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

費亦應猶豫了許久,拿出了一本寫好的題本,放在了李賓言的桌前。

這本題本是他早就寫好的,有投獻之嫌疑。

不過費亦應現在是褲襠糊黃泥,不是屎也是屎了,他連夜寫了這題本,就是提醒李賓言,小心一些。

李賓言拿起來看了許久,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他似乎對這件事不是很在意,而是笑着說道:“費商總要什麼?”

費亦應大聲的說道:“船引勘合。”

李賓言拿着手中的題本,點了點頭,費亦應是個商人,若是無所求,那纔是咄咄怪事,他拿着那本題本放到了一旁,笑着說道:“正經生意?”

“那不正經,李巡撫也不讓幹不是?”費亦應鬆了口氣。

李賓言想了片刻說道:“費商總,莫要自誤啊。”

費亦應瞬間驚出了一聲冷汗,趕忙說道:“船引勘合,我不要了。”

這莫要自誤四個字,直接差點嚇得費亦應當場去世。

大明朝的官員什麼時候這麼狠了!

“費商總誤會了,正經生意就好。”李賓言算是答應了下來,這次大規模的抓捕,也的確影響到了一些三桅海船勘合的發放。

費亦應以爲他過了界,他用自己的題本換船引勘合,這是官商沆瀣一氣,乃是陛下忌憚之事。

他其實誤會了,李賓言說的莫要自誤,自然是讓費亦應做生意做的乾淨一些。

費亦應這才鬆了口氣,他有點好奇的問道:“李巡撫不擔心嗎?”

李賓言點了點手中那份題本,滿是奇怪的說道:“你說這個?不是什麼大事。”

“我今天見你主要是想說一下船引勘合之事。”

李賓言叮囑了費亦應許久關於正經生意的範圍,尤其是買得吳船載吳女這種事,若是被發現了,那那是必然要挨重拳的,陛下對這種事很在意。

費亦應走了。

李賓言並沒有多看幾眼那本題本,費亦應要說的,李賓言早就知道了。

在動手抓人的時候,李賓言就想到了會出事。

鄉賢郡望們,準備行動了。

漢朝的時候,吏民上書言事均由公車令接待,上書的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比如東方朔就是去公車府上書,整整三千多條竹簡,漢武帝看完東方朔的竹簡,任命東方朔爲郎官。

公車詣闕上書,是中原王朝自漢朝之後,一項十分傳統的政治活動。

嗚冤重審和民衆上書訴說請求的重要場所叫做闕門,公車府衙門就在這裡。

公車詣闕,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爲了金雞、登聞鼓、肺石、謗木四種制式。

金雞,多數都是羣臣詣闕上表,登聞鼓用於詣闕鳴冤。

費亦應的題本里就提到了一個正在醞釀的風暴,民變。

具體而言,就是社會活動家們,看到了李賓言如此暴行,派兵抓人,必然要想辦法去鳴冤,所以「自發」的聚集在一起,然後爲這些被抓捕的人「詣闕鳴冤」,也自然會有人找到李賓言「痛陳利害」!

等到這些嘯聚之人越來越多,事情越鬧越大的時候,陛下只能殺掉李賓言去平息民憤,否則就只能派出大軍進剿平定民憤。

公車詣闕上書,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爲。

李賓言並不是很在意,他事情很多,沒工夫跟這些社會活動家們閒扯淡。

在大明,社會活動家,就是各種詩社的筆正和詩豪。

大明的科舉是一項很重要的國策,爲了應對科舉,會形成種種詩社,比如長洲社、鳳陽社、汝安社等等,這些社往往帶有很多地方特點。

這也是大明鄉黨結黨的重要途徑。

鳳陽詩社的十四位筆正《布仁行惠議》,要求朝廷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割讓大同、宣府兩鎮,換回太上皇朱祁鎮。

而大明精銳剛剛折戟,應該答應瓦剌人的要求,不興刀兵,給以歲賜。

換回太上皇,立刻南遷,方能避免亡國之亂。

當初那十四位筆正以「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願以身爲草荐,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的大意志請求陛下議和。

朱祁鈺在打完京師之戰之後,就滿足了十四位筆正的奇怪要求。

這些詩社平時都是怎麼組織社會活動的?

