郭戶收屋稅,鄉村戶收田賦。”

“不僅如此,這城裡還有糞霸、水霸、薪霸,兩宋朝廷官辦專營,把這個錢賺了,到了咱大明,罵名朝廷擔了,這錢卻撈不到。”

大明這是兩頭撈不着,百姓這頭捱罵,面子丟了,這錢沒賺到,裡子也丟了。

能征善戰,南平倭北制虜的戚家軍,最後的結局居然是發不出軍餉,軍卒要軍餉,軍官通知“明日領餉,武器不要帶”,結果輕信之後,戚家軍被鎮壓兵變。

兩宋雖然不要臉,但他們朝廷富碩不是?

于謙不太贊同陛下這個觀點,立刻就說道:“那咱大明也沒有一百八十年四百起攻陷州府的民變,也沒有兩百萬廂軍的冗兵啊,陛下,有利有弊吧。”

“相比較之下,還是大明好,雖然走了些興文匽武的彎路,現在也都好起來了。”

“那是。”朱祁鈺對於謙的說法是認可的,至少景泰年間的大明,因爲加劇了對外朘剝,百姓們稍微喘了口氣,波及數省、貢獻州府的民亂確實沒有。

陛下要求大明變得更好,這個夙願同樣也是于謙的夙願,但是說大明不如兩宋,于謙是絕對不會贊同的。

就這些糞霸、水霸之類的東西,在正統年間,算是個事兒嗎?值得陛下費心費力,還講伊索寓言?

那會兒比這重要的事兒海了去了,哪裡值得皇帝和宰執討論這東西該怎麼治理。

正統年間,需要討論的是關乎大明生死存亡的亡國四禍,君出、虜入、播遷、黨錮;亡國三兆,政怠宦成、求榮得辱和人亡政息。

于謙老神在在的說道:“再說陛下不是來了嗎?”

“廣州府的鬻水之事鬧得最兇,正好朝中也在對襄王殿下那套供銷官鋪有些微詞,若是朝廷能解決鬻水之事,襄王殿下在京師也好過點。”

陛下不在京,襄王殿下,就是有胡濙的幫襯,日子也是不大好過,遠不如當初襄王殿下在貴州安土牧民的日子巴適。

“若是能建成一個水廠,供應城中百姓用水,再好不過了。”朱祁鈺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于謙認真思量下說道:“理當如此。”

至於怎麼建,建成什麼規模,用什麼方式運水,都是需要細細謀劃之後,才能進行。

大明將在廣州興寧四望嶂建立一個大型的煤炭廠那邊有露天的煤礦、也會在白雲山的餘脈龍頭山腳建設一個鋼鐵廠、織造局和鐵器廠,位於珠江南岸名叫南塘的位置,將會建立起一座匠城。

佛山鐵鍋聞名遐邇,朱祁鈺的庖廚用過都說好。

水廠顯然是一個新的官廠,如何去建設水廠,會有什麼樣的難題,對大明朝廷而言,也是一個新的考驗。

朱祁鈺拿出了王復的奏疏遞給了于謙,感慨的說道:“康國公居然比朕還快,這就拿下了赫拉特嗎?”

朱祁鈺是知道赫拉特的,在唐朝時候,那裡叫月氏都督府,赫拉特是都督府府治所在,是蘇定方擊破西突厥之後,建立的一個高度自治的都督府,而月氏都督府的都督是吐火羅國王。

赫拉特也是帖木兒王國的龍興之地,大約等同於大明的南衙,而撒馬爾罕是帖木兒王國在俘虜了奧斯曼蘇丹‘閃電’後,才遷都到那裡,建了蘭宮。

無論帖木兒王國的卜撒因是否決心南下,康國對赫拉特勢在必得。

這也是卜撒因在謀劃和奧斯曼人合兵一處,攻伐康國破產之後,立刻南下的原因。

赫拉特是個山口,堵住山口,康國才能繼續西進。

于謙看完奏疏說道:“奧斯曼人再一次的擺了黑羊王國一道,答應了要幫忙,結果沒去一兵一卒,還攻佔了黑羊王國的大量領土。”

