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

杭賢和汪美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風格。

汪美麟是熱情似火,若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繁盛,偶爾隱隱有金戈鐵馬之聲,那杭賢就是小橋流水人家,柔心弱骨卻事事周全,潤物細無聲。

總之就是,配合默契。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起了個大早,打了一套軍體拳活動了身體之後,將一身的疲憊一掃而空,他換上了常服,準備趕往講武堂。

京師講武堂,按功勳遴選二百四十三人,按勳貴子嗣選取二百三十一人,掌令官講習堂共遴選掌令官五百三十一人。

教習共有五十餘人,這些教習負責教導所有學員。

在清晨的陽光下,黃麾日月旗在風中被吹得獵獵作響,牌匾上的京師講武堂和對聯上的鎏金字,熠熠生輝。

整條街上,全都是準備入堂的軍士、教習、文員、書吏、正醫倌,石亨站在講武堂之前,焦急的等待着。

陛下不到,他也不敢喊開堂。

“陛下來了!陛下來了!”

一個軍卒小步快跑的衝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喊,沒一會兒先導的穿着大紅色宦服的太監和飛魚服的錦衣衛,就出現在了街頭。

陛下的車駕出現在了街頭。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等到朱祁鈺下車的時候,等在講武堂前的大明大部分軍卒都行了半禮,大聲的喊道。

石亨是一個很察言觀色的將領,他極其擅長看皇帝的臉色行事。

比如,大明大皇帝陛下,非常不喜歡他的軍卒下跪,但是又不得不行禮,爲此,石亨讓軍卒們行稽首禮,或者半跪拜禮。

當然,萬歲還是要喊的,大明的天是陛下!

京營也好,京師講武堂也罷。

吃的是陛下的飯!穿的是陛下的衣!領的是陛下的餉!

大明京營,絕對忠誠於陛下。

此時的石亨,內心還掛着一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野望,那是每個將領都心心念念之事。

朱祁鈺看了看車駕,這車還沒騎馬舒服,但是有的時候,天子也需要擺開儀仗,讓人看得見你是天子。

“平身。”朱祁鈺穿的是常服窄袖,他走下了車駕,看着人滿爲患的街頭巷尾點頭說道:“開始吧。”

石亨俯首領命,大聲的吼道:“開堂!”

京師講武堂的大門緩緩打開,禮樂聲起,而後還有鞭炮噼裡啪啦的響起。

隨着大門的打開,朱祁鈺走進了講武堂內,隨後的是于謙和石亨,然後孫鏜、範廣。

廣寧伯劉安,被朱祁鎮坑得進京請罪的他,此刻正在京師德勝門、居庸關、宣府之間的山路上,指揮大軍炸山鋪路,至少也得數日才能把路面平整。

起步不同,劉安依舊在竭盡全力的戴罪立功。

只是修繕道路,並不是重新鋪路,十幾萬人鋪在這條路上,數日足矣。

土木作業是戰鬥力的一部分,這不是朱祁鈺一個人觀點。

比如講武堂的軍士們除了要學習兵法、槍、炮、算學、測繪、堪輿、戰陣攻守,還要學習工程。

工程分爲了橋樑、道路、地壘、城防、修械、營寨等許多課程。

而掌令官講義堂,主要就是學習軍律、軍紀、和軍條例。

例、條例,都是大明皇帝的旨意。

明承唐律,唐朝時候例、條例,叫做格和條格,都是由皇帝的旨意編纂修改,最後形成一種對律法的補充條文。

新朝雅政,皇帝登基後,就會廢除前代皇帝下的條例。

然後從歷代中條例中,選擇補充,爲滿足當下的社會矛盾,符合當下社會現狀,進行修改,最後形成具有法律意義的條例。

大明的條例,是一個不斷革故鼎新的過程,皇帝每次登基都廢除,然後審覈選擇歷代條例,進行補充訂正。

比如弘治十三年的《問刑條例》,就是如此誕生,對大明律法的補充,地方官員可以援引進行判刑。

朱祁鈺還沒做皇帝,還是老師的時候,就知道一件趣事。

蠻清朝入關之後,對條例的意義,並不是很理解,直接頒發了《大清律例》。

然後新皇登基,也不會廢除前代條例,條例越來越多,最後高達1870條的條例。

哪怕是精通刑名的官員,都無法援引大清律例去判刑,因爲自相矛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最後就成了真正的人治。

