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年三十,就是大明羣臣和京師百姓們,最最最緊張的一天。

因爲強大的大明,就如同嘉峪關那永不陷落的城堡一樣,從外部無法攻破,但是隨時都有可能從內部崩塌。

因爲這一天,是稽王世子朱見深,前往泰安宮賀歲的一天。

這一天是所有朝臣們都心驚膽戰的一天。

景泰二年的時候,稽王妃和陛下似乎發生了一點小摩擦,但好在有汪皇后居中周旋。

因爲大明所有人都知道,朱見深在長大,他現在已經七歲,四尺有餘,相貌堂堂。

稽王府的陰盛陽衰,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朱見深的性情,他既不狷狂,也不貪嗔,更不刁滑,見到誰都是一團和氣,恢恢有人君之度。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這一句恢恢有人君之度,嚇得孫太后,想要請朱見深的親生母親周氏回稽王府。

因爲周氏性情不堪,善妒狷囂,錢氏教出來的孩子,有人君之度,周氏教出來的就應當不會有人君之度了。

朱祁鈺沒有批准讓周氏回稽王府。

朱見深行了一個大禮,中氣十足的說道:“臣王世子朱見深,拜見叔父,叔父聖躬安否?”

“朕躬安,免禮。”朱祁鈺坐在泰安宮的寶座上,滿是笑意的看着朱見深,問道:“近來學業可好?”

錢氏拉着朱見深來的,聽到陛下詢問,趕忙說道:“稟陛下,濡兒的算學最好。”

“算學好?不錯。”朱祁鈺聽聞也沒有再追問,示意興安看賞。

朱祁鈺每年都給朱見深準備了過年禮,這一次是一臺水力鍾和擺鐘,這臺擺鐘是朱祁鈺現在手中最小的一臺擺鐘,大約鳥籠子大小。

平日裡計時,完全夠用了。

朱見深曾經在朱祁鈺的桌上見過水力鍾,對那臺水力鍾極爲好奇,他看到那兩臺鐘錶,眼神明亮,俯首說道:“謝叔父恩賞。”

朱祁鈺看向了稽王妃錢氏,問道:“稽王妃,王府用度可還夠用?”

朱祁鈺給稽王府定俸萬石,折銀價爲五千枚銀幣,能養五個於少保九重堂的用度。

Www.ttκǎ n.℃o

朱祁鈺並沒有對稽王府折鈔。

當初稽戾王還是皇帝的時候,對郕王府的定俸也是一萬石,但是折鈔七成,也就是一年有一千五百枚銀幣的俸祿,就這還領不滿,多有虧錢。

“稟陛下,完全夠用了。”稽王妃錢氏不知道爲何陛下突然問起這個,趕忙回答道。

朱祁鈺斟酌了許久,泰安殿內,一片安靜,他坐直了身子說道:“那個錢雄,接入稽王府吧。”

“啊?”稽王妃聽到陛下談起錢雄這個名字,面如土色,但是隨後聽到是接入稽王府,重重的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

錢雄何人?

錢氏的父親名叫錢貴,錢貴把女兒嫁出去之後便逝世了。

稽王妃錢氏有一個哥哥錢欽,一個弟弟錢鍾。

兄弟二人扈從明英宗朱祁鎮出征,都死在了土木堡之變之中。

錢欽只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剛出生不久,就一命嗚呼,錢鍾只有一個遺腹子。

這個錢雄就是錢鐘的那個遺腹子,今年五歲。

稽王妃錢氏的父親、兄長、弟弟都已經去世,錢氏只剩下錢鍾遺腹子、侄子錢雄,這一個親人了。

就連養在錢氏膝下的朱見深,也不是錢氏的親生兒子。

稽戾王伏誅,錢氏滿門上下對錢雄這個孩子,避之不及,稽王妃錢氏只好養在王府外,兩頭奔波。

興安對稽王府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瞭如指掌,自然知道錢鍾。

朱祁鈺最後還是決定讓錢氏接到王府,省的兩頭跑。

“叔父,臣平日裡能去講武堂玩嗎?”朱見深俯首說道。

這是上一次朱見深見他叔父的時候,他叔父答應的事兒。

但是景泰三年,朱祁鈺人在南衙,這景泰四年過年的時候,纔算是見到。

朱見深心心念念。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隨時可以去。”

