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

“夫君,爲什麼大明軍還不到撒馬爾罕呢?”阿史那儀問出了自己一直想問的問題,對於突厥特勤阿史那合霍的女兒,阿史那儀小時候不懂,爲何要學漢學。

在小時候,阿史那儀的爺爺,就一直在說,大明要過來了,會給她講當年大唐的昭武九姓,訴說當年的西域都督府,乃是波斯都護府的往事。

阿史那合霍作爲特勤,也時常對着東邊看,在他們看來,大明和大唐應當是一樣的,在鼎盛的時候,必然會重開西域。

突厥人,尤其是當年昭武九姓的突厥人,他們的文化,和主張沙里亞法的烏茲人、波斯人、回回人都是格格不入的。

僅僅從名字的命名方式上,就有很大的差別。

阿史那儀和阿史那合霍,他們的姓氏在前不在後,他們的名字裡沒有夾雜那麼多奇奇怪怪,諸如石頭、樹木、真義等等奇怪的詞彙。

口口相傳的故事隨着老人們一代代的死去,最後故事都會變了模樣,直到最後,這些故事再沒人想起。

王復的神情變得複雜,阿史那儀問的是爲什麼大明仍然沒有重開西域,而不是問大明甚麼時候重開西域。

阿史那儀這個問題,似乎在問,漢室江山,是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開拓性一樣。

在阿史那氏這些突厥人心裡,大明大概是不會來到撒馬爾罕了,更不會王化這裡,因爲漢人很久很久沒有再次開拓到了西域來了。

王復頗爲無奈的說道:“其實理由很簡單,就三個,第一個是念經,第二個是收租,第三個是放印子錢。”

阿史那儀不懂,她頗爲驚訝的問道:“漢人也有很多人唸經書嗎?不是說士大夫們總是念叨子不語怪力亂神嗎?”

王復滿是笑意的說道:“士大夫們唸的不是佛經,是儒經,就是你那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念經。”

“因爲崇古法三代的原因,兩千多年前的儒經,已經不適合當下大明,但是士大夫們依舊抱着早就應該入土的儒經不撒手。”

“解決不了問題,還天天念,佛祖又不會超度無緣人,幸好大明現在念起了真武大帝的經,目前來看,這經還是能念很久的。”

王復儘量用阿史那儀能夠聽懂的話解釋,因爲念經在西域廣泛存在。

比如大唐一生之敵吐蕃王朝,雪域帝國,重騎所向披靡,曾經的吐蕃王朝可是攻破了長安!

唐代宗廣德元年,安史之亂之後不久,國力空虛、新帝登基,沒有什麼威望,長安城裡的權力正在交割的時候,吐蕃興兵二十萬攻破了大震關,接連攻破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又拿下了河西、隴右等地,最終攻破長安。

吐蕃軍士剽掠長安府庫市裡,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又掠城中士、女、百工,整衆歸國。

唐代宗啓用了老將郭子儀,時年六十七歲的郭子儀寶刀未老,再次收復了長安,廢掉了吐蕃立的僞帝李承宏,迎回了唐代宗。

吐蕃王朝爲何沒落,至今也無法再逞兇西域呢?

唸經。

學習回回人搞政務、宗教一體,將政務官、事務官和宗教粘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了農奴制,最終自廢武功,再無橫行西域之能。

吐蕃唸的是佛經,大明唸的是儒經,曾經橫行一時的金帳汗國、帖木兒汗國、東察合臺汗國唸的是可蘭經。

只要開始唸經,喋喋不休,就會陷入辯經的死循環中。

阿史那儀聽懂了這個唸經的具體含義,她滿是好奇的問道:“那收租呢?”

王復想了想說道:“收租就簡單了,你比如說,你家放牧的羊,宰殺的時候,我作爲特勤、鄂托克、臺吉要拿走三分之二,你會願意嗎?”

“自然是不樂意的。”阿史那儀猛地搖頭說道,三分之二,就是拿走羊糞,阿史那儀都要思考一下,是否要拔刀相向。

這也是康國諸多勢要們支持王復的原因,再過去,想收租,只能靠搶,大部族搶小部族,小部族搶小戶。

但是王復來了之後,勢要們不用搶,能拿到比過去更多的藁稅,他們自然支持。

王復笑着繼續問道:“但是特勤、鄂托克、臺吉們手裡有弓弩長短兵,而你手無寸鐵,你給還是不給呢?”

