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又一年秋

對於繡衣衛,劉榮的感情有些複雜。

就好比周仁——本能排斥特務機構,卻又對這個自己一手建立的特務情報機構,有特殊的情感一樣;

劉榮的本能,也同樣是排斥。

——特務政治,是軟弱無能的象徵、是混亂沉淪的開始。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類似錦衣衛,或是中筒這樣的特務機構,都會對國家政治生態造成難以磨滅的沉重打擊。

沒有人會願意說真話,甚至可能不再會有人‘開口說話’;

沒有人會再批評劉榮,甚至都不再會有人開口評價劉榮。

朝堂內外,每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謹言慎行’,放在不被中央特務機構抓到把柄上,根本沒精力,也沒心思去辦事兒、去幹活。

這樣的中央、這樣的政權,不崩潰纔是怪事。

但你要是說,直接把繡衣衛給完全取締,劉榮其實也是不大願意的。

首先,特務政治這個東西,誰都可能反感;

唯獨最高統治者,非但不會反感,反而還會對其寄與重望。

因爲特務政治機構,能極大的滿足最高統治者近乎病態的掌控欲。

所以,無論是怎樣的性格、爲人,只要屁股坐在最高統治者的高位之上,就很難對特務政治生出本能的、由衷的抗拒。

——劉榮當然也不例外。

其次,特務政治和情報機構之間,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特務可以是情報人員,情報人員也可以是特務;

特工的任務可以是蒐集情報,也可以是暗殺、迫害。

好比大明王朝鼎鼎大名的錦衣衛,一開始,就只是個秘密調查百官,蒐集百官‘起居錄’的情報機構。

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職權壓上去,順帶着也被授予了許多權限,錦衣衛才發展成爲後來,讓百官公卿懼怖的暴力機構。

所以,類似這樣的機構,究竟怎麼用、用來作什麼,也完全取決於最高統治者,且完全不受任何人影響。

換而言之:只要最高統治者——只要劉榮能抵抗‘掌握公卿百官起居錄’的誘惑,給與繡衣衛正確的引導,那就出不了大問題。

說白了,一個情報機構/特務機構,究竟是會變成錦衣衛,又或是中筒、軍筒,還是會變成國家安全性質的正規部門,就看劉榮想要做什麼。

是想在漢室政壇掀起白色恐怖?

還是想正兒八經搞得國家安全部門,進行一些反間諜、反滲透的工作,以及對外情報蒐集工作?

劉榮顯然想要後者。

那麼,既然是要搞一個正兒八經的,不影響政治生態格局的情報機構,那這個機構的權限,其實就需要進行嚴格限制。

類似於‘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樣的權力,原則上是不能加到這樣的部門的。

要打探情報,那就老老實實打探情報;

至於根據情報做出應對,決策權還是應該由中央掌握。

這就好比眼睛、耳朵——你就看、聽,然後把看到的聽到的上傳給大腦,讓大腦決策就行;

而不是讓眼睛去殺人、讓耳朵去抓人。

明確了這些原則,劉榮和周仁說起繡衣衛的未來規劃,大體方向也就清晰了許多。

“過去,繡衣衛隱於幕後,上不得檯面;”

“但往後,繡衣衛不敢繼續藏着——至少不能完全藏着。”

“至少朝堂內外要知道,我漢家有一個叫繡衣衛的部門。”

“而這個部門的職責,哪怕不爲朝堂內外知曉,也至少要讓公卿百官知道:繡衣衛,並不是監察百官的部門。”

“至於北方草原、南方百越,西南夷、朝鮮半島,大體都能歸爲‘對外事務’;”

“再加上關東宗親諸侯,都是需要繡衣衛暗中監視、掌握動向的。”

“在這些方面,繡衣衛日後的職責和過去一樣。”