朱祁鈺看着偌大的京師講武堂,頗爲感慨,終於被他做成了。

“這裡還有一個講義堂?”于謙對於京師講武堂的態度是不看、不聽、不說,他本來就是兵部尚書,整個十團營都是在他的組織下建成的。

石亨是他從牢裡提溜出來的,劉安是于謙求情才戴罪立功,範廣是于謙遼東調過來的,孫鏜更是殺了魏興才當上了指揮同知。

這十團營從上到小可謂都是他的人,他要是對講武堂之事過問,那是給自己招致禍患。

于謙在規則上,是沒有權力調兵遣將的,因爲用以調兵的令符火牌,由內府印綬監和御馬監掌管。

當然這只是規則,于謙真的要調…其實也調的動,但是他從來不調。

和敵人打仗還要請旨的他,是不會隨隨便便僭越的。

京師講武堂的所有籌備都是祭酒楊洪操持的,于謙自然是不知道講武堂裡,居然還有個掌令官講義堂。

掌令官講義堂的學員比講武堂的學員還要多一點。

而且講武堂還有很多勳二代、勳三代,打算留級混日子的。

朱祁鈺和于謙詳細聊了聊掌令官的職能,尤其是對於軍伍之間的肉刑、私役的管理,以及風聞言事之權責,都說了個清楚。

掌令官除了戰時,並不具備任何的執法權,而且僅限於隊一級,執法的事兒,還是得上級軍將來處理。

“極好,極好。”于謙連連點頭,原來陛下除了讓緹騎每旬走訪之外,還準備了常備的監察手段。

于謙再次感慨的說道:“極好。”

于謙看着英氣勃發的朱祁鈺,不斷的感慨,大明,真的好起來了。

朱祁鈺始終認爲如何靈活的利用制度、規定,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調節朝堂的爭鬥,纔是一個皇帝最重要的工作。

而且他一直這麼做。

他是皇帝,他掌握着制度、規定,或者說秩序的最大話語權,既然朝臣們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上,他就必須做好這個工作。

既然打算讓脊樑們充當自己堅定的後盾,那就要把舞臺搭建好。

軍將們需要監察,這是毫無疑問的,否則肉刑、私役、剋扣糧餉、侵佔軍屯、殺良冒功、謊報等等事情,肯定會發生。

金濂滿是唏噓的看着這講武堂,他和徵南將軍陳懋在福建作戰的時候,大明軍隊最缺少的就是基層和中層軍官了。

他看這個講武堂,也是頗爲感觸,早有這麼個朝廷的講武堂,就好了。

“陛下要給掌令官親自上課嗎?”金濂看着一個類似於課程表的排表,頗爲震驚的說道。

陛下要給掌令官們上什麼課?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這一個月就四堂課,每節課不到半個時辰,不廢多少時間。”

給掌令官上課,當然是講軍條例。

這些軍條例,有的是朱祁鈺自己寫的,有的是高皇帝和文皇帝時候的條例,這些條例寫好之後,送到文淵閣,文淵閣送到兵部。

兵部、五軍都督府、十團營指揮同知們一起部議,商量是否合用。

金濂點頭,跟隨着陛下的腳步來到了校場。

于謙將整個講義堂看了一圈,回到了朱祁鈺的身邊,俯首說道:“陛下,國家之制,邊政以文臣巡撫,以武臣總兵將兵,而以內臣綱維之。”

“方爲不諱之朝、邇安遠至、國泰民安也。”

于謙的意思朱祁鈺大體明白,就是說文治文臣去做,將兵武官去做,內臣去維持朝堂綱紀。

這樣的朝廷纔是個像樣的朝廷。

于謙是不反對內臣參政的,之前有御史提出要廢除鎮守太監之事,就被于謙和石亨聯名否決了。

于謙是怕邊將做大導致藩鎮,石亨是覺得沒了鎮守太監,反而被御史們隨便彈劾,那日子過不過了?

但是于謙主張限制內臣的權力,他們是皇帝耳目,但不能是皇帝的手腳。

皇帝有手有腳。

朱祁鈺帶着羣臣參觀了下講義堂和講武堂之後,就來到了校場。

一千餘學員,已經站在了校場上,等待着朱祁鈺的訓誡。

朱祁鈺走上點將臺,看着下面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面龐,深吸了口氣,大聲的說道:“今天是講武堂開堂的日子,朕問你們一個問題,爲什麼要辦這麼一個講武堂呢?”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