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

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

萬士和親自培養的王夢麟,加上京師第二紈絝闊少王謙,組成的腐化團開始腐化來自小地方的國王尚久,主打的就是一個坑蒙拐騙。

王謙這個人就很怪,他收買某個人,絕對是見人下菜碟,而不是單純的用銀子砸,解決他的迫切需求,纔是王謙收買準則,有些人是需要物質,有的是需要的是精神,對於琉球國王尚久而言,他的確來自於窮鄉僻壤,作爲國王物質享受,相比較大明的勢要豪右的確有所欠缺,可他缺少精神享受。

大明京堂普通窯姐們能彈的曲,琉球頂級的花魁也唱不出那個調兒來,大明皇家格物院的信實,大明國子監的朗朗讀書聲,一篇篇的雜報,一些新鮮事,一些見聞,都是當下琉球王國所不具有的精神財富,而精神腐化,要俗也要雅,要講細水長流,要講潛移默化,最終達到‘此間樂,不思琉’的效果。

王謙帶着尚久開始了大明的文化之旅。

在王謙和王夢麟忙着腐化尚久,帶着尚久領略大明上層建築的風采之時,大明上層建築的頂層,大明皇帝的身影出現在了北鎮撫司衙門,他要來這裡見一下趙老七,那個一怒之下,錘殺了孫大善人護院和訴棍的趙老七。

北鎮撫司的牌額已經有些掉漆,兩頭石獅子飽經風霜,充滿了斑駁,石獅子的頭已經被摸到了圓潤光滑,因爲皇帝要來,北鎮撫司的大門門檻,已經被完全拆除,大明皇帝可以如履平地。

北鎮撫司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陰冷,畢竟大明皇帝時常來到這裡,太陽普照的地方,就會顯得光明。

主要是爲了迎駕,北鎮撫司衙門裡裡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連地磚的縫隙都十分認真的清理過了,那些個帶血的刑具全都收了起來,甚至連院中的樹木都經過了修剪,窗明几淨的北鎮撫司衙門,實在是陰冷不起來,連那些被關押的囚犯都被教訓的精神抖擻。

一個喜歡逛北鎮撫司的大明皇帝。

朱翊鈞站在北鎮撫司門前,多少有些遺憾的看向瞭解刳院,他一直想去解刳院裡看看,可是張居正總是覺得人主不履不詳之地,賜了幾把手術刀,張居正都快要用眼神殺死馮保了。

朱翊鈞來見趙老七,趙老七已經沐浴更衣,梳洗了一番,可朱翊鈞在正堂宣見趙老七的時候,還是能看到他略顯佝僂的身影。

“草民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趙老七還被突擊培訓了禮儀,否則這五拜三叩首的大禮,都是個麻煩事。

“免禮。”朱翊鈞打量着站起來的趙老七,一個典型的農戶,手上都是皸裂,指甲縫裡都是黃土,是那種侵染到了指甲蓋底部的顏色,身材並不矮小,看起來有些瘦弱,面龐被曬得黝黑,整個人顯得極爲的木訥,眼神裡透着惶恐和不安,顯然見皇帝讓趙老七非常不適應。

“你肯報官,還是肯相信衙門的,朕就不能讓你失望,孫志誠和你一起流放到應昌。”朱翊鈞也沒有多廢話,宣佈了對趙老七的處罰,他是結結實實當街殺了兩個人,那是兩條人命,而且趙老七去孫府的時候,就帶着兇器,無論是早有圖謀,還是臨時起意,即便是有朱翊鈞寬宥,也只能選擇將其流放充軍。

如果是在衝突中鬥毆而死,如果不是兇器揣在懷裡,朱翊鈞還能再判罰的輕一點,比如定性爲失手。

“孫老爺也要去嗎?”趙老七眼神明顯的亮了一下,而後暗淡了下去,他不是害怕到了應昌被孫志誠給害了,到了那邊,沒有了狗腿子的孫志誠,趙老七一個能打他七個,是他知道自己殺人不對。

趙老七但凡是有一點辦法,都不會選擇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拿出榔頭來。

趙老七甚至選擇了報官!

