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

朱文圭從小屋子裡走了出來,他顫顫巍巍的跪在了秉筆太監王寅的面前,俯首帖耳,表示恭順。

他從來沒有接到過聖旨,但是書上說,跪就應該是這麼跪的,至於跪的是否符合禮儀,他並不清楚。

當初他被關進來之前,連話都還不會說,這一關就是將近五十年的時間。

送飯的小宦官都換了好幾次,他未曾見過人,只聽聲音分辨。

王寅將大明皇帝的聖旨宣讀之後,將聖旨卷好,遞給了朱文圭。

朱文圭呆滯了許久,顫顫巍巍的說道:“臣,草民…奉詔。”

作爲一個建庶子,活在高牆裡,他從十多歲纔開始第一次說話,二十多歲才能和送菜的宦官言語幾聲,若非妻子,他連話都說不全,更別說讀書寫字了。

聖旨並不是很難懂,他哆哆嗦嗦的站了起來,十分恭敬的送走了黃衣使者。

站在高牆之外,朱文圭回頭看着那將近三丈的高牆,直到現在,他才知道他住了五十年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牆很高,樓很小。

朱文圭有些眩暈的看着天日,他有些不敢置信,自己居然被活着放了出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在赦免的範圍之內。

沒過多久,一輛馬車被宦官拉了過來,幫着他們移居鳳陽。

朱文圭夫婦和兩個孩子,木訥的踏上了車駕。

朱文圭不停的向外張望着,街上的景物和書裡的描寫,逐漸的對應了起來,他依舊感覺有點不真實,但是直到今天,他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這麼的熱鬧。

車駕緩緩的駛離了南京城,向着鳳陽而去,中午時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兩個宦官小廝,拿出了食盒,請四位用食。

年輕人吃的快些,建仲和建瑞狼吞虎嚥之後,便想下車,在得到了宦官和隨行的校尉的首肯下,兩個人在路邊不斷的觸碰着路邊的樹葉、野草、石頭甚至連蟋蟀都不放過。

已經五十多歲的劉氏,是當初漢王府造反的時候,被連累的人家,她被送進了那高牆閣樓裡一住就是二十多餘年。

她搬了個小馬紮,就看着兩個從來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們,跑來跑去。

這是條小路,來往的行人並不是很多,偶爾有揹着鋤頭走過的農夫,對着他們,不停的指指點點。

劉氏揮着手,示意兩個孩子過來,她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笑着說道:“咱們呀,以後不會被關着了,咱們啊,重見天日了。”

劉氏有些哽咽的說道:“母親沒有騙你們,咱們真的出來了!”

“母親,真的不用回那個看不到日頭的小樓裡,繼續住着了嗎?”建仲愣愣的問道。

劉氏重重的點了點頭,兩行熱淚從眼角滑落,重重的點頭說道:“不用了,我們,再也不回去了,不用了。”

建仲和建瑞兩個孩子,終於露出了喜悅,他們連朱姓都沒有,只能姓建。

兩個孩子,還以爲自己還要回去,直到母親說不用回那個高牆小樓裡,兩個人頗爲興奮的跑來跑去。

路邊有條,淺淺的小溪,兩個人之前只從書上看過,他們嚎叫一聲,便風一樣的跑過去,踩進了不到膝蓋的水中,隨意的玩鬧着。

“母親,我抓到了一條魚,你快看。”建仲高聲喊道。

劉氏露出了笑容,擦掉了眼角的淚水,終於被放了出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太陽緩緩落山,兩個玩夠了的孩子,便上了車,換好了乾的衣服,圍着朱文圭和劉氏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宦官和校尉們,收起了小馬紮,拉着車,向着遠處的鳳陽孝陵衛而去。

車駕在夕陽之下,拉出了一道極長極長的影子。

襄陽城南的綠影壁巷的襄王府,光影壁牆就有三丈多長,兩丈多高。

整個襄王府,圍三裡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寬六丈,上寬二丈,約有五百畝地,城垣有四個城門,城樓上覆以青色琉璃瓦。

過端禮門,就是承運殿,殿內窠拱攢頂,中掛畫爲蟠螭,飾以金邊,畫八吉祥花。

殿中的座位用紅漆金蟠螭。

wWW★ Tтkд n★ ℃O

而襄王朱瞻墡,此時就坐在了紅漆金蟠螭王座之上,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消息。

他現在很怕,太后收走了他的金印之後,他就一直生活在驚恐之中。

好端端的怎麼就天子北狩了呢?

好端端的怎麼就請了王府金印呢?

他在襄王府吃好喝好睡的好,早就沒什麼大志向了,抓到權力那都二十四年前的事兒了。

造反?那是人乾的事兒?燕府造反,廢了多大的力氣?那是多大的天命,才成功的?

朱瞻墡一點都不想關心朝裡的事兒,他只是個襄王,他只想待在自己的王府裡,整天花天酒地。

但是奈何天子北狩,他就捲入了這等漩渦之中。

別人或許不清楚,但是他自己能不清楚嗎?

他曾經在北京城裡做過監國!

當今陛下是什麼人?那是太祖太宗一樣的狠人!

太廟殺人!

那是什麼樣的暴君,才能幹出來的事兒?

他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生怕哪天錦衣衛突然出現在王府門前,把他的門正一刀剁了,然後送他去北京的高牆或者南京高牆內生活。

那日子他看一眼都嫌多餘。

或者乾脆,把他整個王府殺的乾乾淨淨。

他的存在,威脅到了當今陛下的皇位!

