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

“陛下,臣愚鈍,這些總督們爲何肯來?”禮部右侍郎李長春有些疑惑的問道。

凌雲翼一語道破,大明和東太平洋各總督府有着根本矛盾,生存性的矛盾。

當西班牙本土式微的時候,東太平洋各總督府如何保證自己的存續,就變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凌雲翼看得出來,閣臣們看得出來,廷臣們也看得出來,甚至一個瞭解開海態勢的商賈,都能看得出來。

東太平洋總督府的總督們,也都是歷經各種磨難才走到了總督的位置上,他們就看不出來嗎?

覺得別人愚蠢,纔是最大的愚蠢。

“因爲在他們心中,有一個遠比真正大明美好數倍的虛妄大明存在,即便是大明都不可戰勝的虛妄大明。”朱翊鈞回答了這個問題。

大明很好,在這個槍炮、火藥、病菌、殺戮合理的年代裡,追求道德崇高的大明,擁有一定秩序,律法可以得到執行的大明,真的很好,但大明並不完美。

可是在泰西人眼裡,大明那些不美好,看不到,他們從使者商賈口中瞭解到的大明,過於完美了。

對於總督們而言,他們來到大明並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談的不好,也不會被大明直接殺死。

因爲有一個叫做魯伊·德的使者,在文華殿上,衝撞了皇帝陛下,皇帝並沒有過分爲難,甚至魯伊·德爲馬六甲城殉葬後,還被厚葬,皇帝專門找人調查,把他的生平補記在了墓誌銘上。

大明斬首了西班牙特使索倫,是因爲索倫販賣阿片到大明。

這是道德崇高,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都被束手束腳,皇帝殺人,居然還要有充分的理由!

其次,總督們他們本身都是海盜,掠奪者的身份,他們想的很明白,撈夠了,就跑到大明居住便是,從琉球國王,到倭國國王,大明都允許總督們,以貴人的身份繼續生活。

菲律賓總督府被大明攻破後,這個總督府並沒有消失,至今仍然保留在棉蘭老島的達沃城,只不過更像是個貿易辦事處,負責溝通大帆船停靠船引等事。

大明不會對肉食者們趕盡殺絕,陛下要,那就給了便是,總督們未嘗不能到大明做個富家翁。

這就是朱翊鈞說的,這些泰西人心裡,有個比大明美好數倍的虛妄大明,連真正的大明都不可戰勝。

琉球國王到倭國國王的確可以以貴人的身份繼續存在,但不需要三代,都會絕嗣,甚至不用皇帝親自去做這個惡人。

“陛下聖明。”李長春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後,恍然大悟。

“還有個好消息。”朱翊鈞看着羣臣繼續說道:“絕洲(澳洲)金池總督府和大鐵嶺衛在絕洲的西北,發現了大量的銀礦,目前初步探明,如果穩定的話,年產三百萬銀到四百萬銀。”

關於絕洲西北平原的銀山,早有傳聞,這次是正式確認了銀山的存在,並且大明打算開發銀礦。

白銀對大明很重要,黃金寶鈔、呂宋銅錢都是對白銀的補充,是補充流動性不足,白銀纔是大明的主要貨幣,而且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白銀都是主要貨幣,大明獲得的白銀越多,錢荒對大明的影響就越小。

這的確是天大的好消息。

“臣爲陛下賀,爲大明賀。”張居正帶着羣臣恭賀陛下,開海又有了新的進展,而且是非常關鍵的進展。

大明開海,就是爲了去找白銀的,找了十八年,終於找到了一個產量豐富的銀山。

“陛下,臣以爲,相比較英格蘭,還是西班牙更加可靠些。”沈鯉代表禮部,說起了一件事,關於西班牙友邦降級的問題。

對於是否把西班牙從友邦名單上踢出去,朝廷的分歧很大。

一方面年老昏聵的費利佩,最近的確做了很多讓彼此不愉快的事兒,另一方面,西班牙已經是泰西番夷裡最像人的,至少比英格蘭人要強得多的多。

“西班牙即便是從日不落帝國衰弱下去,不再是日不落帝國,道德上依舊要高英格蘭一等。”沈鯉也沒有隱瞞禮部反對降級的原因,那就是道德。

道德這玩意兒,沒有明確定義,甚至滄海桑田,還會有變化,但依舊有底線和標準。

時至今日,昏聵的費利佩也沒有頒佈私掠許可證,只是利用海盜報復了一下英格蘭人,即便是允許私掠船停靠補給,也不允許私掠船交易私掠貨物。

私掠船上又不是全都是搶來的貨物,還有一些各地的特產,是合法商品。

在禮部看來,西班牙即便是沒有了日不落的榮光,依舊是一個值得交往的國家,一個用了一千年時間進行再征服運動,幽而復明的國家,和大明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在大明眼裡,西班牙是少數不多完成了國朝構建的國家了,可以上桌。