“謝陛下。”朱見深鬆了口氣,三拜五叩告退。

朱見深離開了泰安宮,等在泰安宮外準備賀歲的朝臣們,有人歡喜有人憂。

歡喜的是陛下還是陛下,並沒有什麼改變。

憂愁的人則是心懷鬼胎了。

一旦皇帝殺掉了稽王府滿門,他們就可以立刻行動起來了。

當初宣宗皇帝,在宣德四年,殺掉了漢王府滿門之後,他們怎麼行動,今天就怎麼行動。

當初宣宗皇帝殺漢王府上下,可是付出了不小的政治代價。

大明律中十五歲以下,是不能殺的。

比如建庶子朱文圭,吳庶人,比如方孝孺那個仲子。

朱見深上了稽王府車駕,將手掌攤開,手中有五塊飴糖。

“母親,叔父給我五塊飴糖是什麼意思啊?”朱見深握着那五塊飴糖,滿是奇怪的問道。

錢氏愣愣的看着那五塊飴糖發愣,她當然還記得當年削太上皇帝號的那天,大明皇帝賜下了五塊飴糖。

當時她還以爲陛下要毒殺朱見深,嚇得她用力的吃了幾塊。

當然,陛下並沒有毒殺朱見深的意思。

錢氏看着那幾塊糖,平靜的說道:“沒什麼特殊用意,就是你小時候愛吃糖,但是牙又不好,不讓你吃。你叔父每次過年,都會給你五塊糖。”

朱祁鈺給這五塊糖,並沒什麼特殊的用意,只是打一開始,每年都給五塊飴糖,今年不給,怕被人過分解讀罷了。

于謙、石亨和胡濙等人,喜氣洋洋的進了泰安宮,向陛下賀歲,隨後和陛下聊了許久關於天明節的一應安排。

于謙和石亨主要說的是關於天明節大閱,京營雄兵演武之事。

而胡濙則是關於一應外國使者的安排,是否觀禮?如何座次?安排何處?是否接見使臣?

這都得陛下決定。

“來來來,於少保、石總兵、胡尚書、王尚書、金尚書、俞尚書、石尚書、江尚書、王通政,一人一盞。”朱祁鈺讓興安拿出了九盞輕油燈。

朱祁鈺被罵作獨夫民賊,但是朱祁鈺有什麼好物,都會分享給大家一起用。

正如他總是和國帑分賬,兵仗局的鑄幣稅,市舶司鈔關的商稅,都是如此。

于謙、石亨、胡濙、王直、金濂、江淵、俞士悅、石璞、王文,是當下大明朝絕對的權利核心。

“一人燈油可只有百斤,可悠着點用啊。”朱祁鈺笑着說道:“多乎哉,不多也。”

朱祁鈺只有兩千多斤的輕油,再多,他也沒有了。

于謙和胡濙已經見識過了這燈的亮度,興安近燈打亮的時候,金濂伸手遮着眼說道:“陛下,此物,好物啊!”

“如果可以家家戶戶一盞燈,那…那簡直是…天下大同,治平之世啊!陛下。”

有兩個成語,第一個是鑿壁借光,一個是囊螢映雪。

如果可以家家戶戶有一盞燈。

萬古長夜,便不再是黑暗。

朱祁鈺簡單解釋了下石油和提煉輕油的工藝,還有產量。

主要是產量。

延長縣的油井,得鑿三十丈,也就是將近九十米,纔會有穩定的石油產出,而且產量極低,大約一年能有兩百噸,別說照亮大明瞭,就是照亮官署都困難。

“魚油其實也可以當燈油燒,但是太奢侈了。”朱祁鈺又說了一種燃料,魚油。

但是魚油這種東西,是吃的。

柴米油鹽,都是生活所需。

魚油不是燒的,是用來吃的,而且很貴很貴,在大明更多是當做藥材在使用。

治療夜盲症,魚油是最好的良藥。

琉球國每年上貢,是大明魚油最大來源,一年不過三十萬斤,大約有一百五十噸。

對大明近兩千萬戶而言,一百五十噸魚油,杯水車薪。

“石油此物如此珍貴嗎?”金濂的眼神變得黯淡了下來。

石油提煉輕油比魚油還要貴重,想要照亮大明,簡直是癡人說夢。

但是真的好亮。

朱祁鈺平靜的說道:“朕曾經聽聞,在西域一些地方,跺跺腳就能冒油,甚至會多到從地上噴薄而出,連續燒灼數年而不熄滅。”

“胡尚書,有沒有這種傳聞?”

胡濙一愣,他倒是沒有聽過這種傳聞,但是陛下聽說了這種傳聞,那必然是有這種傳聞!

“西域有大秦國使者,臣倒是聽聞尼古勞茲提起過,確有其事,此物在西域一些地方,本就尋常之物,如山中石塊,予取予奪。”

“富可流油,遍地黑金。”胡濙滿是贊同的爲陛下所說做了註腳。

這是一種敘事方法,爲大明開海做註腳。

漢唐喜歡說羅馬遍地黃金白銀,門框是象牙做的;羅馬說中國遍地精鐵、絲綢、精美瓷器。

其目的都是爲了開邊的政治目的。

金濂信了。

他爲什麼會信陛下這種誇張的論述呢?

