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

于謙從來不懷疑陛下的英明,即便是陛下從來沒釣上來過魚,即便是陛下沒有任何的軍事天賦,只有火銃打得準,但是于謙從來不認爲陛下不夠英明,恰恰相反,于謙一直高度擁護陛下幾乎一切的決定,在某些時候,還得大明皇帝拉着于謙,不要讓于謙太過於大跨步。

這已經是第一百六十六期鹽鐵會議,即便是陛下在親征、在南巡的路上,依舊在補足大明的財經事務相關理論。

而今天,陛下拋出了兩個觀點,第一個是供應就是需求,生產力等於購買力,而第二個就是破門謬論。

這個謬論廣泛存在,而且深入人心,即便是以于謙在國家之制上的才能,他都沒有將這個謬論,抽絲剝繭的理解的如此透徹。

筆正吹噓的報復性,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天災人禍,對生產力造成了破壞,就是對購買力造成了破壞。

朱祁鈺對着李賓言頗爲確切的說道:“李侍郎,有人會說只要願意想一想,誰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然而,穿着各種僞裝的破門謬論,在歷史上卻是最揮之不去的,而且現在的大明,這種謬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氾濫。”

“如今,有許多人在一本正經地重複着這種謬論:比如商行商總、大把頭、詩社的筆正、國子監的經學博士、翰林院的翰林編纂、甚至是在座的袞袞諸公。”

“這些人掌控着話語權,他們有的是人才、有的是資財去將破門謬論,僞裝成各種臃腫模樣,他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各自的立場、各自擅長領域,宣揚着巨大的破壞行爲,所帶來的好處,進而心安理得做着破壞行爲。”

“謹遵陛下聖誨。”李賓言恍然大悟,他這個站在大明經濟中心的松江巡撫,差點都被這種虛假繁榮的話術給騙了,更遑論那些對這些不懂的百姓,對這些不明白的學子們,他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們的固有理念裡,就會生出一種理所當然的正確。

“這樣說起來,仍然略顯複雜,在財經事務中辯經很難形成符號,朝廷支出的界限,就在八個字,主次分明,輕重緩急。”

中書舍人們拿着鋼筆奮筆疾書,恨不得自己長出八隻手來把陛下說話的神情都記錄下來,之後再提煉總結,成爲《景泰鹽鐵新論》中的觀點。

年富頗爲疑惑的說道:“按照李侍郎的說法,好像是這樣,似乎所有的經濟弊病,只要朝廷支出,就可以解決,但是這世間存在治癒弊病的靈丹妙藥嗎?我不信。”

“而大明經濟的謬論之母,就是四個字,不勞而獲。”

“徐有貞最好不要貪腐,否則我就是遊也要游到廣西去,咬都咬死他!”

大明朝廷顯然不是無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錢法,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能確保的就是大明朝廷的支出,都要用徵稅去彌補,而朝廷支出的界限在哪裡?”朱祁鈺提了一個問題,看向了所有人。

朱祁鈺也沒賣關子,頗爲確切的說道:“簡言之,如果讓納稅的所有人,都覺得朝廷把納稅的錢投在這裡,比不納稅、個人自掏腰包更有價值,那麼這樣的支出,就沒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工坊行業不景氣,朝廷支出解決不了;

“但與之相比,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對於世界認知的持續進步、改善自我的恆久努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卻能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國家的繁榮。”

“陝西行都司,以前的營堡拆了建,建了拆,今天建了新城,也沒人,就那麼放着,最後都拿來堆肥了。”

沈翼對於每年多了一百萬銀的支出是非常心痛的,作爲戶部尚書,在錢糧支出之事上,有着僅次於陛下的決策權,他的意見直接影響到了皇帝陛下,這是朝廷賦予他的權力,管理好每一分錢是他的義務,和他手沒有縫隙,一文不漏沒關係。

明末,大明開徵三餉,去填補遼東的大窟窿,就是典型的朝廷花的每一分錢,都需要稅收去彌補的典型案例,若是濫伐、超發,最後的結果就是大明寶鈔。

朱祁鈺引用了劉伯溫的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爲經典,繼續說道:“商行商總、大把頭、詩社的筆正、國子監的經學博士、翰林院的翰林編纂、甚至是在座的袞袞諸公,在各行各業,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都非常擅長製造謬論,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謬論網。”