張居正曾經十分精煉的形容過大明當下的局勢,是國失大信,人啓疑心。

在兩百年大明國祚的時間長河裡,大明朝廷的信譽緩緩流逝,消耗殆盡,大明上到皇帝,下到賤籍,都對大明國朝產生了疑惑,當一個朝廷不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時候,就是氣數已盡。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趙老七帶着十一戶人家,給孫府送菜之前,也是憧憬着攀附上了貴人,日後會有好日子過,結果這突然就欠了這麼多錢,趙老七多次上門討要,索要無果,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報官,而不是直接拿出了榔頭來,這就是一種信任!

趙老七還願意相信朝廷。

而密雲縣堂也沒有辜負趙老七肯報官的期許,終究是判了孫府還錢,可到最後還是弄出了人命官司。

“孫志誠也要被流蕩過去,伱還要殺他嗎?”朱翊鈞平靜的問道。

趙老七連連擺手,十分着急的說道:“不不不,我我我…”

他本就十分的緊張,當皇帝問他是不是還要殺人的時候,他就更加慌張了,慌張到失語的地步。

“你爲何要殺人呢?”朱翊鈞再問道。

趙老七緊張的手都哆嗦,他顫抖的說道:“他們之前打了我,我就帶了把榔頭防身,然後,那個護院推搡我,那個狀師他罵的可難聽了,我就氣,我我我…”

就是情緒激動之下,做出了過分的舉動。

這怪趙老七如此激動嗎?

送了一年的菜,拿不到銀子,一拖再拖,反覆討要不給,縣堂的縣太爺都做出讓孫府還錢,衙役去了幾次,孫府就是不給,擺出了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的態度,而趙老七上門討要還被打了,帶把榔頭防身很合理,護院推搡,狀師謾罵,趙老七腦袋一熱,就不管不顧了。

但凡是他們少做一件,哪怕是少做一件,護院和狀師都不會死。

趙老七不想殺人,他就只想拿到屬於自己的錢。

趙老七不會殺了孫志誠,因爲他本就不想殺人,到了現在,趙老七還叫孫志誠爲孫老爺。

朱翊鈞示意張宏搬個座位給趙老七坐下,又給看了大碗涼茶,讓趙老七平復了一下情緒。

朱翊鈞看着趙老七十分平靜的說道:“他們在等你還手,他們就是京西孫氏,他們是孫家的走狗犬牙,護院訴棍,甚至還包括了縣衙,他們在等你還手,一旦你還手,他們就抓住你犯錯的機會,倒打一耙,護院、狀師,往地上一趟,訛詐你,不把你訛到傾家蕩產,決不罷休,那個訴棍就是故意激怒你。”

“可是縣太爺,縣太爺說讓孫府還錢啊。”趙老七都迷糊了,看着大明皇帝茫然無比的問道。

ωwш ¤тtκan ¤co

朱翊鈞立刻反問道:“縣太爺的三班,養了那麼多的衙役,他要是真的想逼孫府還錢,還用讓你去上門討?他們是一夥的,你明白嗎?”

“這…”趙老七猛地瞪大了眼睛,他眼裡的好人,青天大老爺,小民和老爺到底誰有錯的時候,青天大老爺選擇了老爺有錯。

經過陛下這麼一說,青天大老爺,似乎不是好人。

朱翊鈞看着趙老七說道:“縣太爺有沒有抓人?孫志誠有兒有女,有弟弟,還有外室、小妾,他要是真的要強制執行他的判罰,他爲何不讓縣堂的衙役去抓人?讓你這個平頭百姓去討要呢?”