“既然東太平洋的總督們答應來大明,那就暫時不降級了,如果環太商盟成立,運轉良好,就不必降級。”朱翊鈞思索了一下,認可了禮部的想法。

關於蘭奇洛特向倭國輸送硝石和費利佩派人刺殺劍聖馬爾庫斯之事,大明索要的賠償,就是環太商盟。

費利佩變得昏聵了起來,這一點是大明和西班牙關係急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可以等等看,看費利佩死後,這種關係是否可以修繕。

“臣等遵旨。”沈鯉、高啓愚、李長春出班俯首領命。

陛下對西班牙有了考成,一旦西班牙破壞環太商盟的成立和穩定運轉,那麼西班牙將會從友邦地位降級,如果西班牙沒有,或者無力破壞環太商盟的運轉,那就仍然保留友邦地位。

高啓愚並沒有歸班,他俯首說道:“陛下,臣有奏疏。”

高啓愚上了一本很長的奏疏,關於極樂教的奏疏。

高啓愚真的去過倭國,對於極樂教的起源、發端、壯大到現在的浩浩蕩蕩,他有着大明士大夫所沒有的認知,他親眼見過。

他長時間和長崎總督府、大阪灣守備千戶所溝通,詳細的剖析了極樂教的教義,並且給出了一個結論。

極樂教必亡。

高啓愚見陛下看完了奏疏,才端着手說道:“縱觀寰宇之下,宗教、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階級、各個集體,無論何種方式的鬥爭,都有相互的妥協,在宗教中,表現爲寬恕和救贖。”

“當一個人,從反對者、異端的身份,轉變爲擁躉身份的時候,寬恕和救贖就會得到展現,宗教裡叫做皈依,政治上叫做歸化,比如歸化城的三娘子,願意遵從王化的北虜,老撾的刀攬勝和刀示恭等。”

“但極樂教沒有妥協、寬恕和救贖,無論迫於什麼樣的原因,當你轉變身份和陣營,也就是投降的時候,極樂教只會要求你反思,反思,反思!”

“無論多麼信誓旦旦、痛哭流涕的表達了自己過去的錯誤,極樂教徒也只會要求反思,更加強烈的、更加深刻的、更加悔恨的展示你的反思,並且爲這些反思行爲,付出更多的代價。”

“投降本身是爲了減少要付出的代價,是爲了止損,比如豐臣秀吉簽署了《京都條約》,換來了大明的撤兵,大明只佔領了礦區,沒有消滅他的幕府,投降是爲了減少付出代價和止損。”

“但是極樂教不是如此,他們只強調差異,只塑造對立,不追求任何的和解和共存。”

高啓愚用俗文俗語完整的敘述了極樂教必亡的邏輯。

投降極樂教的結果,就是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的付出代價,不斷的自我削弱、自我懲罰,投降也要繼續付出代價,不能止損,那爲何還要投降?

倭奴雖然失去了世俗的慾望,但是換到了幹活就能吃飽飯的權力,這對倭奴而言就是止損了。

但是極樂教,不允許投降。

如此下去,極樂教一定會引來廣泛的反對,是自掘墳墓。

“所以豐臣秀吉的妥協,只會換來更大的羞辱,最終還是要走到武力圍剿的地步?”朱翊鈞合上了奏疏,詢問高啓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豐臣秀吉這次慫了,但極樂教非但不會把豐臣秀吉同化,反而會想方設法的讓豐臣秀吉繼續退讓,甚至逼死他。

只要豐臣秀吉意識到極樂教不允許投降,最終目的是逼死他,他還會繼續退讓嗎?

豐臣秀吉雖然是個猴子,不如織田信長,但也是一個農夫在戰場上,一步步爬到了將軍的位置上,他會忍氣吞聲到自殺的地步?