蠱惑人心、組織暴亂、衝擊衙門、縱火燒城。

李賓言懶得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折騰就是,鬧得大了,殺了便是。

李賓言抓捕奸商的奏疏、袁彬萬里追魂的奏疏,一起送入了京師,當然還有費亦應投獻用的題本,也一併送入了京師。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的奏疏和費亦應的題本,社會活動家,大明是從來不缺少這種人的。

在萬曆年間,這種社會活動家就喜歡幹這個事兒,比如《五人墓碑記》,其目的是抗稅。

萬曆年間,祖宗之法已經被破壞的一乾二淨,鑿山伐石之禁徹底成了一紙空文。

萬曆皇帝對張居正展開了全面的反攻倒算,廢了考成法之後,內帑國帑日益空虛,三大徵哪一次不是窮盡內帑、國帑?

萬曆皇帝派出了稅監,在要道設立抽分所,開始抽分礦監。

轟轟烈烈的民間抗稅開始了。

最先開始的是葛賢,這位主兒,將皇帝的太監孫隆六七名黨羽,悉數溺斃於河中,火燒楊莘、縱火燒燬丁元復等的住宅,包圍稅監衙門,並要求停止徵稅。

而後是西安門外朝天闕,萬千窯民哭訴稅監橫徵暴斂,不恤民力,萬曆最後不得不收回了盧溝橋抽分所的礦監了事。

之後就是赫赫有名的蘇州五子的《五人墓碑記》了。

抗稅風波,一直持續到了清初,批評家金聖嘆的藉着順治皇帝駕崩,聯合數百位士子到孔廟,悼念剛剛駕崩的韃清順治皇帝,會盟抗稅,清廷最終把金聖嘆一行斬首示衆。

清末民初的「大文豪」胡適,將金聖嘆哭廟案,盛讚金聖嘆爲抗清先烈。

去孔廟悼念駕崩的韃清皇帝順治,被尊爲抗清先烈,不得不說的確是胡大文豪的風格。

五人墓抗稅之後,大明的黃衣使者,便再也出不得京師半步了。

朱祁鈺放下了奏疏笑着說道:“這些人,總是能整出些新花樣來,博朕一笑。”

興安疑惑的說道:“陛下,要不要派幾名緹騎去保護下李賓言,或者下旨招其回京,正好陳鎰陳總憲,想去南衙督辦秋闈大事,這換一下,省的李巡撫遭了災殃。”

興安是真的爲了李賓言好,李賓言許久沒有入京敘職了,正好藉着這次的抄家破戶,押解趙明瑞、奸商等案犯入京爲由回京。

第一,可以入京面聖,面對面的說說清楚,李賓言聖眷正隆不假,但是聖眷這東西,許久不面聖,很容易就失去了。

第二,暫避鋒芒,這次的動靜極大,一下子抓了近萬人之多,其中斬首之人居然千餘,實在是大案要案。

南衙風力極爲強悍,興安怕李賓言頂不住,陳鎰正好一直想去南衙,這不是正好?

第三,自然是讓李賓言休息休息,李賓言從景泰二年初出京巡撫山東,至今就回京一次,一直在忙忙碌碌,不僅忙而且危險,再強悍的人,也有疲勞的時候,正好回京休息幾個月。

一舉三得。

保護性召回京師,保護性的暫時休息。

朱祁鈺笑着說道:“你這個主意很好,但是李賓言他自己,不樂意啊。”

“他爲啥不樂意?”興安疑惑的說道:“功賞牌?這次舟山海戰,他的確可以有一枚功賞牌,但是,也不至於這麼拼命吧。”

案子結束,回京升官,爲什麼不願意?

