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

宵行者能無爲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意思是:走夜路的人,儘管可以恪守自律,不作奸犯科,卻仍然沒有辦法讓巷子裡的狗,不對着自己亂叫。

朱翊鈞站在朝陽門外的五鳳樓上,帶着極爲冷漠的神情,看着罵自己無道暴君的儒生,這人是僉都御史吳時來。

吳時來是浙黨,浙江台州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在朝中得罪了嚴嵩被遣戍邊方,隆慶年間開始升遷,萬曆十二年和王家屏爭兩廣巡撫,沒有搶過王家屏,至都察院做御史至今。

這個吳時來,一副骨鯁正氣,不避權貴的模樣,單看其樣子,恐怕會覺得此人是國朝忠骨,也是這次鼓譟彈劾張位的主力。

萬曆十四年三月,廷議論吳時來升轉左都御史,就是讓吳時來做都察院總憲,爲海瑞、李幼滋分擔一些工作,畢竟都察院這個衙門十分龐大,三月十七日,廷議通過他任免決議,開始走流程,四月七日,廷議否定了之前的人事任命。

因爲吳時來沒有通過都察院、北鎮撫司的聯合審查。

萬曆十年,吳時來收受了兵部郎中許從謙三千兩白銀,許從謙請求吳時來推舉他升任兵部侍郎,從許從謙輸賄三千銀開始倒查,吳時來推薦的四十九名官員裡,都有問題,多則五千兩,少則一千兩,總受賄規模達到了十五萬銀。

吳時來心裡有怨氣,傳聞他要升都御史了,要做總憲臺長了,結果傳聞了幾日,沒有任何的任命,吳時來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爲何不能升轉,他覺得有人爲難他!絲毫不想想自己幹了什麼。

而給吳時來輸送賄賂的四十九員,都在這次的遣戍邊方的二百一十人裡面。

受賄罪名不大,十五萬銀海瑞去頂格辦,也就是個褫奪官身功名,永不敘用,但這四十九員跟着吳時來同氣連枝,一起鼓譟風力輿論,這個問題很大,收點銀子小事,同氣連枝大事。

按照大明的一貫說法,吳時來是附勢滅法、互相黨援、欺君誤國。

除了吳時來這一幫人之外,這裡面還有丘橓、趙世卿、江東等人,個個都是互相聯袂黨援,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一二十人,沆瀣一氣,蛇鼠一窩,敗壞朝廷法度。

朱翊鈞把這些人全都給遼東送去了。

無道昏君一直坐在五鳳樓上,看着遠去的囚車,等到人回城之後,下旨關閉城門。

針對擺羣玉宴的經濟買辦、勢要豪右、賭坊、錢莊等不法分子的驟雨行動開始了。

京營三個步營封鎖了京師的各個主要道路,京師九門關閉,順天府的衙役,在王希元的帶領下,開始上街抓人,大柵欄被拉了出來,將所有道路封閉,緹騎主要負責城牆以內的內城外城,非富即貴,衙役處置不了。

而衙役則主要負責附郭民舍。

這次的驟雨行動將會持續一整天,主要目標,是羣玉宴和人牙行。

打擊行動進行了整整一天,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其實名單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衙役、緹騎也是按着名單抓人,不會滋擾大多數的百姓。

傍晚時分,朱翊鈞在通和宮御書房宣見了王希元、趙夢佑,詢問了這次驟雨行動的結果。

“這些人牙子手裡,居然有火銃?”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情況比想象的更加糟糕,有火銃,顯然不是宵小之輩,而是反賊。

王希元趕忙說道:“雖然無人負傷,但衝突中,緹騎們還是打死了兩個案犯,臣初步調查了下,這些人牙子,買賣丁口是副業,主業是販運阿片。”

“原來如此。”朱翊鈞瞭然,果然是反賊,這也算是摟草打兔子,意外收穫了,抓人販子的過程中,抓到了毒販子。

順天府衙門一共抓了一千七百餘人,而北鎮撫司抓了一千五百餘人,所有參加了羣玉宴的勢要豪右、走狗、經紀買辦、打手、人牙行販子,盡數被抓拿歸案,這三千餘人,全都是要流放爪哇去墾荒。

