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

朱標在死前,巡視陝西,爲朱元璋遷都做準備。

在洪武元年,朱元璋效仿唐朝舊例,設置兩京。

大明在洪武年間的北京不是北平,而是汴梁,南京是金陵。

朱元璋爲何早就在洪武元年就定了兩京,甚至在洪武二十四年,打算遷都?

理由很多,但裡面必然有一條,因爲應天府並不絕對忠誠。

如果應天府絕對忠誠,朱元璋還用大開殺戒嗎?

而到了永樂年間,朱棣在永樂七年二月份準備親征後,就很少回到南衙了,朱棣長期居住在北衙,領兵攻伐北元汗廷。

朱棣在南衙的時間也並不是很多,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衙,改北平順天府爲北京,南京稱之爲留都。

朱棣的遷都的永樂十九年初夏,天雷勾地火,北京奉天殿被焚,欽天監立刻以天人感應進行上諫,希望朱棣能夠庶圖悛改,以迴天意。

禮部主事蕭儀,說遷都後諸事不便,且棄絕皇脈與孝陵,有違天意!

然後禮部主事蕭儀就被殺了。

朱棣遷都北京有很多的理由,這裡面絕對有一條,因爲應天府並不絕對忠誠。

比如那個有名的神童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朱棣對他特別的信任,讓他做文淵閣的首輔,右春坊大學士,並且時常對人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解縉是怎麼回報朱棣對他的信任的呢?

解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最終被下獄,沒過幾年,大明酷吏,朱棣頭號鷹犬紀綱,就把解縉給殺了。

類似解縉的臣子很多很多,他們毫無恭順之心,也無爲臣之道。

胡濙也是建文年間的進士,爲朱棣巡撫地方,而後到了禮部,隨後幾十年如一日的看着大明,爲何解縉就如此狷狂,等待皇帝出京後,私自覲見太子呢?

這已經不是大膽了,這是無法無天了。

朱祁鈺離開了乾清宮,走出了西安門來到了秦淮河畔,看到了燈火通明的秦淮河畔,一眼望去,灰牆黛瓦,燈影幢幢,遊人如織,畫舫憧憧。

雖然天氣極冷,但是依舊阻攔不住金陵河畔的熱鬧。

夕陽在天邊留下了最後的一絲金黃色,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暈染出最後的昏黃。

皎月若玉盤東懸,槳聲汩汩若輕鈴,畫舫緩緩而過。

天上明月暈色,襯着明亮的燈光、大小船上點點燈火、相交成輝散出一片朦朧的煙靄;

透過那秦淮河的朦朧水汽,在這一片光影之中,船槳輕輕劃過了秦淮河的水面,留下縷縷水痕,畫舫船緩緩駛去。

朱祁鈺來到了煙雲樓之前,這裡是秦淮河第一樓。

煙雲樓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

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高低起伏檐角交錯,當得起富麗堂皇。

朱祁鈺看着人來人往,感慨萬千的說道:“秦淮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雲樓。”

興安立刻俯首說道:“真是好詩。”

陛下寫的詩,不是好詩也是好詩!

盧忠頻頻點頭說道:“精闢。”

煙雲樓的五棟主樓之前是一個長長的連廊,興安遞上了一枚信牌。

入煙雲樓需要信牌。

但是朱祁鈺是皇帝,盧忠手裡這樣的牌子很多,畢竟陛下砍了不少人,這樣的信牌,抄家抄了一籮筐。

昏黃的主樓中,更是一片鶯鶯燕燕好不熱鬧,一股十分濃郁的胭脂水粉的味道,在空中瀰漫,絲竹之聲、淫詞穢語不絕於耳。

一個帶着窄窄的弁帽的龜公迎了上來,樂呵呵的問道:“公子爺真是好氣勢,美大丈夫,如冠玉耳;丰姿瀟灑,氣宇軒昂!”

“看公子爺乃是生面孔,是有熟絡的相好,還是有約?”

興安上前攔住了近前來的龜公,遞上一封請柬說道:“頂樓庚寅房。”

“貴客!”龜公大喊一聲便領着朱祁鈺一行五人,奔着主樓頂樓而去。

朱祁鈺上了頂樓,額頭的青筋直跳。

煙雲樓的主樓五層多高,比皇宮的城牆還要高,站在這裡,居然能看到皇宮裡面!