“他爲他自己個兒。”朱祁鈺點了點奏疏,笑着說道:“朕也管不住他的,當然朕下旨他自然會回來,但是既然願意,那就讓他做,隨他去吧。”

朱祁鈺拿起了嶽謙三人奏疏,看了兩眼,就是眉毛直跳,他無奈的說道:“三皇子他外公,怎麼這麼能折騰啊,現在人在琉球王國當座上賓。”

唐雲燕對這個愛好冒險的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要是被唐雲燕知道,又少不了枕頭風。

“嶽謙、季鐸和袁彬三人,乾的不錯,朕很欣慰。”朱祁鈺非常滿意三個人的萬里追魂索命。

“至於琉球國請求大明給官給兵之事,你去請胡尚書來一趟。”

興安匆匆而去,還沒出門,就看到了胡濙走進了京師講武堂的院子,已經行至聚賢閣門前。

“趕巧,陛下尋胡尚書問一些事。”興安迎了上去笑着說道。

胡濙上樓時稍微停頓了一下,纔到了二樓。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胡濙見禮。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躬安,坐,胡尚書看一看,琉球來的奏疏。”

胡濙帶上了老花鏡,看了許久說道:“陛下,嶽謙等三人厲害。”

“琉球國請官請兵,這件事胡尚書怎麼看?”朱祁鈺有點拿不定主意的說道。

“開疆之功,琉球國王所請,乃是爲琉球百姓所請,臣以爲善。”胡濙先對這件事發表了他的看法,話鋒一轉說道:“但是不能操之過急。”

“臣以爲先派吏員前往,然後給官給兵,最後再郡縣琉球,正如當初郡縣交趾一樣。”

朱祁鈺不住的點頭說道:“朕也是這麼想的,先派使臣前往,瞭解周詳詳情之後,再做打算。”

“胡尚書真是老成謀國。”

胡濙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謬讚,臣惶恐。”

“當初永樂年間郡縣交趾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臣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一切皆可祖宗之法,胡濙的意思很明確,什麼不徵之國?

安南不是不徵之國嗎?後來不是照樣徵了嗎?還把交趾郡縣化了。

時代在變,祖宗之法不是墨守成規,而是領悟其精神,適應當下的情況,對政策進行調整。

多離譜的事兒,列祖列宗都幹過了,陛下大膽做,禮部這邊已經撒完水了,陛下一聲令下,就可以開始洗地了。

朱祁鈺又拿出了李賓言的奏疏遞給了胡濙。

胡濙看到半截,臉色變得通紅,吹鬍子瞪眼憤怒的喊道:“三倍利,無法無天!簡直是無法無天!陛下,他們簡直是…無法無天啊!”

胡濙這張嘴多能說啊,能讓胡濙詞窮,可見這件事讓他多麼的憤怒。

能讓胡濙如此憤怒,自然是他看到了大明軍隊在犒賞三軍之時,使用腐爛豬肉,最終死了三百餘人。

打完舟山海戰還沒死三百人呢!這吃了犒勞,結果一命嗚呼,這已經過了胡濙能夠忍耐的底線了。

“該死!該死!陛下,連坐吧!”

“不族誅幾家,如何彰顯天威!”

胡濙氣的臉都紅了,能讓禮部說出連坐兩個字,可見胡濙多麼的憤怒。

胡濙拍着手中的奏疏,餘怒未消的說道:“平江靖海,爲了誰?還不是爲了海貿民生?他們可倒好,不幹活,還拖後腿?!簡直是豈有此理!”

朱祁鈺示意興安去泡杯茶,無奈的說道:“朕之前就有預料到這種事,專門下旨讓李賓言去教諭商總,莫要自誤,莫要自誤,他們是怎麼做的?”

“唉。”

胡濙十分確信的說道:“陛下,這必需得殺,否則兵部都要連章上奏的,打了勝仗的慶功宴上死了三百人,這要是不處罰,日後誰還當兵?”

之前郝仁案,喜事喪辦,這次慶功宴,又喜事喪辦。

雖然這次涉及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一次就要斬上千人之多,但是不殺不行。

朱祁鈺理所當然的說道:“朕沒說不殺,查補清楚之後,不冤枉好人,但是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南衙風力,胡尚書以爲李巡撫能抗得住嗎?”朱祁鈺還是很愛惜人的,李賓言那個憨直性子,別到時候事情鬧得不可收拾。

胡濙認真的思索了一下,笑着說道:“臣以爲李巡撫既然敢做,那肯定是有所準備,也已經經歷了那麼多事。”

“讓他試試看唄,反正有陛下在,事情不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祁鈺忽然疑惑的對着興安問道:“於少保最近在忙什麼呢?”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98章 火併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98章 火併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