“你想明白了嗎?他們,是一夥的。”

“草民,草民,不明白。”趙老七實在是想不明白,陛下爲何要跟他說這些,但陛下說的似乎有道理。

張宏和馮保,一臉的焦急,他們當然聽明白了陛下在說什麼,可是這話,陛下怎麼能說呢?這不是在挑撥趙老七心裡的火氣嗎?這大火真的蔓延起來,真的燒起來的那天,陛下也要遭殃。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孫氏欠了你們家一百三十兩銀子,他府上一共欠了斗升小民近三千兩銀子,去年他家修了個閣樓,一共四層,三分地,一共花了四千五百兩,只給了兩千多兩,土木磚石料錢和工錢,他都沒給。”

“他不還給你錢,是一開這個口子,他就得全都還。”

孫志誠家裡的虧空不止菜戶營十一戶那麼一點,還有其他的債,孫志誠還了菜戶營的錢,就要把錢都還了。

“草民知道了。”趙老七這次聽懂了,爲何孫家明明有錢卻不還。

這還了菜戶營十一戶的錢,就得還其他的錢,但是孫志誠真的沒什麼錢,所以他選擇了不還。

朱翊鈞十分確信的說道:“你到了應昌,好好做事,朕給王如龍寫了信,讓他照拂你一二,王如龍是戚帥的嫡系,朕是戚帥的學生,這個面子,王總兵還是給的,你好好表現,立些軍功回來,如果立了軍功,朕就給你立個碑,就豎在西土城,讓那些個遷徙入京的豪奢戶都知道厲害。”

“朕需要你的榔頭,大明也需要你的榔頭。”

“你現在不懂沒關係,握緊你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這個清楚了嗎?”

“這個清楚!俺會!”趙老七到這裡就完全聽懂了,陛下說的道理,他不甚明白,但是陛下讓他用榔頭打北虜,堂堂正正的立功,他聽懂了!

“上前來。”朱翊鈞略顯好奇,都說這個趙老七的力氣大,他倒是要試試,這到底有沒有力氣。

張宏和馮保直接都急眼了,怎麼能讓一個殺人案犯,靠近陛下的三丈,這個時候,聖命和他們倆的職責就產生了衝突,張宏和馮保一着急,直接攔在了皇帝的面前。

朱翊鈞也不跟張宏和馮保生氣,直接站起來,繞過了二人,走了過去,伸出手,要跟趙老七較力。

趙老七滿是疑惑的伸出手來,朱翊鈞一把握住開始用力,青年組第一高手開始用力,趙老七下意識的開始用力,較力開始了。

朱翊鈞一直在加力,趙老七也在加力,他完全不懂陛下在幹什麼,只是一個下意識的用力握了回去。

“很好,力氣很大,到了應昌,這個力氣可不要浪費了,你今年多大?”朱翊鈞負手而立,面色不變,平靜的問道。

馮保和張宏看來,陛負手而立,有一隻手在快速的甩動着,那隻手還有些泛紅,那紅印子,看着就很疼,但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朱翊鈞這個皇帝,也不好失態,只能忍着痛!

這個趙老七的力氣是真的大!

“十五。”趙老七如實的回答道。

“多大?”朱翊鈞猛地瞪大了眼睛,驚訝的問道。

趙老七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一下就跪在了地上,連連磕頭說道:“回稟陛下,草民十五。”

朱翊鈞十六,細皮嫩肉,像個孩子,趙老七十五,沒討婆娘,面黃肌瘦,像個老農,朱翊鈞完全沒想到,這趙老七居然比自己還小,因爲看起來飽經滄桑。

朱翊鈞拍了拍趙老七的肩膀說道:“到了應昌,好好的錘那些北虜東夷,還有,你不是朕的對手!”