這必然違制,可見遷都之後,這些人多麼的膽大包天。

有人廣邀海商,前來煙雲樓頂層看戲。

煙雲樓的頂層是複式結構,二樓都是包房,一樓都是雅座,中間有個大戲臺子。

朱祁鈺來的晚了些,臺上已經唱了起來,居然是在唱精忠旌。

臺下沒幾個在聽戲,而是交頭接耳。

煙雲樓也是應天府撲買之地,應天府需要官辦、撲買、營建時,就會在這裡進行撲買。

一曲精忠旌唱了三折,一人終於上臺,拍了拍手說道:“今日高朋滿座齊聚一堂,鄙人不才,做這唱衣,某別的不會,只一點,對這撲買之物,卻是如數家珍,且聽我與諸位分說,娓娓道來。”

“從今日聽衆賣衣,未三唱,應益價!三唱未競,益價不犯!”

唱衣,源自唐朝的一種職業,說是寺廟裡僧人圓寂之後,會把遺物賣掉,然後分錢,賣衣服的這個人就叫唱衣。

後來慢慢發展到了類似拍賣行的一樣的營生。

未三唱,應益價,三唱未競,益價不犯。

有人出價,就有人溢價,三次叫價之前,可以溢價,但是三次叫價以後,再溢價就不算了。

“咱們閒話少許,閒事休提,請今日寶物來。”

一對兒巨大的象牙被擡了出來,潔白如玉的放在了燈盞之下。

唱衣笑着說道:“慢八撒來的象牙,或說這慢八撒,是那三寶太監去過最遠的地方,在那天的盡頭,海的最遠處,那裡人捲髮黑身,力大不虧…”

二樓的庚寅房內,朱祁鈺看着那對兒象牙。

慢八撒在非洲甚至接近於南非,鄭和七下西洋開闢出來的航路,的確是被人僭越了。

而且顯然有海商對這些極爲熟稔,甚至連這小小唱衣都一清二楚。

象牙、犀角、玳瑁、沉香、珊瑚、寶石、家居器物、香料、各種木料等等層出不窮,比朱祁鈺當初看到的內承運庫裡的寶物種類還要繁多。

唱衣看着氣氛熱絡,便高聲說道:“下面這一物,乃是活物,有道是: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

“自前唐初年,便有新羅婢最爲乖巧,今日則是高麗姬盛名遠播。”

“今日則有高麗少女三十餘人,諸位看官,若是看到中意之人,則儘可出價,起價十兩,叫價一兩。”

高麗姬,是朝鮮貢品。

之前朝鮮國王獻出了少女七人,執饌婢十人,女使十六人,種馬五十匹,朝貢換世子冕服。

執饌婢是什麼人?是專門拿着湯勺餵飯的少女。

興安雖然讓這些高麗姬都入了宮,但是朱祁鈺始終沒見過這些人,多數都在浣衣局洗衣服去了。

朱祁鈺看着樓下的少女,一個個的被帶上臺來。

終於明白了,爲何朱棣的後宮有那麼多的朝鮮寵妃了。

這些個高麗姬個頂個的皮膚白皙、珠圓玉潤,看起來就很乖巧柔順。

其中一女子,引得衆商追捧,叫價一度到了五十多兩,最後被一豪商以一百兩拿下。

朱祁鈺沉默不語的看着這一幕,這些人的眼中,根本沒什麼王法而言,大明嚴禁奴僕,各種勢要豪右之家,甚至需要通過收爲家人的方式,避開大明律。

撲買只不過是前戲罷了,無論是那些琳琅滿目的寶物,還是這異國香色的高麗姬,不過是今天的配角。

撲買結束後,一樓之人開始被人帶着離席,各包廂之內,開始傳菜。

朱祁鈺壓根沒動筷子,也沒人動筷子,今天他們是來議事的。

甲午房包廂之內,一個沉悶的中年男子開口說道:“大軍已然入了京,皇爺爺,還把北方那股子悍蠻的氣力,用在了南衙。”

爺爺,是一種大明民間對皇帝的稱呼。

顯然這甲午房的男子,是對皇帝的一些政令不太滿意了。

甲午房男子繼續說道:“商舶稅十抽一實稅,若給銀優蠲四分。這是爺爺定下的規矩!”

“橫徵暴斂也就罷了,還不給優蠲這四分!”

“這是不把咱們當人看啊。”

戊寅房開始搭話說道:“北衙多剽悍,南北不相同,非要把北衙的政令推到南衙,就不怕水土不服嗎?!”

“這海貿之時,自唐初便開始了,一直到現在,管得了嗎?皇爺爺真當自己什麼都能管了不成?”