“大王,大王,殿下!南京傳來了好消息。”長史宋案,提着衣襬衝進了正殿之內,上氣不接下氣,卻是喜笑顏開的說道:“殿下,好消息!”

“什麼好消息?”朱瞻墡瞪大了眼睛,難不成,錦衣衛要來了?

宋案喘勻了氣兒,俯首說道:“陛下赦免了建庶人和吳庶人,現在都移居鳳陽去了,還給了糧、柴、米,孩子可以婚配。”

朱瞻墡的眼神越來越明亮,隨即左拳錘在了右掌之上,大喜過望的說道:“着呀!”

朱瞻墡在正堂之內走來走去,越走越是高興,越走越是興奮,他忽然仰天長笑,肩膀都抖了三抖。

“誒呀,咱們這個陛下啊,好!”朱瞻墡樂呵呵的說道:“今天王府總管、典寶、典廚、儀賓、伶人,每人賞三兩銀子,不,五兩!就五兩銀子!”

“誒呀,傳下去,今天賜席,府上都吃吃喝喝,熱鬧熱鬧。”

宋案眉頭緊皺的說道:“殿下,這,這一百多伶人,每人都五兩銀子,那要五百兩了!”

朱瞻墡一拍腦門,點頭說道:“啊,對對,那就伶人三兩,不不,還是五兩,大家都樂樂呵呵的。”

“今天啊,比過年還高興!”

“讓審理,立刻上封奏疏,快馬送到京城!就把赦免建庶人和吳庶人的事,好好的誇一誇,誇得天花亂墜,世間少有!”

朱瞻墡一摸腦門,自己擔心那麼多幹什麼,陛下真的要殺,京城還有個稽王府呢,要殺也是先殺稽王府,他這襄王府還得排第二。

宋案眼神不斷流轉,他低聲說道:“殿下,當初先帝可是賜下了四萬頃田,再加上商賈、縉紳掛靠,那得有五萬頃了,明年可是要繳稅納賦了。”

朱瞻墡立刻便有些不開心了,五萬頃田都得繳稅納賦,他自然是心疼,其實朱瞻基賜給親兄弟五萬頃田,最後只有不到九千頃到位了。

後來這三萬多頃,都是到了襄陽後,這二十餘年,不斷的掛靠來的。

朱瞻墡真的是越想越氣,五萬頃田什麼概念?

畝稅三鬥,超過一五十萬石的正賦了!

那都是錢啊!

“田極熟,米三石,春花田一石半,然間有之。共三石爲常耳,稻麥兩熟田,則每年畝收稻兩石、麥一石。”朱瞻墡開始快速的算着賬目。

他的田有水田,有上田,也有下田,算來算去,他王府一年有近六百萬石的糧食收成。

他的田只有不到兩萬頃地是自己的,剩下有三萬奪頃是掛靠而來,這六百萬石,大約有四百萬石是別人掛在他名下逃稅用的。

他自己大約只有兩百多萬石。

七成是別人的!

他思考了許久之後說道:“把掛靠的全都清出去,要抗稅,他們自己抗好了,把咱們王府的田冊,一併送到京師去!”

“孤是陛下的皇五叔,陛下的政令,怎麼能不遵從呢?”

“這稅,孤納了!”

他大約算了算,一五十萬石的稅,其實按着襄王府冊,只需要繳納五十萬石左右。

那他手裡還留着大約一百八十多萬石,這麼算下來,其實王府的收益,並沒有差太多,只是少了許多的孝敬罷了。

孝敬重要還是人頭重要?

揚州的瘦馬重要,還是王府上下這三百餘口人的腦袋重要?

朱瞻墡算賬可是非常明白的!

他又想了半天說道:“掛靠的田,清出去之後,把王府四城門,給孤落鎖,孤除了黃衣使者,誰都不見!愛誰誰!”

“讓唱班、戲臺搭起來!讓伶人、樂工吹打起來!讓舞姬、歌伎舞起來!”

“陛下那話怎麼說來着?哦,對,貪,乃萬惡之始。”

“吩咐下去,接着奏樂,接着舞!”

朱瞻墡沒了性命之憂,自然想起了享樂。

按照襄陽米價一石五錢計算,其實襄王府一年即便是繳稅納賦,還能剩下九十餘萬兩銀子。

于謙於少保,住在九重堂裡內,乃是從一品的大員,一年維護九重堂,上上下下,全算上,不過九百兩銀子。

襄王府一年的收益能養一千個於少保!

朱瞻墡算了算,造反的成本太大了,弄不好就是全家被砍頭,而且概率極大。

不造反,陛下從襄王府一年拿走二十五萬兩銀子,他還剩下九十萬,可以接着奏樂,接着舞。

至於陛下和縉紳們要怎麼算賬,那是陛下和縉紳們的事兒了,他把門一關,享福去了!

愛誰誰!

孫太后要金印,襄王府給了,讓他做皇帝,他又沒做。

皇帝要天下諸王、勳臣、外戚、縉紳一體繳稅納賦,他襄王連魚鱗冊都交了,按制納稅。

這要是再有錦衣衛登門,那還有天理嗎?

這田冊,也就是魚鱗冊,隨着襄王府的奏疏一起送進京城的時候,都是十月份了。

京師層林盡染漫江碧透,西山的楓樹已經慢慢變紅,像是染料潑灑一般。

朱祁鈺拿到襄王的奏疏和魚鱗冊。

“這襄王不咬餌兒呀。”朱祁鈺無奈搖頭,襄王顯然是條大魚巨物,但是這魚活的久了,就很精明瞭。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寫在十月末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八章 有內鬼!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寫在十月末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八章 有內鬼!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