因爲倭國真的有數不盡的白銀,倭銀在不斷流入,有效的緩解了大明的錢荒。

困擾了中原王朝千年的錢荒問題,終於有了解決的可能,他怎麼能不信呢?

陛下說西域某地方有這種珍貴無比的油,金濂信。

“在哪裡?”金濂瞪大了眼睛問道。

朱祁鈺憋着笑,一臉平靜的說道:“朕不知,得去找。”

羣臣過來賀歲,並不是議論國事,閒談了幾句,他們提着自己的燈離開了泰安宮。

大明的賀歲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九人離開的時候,因爲下雪,天色已經大黑。

九人,每人提着一盞燈,引起了衆人的議論紛紛。

實在是太亮了,整個泰安宮前明亮的光線,打在了雪花之上,照亮了整個燈市街。

等待覲見的羣臣們,呆呆的看着九個人一人提着一盞這樣的燈離開。

羣臣們延頸看着幾位明公離開,直到那光明,離開了街角,大地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泰安宮前的大紅燈籠,只打亮了一小片地方,昔日已經很亮的泰安宮燈火,突然變得黯淡了起來。

習慣了剛纔的明亮,讓衆臣眼前一黑,良久才習慣這種讓人不舒服的黑暗。

畏懼黑暗,嚮往光明,是人類的天性。

這要是能家家戶戶都有一盞這樣的燈…

朱祁鈺繼續接受羣臣的賀歲,每一個臣子看到泰安宮那盞明亮的輕油燈,都是抿了抿嘴脣,等到離開的時候,都是戀戀不捨的回頭,眼巴巴的看一眼。

今年的泰安宮格外的明亮。

胡濙去了會同館,見到了尼古勞茲。

陛下說西域遍地黑金,處處流油,那得尼古勞茲打個配合,天明節之後,羣使覲見,希望尼古勞茲配合陛下把這個敘事補完。

“啊,這件事啊。”尼古勞茲滿是疑惑的說道:“難道不是嗎?”

“在波斯有一位神靈是光明之神,名叫忽魯謨斯,他治下的臣民永遠不會陷入黑暗之中,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派遣了自己的大將霍爾木茲雅找到了這個地方。”

“你說的這種石油,我們羅馬也曾經用過,將石油和石灰混合在一起,當做火箭使用。”

“荷馬說:特洛伊人不停地將火投上快船,那船頓時升起難以撲滅的火焰,正是這種火油。”

“在忽魯謨斯有很多的油苗和氣苗,可以從油苗的地方採集石油,爲駱駝、馬匹、牛羊治療…疥癬。”

胡濙本來是讓尼古勞茲打個配合,替陛下圓一下這個事兒,但是尼古勞茲居然說的煞有其事。

“忽魯謨斯?光明之神?”胡濙眉頭緊皺,喃喃自語,隨後猛地站起來說道:“忽魯謨斯!”

這個名字很熟悉,胡濙已經想起來了,這是鄭和下西洋後,頻繁出現在大明的一個詞彙。

“我先走了。”胡濙猛地站了起來,向着自己的小閣樓而去。

他提着一盞極爲明亮的燈,讓尼古勞茲嘖嘖稱奇,真的非常明亮。

難道那位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是光明之神的化身嗎?

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光明之國。

胡濙查了許久的資料,然後興奮不已的跑向了泰安宮。

今天是除夕夜,按制放夜,解除宵禁,所以胡濙並沒有違反宵禁,他腳步極爲匆忙,輕油燈在他的身側甩動着。

朱祁鈺在守夜,處理了一些公文,又試着捲了卷簧片,但是依舊不知道應該捲成何等模樣。

“胡尚書這麼晚了,怎麼突然又來了?”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簧片,頗爲疑惑的問道。

胡濙頗爲興奮的見禮說道:“陛下,臣找到了,真的有遍地黑金的國度。”

“他們的百姓可以從油苗之內取黑油焚燒。”

“太浪費了!真的是太浪費了!”

“就是這個忽魯謨斯,當地人是唐朝時突厥九姓烏古斯人!”

烏古斯人,其實是突厥的部族之一。

胡濙興奮的說道:“他們的蘇丹吉汗格爾,曾經朝貢的時候,就獻出了過這種水潑不滅的油。”

“陛下,真的有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的地方!”

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十三章 拿去!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
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十三章 拿去!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