泰安宮和戶部官署的燈盞裡,真的只有一顆燈芯。

鹽鐵會議上四五十位臣工,都擡頭看着陛下等待着答案。

“陛下聖明。”

“大明燋炭、煤鐵價格混亂、雨雪天氣價格飛昇,靈丹妙藥就是官廠,現如今水洗煤六文一斤;河套地區缺少良田,缺少灌溉,三百萬銀修景泰安民渠,解決民生;大明揚帆萬里的水師,在龍江造船廠的泊位上慢慢腐朽沉江,只需要重新支出之後,就可以讓大明造船業煥發生機;大明通衢九省的長江水路不通,朝廷支出投入,就可以讓這條水路變成了通途;廣西缺少出海口,平陸運河的提案,連最應該反對的戶部尚書沈不漏,都不曾反對。”

朱祁鈺笑着說道:“李侍郎的問題是兩個問題。”

“那麼,朝廷支出是解決所有經濟弊病的靈丹妙藥嗎?朝廷的支出,界限又在哪裡呢?”

于謙點了點桌子說道:“治癒經濟弊病的靈丹妙藥和長生不老、萬世不移之法,都一樣的荒謬。”

“萬夫一力,方能天下無敵。”

朱祁鈺停下了手中寫寫畫畫的筆,因爲羣臣都看向了睿哲天成的皇帝陛下,當大明在財經事務上遇到不懂的難題時,看向陛下,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沈翼立刻說道:“我反對了!”

于謙認真的品味了一番這八個字,主次分明,輕重緩急,看主要目的,就是朝廷支出的界限,就是審計的界限。

“無論是鹽引,還是大明寶鈔,戶部寶鈔局刷子一刷,這些能當錢用的廢紙,就變成了堂而皇之的錢,最後導致大明稅制的徹底敗壞。”

“第一個問題,工坊不景氣、行業不景氣,我們用朝廷支出去解決;失業問題,我們也用朝廷支出去解決;大明的產業鏈不完整,有了問題,也要朝廷支出去解決,朝廷是什麼?無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沈翼聽聞之後,猛的嚇了一身的冷汗,鹽引、寶鈔和大明稅制之前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他這個戶部尚書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問題!

而睿哲天成的陛下,似乎從一開始就對這個問題洞若觀火,看得清楚且明白。

“但是一說廣西沒有出海口,這等生民大計,你讓我怎麼反對?朝廷的錢取之於民則用之於民,廣西的百姓需要這條運河,有了它,廣西就不是那個毒蛇齜牙,煙瘴流放之地了,我怎麼反對?生民所期,我不能反對。”

“朕特別喜歡皇叔的一句話,他說,大明終歸是要亡的,但是咱們大明天生骨頭硬,至少要清楚,自己是怎麼死的。”

“其一,不能爲了建造而支出,無中生有。比如於少保舉的兩個例子,就是典型的無中生有,明明沒有需求,非要供給,最後一塊銀幣只有一面,徒增笑柄。”

“當大明百姓創造財富的速度低於肉食者們破壞的速度,或者說,肉食者們破壞的速度,高於百姓創造財富的速度,那便離改朝換代不遠了。”

但是一想到欠發展的廣西,有了這條運河之後,沈翼就咬了咬牙,同意了下來。

朱祁鈺接着說道:“一般的混賬或錯誤的朝廷,在粗糙的治理下,可能將一個國家置於悲慘的境地,比如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章惇章宰相就說他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果然一語成讖,北宋在他手裡,陷入了悲慘的境地。”

媚上的支出不是沒有,大明兩個戶部尚書,你一言我一語,硬生生把胡濙給皇帝選秀女的八萬銀,砍到了兩萬銀,把六十六響禮炮,砍到了十八響。

大明的骨頭天生就是硬的,因爲這個朝代建立之初,就是不肯對着韃虜下跪的人建立的,亡天下沒關係,文明不亡便是,亡天下沒關係,但是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才最憋屈。

“朝廷自然要支出,這是朝廷掌控再分配權力的具體體現,而且要佔主導地位,起到引導作用。”

“其二,爲了以工代賑而支出,比如兩宋那四百多萬的廂軍,沒有了土地的百姓們成爲了流民,流民聚集在一起發生了民亂,爲了安置這些廂軍,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朝廷支出去安置這些流民,這種支出顯然是完全沒必要的。”