辛亥房的一男子卻開口說道:“有人謀叛,爺爺當初就傳旨了,會追繳欠稅,這事當初就說定了,而且也就五年。”

“現在不給優蠲就不給了,咱們好好做生意,交稅納賦,爺爺也不會拿咱們怎麼樣,非要鬧得頭破血流嗎?”

“這位皇爺爺,可不像太宗文皇帝那般那麼好說話了。”

甲午房的男子,憤怒的說道:“你這是投獻!膽小鬼,不願意參和,爲什麼要來?”

辛亥房男子良久沒說話,纔開口說道:“投獻就投獻唄。”

“我不覺得爺爺有錯漏的地方,都謀反了,爺爺追點稅而已,看看你們一個個咬牙切齒的惡毒模樣,仿若是深仇大狠。”

“皇爺爺說民強則國強、民富則國富,自從密州市舶司營建以來,這商舶可以遠航,諸位的生意是不是好了許多?”

“這有了規矩,就有了方圓,有了方圓,纔好做事。”

“你們就瞎胡鬧吧,介時被爺爺破門滅戶,到了地府可別埋怨!”

甲午房怒極,大聲的說道:“不願參加,就趕緊走,爲何要在這搖脣鼓舌,隱隱狂吠?”

“再說了,我們這私底下里聚集謀議,爺爺如何知曉?!”

朱祁鈺一聽這話就樂了,他就在這包廂之內,他已經知道了…

朱祁鈺這一笑,顯然是激怒了這甲午房男子,他憤怒的說道:“你笑什麼!說你呢,庚寅房!”

朱祁鈺一愣,他就是庚寅房,他止住了笑容說道:“沒事,沒事,你們且繼續。”

辛亥房的男子顯然是不耐煩了,一陣椅子響動,只聽到那人說:“一羣不知天命的蠢貨!”

“你們非要找死,我攔不得你們,各位再會,希望下次看到你們,不是在西門的斬刑臺上!”

甲午房的男子沉默不語。

辛亥房的離開,顯然讓衆人有些慌亂。

戊寅房一男子低聲說道:“要不算了吧,辛亥房的說的有幾分道理,爲何要鬧呢?謀反之人盡數沒有饒過,爺爺的刀子利着呢。”

朱祁鈺無奈,這些人也知道怕呀。

癸巳房的男子低聲說道:“我覺得,多少應該讓爺爺知道點厲害。”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都奈何不了我等,多少讓爺爺心裡有個忌諱,別把北衙那套蠻橫氣,拿到南衙來撒歡。”

“咱們虛心白意,進善信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不是報國良心?”

朱祁鈺看了看興安,這好一個報國良心!

這話說的他們好像是忠臣良臣一般!

戊寅房那個膽小鬼,想了半天問道:“那該怎麼讓爺爺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呢?”

甲午房的男子終於開口說道:“咱們把家裡的銅錢翻找出來,都散出去換散碎銀子,這樣一來,市面上的銅錢多了,這物價自然橫漲。”

“到時候咱們再把着手裡的物料百貨運走,等物料百貨價格奇高不下,爺爺肯定着急,不就求到咱們身上了嗎?”

“爺爺服了軟,咱們再把物料百貨運回來,然後把銀子送於京師換成銀幣,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朱祁鈺聽懂了甲午房的意思,就是把他們埋在豬圈裡的銅錢,拿到市面上換銀子,錢多了,貨少了,這物價橫漲。

過往朝廷面對物價橫漲,都是選擇撲買安民,給銀官辦撲買商貨抵京。

甲午房的意思是亮亮肌肉,江南江北百條街,讓皇帝打聽打聽誰是爹!

南京這地頭,到底誰說了算!

爲何辛亥房男子,會罵他們不知天命,因爲大明的天只有陛下。

癸巳房男子附和的說道:“好,就這麼辦!”

“爺爺知道了咱們堪用,以後不也跟咱們商量着來了嗎?若是那把那諮政院辦起來,是最好的了,咱們想要什麼,爺爺也好知道不是?”

戊寅房男子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好吧,好吧,你們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唉。”

顯然戊寅房比較擔心萬一事情敗露,皇帝會如何辦?

甲午房振聲說道:“那就說好了,明日開始就散銅錢,多散銅錢,把百貨運走,咱們也不是謀叛,擔心什麼,咱們只是想要優蠲那四分銀,只是想要那諮政院罷了。”

“好!”衆人齊聲說道。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朱祁鈺在庚寅房裡大聲的說道。

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十三章 拿去!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十三章 拿去!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
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十三章 拿去!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十三章 拿去!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