“先把他們關在小房子裡吧,冷靜個幾天。”朱翊鈞做出了處置,案子的證據已經非常充分了,還有審訊、審判、複議的流程要走。

小房子,是一種專門對付案犯的手段,就是一個個沒有窗戶的小黑屋,只有一人高,一個小屋子只能塞二十個人,人是塞進去的,這二十個人是人擠人的迭在裡面,連轉身都顯得困難,睡覺都只能站着睡,唯一的光,就只有那些排氣孔。

至於排泄的問題,就只能拉褲兜了。

就這種小屋子,營造出來,就是專門用來規訓案犯的,讓他們老實點,在外面無論如何兇名在外的江洋大盜,進了這些小屋子,都是老老實實,讓走一步,絕對不敢走一步半。

實在是不老實,大明還有‘單間’。

“臣遵旨,臣告退。”王希元俯首告退,他得加班加點的把這些案子整理妥當,把事情處理好。

已經是黃昏後,月上柳梢頭的時間,皇帝在通和宮御書房處理奏疏,而全楚會館的文昌閣內,也是極爲熱鬧,張居正、王崇古、汪道昆、萬士和。

楚黨、晉黨、浙黨、帝黨,四大黨魁齊聚一堂,知道的是在議事,不知道的還以爲要造反呢!

有一件事不能當着皇帝的面兒去談,但需要臣子們達成一致,這就是這次齊聚一堂的目的。

“既然都來了,那就開門見山吧。”張居正面色凝重的說道:“陛下命戶部刑部,修訂稅法,王次輔爲總裁、陸侍郎爲副總裁,附大明會典,稅法倒不是難事,難在了一個點上,稽稅院。”

毫無疑問,稽稅院是一個畸形的衙門,和大明格格不入。

王崇古看着張居正欲言又止的模樣,就知道有些話,作爲帝師元輔,他沒法說。

王崇古伸手說道:“還是我來講吧,萬曆三年起,南北兩鎮撫司設立了稽稅房,陛下敕命在南衙和北衙兩地稽稅,萬曆四年,稽稅房擴編爲稽稅院,在北衙、南衙、松江府、廣州府分設稽稅院,各府設立稽稅房,各府縣遣稽稅千戶稽稅。”

“一張催繳票,家破又人亡。”

“時至今日,在編稽稅緹騎、百戶、千戶、指揮使等,共有一萬三千餘人。”

一萬三千人在編,看起來人數不是很多,畢竟廣靈縣縣衙就養了三千官吏衙役,大明皇帝養的稽稅緹騎才一萬三千人,這個數量不是很多。

但這是在編!緹騎稽稅,不在編的人,纔是大頭。

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說道:“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知道,稽稅緹騎是有罪推定,只要緹騎覺得此人的生活和其納稅不匹配,就會開始稽稅流程,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獲得線索,大明律法是無罪推定,而稽稅院稽稅,是有罪推定。”

“說你有罪就有罪。”

有罪推定,就是人性本惡,認定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罪犯,不經過審訊、法司的斷案,就將其認定爲實際犯罪人,而後開始追緝程序,不講證據、不講流程、特事特辦,有事沒事查一查再說。

除非此人能夠證明自己無罪,否則就是有罪。

而無罪推定,是辦案要有書證物證人證,並且這些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通過法司判決,認定其爲罪犯。

除非完整的證據鏈能夠證明此人有罪,否則就是無罪。

大明律當然要看證據,但是稽稅衙門不講那麼多的道理。

“最麻煩的就在於,皇權特許。”萬士和補充了稽稅院稽稅的另外一個棘手的地方,皇權特許。

稽稅院隸屬於南北鎮撫司,而這兩個鎮撫司是皇帝直接管轄的法司,這倆地方的牢房叫做詔獄,皇權特許是帝制之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這代表着從制度上來看,只有皇帝能夠處置稽稅院,雖然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大明皇帝也在稽稅院裡,加入了各地戶部清吏司監察,但稽稅院的主體,仍然是緹騎。

這就意味着,稽稅院是針插不透,水潑不進的封閉衙門,一定會缺少監察,作奸犯科、貪腐僵化、仗勢欺人、中飽私囊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黨羽。”王崇古深吸了口氣說道:“我們發現了稽稅院的可怕現狀,在編稽稅緹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編的人員。”