尼古勞茲作爲羅馬亡國使臣,也曾經就奧斯曼王國的問題和胡濙談過,在尼古勞茲看來,奧斯曼王國的任何承諾,都可以無視,因爲他們從不履行承諾。

黑羊王國的雅迪格爾,顯然是高估了奧斯曼人的信譽,奧斯曼人提供了一切支持,除了幫忙。

“雅迪格爾到底是幼稚了,奧斯曼人以奧斯曼人的利益爲先,他們不會爲了雅迪格爾的利益拼命,相反還要在黑羊王國咬下一塊血肉來。”朱祁鈺頗爲認真的說道。

奧斯曼蘇丹法提赫,陸地行舟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的蘇丹,對於奧斯曼人而言,不是一個昏主。

法提赫爲了奧斯曼人的利益,會和公認的壞的人做交易,也會拋棄公認的好人。

于謙憂心忡忡的說道:“王復有些危險了,也先和瓦剌人不會束手就擒的,他離真正坐上康國王位還有一步之遙,也先會怎麼做,很難說。”

相比較康國和黑羊王國的戰事,于謙更擔心身處康國的大明人的安危,而王復作爲康國公,就是在康大明人的代表,如果王復遭遇什麼不幸,那代表着在康的大明人,也會不幸。

朱祁鈺思忖了片刻說道:“即便是也先要做什麼,現在也晚了,他也不會選擇破釜沉舟,魚死網破,也先只是要西進,然後做可汗,讓王復不幸,不是讓他自己不幸嗎?”

于謙並沒有否認陛下的話,這個話題,本來對於位極人臣的于謙而言,就應該是一個需要避免談及的話題。

“安南之戰,於少保有什麼想法嗎?”朱祁鈺換了話題,康國公在康國的所作所爲,都不如眼下郡縣安南急切。

“陛下以爲應當如何?”于謙選擇了反問,聽話聽音,陛下談到這個事兒,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朱祁鈺笑着說道:“長期的、局部的、低烈度的戰爭,會人爲的在戰線附近製造一個戰區,而戰區的百姓,會用腳投票,逃向交戰雙方的腹地。”

“這樣一來,就會留下一片反對勢力較弱、治理成本較低的土地,然後每次都吃一小口,一口一口的吃下去,就永遠吃下去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尺進寸取的進階版,朱元璋的尺進寸取是爲了鞏固防線徹底消滅敵人。

而朱祁鈺的這個低烈度戰爭,則是奔着亡對方政權的同時,亡掉對方的國家。

也就是徹底瓦解社會集體對文化、種族、領土、政府、歷史的共同認知,永絕後患。

“這…”于謙呆滯的看着陛下。

陛下的戰略目的可以用四個字去概括,讓安南陷入禮樂崩壞之中,沒有任何秩序可言。

什麼時候是禮樂崩壞的時候?

在戰爭的時候。

黎思誠曾經試圖用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的說辭,想要打消大明對安南的攻伐,現在陛下提出的這個法子,可以完美應對,真正的心狠手辣。

留地不留人,太過於殘忍,以致於于謙都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勸陛下仁善了。

大明之前所有的部署,都是奔着三個月徹底消滅安南抵抗勢力在制定,陛下提出的這個法子,對當下的大明軍而言,並沒有什麼執行上的困難。

打仗是極其昂貴的,而維持低烈度的戰爭成本就會低很多很多,除了過於殘忍以外,並沒有太多的缺點。

不似屠城,卻勝似屠城。

于謙正襟危坐,極爲認真的說道:“陛下,安南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在南遷的漢民,越人也不過都是秦漢時候移居過去的漢民,臣以爲,沒必要如此做,亡掉黎宜民,復設交趾三司十五府便是。”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安南反反覆覆,在黎利復叛大明之前,已經三次判離中原!咱們這次打下了安南,他們臣服了,等大明稍有頹勢,他們就再次反叛?”

“大明勢大,就跟着大明吃香的喝辣的,大明勢弱,就反咬一口,天底下,哪有這樣好事?”

“屠城有損軍紀,乾脆就把安南磨平了,從頭再來便是。”

“這個罵名,朕來擔。”

朱祁鈺向來不在乎虛名,在這之前,朱祁鈺就想好了這麼做,大明水師需要磨礪,就從交趾起。

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898章 火併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898章 火併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