“草民領旨。”趙老七再次叩首,看來陛下沒有怪罪他的大不敬。

趙老七被帶走後,朱翊鈞對着馮保和張宏,再次強調道:“他不是朕的對手,他的力氣和朕幾乎旗鼓相當,可是他不習武,打不過朕,真的不是朕的對手。”

“陛下武力超羣!”馮保立刻拍了一句馬屁。

“告訴王如龍好生培養,這傢伙,培養好了,是個猛將。”朱翊鈞甩了甩手,他說的實話,真的拼殺,趙老七一把子蠻力,肯定打不過習武多年的朱翊鈞,可是王如龍真的好好培養,這個趙老七,怕不是要挑戰青年組第一高手的地位了。

天生神力、天賦異稟,是老天爺賞飯吃。 “這傢伙力氣怎麼這麼大!”朱翊鈞再次搖頭,甩了甩手,趙老七的力量,的確出乎朱翊鈞的意料,朱翊鈞吃的可是細糠,趙老七吃的是粗糧,習武是個很花錢的事兒,那大魚大肉營養可比趙老七好的多的多!

朱翊鈞宣見了另外一個案犯,孫志誠。

孫志誠進門就是猛一頓磕頭,大聲的喊道:“陛下,草民冤枉啊,草民家人被害,親朋被殺,怎麼落得如此抄家的下場啊?還請陛下爲草民做主!”

孫志誠大抵是想不明白,自己欠錢不還,怎麼就弄到了全家被收入天牢,家底兒都被抄的一乾二淨,甚至連所有的田畝都被大明收爲了官田安置,自己世代積累下的田產,全都歸了那些刁民們,明明是刁民傷害了他的家人,傷害了他的親朋。

那個訴棍,和孫志誠的關係是好友,而不是其他。

孫志誠知道,這是這一生最後的機會了,在陛下面前喊冤,讓陛下收回成命,讓他繼續作爲縉紳在鄉野之間作威作福。

朱翊鈞則是直勾勾的盯着孫志誠,平靜的開口說道:“你說的,朕都知道,朕不是冤枉你,是你正好撞了上來,最近大明京師多了不少的遮奢戶,這些個遮奢戶從南衙而來,他們現在剛剛過來,還很老實,朕得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在長安北方的渭河北岸,有一片地勢較高而平坦的平原,名叫咸陽原,咸陽原埋葬着西漢九位皇帝,漢武帝之前,大漢一直執行着遷徙富戶到這裡守陵,接連持續了五代。

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合稱五陵,人越來越多,最後建立一縣,名叫:茂陵縣,而這裡的闊少被稱之爲五陵紈絝。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而茂陵縣也成了大漢官僚人人畏懼之地,這裡真的不好管,這些遮奢戶遷徙到了五陵附近,到底有囂張?

在漢昭帝時期,這些五陵少年,甚至盜竊漢武帝墓葬的陪葬品,四處售買!

當時霍光以大將軍、大司馬、博陸侯的身份執掌朝政,聽聞鄴城有一人兜售漢武帝陵寢中的玉杯,霍光親自找市上那個官員訊問,這官員說賣玉杯人的相貌,霍光大吃一驚,原來長相和漢武帝一樣。

鄴縣又有一人,於市貨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見。縣迷其器,推問,又茂陵中物也。(霍)光自呼吏問之,說市人形貌如先帝。光於是嘿[mò]然。——《太平御覽》

這名官吏自然是在撒謊,只不過是提醒霍光,這件事的處理難度,你霍光要能處理就繼續追查,要是覺得不好處理就如此推脫,說是漢武帝的顯靈,這樣大家都面子上能過得去。

霍光選擇了漢武帝顯靈的處置辦法,因爲當時他正在跟上官桀、桑弘羊爭奪輔弼大權,所以不能將茂陵的那些遮奢豪強,趕到對面。

五陵弟子,在遷徙入京之後,逐漸掌握了一部分的權力,對朝局形成自己的影響力,而且影響深遠。

孫志誠的案子,不大不小,正正好,拿來殺雞儆猴、立規矩,告訴遷徙入京的遮奢戶,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孫志誠暗道倒黴,他思前想後,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的說道:“陛下啊,草民冤枉啊,但事已至此,草民懇請前往呂宋,也不要去應昌,那趙老七如此凶逆,草民恐遭不測,陛下,送草民和家眷前往琉球或者呂宋吧,離那個凶逆,遠一些。”

