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

一個十歲的孩子的問題,戚繼光很有信心以自己四十四年的人生經歷來回答,哪怕是答的不是那麼完整和正確。

戚繼光俯首說道:“臣爲陛下解惑。”

“朕疑惑有三,第一疑惑,戚帥南方平倭之時,倭寇盡數斬首示衆,不留俘虜,而在宣府大同的十二年鏖戰之中,宣府大同多放歸北虜,這是爲何?”朱翊鈞問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疑惑。

“殺俘不祥,殺倭寇不算,倭寇窮兇極惡,必誅,否則倭患絕無寧日。”戚繼光首先解釋自己爲何俘虜了倭寇也要殺俘,殺俘通常意義下都算是不祥,但倭寇應該能殺盡殺。

戚繼光又詳細解釋道:“倭寇之中,不盡然全是倭人,倭人只有十有一二,這些倭人,多爲東南走私豪商私通倭國,從倭國引渡武士、足輕,倭寇以倭人爲紐,系草莽水賊,殺倭人方能止倭患。”

戚繼光征戰東南,平倭之戰打了一場又一場,倭寇之中這些倭人是中堅力量,多數和東南海商勾結,只有把這些渡海而來的倭人全殺了,倭寇纔沒有的核心,纔不會聚嘯作亂。

“這些倭人在倭寇之中,相當於咱們大明的庶弁將?”朱翊鈞認真品味了下,才明白了戚繼光的意思。

崇禎年間,李自成可謂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一直造反一直輸,直到崇禎皇帝下令裁撤三邊,也就是延綏、寧夏、甘肅三鎮衛軍,三衛邊軍的庶弁將(基層軍官)走投無路,補充到了李自成的麾下,李自成纔開始連戰告捷。

大明的農民軍、綠林好漢都有自己的侷限性,這侷限性之一,就是沒有基層軍官的組織能力。

顯然,朱翊鈞理解這些倭人,大抵就是東南豪商僱傭的基層軍官,只有把倭人殺乾淨了,才能徹底平定倭患。

“陛下英明。”戚繼光點頭,陛下理解的非常到位。

平倭平來平去,始終平不掉,是這些倭人總是在順風之時作亂,逆風之時早早拋下其他人逃跑,哪怕是這些倭人被俘虜,東南豪商縉紳們,稍微賄賂一番,這些倭人就會被釋放,再次爲禍一方。

戚繼光也不給地方縉紳豪商們賄賂的機會,在船上抓到就在船上綁上石頭沉海,在營寨抓到就在營寨殺斬首示衆,在糞坑裡抓到就將其摁在裡面活活淹死堆肥。

總之,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直接把倭寇裡的倭人殺乾淨了,就沒有倭患了。

這也是戚繼光多次失望的原因,他不肯跟地方縉紳們同流合污,那麼縉紳出身的朝士們,有的是辦法給戚繼光潑髒水,皇帝深居九重,哪裡知道兵兇戰危之事?還不是聽信言官們喋喋不休?

海瑞因爲查徐階貪腐、勒令徐階還田,被降職、被逼致仕。

徐貞明因爲屯田揹着竹篾書箱入京,戚繼光、俞大猷殺倭人,被連章彈劾。

“戚帥果然高明!”朱翊鈞不住的點頭,對戚繼光的行爲表示認可。

“那爲何宣府大同作戰,卻要放歸北虜呢?”朱翊鈞有些奇怪,北方作戰和南方作戰,連對待俘虜都有區別。

戚繼光十分確信的說道:“放歸北虜,其實也是一種作戰,北虜被俘,放歸之後,無心作戰,哪怕是被裹挾不得不南下,反而起到了鼓譟的作用。”

“俘虜劫後餘生,回到迤北,就是再南下征戰,就不肯拼命了,而且還會在軍中鼓譟,帶着其他人一起偷奸耍滑,嘉靖四十年起,北虜南下再無法持久作戰,接戰時日稍長,北虜逃兵無數,後來宣府大同之戰,才陷入了焦灼之中。”

其實,這是一個在皇帝面前進讒言好機會,把北軍釋放俘虜這件事的真相,描述成晉黨陰結虜人,也是極爲合理的。

但戚繼光沒有進讒言,更沒有詆譭大明宣府大同的邊軍。

大明軍兵都是好兒郎,功是功過是過,戚繼光忠於本心做事,他不想欺瞞皇帝,這種戰術並不罕見,而且效果明顯,破壞組織度,就是破壞戰鬥力。

“如此。”朱翊鈞不住的點頭,埋在他心裡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解釋,對待俘虜的處置,都是圍繞着組織度展開的。

朱翊鈞詢問道:“朕有第二惑,南兵多爲義勇,北軍多爲衛軍,南兵悍勇,北軍多敗,這是募兵比世襲軍戶要強嗎?”