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皇帝的威嚴、對稽稅緹騎的嚴密審查、再加上戶部對稽稅院的賬目審計,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稽稅緹騎的清廉和公正,但每一個稽稅的緹騎,都有一大羣的黨羽。

這些黨羽負責打探消息、尋找線索、蒐集證據、催收欠稅,每一個地方的稽稅千戶,只靠他自己和他有限的幾個幕僚,根本不可能完成稽稅,稽稅的成本極高,超過三成都分配到了這些黨羽身上。

大明遊手好閒的遊墮之徒,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從勢要豪右的打手,轉向了緹騎千戶的走狗。

這就是當年大明巡檢司困局,巡檢司的巡檢正九品官員,看似人員很少,但是巡檢司養了一羣賞金弓手,專門負責朝廷頒佈的懸賞,以海捕懸賞爲生,在國初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山匪,這麼做沒有問題。

但隨着國朝的穩定,山匪減少,這些弓手們,就開始聚嘯山林,成爲了新的山匪,打家劫舍、強買強賣、光天化日之下闖入民家,甚至是姦淫婦女,最後朝廷只能減少巡檢司,減少懸賞,逼停了巡檢司。

稽稅院施行十一年以來,正在向着當初巡檢司滑落。

王崇古吐了口濁氣,繼續說道:“萬曆七年,江蘇泰興縣稽稅千戶程肇手下有一弓手龍鏜,因爲稽稅強入泰興劉氏家中,劉氏不敢抵抗,繳納欠稅後,龍鏜仍然不肯走,將劉氏女拉入偏房姦淫,劉家家主劉有福怒急攻心,杖殺龍鏜。”

“萬曆七年四月,四川重慶府巴縣稽稅千戶趙標,在稽稅過程中,每百銀欠稅加收七十二銀,遠超欠稅罰款上限的24%,歷三年,巴縣知縣奏聞此案。”

“萬曆八年二月,浙江寧波稽稅千戶趙鳳詔,廣招遊墮,結黨營私,私設鈔關,非法所得超過了四萬銀,被浙江寧波府知府奏聞。”

“黨羽亂法、多收罰金、私設鈔關,是三大類的案子,各地都有奏聞,陛下都做了處置,但仍然是屢禁不止,而且犯案數量、規模、金額累年擴大。”

一個十分嚴峻的現狀,這個稽稅院已經逐漸成爲了所有人避之如虎的聚斂部門,而不再是大明稅制的重要補充和稽查力量。

張居正看向了所有人說道:“問題很清楚,陛下甚至比我們都清楚,不是陛下高壓之下,恐怕現在稽稅院已經開始走私販私,販賣阿片了,但我們回到問題的最開始,爲什麼要設立稽稅兩院?”

“因爲收不上來稅。”

“那麼再引申一個問題出來,一個朝廷,連稅都收不上來的時候,它還是朝廷嗎?”

張居正一番話,把所有人都幹沉默了,朝廷是凌駕於所有階級之上的存在,有這種超然的地位,才能保證有能力去調節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連稅都收不上來,那這朝廷又能維持多久呢?

“哎。”萬士和連連搖頭說道:“萬曆二年的時候,黎牙實一句話罵了大明四遍,陛下都被氣到了。”

黎牙實在萬曆二年時候,多少有點皈依者狂熱,對大明熱愛超過了大明人,他站在皈依者的立場上,戴着有色眼鏡,問大明皇帝:

[大明這麼小的衙門,這麼廉潔,如此廣袤的土地物產豐富稅收穩定,朝廷可支配的財貨那麼多,爲何會擁有如此高的財政虧空?連皇陵的工費都要拖欠。]

一個縣的知縣、縣丞、主簿是領朝廷俸祿,剩下的都不在大明官員的統計口徑之中,都是不入流,明面上一個縣只有三個官員,但其實養着整整三千人,黎牙實覺得大明是個小朝廷,但其實大明朝廷臃腫無比。

黎牙實看朝中大半都是清流,光看那些清流們的主張,無論是誰,都會說,大明那麼廉潔!