高啓愚十分確信的說道:“臣以爲,但凡豐臣秀吉還是個人,極樂教步步緊逼,他就會選擇拼死一搏。”

都是死,雙輸好過單贏,豐臣秀吉也不是泥捏的,就是泥人還有三分火氣。

“你這篇奏疏很好,朕以爲可以下章桃山幕府,傳閱給豐臣秀吉,不知愛卿以爲如何?”朱翊鈞思索了很久,覺得有必要讓猴子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處境,也讓他清楚鬥爭的局勢。

別想着跪了!

極樂教的教義裡,壓根沒有寬恕和救贖,只要你曾經是反對者,你永遠有原罪,就必須反思,必須不斷的出讓利益付出代價,直到死亡。

大明是守序的,因爲大明上下,都可以從守序中獲得極其龐大的利益,大明天然厭惡極樂教這種混亂邪惡的勢力,如果豐臣秀吉能夠解決最好不過。

如果他解決不了,大明也要全面清剿,防止倭國這個糞坑裡的蛆爬到大明的餐桌上。

“陛下聖明。”高啓愚再俯首,認可了陛下的決議,他拿出這本奏疏,就是爲了讓皇帝下章倭國幕府。

“高愛卿打算讓倭國動盪不安?”朱翊鈞翻看着奏疏,他從字裡行間,只看到吃人兩個字。

倭國已經夠亂了,高啓愚這本奏疏,被皇帝下章到了倭國幕府,倭國的局勢只會更加混亂,而這種混亂會讓極樂教在倭國更快速的擴張。

無論豐臣秀吉怎麼選,倭國只會更加的動盪。

高啓愚就是這麼壞,他打出了一招陽謀,他就是堂堂正正的挑撥離間、裡挑外撅,讓倭國繼續內訌,繼續征伐,繼續自我削弱。

“臣也是順勢而爲。”高啓愚直接乾脆的承認了自己的目的和想法。

他很想進步,環太商盟是他搗鼓出來的,他出使倭國,搏命一樣的逼豐臣秀吉投降,也是爲了進步,現在他攪亂倭國局勢,也是爲了進步。

順勢而爲,極樂教不那麼瘋癲,他也出不了這麼一招。

“高愛卿的確是個讀書人啊。”朱翊鈞硃批了奏疏,由衷的說道。

看看這讀書人多壞啊,講道理都能把倭國攪的雞犬不寧。

豐臣秀吉再聰明又能如何,他毫無應對之法,只能按着高啓愚鋪好的路去跟極樂教拼命,這會兒還能拼命,再跪一段時間,他連搏命的實力都沒了。

“臣妄讀了幾年聖賢書。”高啓愚再拜,搖了搖頭,歸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是當年的錯事,他現在也該是閣臣了,而不是少宗伯、左侍郎。

高啓愚這麼拼,他就是想證明給張居正看,他是個能做事的循吏。

可張居正對高啓愚已經不太在意,這次京察反腐,申時行、王希元、李樂這些張黨嫡系,是第一批稽查名單,他高啓愚連上這個名單的資格都沒有了。

反腐司圍繞着這三位重臣,倒追了十八年,嚴密審查,只要三人過關,反腐司在京師燒的這第二把反腐大火,就能燒遍整個京師。

元輔的嫡系門生,都要過關,京堂百官,無人倖免。

反腐司的第三把火,要燒向百官大計,會從京師燒到應天府、松江府、廣州府這些大都會,進而蔓延到整個大明,並且會常態化反腐。

這種聲勢和規模的反腐,是爲了確定萬曆維新,不會因爲張居正這個威權人物離世,出現的虛弱期被反賊利用。

皇帝可以利用反腐司這個衙門,直接掀桌子搞大清洗。

萬曆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李如鬆領皇帝聖旨、火牌,調兵三千。

枕戈待旦的振武騎營,在準備了一日後,將三個月的糧草、火器、火藥、偏廂戰車、九斤野戰火炮、子母炮、虎蹲炮、鐵渾甲、九千匹馬等軍備裝上了火車。

二十五日,李如鬆帶領京營抵達了容城縣,駐軍容城縣外,宣佈次日軍管容城,並且發佈安民公告,要求百姓不得上街聚集,抗命不從者以逆黨論罪。

次日清晨,容城知縣下令不得打開城門,拒絕接受京營軍管。

一百二十輛偏廂戰車和一百二十門九斤火炮擺在城下,還沒有火炮齊鳴,容城縣城縣尉帶領八百名衙役打開了城門。

縣尉自縛出城,縣尉是個世襲百戶,青馬橋坍塌,埋伏欽差徐成楚的事,又不是他乾的,現在引來了雷霆之怒,讓他這個百戶,帶着衙役們跟京營對抗?!