阿史那儀疑惑的說道:“爲了活命還是要給的,不過,這不是搶劫嗎?大明作爲天朝上國,禮儀之邦,也會允許搶劫嗎?”

王復悵然若失的繼續說道:“是呀,就是搶,套一層皮巧立名目,用唸經的法子,爲這巧立的名目辯經,告訴百姓,搶你的糧食、搶你的女人、搶你的錢,是合理的,不僅合理,還要你感恩戴德。”

“但是呢,明明可以搶的,爲什麼不明搶,還要念經呢?”

王復略微有些悵然,收租的基本邏輯,就是生產資料高度集中和私有化,導致百姓困於生計顛沛流離,往往這個時候,就是中原王朝向心力最弱的時候。

最典型的就是杜甫所在的那個錦繡天唐的開元年間和遍地酷吏夜抓人的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百姓顛沛,還談什麼忠君體國?

廢除府兵制,意味着均田制徹底破產,普遍的土地兼併導致流民四起。

當安祿山、史思明一杆大旗豎起之時,大唐便是立刻遍地賊寇,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亂後,節度使開始擁兵自重,藩鎮割據的局面正式形成。

是安祿山、史思明的野心導致了大唐藩鎮割據嗎?

安祿山、史思明何德何能,能夠顛覆大唐江山社稷。

是大唐自己自廢武功,廢府兵均田,不再抑制兼併,最大的生產資料土地在快速集中,流民遍地,民生嗟嘆,土地集中在了各大節度使和節度使背後的遮奢豪戶手中,才最終導致了藩鎮割據的亂象。

這就是【收租】的惡果,王復可以理解陛下爲何不肯讓大明的遮奢富戶收租的想法,王復高度擁戴陛下決策的同時,也在撒馬爾罕追隨着陛下的腳步在前進。

王復時刻謹記自己是大明的臣子,但是他從來沒對任何人提及過。

阿史那儀聽到夫君的問題,也是不解的問道:“對啊,他們明明可以搶的,爲何還要編個理由呢。”

王復摸了摸阿史那儀的頭髮說道:“因爲搶只能搶的人傾家蕩產,放印子錢可以讓人負債累累啊。”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了,放印子錢,印子錢就是驢打滾,三分利錢,不僅要傾家蕩產,以後也要做工還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就是不明搶的緣故,明搶沒有騙的多。”

王復解釋了下爲了大明遲遲沒有來到撒馬爾罕的原因,大明的皇帝陛下,正在用《真武經》解決或者緩解這三個要命的弊病,如此這般,纔有可能,真正的重開西域。

重開西域是大明開拓性恢復的象徵,是大明重新啓航的起點,是大明再次偉大的關鍵,絕非佔了一城一地那麼簡單。

真武經要解決的三大弊病:唸經,大搞特搞政治正確而無革故鼎新;收租,生產資料高度集中,百姓困於生機顛沛流離;放貸,印子錢極盡朘剝不給百姓留下一點喘息之機。

大明這艘船能否調頭成功,不僅僅看陛下這個船長是否下達了這個命令,還要看君、臣、萬民,能夠萬夫一力,如果能,則大明天下無敵!

“康國公!和碩帶着好多怯薛軍來到了諮政大院!”門外匆匆闖進來一名墩臺遠侯,面帶慌亂的說道。

王復眉頭一皺說道:“我命你爲撒馬爾罕墩臺遠侯瞭山,自今日起,撒馬爾罕所有墩臺遠侯聽你調遣,立刻安排所有夜不收潛伏,不得張揚,不得營救。”

“若有變,立刻撤退!”

這名墩臺遠侯驚駭無比的喊道:“康國公,不營救你嗎?!”

王復面無懼色的說道:“軍令如山,違令者斬!帶着阿史那儀和王永貞先走。”

“是!”這名墩臺遠侯雖然一萬個一萬個不樂意,但還是堅決的執行了命令。

墩臺遠侯分別爲抓生、哨報、守哨、督哨、爪探、走報、傳事、墩臺、坐塘、報警、瞭山等職務,而瞭山是夜不收的負責人。

王復敏銳的察覺到了事情不正常,所以開始安排後事。

諮政大院的部分文書被撤離的夜不收帶走,而王復一個人打開了諮政大院的大門,獨自坐在大堂上,看着穹頂一言不發。

和碩帶着一百餘名怯薛大漢來到了諮政大院,對着坐在大廳裡的王復,大聲的喊道:“奉王命!搜查諮政大院、康國公府,即刻緝拿康國公王復歸案受審!”