當皇帝說出西城遮奢戶這幾個字的時候,孫志誠就知道聖意難違,陛下已經決定,三法司已經斷案,他孫志誠只能嚥下這口氣,他也沒有再辯論,而是請皇帝流放他到一個更好一點的地方,而不是去應昌吃沙子,風太大、雪太厚。

“你還挑上了!你再聒噪,信不信把你送到遼東古勒寨去面對東夷去?”朱翊鈞樂了,居然討價還價,皇帝坐在月臺上,思慮了片刻,說道:“朕還以爲你要跟朕再辯兩句。”

“再辯兩句,草民恐人頭不保。”孫志誠十分直接的說道,陛下都說了實話,再辯論下去,就不禮貌了。

孫志誠是遮奢戶,他能對下生殺予奪,那大明皇帝也能對他孫志誠生殺予奪,陛下給體面的時候,最好選擇體面,因爲陛下喜歡翻舊賬,真的把他老孫家過去那些狗屁倒竈的事兒翻出來論罪,怕是隻有死路一條了。

別的地方不清楚,但大明京畿的百姓,還是對京堂的事兒略有耳聞,知道皇帝喜歡到城門樓子監刑,趙老七之所以對朝廷還有幻想,而不是落草爲寇,只是對大明皇帝還有幻想罷了。

“送呂宋吧。”朱翊鈞站了起來,把孫志誠換了個地方流放,送到國姓正茂手下做事,那邊需要漢人。

朱翊鈞之所以答應,不是見孫志誠可憐,而是趙老七對孫志誠沒有殺意,可是這孫志誠怕是心懷忿恨,到了應昌,朱翊鈞怕趙老七吃虧。

這個年代,呂宋的蚊子們,可一點都不比草原的風雪溫柔幾分。

朱翊鈞就站在了北鎮撫司門前,站了許久,看着宮腔瓦舍,看着六部衙門,默默的看着,良久之後,開口說道:“今年的精紡毛呢大氅,令尚衣監開始製作吧,大司馬、大司寇、大司徒、太宰、宗伯、總憲都給對襟飛魚紋。”

“先生、戚帥、俞帥用蟒紋。”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天氣在慢慢變冷,又到了發大氅的日子,一如既往,賜服的規格上,朱翊鈞的蟒紋仍然吝嗇,只有張居正、戚繼光和俞大猷。

很多朝臣喜歡用這個來判斷皇帝的態度,哪一天皇帝不賜給張居正蟒紋的時候,就是賤儒們日思夜想的機會。

皇帝對此心知肚明。

大明現在的局面,不是朱翊鈞個人努力成果,是萬夫一力,纔有的景象。

按照太宰萬士和修撰《海外藩國志》中對於基礎國力的定義,泰西的西班牙王國,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太陽的光芒始終照耀在他們的領土上。

萬士和把西班牙王國排在了海外藩國國力第一,而琉球在已知的世界,也就比蠻荒之地稍微好一點。

連泰西來的黎牙實都震驚於大明的繁華,琉球國王尚久,自然也不遑多讓,到了大明,尚久才真切的感受到了文明究竟是何物,奢侈是何物。

“尚兄以爲,大明如何?”王謙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就和尚久開始稱兄道弟了,這是一種拉近彼此距離的慣用辦法。

“很好,天朝上國!”尚久由衷的說道。

王謙疑惑的問道:“好在哪裡?”

“政通人和。”尚久思索了良久之後,給出了一個答案。

王謙、王夢麟、陳學會互相看了一眼,暗道壞了!