這京營三千軍在後勤補給充足的情況下,能在北直隸全境打個對穿再加一個來回!

щщщ▪ttka n▪C〇

看着黑洞洞的火炮,縣尉一點拼命的勇氣都沒有,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把知縣罵了個狗血淋頭,容城縣衙役已經足足一年半沒發俸祿了!衙役不是人?衙役不用吃喝拉撒?

就是倭奴幹了活兒,還給口飯吃!

“先登營換裝。”李如鬆下了一道奇怪的指令,大明京營主要對外征伐,對內的時候會束手束腳,哪怕是來平叛,也是如此。

攜帶的火器,錯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動用。

一千軍兵在兩刻鐘換成了換裝,換了布面甲,六斤重的棉花反覆捶打,掛在鐵片上的布面甲。

而武器只有一根長棍,長一尺六寸,重三斤四兩的實心鐵棍,鐵一寸厚,芯兒是硬木。

除了一把長棍外,還有一面臂盾,臂盾長兩尺,九分厚,全鋼臂盾,用麻繩固定在胳膊上,上臂下臂都是麻繩固定,而手上則是握把,盾的底部爲鏟形,寒光一閃而過,顯然是開了刃。

內部平叛,要面對一個無解的問題,被裹挾、被哄騙、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該怎麼處置?

挾民自重,可是這些地方官吏、士紳們面對朝廷的不二法門。

而鎮暴先登營,就是答案,沒有大規模毀傷、致命武器的鎮暴先登營,來應對挾民自重這種無恥手段。

挾民自重是無恥的,將信息掌握不全面、見識比較短淺的百姓,裹挾到複雜而殘酷的政治鬥爭中,陛下聖訓:挾民自重,人神共棄。

按之前的規矩,挾民自重的官吏、士紳都要送進解刳院,可惜解刳院現在不收大明人了,斬首示衆是最輕微的處罰,禍及家人是必然。

“進城!”李如鬆同樣裝束,站在隊列的最前方,一共千人的鎮暴先登營,開始入城。

在先登營後,是一千人的線列火銃隊,一旦遇到了成規模、強弩、甲冑等物出現,中軍線列火銃隊會立刻替換鎮暴先登營,開始強力平叛。

李如鬆目光一凝,憤怒如同烈火一樣,在他的胸腔燃燒。

他進入甕城,就看到了一羣百姓,堵在甕城城門處,還有幾個人在大聲吆喝着,要阻攔軍兵入城。

李如鬆最討厭的挾民自重的戲碼,發生在了眼前!

“中軍聽令,三聲槍響驅逐!”李如鬆強忍着憤怒,示意中軍線列火銃隊對天鳴槍示警,如果三聲槍響過後,人羣還未散去,鎮暴營將會物理驅逐。

一個家丁打扮的人,站在人羣之中,大聲喊道:“三兩銀子,今天只要把這羣丘八堵在了城外,每人三兩銀子!”

“他們是京營銳卒,是天子親軍,京營銳卒軍紀極其嚴明,他們是不會對百姓動手的,因爲他們是軍,我們是民!”

“不要怕!不要退!只要我們堵在這裡,他們就不能入城!”

“來勢洶洶又如何!訓練有素又如何?我們在這裡,他們只能停下腳步!”

“銳卒停了,他們停下了!”

……

人羣之中不斷傳來呼和聲,顯然鼓譟百姓堵甕城城門的家丁、地痞們在呼和百姓,給銀子,還讓他們不要怕。

京營銳卒是遵守軍紀的,就是不斷羞辱退役銳卒,銳卒也只會退讓,而不是動手。

百姓們沒跟京營銳卒們打過交道,可士紳們很清楚京營的弱點。

黎牙實把京營銳卒稱呼爲聖堂勇士,他提出這個說法之後,就疑惑,這種道德崇高的軍隊,如何內部鎮壓叛亂?

強是強,你京營軍魂是上報天子下救黔首,你對你要救贖的目標動手,你又如何救贖?

這也是一些士紳們不怕京營的原因,你強到能把天捅個窟窿出來又如何呢?我就是騎在你的頭上,只要我是民,你是軍,你就無可奈何。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但,好人常常被槍指着。

而鎮暴先登營,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你挾民自重,我使用非致命性武器,不入百姓家門,這樣一來,就極大的避免了道德指控、京營軍紀敗壞和道德滑坡。

“砰。”

“砰!”

“砰!”