王復站了起來,環視四周,西進已經七載,他在這個不大的院子裡,看着康國從無到有,終於來到了這個時候。

“感謝大王沒有賜下一杯毒酒送我上路,拿吧。”王復伸出了手,示意怯薛大漢帶上鐐銬。

王覆沒有選擇反抗,因爲大明剛剛駐軍輪臺城,重開西域正在穩步進行,一旦王復反抗,很有可能導致打亂大明重開西域的步伐。

在自己的命和大明的利益之間,王複選擇了後者,這是做一名墩臺遠侯夜不收的宿命,在加入墩臺遠侯的時候,王復就已經有了這個覺悟。

怯薛軍大漢們,目不斜視的開始搜查諮政大院,有條不紊,整理齊全後,一個個大箱子被搬出了諮政大院。

王復舉着手,眨了眨眼,他發現了一些異常,這些怯薛軍壯漢們,壓根沒帶鐐銬過來,而且查抄也不是翻箱倒櫃,而是分門別類的裝進了箱子裡,開始裝車。

與其說是抄家,還不如說是搬家。

抄家有這麼溫柔的嗎?

“謝康國公,康國公請!”和碩手一引,將王復引上了車,這車駕倒是確確實實的囚車。

和碩用極低的聲音和極快的語速說道:“委屈下康國公了,康國公莫怪。”

王復滿是不解的登上了囚車,這囚車製作的極好,很是精緻,腦袋在外面露着,正好能看到四周,囚車卡在脖子的地方還有軟墊,倒是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和碩萬戶,咱這是去哪兒啊!”王復大聲的問道。

和碩翻身上馬,大聲的喊道:“遊街,然後送康國公去牢房啊!”

他一甩馬鞭,大聲的喊道:“走!”

王覆被抓了!

這個消息在怯薛軍的刻意之下,立刻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撒馬爾罕,囚禁王復的車所到之處,全是百姓,他們的眼神裡帶着惶恐,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王復還是第一次以這種視角遊街,倒也是新奇,只是看着休業爲他送行的百姓,只能搖頭,這麼一鬧,太耽誤百姓做生意了。

撒馬爾罕可是商道之上的必經之路,這耽誤這麼久,不知道要耽誤多少生意。

百姓們一直尾隨着王復的囚車來到了東城半山腰的位置,怯薛軍大漢們才設置了圍欄,車弩被推了出來,才阻止了羣情激奮的百姓上山。

“這是牢房嗎?”王復站在囚車上,看着面前頗爲恢弘的城堡,愣愣的問道。

他當然知道這裡是那兒,這地方還是他翻修的,王復很確信城堡不是牢房。

和碩指着城堡入口的兩個大字說道:“不是嗎?這不是寫着嗎?牢-房,這倆字寫錯了嗎?”

“字倒是沒錯。”王復搖頭。

城堡光是護城河就有四丈有餘,城牆有三層,而且上面角樓許多,城牆之上面全是弩牀,在城門之後,是一條筆直的大道,伸向正中白色的建築羣。

大道兩旁,綠樹如茵,芳草萋萋,還有兩個活水的湖泊靜靜流淌,而在湖水之中,左右有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流水汩汩。

要知道在撒馬爾罕,浪費水是一種極其可恥的行徑。

與這個城堡格格不入的是,城堡大門上寫着‘牢房’倆字。

這是當年帖木兒四子沙哈魯的城堡,在撒馬爾罕三十多座城堡之中,是除了蘭宮最好的城堡了。

瓦剌奪取了撒馬爾罕之後,這座城堡,就一直在翻修,本來是要給也先的長子博羅,可是博羅早死,這城堡一直在修繕。

直到今天,變成了王復的‘牢房’。

王復下了囚車,翻身上馬,順着大道向着牢房策馬而去。

沿山而建的石制城堡,煥然一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三丈坊牆那便是新建成的諮政大院,待會兒怯薛軍就把文書搬到那邊去。”和碩勒馬,馬鞭指着厚重坊牆之後的新落成的屋舍說道。

坊牆將這座‘牢房’隔開了內外格局,內爲康國公府,外爲政務大院和諮政院大禮堂。

王復翻身下馬,抓着馬鞭說道:“這牢房有點別緻啊。”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898章 火併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898章 火併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