“絕非如此!”戚繼光做出了極爲堅決的回答,他連連擺手說道:“陛下,唐明皇廢府兵制,天下軍制敗壞,衛所就是糜爛,也是衛所,決不可輕言廢棄。”

“朕並無此意。”朱翊鈞十分耐心的解釋了。

他只是詢問戰力爲何差距這麼大,而不是打算廢衛所九邊,崇禎廢了三邊,直接把自己個的皇位廢掉了,朱翊鈞閒的沒事幹,才廢九邊軍衛,沒事他可以咬個火摺子,廢軍衛那是找死。

戚繼光鬆了口氣,自己多少有些反應過度了。

朝中的大臣們,總是看軍戶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他也是怕小皇帝天天籠罩在文臣們的口舌之中,起了廢軍衛的想法,那纔是真的毀掉了一切的根基。

好在,大明皇帝只是詢問戰力爲何差距如此的大。

戚繼光想了想說道:“臣在東南招募義勇團練,他們都是礦工,其實多數出身衛所,義勇來自衛所之中,遴選而出,職戰守不事農耕,軍務更爲熟稔,但是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南兵善戰,主要是領了足餉,甚至可以說,不領餉銀也沒事……能吃得飽飯就行。”

“糧餉,糧餉,糧字當頭。”

“吃飽飯就能打仗?”朱翊鈞爲之一愣,略顯有些不解。

戚繼光十分確信的點頭說道:“應該說,能吃飽飯才能拿得起鉤鐮槍,才能拿的起鳥銃,才能看得清楚敵人,才能殺敵致勝,南兵初建時,也不發餉銀,但只要能吃飽,就能戰守。”

“此次喜峰口四關隘作戰,皆爲北軍所爲,並非南兵主力,南兵多爲壓陣,北軍吃飽了,所向披靡,只有喜峰口之戰,稍微兇險,南兵負責圍堵,其餘皆爲北軍定勝!”

戚繼光沒有給自己的嫡系南兵臉上貼金,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北軍能戰,不能戰是有人喝兵血不給吃飯。

“戚帥果然用兵如神,北軍在戚帥手下,居然有如此赫赫戰功。”朱翊鈞瞭然。

再看看自己種的十畝地,對自己做的事兒,多了幾分確定,他不是在做無用功,番薯吃多了胃酸,但那是吃多了,要先解決有沒有吃的問題。

吃飽飯就能打勝仗,這毫無疑問是個暴論。

但是戚繼光說的是實情,北虜塞外,本就苦寒,軍備其實比大明軍還要差,作戰意志更談不上頑強,那爲何北虜能夠南下,時常破關?

軍卒們餓着肚子,連道都走不動,打仗?不譁變都能誇一句忠肝義膽了。

“朕明白了,有人不想讓大明軍贏啊。”朱翊鈞的手指頭在扶手上微微敲動着,寶岐殿內一時間有些安靜。

戚繼光領兵就能贏,大明邊將領兵就不能贏。

控制變量,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誰不想大明軍贏,不言而喻。

戚繼光選擇了謹言慎行,如何解決喝兵血的事兒,是個具體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而不是高談闊論,他回答陛下,是希望陛下能知道大明軍士們的忠勇。

更加確切的說,大明軍卒,給口吃的,就能安邦定國。

連口吃的都不給,怕是要出大問題,興文匽武,已經匽武了這麼久,不能再匽下去了。

朱翊鈞並沒有就具體問題展開具體討論,他現在並未親政,胡亂指揮下令,按着自己的心意做事,那就是胡鬧,把國事當兒戲,他笑着說道:“皇帝不差餓兵。”

“朕有第三惑,南兵軍紀嚴明,北軍在戚帥帳下,軍紀蔚然一變,這其中可有訣竅?”朱翊鈞問出了自己的第三問。

戚繼光十分確信的說道:“這個其實也簡單,將帥視軍兵爲手足,軍兵視將帥爲腹心;將帥視軍兵爲犬馬,則軍兵視將帥爲國人;將帥視軍兵爲土芥,則軍兵視將帥如寇仇。”

“將帥以手足待軍兵,將帥說話就管用,戰場上就可以如臂指使;軍兵視將帥爲腹心,軍兵自然肯聽話,戰場上就可以令行禁止。”

朱翊鈞恍然頗爲贊同的點頭說道:“如此,所以宣府、大同衛軍,軍紀渙散,軍卒散漫,北虜來則避戰龜縮任由賊人擄掠,北虜去則橫行,四處耀武揚威,便是某些人出了問題。”

戚繼光其實不願意得罪人,但是就他知道的的確是這樣,他思考了片刻說道:“軍兵餒弱,一人耳,將帥餒弱,則軍威不振。”

戚繼光很會說話,他沒有具體點名道姓的罵人,但他還是贊同了陛下的觀點,等於把一大堆的將帥給罵了,在做將帥這一塊,戚繼光是很有資格對別的將帥指指點點的。

就他所知,軍紀渙散很大的原因是刻意爲之,刻意讓軍紀渙散,是爲了養寇自重。

打不贏,邊方百姓就只能尋求將帥庇護,打不贏將帥才能長期任事。

不能打贏,打贏了,還怎麼賺錢呢?

西北、西南、東南、東北,皆是如此,比如東北李成樑,就是典型的養寇自重,弛防徇敵。

戚繼光已經說的太多了,再深入的談論,就不是他一個遷安伯流爵該說的話了。

朱翊鈞這次接見戚繼光,收穫極多,至少肯定了許多他之前不確信的事兒。

“戚帥今晚還要回薊州?”朱翊鈞站起身來,天色已晚,再耽誤下去就誤了戚繼光出城的時間。

戚繼光俯首說道:“臣肩負戍邊之責,已然耽誤了兩日,不能再耽擱了。”

“那就不多留戚帥了。”朱翊鈞非常可惜的說道,他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想請教,但是戚繼光是個大忙人,只有等哪天戚繼光回京了才能繼續找戚繼光解惑了。

“臣告退。”戚繼光離開了寶岐殿,向着兵道而去。

“戚帥,元輔先生有請。”遊七一直在玄武門外等待着戚繼光,這終於見到了,趕忙湊了上去。

戚繼光將腰上全楚會館的腰牌交給了遊七說道:“怕是日後,便不能再去全楚會館了。”

遊七面色劇變!

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