三聲槍響,人羣還未散去。

“先登營聽令!隨我驅逐亂臣賊子!”李如鬆將手中的長棍在臂盾上敲擊了一下後,下令前進。

安民公告佈告,三聲槍響警告,依舊無法驅散,這就不是百姓,而是亂臣賊子了。

再一再二不再三,已經警告兩次,還要阻攔,那就不能怪銳卒們揮舞長棍了。

李如鬆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一千先登營緊隨其後,向着人羣而去。

人羣爆發出了尖銳的爆鳴聲!在大喊大叫中,四散而逃。

家丁、地痞騙人!

這些銳卒不會被道德綁架,他們動手了!

鎮暴先登營裡有一百名稽查,這一百名稽查專管軍紀,在鎮暴過程中,腦袋是絕對絕對不能打的地方,這勢大力沉的一棍子打在腦袋上,很容易就把人打死了,而且,不能追擊。

很快,李如鬆就完成了驅散人羣的任務,他覺得手裡的棍子,還是有點重了,倒不是過於消耗體力,而是打人還是太重了,可以考慮減弱重量,換成全木棍,防止出現意外。

戚繼光主張鎮暴營用木棍,最後還是皇帝下旨用鐵包木的重鐵棍。

皇帝認爲,百姓的命也是命,軍兵的命也是命,打不疼,不會跑,如果真的有道德審判,可以審判皇帝本人,而不是執行聖命的軍兵。

要罵就罵他這個暴君吧,不必指責奉命行事的銳卒。

京營銳卒下手很有分寸,三棍打散逆民魂,長官我是大明人。

這些拿銀子阻攔京營軍兵的逆民,躺在地上哀嚎不已,但沒有人有生命危險。

疼是真的疼,撕心裂肺的疼。

李如松露出了一個殘忍的笑容,但是被面甲阻擋,沒人能看得到,李如鬆對上報天子下救黔首非常認可,他甚至親自培養出了張新河這等大丈夫,但他不太認可阻攔銳卒的人還是百姓。

這些領銀子的人,真的還是京營要守護、救贖的黔首百姓嗎?

“砰!”一聲槍響,一個人影應聲倒地。

李如鬆面色鉅變,摘下了面甲,厲聲喝問:“誰放的銃?!”

“參將駱尚志!”中軍線列火槍隊的參將駱尚志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那人用強弩瞄準了副帥,有弩格殺勿論!”

“弩?”李如鬆這纔看向了倒在血泊的人,家丁打扮,手持一張弩,倒在門柱後面。

“弩、甲格殺勿論!”李如鬆確定了駱尚志不是無故放銃後,再次大聲強調了鎮暴條例。

手持強弩、身披甲冑爲反賊,用九斤火炮炮決都可以。

京營是來平叛的,不是來郊遊的。

“前進!”李如鬆確定驅散人羣,亂臣賊子被控制後,向着縣衙而去。

這一次,李如鬆沒有走在前面,而是線列陣以縱陣的方式前進,走到容城縣知縣的大門處,三架偏廂戰車被拉到了縣衙門前,大門緊閉,看來要對抗到底。

銳卒不會對百姓出手,可是到了官吏這種官選官階級,就不是百姓了,百無禁忌!

九斤火炮還沒放,縣衙大門洞開,一干衙役出門投降,知縣要對抗京營,衙役可不想,衙役又不是反賊,憑什麼要給一年半不發俸祿的知縣拼命?

衙役們還指望着京營銳卒來了,能把欠的俸祿發下來。

容城知縣的抵抗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就被京營銳卒在縣衙的茅廁裡抓捕歸案,下午,四個縉紳大戶被破開了家門,一應人犯,全部被抓捕歸案。

七月二十七日,容城縣東西兩城的龍遊幫和青塘幫,覆滅,京營銳卒出動了兩百人,就把兩個二十年份的幫會給剿滅了,從上到下全都抓捕歸案。

七月二十九日,京營銳卒出城,抓捕城外七個縉紳之家,捎帶手,把爲禍容城縣多年的兩股山匪剿滅。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

八月初三,容城縣大柵欄拖回譙樓,解除了禁令,容城縣恢復了往日的喧鬧,李如鬆僅僅用了不到一旬時間,就把容城地面所有有嫌疑者全部抓捕。

這也是禮部右侍郎李長春反對京營派出的原因,京營壓根不管真相如何,只要有能力作案,都是被抓捕的對象,把人全抓了,慢慢審問不遲。

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
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