大明廣袤,名義上的稅,比整個泰西加起來都要多得多,但朝廷就是窮的叮噹響。

大明臃腫、腐敗、收不到稅、巨大財政虧空,黎牙實僅僅用一句話,就硬生生的罵了大明四遍,成功成爲了大明笑話之一。

“裁撤稽稅院是不可能裁撤的,大家都難,就勉爲其難吧。”張居正嘆了口氣,作爲大明舉重冠軍,他清楚,真的把稽稅院裁撤掉,大明這個家得散。

稽稅院,就是這麼一個不合法但合理的衙門。

“需要修訂稽稅院稽稅細則。”王崇古站起來說道:“從幾個方面,對稽稅院進行變革,要不然再這麼下去,稽稅院就要在廣泛反對之中,功虧一簣。”

“只有稽稅細則能夠確定,並形成法例,稽稅院才能長久,而大明制定的一切稅法,纔有實施的可能,否則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稽稅院是大明稅賦極其重要的一股監察力量,負責對稽稅進行查漏補缺。

王崇古端着手,開口說道:“刑部部議,確定了幾條,首先第一條,一戶歲入不足二十銀,一律不得稽稅,不得滋擾小民,每五年定限。”

稽稅也是要成本的,稽稅千戶一般不會爲難窮民苦力,但黨羽一定會。

過去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窮民苦力的生產者和勢要豪右肉食者之間的界限,而現在制定的標準是,一戶歲入不足二十銀,這是兜住下限,每過五年都要根據世勢對金額進行修訂。

“第二條,每稽稅千戶最多有五十稽稅班役,不能再多,而且每年都要清點,報聞地方朝廷,除名單上的班役之外,其餘打着稽稅院旗號作亂者,一律按叛逆論罪。”王崇古說到了第二點,限制稽稅院的規模,現在在編就有一萬三千餘,不在編的就無法計算了。

除了這五十名稽稅班役之外,其他都是非法稽稅,限制規模,臃腫僵化都會得到一些改善。

“第三條,定期清汰,將稽稅千戶納入考成法,仍按草榜糊名,底冊填名之考成法,合法合規爲第一事項,稅款爲第二項。”

“第四條,披露公開,每月初四,張榜公示上月稽稅案例、仍有欠稅、罰金等事項,昔徙木立信,今日張榜公示,也好讓大明百姓知道,這些逃稅漏稅之人,到底膽大包天到什麼程度。”

王崇古侃侃而談,他一共列舉了七條,都是對稽稅院制度修修補補。

萬士和思慮再三,十分肯定的說道:“你這七條,每一條都很不錯,但問題是怎麼去落實呢?總不能讓英雄去查英雄,讓好漢去查好漢吧。”

“那能監察出什麼結果來,典型的揣着明白裝糊塗,等於什麼都沒做嗎?”

張居正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御史本來是最合適的,但御史不能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能。”

都察院御史,是大明最重要的糾錯力量,但這個糾錯力量壞掉了,被絕對精緻利己者給全面佔領了,張居正不信任御史,哪怕是海瑞帶領的都察院,這不是海瑞一個人就能改變的,海瑞只能決定他自己。

“這羣賤儒!什麼事兒,都卡在了這裡,進退維谷!”王崇古面色變了數變,最終有些頹然的坐下,他的稽稅七條,定的再好,但缺少監察,都是白費心思。

都察院不失靈,大明朝很多制度,都會更加平穩的落實,萬曆維新的步伐,也不會如此艱難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相信一下都察院的御史呢?”汪道昆作爲浙黨黨魁,他有點不確信的說道:“陛下遣戍邊方二百一十人,新的御史臺諫,仔細遴選,還是可以信任的。”

“當初,楊慎帶着人跑到左順門伏闕逼宮之後,二百二十九人或貶、或罰,朝堂清明瞭十數年,過一點時間清理一遍就行。”

汪道昆覺得陛下做得對,把賤儒都遣戍邊方,正好把坑騰出來,順便把循吏安排到這些比較關鍵的位置,都察院糾錯的能力,可以恢復一些。

“大司空所言有理。”張居正思索了片刻,覺得汪道昆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都察院來來回回被陛下收拾了這麼多次,還是有很大改變的,至少睜開眼就說瞎話的御史,已經被清汰掉了。

確實可以試着信任一下。

“王次輔,我這裡倒是有個辦法,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萬士和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這也是陛下的辦法,讓人主動報稅,只要主動報稅,就不會引起稽稅院的注意。”