朱祁鈺說完了這一大段話之後,纔對着戶部尚書沈翼繼續說道:“爲什麼不行鈔法,除了避免大明稚嫩的財經事務因爲某些人的貪婪,剛剛萌芽就胎死腹中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鈔法很容易出現另外一種經濟學謬論,那便朝廷不用收稅,就可以擁有花不完的錢。”

“那是因爲,大明百姓們努力創造財富的速度更快罷了。”

就像當初王覆在奉天殿內,跟皇帝討論與民爭利,一模一樣。

宋徽宗在登基之前是端王,章惇極其反對宋徽宗的登基,果不其然,宋徽宗趙佶把大宋江山給搭進去了。

“陛下聖明!”于謙俯首朗聲說道。

謬論之母,或者說經濟謬論的枝幹,就是這四個字,不勞而獲。

“以平陸運河爲例,諸位明公認爲這是爲了建一個奇觀哄朕開心,還是廣西民衆迫切需求,才建造平陸運河?主要目的是爲了媚上,還是爲了安土牧民?”

失業問題,朝廷支出以工代賑能解決部分,但是能解決全部嗎?

產業鏈有了問題,朝廷真的能解決嗎?

一片山呼海喝之聲,朱祁鈺甚至分不清楚這些臣子是真心還是溜鬚拍馬,他在位已經十五年,朝中已經沒有了反對的聲音,以致於朱祁鈺甚至會產生一絲迷茫,自己這麼做,是對,是錯?

所以,他纔要南巡,親眼看到,纔會安心。

“正如朕之前所言,不用鈔法的原因之一,朝廷不用收稅,就可以擁有花不完的錢,這是朝廷的不勞而獲。”

“如果我們翻開我們厚重的史書,就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兒,雖然朝廷或者說肉食者們,肆意揮霍、課徵重稅、荒謬的商業管制、司法腐化、災難性戰爭引發的全面崩壞、叛亂,洪災旱災蝗災地龍翻身等等,在不停的摧毀財富,但這個糟糕的朝廷,似乎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

李賓言對審計的問題,還有疑惑,他先後分享了幾個案例,朱祁鈺的筆寫寫畫畫,勾勾抹抹。

“現在似乎有一種奇怪的觀點,那就是大明朝廷的支出,是治療所有經濟弊病的靈丹妙藥。”

李賓言面色沉重的說道:“計省負責審計,但是我有一些疑問,還請諸位共鑑。”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提醒道:“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我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稅收,朝廷支出的每一分錢,都必須通過徵稅去彌補。”

大明造船事,看似是朝廷支出解決了,是因爲大明造船業本身就非常發達,建一個空中樓閣,除了浪費國帑,竊國爲私之外,意義不大。

“很顯然,平陸運河是爲了安土牧民,那就是再貴,再難,也要把它建出來,給廣西一個出海口。”

對大明的朝臣而言財經事務這方面,實在是太薄弱了,他們或許明白,但是又很難說出來,餃子倒進了茶壺裡,倒不出來。

“我們應該確立的是界限,界限在哪裡呢?”

“山東左佈政裴綸,曾經上書就談到了這個問題,說山東地面這官道驛路,今天平整硬化路面,第二年又來,這折騰來折騰去,這錢顛過來倒過去的話,屬實是奇怪,便不可批准。”

“陛下,冉寧妃遞了道奏疏。”興安小聲的將一本奏疏遞給了朱祁鈺,這是冉思娘爲第一署名的《素問頌》,解刳院的兩院判陸子才、欣可敬、衆多太醫聯名書押,呈送御前。

朱祁鈺打開一看,稍微看了兩眼,就直呼,好傢伙!

大明解刳院搞出了一種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確切的說,冉思娘沒有侍寢的這幾個月,搞了一份天大的嘉瑞出來。

祥瑞本來就是糊弄人的,但顯然,冉思娘、陸子才、欣可敬、大明太醫們,並不是糊弄皇帝陛下。

景泰十四年七月十二,上於聚賢閣總覽鹽鐵之議,言三事。一曰:供需、產耗一體二面,破門謬論,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務警之;二曰:民生財,豺狼僭奪,愈奪愈烈,民力竭無繼則亂。是故天子代天巡狩,徵察九州規矩,當殺豺狼虎豹以安民生,民力盛繁茂則治;三曰:不勞而獲,萬謬之母,朝廷徵稅,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當以主次分明,輕重緩急,明萬民之所需,急萬民之所急。——《景泰鹽鐵新論三十一卷》

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04章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
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04章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