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

劉安拿着這封上皇敕喻,手都在抖,他一直貼身帶着,回到了太守府,也是多次拿出來看,一直到了半夜時分,他才叫來了副總兵郭登。

“郭登,你是武定侯郭英的曾孫,大同府在你手裡,我很放心。大同府一切大小事務,都由你一言而決。”劉安緊握着手中的敕喻,將總兵的信牌,交給了郭登。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我要將這封奏疏親自送回京師。”

“一封上皇奏疏而已,爲何要親自上京?”郭登接過了敕喻,看到了最後倒抽了一口冷氣,然後迅速將敕喻合上,面色兇狠的低聲說道:“此敕還有何人知曉?”

“再就是太守霍瑄和指揮使季鐸了,沒有旁人知曉此事了。”劉安將敕喻拿了過來,低聲說道:“此事萬分機密,休於其他人說,你守好大同,我上京就是。”

“可是…”郭登面色大變的說道:“我們將此敕喻點了,就沒人知曉了。”

“太上皇知曉啊。”劉安頗爲無奈的說道:“所以我不得不上京,總要有人爲此事負責啊。”

劉安說完,整個太守府都安靜極了,大同府知府霍瑄知曉,太上皇知曉,若是日後追究起來,那整個大同府的人都跑不了。

這封敕喻必須有人送進京城,而人選就只能是他這個剛剛晉侯的廣寧伯去了。

劉安壓根不想晉這個侯。

此敕喻一旦進京,必然招至新帝雷霆之怒,而京師在廷文武,對此事肯定是反對至極。

沒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怎麼能夠平息新帝的怒火?沒有足夠分量的人,又怎麼能夠承擔下如此責任?

不得不說,也先好一招借刀殺人之計,藉着朱祁鎮一封敕喻,就將大同府總兵官劉安置於死地了。

而他還不得不接受這種局面,否則就是禍及家人和大同府系所有軍將,包括知府霍瑄,一個都跑不了。

“唉。”劉安重重的嘆了口氣,風更加的涼了,山雨欲來風滿樓,風帶着飄落的黃葉,將整個大同府染成了昏黃之色。

而此時的朱祁鈺,正在十團營裡,訓練騎馬。

朱祁鈺會騎馬,他乃是大明的郕王,大明以武立國,宗室子弟每年都會有考校。

當然大明的親王都當豬在養,所以他這個郕王的騎術也很稀鬆,平日裡騎個馬代步,完全沒問題。

但是讓他騎着馬上戰場,那就很難了。

而且戰馬烈性難馴,大明的大多數戰馬還要餵食血肉,兇悍至極。

朱祁鈺這麼久的日子,也算是剛剛馴服了胯下的烈馬,相比較之下,他那匹大白馬,俊朗歸俊朗,但是打仗就太難爲了那匹白馬了。

他這匹馬灰不溜秋毫不起眼,但是跑去來,卻是比那匹白馬要迅猛的多,而且更加顛簸。

但是耐力極佳。

朱祁鈺好不容易纔跑了一圈,在馬背上,勉強搭弓射箭,擊發了一發手銃,第二發直接沒有填充上,鉛子就被顛簸的尋不到了。

他翻身下馬,將手中的鉤鐮槍、弓箭、箭袋、手銃挨個摘下,才活動着身體,摘下了兜鍪盔甲,來到了馬場周圍,見到了早就等在那裡的國子監祭酒,華蓋殿大學士陳循。

朝堂現在分成了兩派,一派爲主張南遷綏靖的迎歸派,迎回太上皇,嚴格來說,他們支持的是宗族禮法,他們心目中的君主還是朱祁鎮。

一派爲護國派,堅持以北京爲核心,打退也先,逼迫也先交出太上皇,他們忠誠的是大明,保衛的也是大明,至於皇位上是誰,那不重要。

那麼陳循屬於典型的中間派,他對朱祁鈺的登基,始終以“但生一日,即是主人”觀點,堅持立朱祁鎮的庶長子朱見深爲太子,是宗族禮法的堅定支持者。

孫太后護犢子的行爲,在朝臣中並非沒有支持,支持者衆,而且根基深厚。

迎歸派和中間派,對於朱祁鈺的登基,是保守反對態度。

陳循作爲華蓋殿大學士,卻從來沒到郕王府奏對過,有什麼事,都是通過文淵閣、司禮監進行傳話。

陳循來到京營找到朱祁鈺,是讓朱祁鈺萬萬沒想到的。

“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陳循行了個稽首禮,隨後他站直了身子,從袖子裡掏出了一本奏疏來,拿在手裡。

“陳學士。”朱祁鈺氣喘吁吁的站穩了身形,有些奇怪的看着猶豫的陳循問道:“怎麼了?”

大約就是在問,平時都尿不到一個壺裡,爲什麼突然就尋來了?

陳循面色十分難看,他一臉無奈的說道:“這裡有一篇文章,還請陛下過目。”

“是什麼?”朱祁鈺拿過了奏疏,稍微看了兩行,就是頭暈目眩,臉色大變,手一用力,便將這奏疏捏出了褶皺來!

這是一篇鳳陽詩社的文章。

朱祁鈺看了大半截臉色都變得數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陳循厲聲問道:

“什麼叫做報以壯士斷腕之決心,棄大同、宣府兩鎮之地,以盡忠孝之全功,迎回上皇!”

“什麼叫做以德服人者王,皇明六師新喪,九塞氣沮,不宜刀兵,應休兵戈而止邊患?”

“什麼叫做賊虜如今所求者,不過金珠財帛,略施小惠,軍隊耗資靡費,天命已去,唯有南遷纔可以紓難?”

“陳循,你給朕翻譯翻譯,什麼叫做布仁行惠議!”

陳循拿來的是一片社論,上面《布仁行惠議》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議和。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割讓大同、宣府兩鎮,換回太上皇朱祁鎮。

而大明精銳剛剛折戟,應該答應瓦剌人的要求,不興刀兵,給以歲賜。

在換回太上皇后,立刻南遷,方能避免亡國之亂。

一旦達成所謂的和議歲賜,那就代表了大明官方承認了瓦剌不再是大明冊封的外藩,而是真真意義上像宋時遼國一樣,與中國對等之國家。

不把錢花在軍隊上,難道花在賠款上嗎?

朱祁鈺憤怒的說道:“什麼叫做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願以身爲草荐,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

“這麼奇怪的要求,朕就從沒見過!”

“盧忠!帶着人去把這家鳳陽詩社給朕抄了!上書十四人,把他們的皮給朕扒了!做成草蓆,放到廁所裡,任人溲溺!”

“陛下!”陳循俯首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陳循,朕看錯了你。”朱祁鈺的臉色憋得通紅,怒氣衝衝的說道:“朕本以爲你只是腐儒,這等扔到伙房燒柴都能薰出臭味的奏疏,你也好意思拿來?”

“這就是你獻的第一份諫言嗎?”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八章 有內鬼!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寫在十月末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發新書了!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八章 有內鬼!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寫在十月末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發新書了!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