這個尚久,看了這麼久,最最最在意的就是看到了政通人和這四個字,這代表着尚久居然有一些政治抱負,想讓他和他的世襲永遠留在大明,難度直線上升。

如果尚久沒有政治抱負,就再好不過了。

可是,他偏偏就有。

尚久正襟危坐,頗爲鄭重的說道:“陛下如同天上的烈日,照耀着大明的每一個角落,大明的百姓,每個人都沐浴在了聖恩之下,陛下的聖旨,送到到大明任何一個角落都會得到執行,這是我到了大明之後,最爲羨慕的地方。”

尚久這番話的意思,像是在說,他在進入大明之前,其實想過自己的下場,但他還是來了,他就是篤定了大明是君子之國,不會用下三濫的招數強留他,而他還是要回去。

尚久到了大明之後,從松江府到京師的種種情景,都在告訴尚久,大明要把他留下。

大家都不是蠢貨,尚久自然知道這些人的目的。

“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美人,是每個人都想要得到的,我也希望我的子民,可以如同大明百姓一樣安居樂業,不受兵禍苦楚。”尚久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琉球子民何其有幸,有尚兄這樣志向高遠的人主。”王謙聽完了尚久的話,反而摁下了王夢麟手,笑容滿面的誇讚着尚久,表達了對尚久這種志向的尊敬。

王夢麟略微有些不解,但很快他便了然,還是王謙懂這些個天生貴人的想法。

人,越沒有什麼,就越是炫耀什麼,如果尚久真的有鴻鵠之志,此時琉球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大明水師在琉球反覆的攻伐倭寇,尚久怎麼不在琉球和琉球軍民在一起,而是在大明的燕興樓裡?在大明的燕興樓裡振奮琉球?

尚久真的有鴻鵠之志嗎?答案是否定的。

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麼,要看一個人做了什麼,尚久的從頭到尾的行爲,都沒有表現出一點點自己的志向來,一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罷了。

這就好辦了。

王謙嘴角勾出一絲笑意,拍了拍手,一隊美人就緩緩的走出了隔間,王謙、王夢麟和陳學會在聲樂之聲中,靜靜地離開了。

走出了燕興樓的包廂,王謙對着王夢麟說道:“陛下說過,什麼人最容易對付?不弘不毅,既不心懷天下,也不堅韌不拔,做事毫無定性,這種人最容易對付了。”

“王兄這話的意思,似乎是在罵我。”王夢麟稍微想了想,指了指自己,略顯苦惱的說道。

王謙連連擺手說道:“賢弟此言差矣,賢弟若是不弘不毅,萬太宰哪裡會青眼有加?”

王夢麟他是弘毅之士,急公好義,他第一次出現在皇帝面前,是席氏女騙婚詐騙王銀王老漢的家產案子,那個案子,王銀王老漢是請不起狀師的,但王夢麟收了十文錢,就把這個案子給打了下來,這個行爲,可以被解讀爲沽名釣譽,大明官場需要名望去晉升。

幫人打官司,王夢麟居然只收十文錢,那席氏女的訴棍,一次就二十兩銀子!

話說的再多,王夢麟以舉人的身份,用自己對刑名條目的熟悉,十文錢幫人打了不少的官司,十文狀師,在京城赫赫有名,哪怕真的是沽名釣譽,也該王夢麟收穫這份名望。

相比較之下,王謙和王夢麟的相處,就顯得是個壞人了,王謙總是仗着自己家財豐厚,腰纏萬貫,四處鑽空子,討好君上。

“這尚久,真的會心甘情願的留下嗎?”王夢麟好奇的問道。

王謙手指着自己說道:“壞人最擅長對付壞人,三根指頭捏田螺,手拿把掐。”

“那該怎麼做?”王夢麟頗爲驚訝,王謙居然這麼有信心。

王謙笑着說道:“讓他自己說出來要留在大明,頗爲簡單,放倭人就是。”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96章 失敗是日常,成功纔是偶然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
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96章 失敗是日常,成功纔是偶然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