“他們要是肯主動交,還要稽稅院做什麼。”王崇古總覺得陛下有點異想天開了,陛下一直很英明,但這件事怎麼看都是皇帝在一廂情願。

萬士和麪色極爲古怪的說道:“我起初也是這麼認爲的,但仔細一想,陛下這個法子,是非常奇妙的,讓人主動納稅報稅,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稽稅院可是很特殊的衙門。”

“王次輔,只要惹上了稽稅院,不死也得脫層皮,地方上,一些強龍都不見得能壓下去的地頭蛇,惹上了稽稅院,四處燒香拜佛都沒用,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家破人亡。”

皇帝的辦法是填表納稅,這裡面就涉及到了一個博弈。

只要有人畏懼稽稅院這個特殊衙門的威嚴,主動納稅,那麼稽稅院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對付那些不肯乖乖納稅的傢伙。

有人主動報稅,稽稅院稽稅範圍就會縮小,稽稅院有更多的精力,更加準確、公正的對稅務進行稽查,而越準確、越公正的稽查,就越能加重稽稅院的權威和信譽,就會有越多的人,爲了減少麻煩主動報稅。

只要有人主動,就會有越多的人主動,最後就會在這種循環之下,變成全民主動,讓心懷僥倖之人,無處藏身。

一旦這個邏輯真正建立,慢慢就會形成普遍共識,最終稽稅院只需要付出極少的精力,就可以完成稽稅任務,而且極大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稽稅院的臃腫、僵化。

“原來如此。”王崇古眉頭緊蹙,他已經完全想明白了這個邏輯,但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他思索再三問道:“大宗伯,這個循環成立的基礎什麼呢?”

“是啊,陛下同我講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就直接問陛下了,陛下告訴我,成立的基石就是稽稅院擁有自己的武裝,稽稅千戶可是暴力部門,督辦的都是緹騎,訓練有素、軍備優良,甚至比京營還要精銳一些。”

萬士和有些無奈的說道:“這個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

“陛下英明。”王崇古看了看自己的稽稅七條,突然覺得這個刑部尚書幹不幹,也沒什麼意思了。

陛下一個法子,比他折騰這七條要高明的多。

王崇古再自我審視了一遍,發現自己其實有點陷入了明公思維之中。

明公思維,就是權力的擁有者,長期擁有權力之後,就會陷入只要制度設計的足夠精巧,就能夠將政令推行下去的思維誤區,而忽略了各階級之間博弈的重要性。

之前的工會也是如此,他設計的制度再好,弄了半天,弄得自己灰頭土臉。

而周良寅清汰廣靈縣的冗員,也是自上而下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是各階級博弈,自己受不了,求着周良寅解救。

陛下對階級論理解顯得更加深入一些,能夠利用各階級之間的博弈,來推動政令的完善和實行。

陛下這個時候提出了主動報稅的辦法來,是民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納稅共識,只要不納稅,就有可能被稽稅院找麻煩,而稽稅院已經實行了十二年時間,搞得怨聲載道,也搞得人心惶惶。

擁有一定納稅共識的情況下,主動報稅的循環,就可以推動了,這裡面有個很討巧的地方,在座的四位明公都是一清二楚的,那就是主動報稅的一定是小戶。

小戶的抗風險能力很弱,根本經不起稽稅院的折騰,主動填報納稅避免麻煩的,永遠是小戶,也是數量最多的。

而大戶一定會想方設法的繼續逃稅,這個時候,稽稅院就可以不管小戶,而是直接奔着大戶去,只要辦一兩次,就達到了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效果。

“陛下會發行一種面額不等的稅票,只能用白銀購買,專門給那些不方便報賬的人使用,面值從五十到五百銀不等,方便某些不太方便的人納稅。”萬士和十分肯定的說道:“如果不想被稽稅院找麻煩,犯罪也要納稅!”

王崇古呆滯的看着萬士和,看了半天,才目瞪口呆才說道:“他都犯罪了,他還要買稅票交稅,他要是遵紀守法,還能犯罪去?這種稅票,有人會買嗎?”

“有,而且一定得買。”張居正沉默了半天,終於無奈的說道:“這根本就是陛下收的保護費。”

自己教出來的弟子,真的是掉進了錢眼裡,連犯罪分子的稅也要收!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