一番話說出口,劉榮適時止住話頭,給周仁留下了充分的反應和消化時間。

也果然不出劉榮所料——在聽聞繡衣衛,即將迎來正規化、常態化的改制之後,周仁的面容上,只一片說不盡的心安。

事實上,對於繡衣衛未來的走向,不單是繡衣衛內部心慌——就連周仁這個繡衣衛指揮使,也同樣是憂心忡忡。

還是那句話:繡衣衛自上而下,掌握了太多太多關於漢家朝堂中央,乃至於關東宗親諸侯,甚至歷代漢天子的秘聞、秘幸。

隨便一個繡衣衛的探子,都能將大腦裡儲存的諸多秘聞,作爲一部完整的野史的內容來源。

這樣的部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成爲封建帝王棄之如敝履的一次性用品。

故而,在過去這些年,尤其是吳楚亂平,繡衣衛自認爲即將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這幾年時間裡,繡衣衛自指揮使周仁以下,都可謂是人心惶惶。

但當劉榮明確提出改造繡衣衛,使其成爲一個正規的情報部門,甚至是國家安全部門之後,周仁總算是徹底安下心來。

這就好比一個混在黑道的警方眼線,終於等來了自己夢寐以求,甚至做夢都不敢想的正式編制——總算是上了岸,又如何不熱淚盈眶?

心中最大的石頭落了地,周仁也是花了好一會兒,才勉強調整好了情緒。

而後,便從繡衣衛指揮使的角度,也給出了自己針對繡衣衛改制的意見和看法。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也是不少的。”

“其中最嚴重的一項,便是過去這幾年,繡衣衛上下‘爲了查探而查探’——探不出其他有用的情報,便無所不用其極的編排宗親諸侯。”

“雖然基本沒有出現過無中生有、胡編亂造,但聽風就是雨,誇大其詞、言過其實的情況,卻是實在不少。”

“究其因,固然是繡衣衛上下唯恐兔死狗烹,擔心沒了吳楚,繡衣衛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於是便無所不用其極的,證明自己‘有用’。”

說着,周仁也不由得長呼一口氣,神情略帶蕭瑟的搖頭苦笑一聲。

“日後,這樣的情況固然是要避免的。”

“但未免過猶不及,恐怕陛下,也不能讓繡衣衛上下完全安心。”

“——若無論如何,繡衣衛都安全、都不會被取締,那繡衣衛上下,恐怕就會被慵懶之風所充斥。”

“故而,繡衣衛上下,即不能有‘沒成果就要滅亡’的過度緊迫感,也不能完全沒有緊迫感。”

“其中的度,恐怕還需要陛下好生斟酌……”

周仁一番話,算是正好點中了劉榮心中的擔憂。

——不同於朝堂上,任何一個由官員組成的行政部門,繡衣衛這個情報部門,真的是太過於特殊。

這裡的特殊,不單侷限於權責、工作方向,以及更加複雜的人員構成;

也同樣包含周仁所說的:緊迫感。

作爲情報機構,尤其還是上不得檯面的情報機構,繡衣衛在過去這些年的人員流動,顯然不大能保證質量。

真正有本事的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專業對口的情報收集能力,都不可能成爲繡衣衛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優秀人才。

說白了:要不是身上有點兒毛病,如政治成分不好,又或是履歷不好、有前科之類,誰願意放着正兒八經的其他屬衙不去,跑去繡衣衛做暗探、眼線?

而魚龍混雜的人員構成,讓繡衣衛擁有許多出人意料的情報渠道的同時,又使得繡衣衛的人才隊伍建設,也同樣具備一些尋常部門不存在,或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奇怪問題。

好比周仁剛纔說的:讓他們不安,他們就要亂搞,來證明自己‘有用’;

可若是讓他們太安心,他們又會懶散‘無爲’,象徵性打卡上下班,持續性出工不出力。

無爲而治四個大字,出現在朝堂上,已經夠讓劉榮感到噁心了。

再出現個以‘無爲而治’作爲行事準則的情報部門,或者說是國家安全部門,那劉榮怕不是要氣吐血。

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在清楚繡衣衛上下的‘裁員’擔憂後,也要第一時間給他們緊迫感,如績效之類,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當然,相較於懲罰性質的所謂緊迫感,劉榮還是更傾向於獎勵性質的鼓勵。

比如:某個被繡衣衛談查到的情報,在經過覈實之後,針對蒐集到該情報的個人和部門,進行包括但不限於金錢的獎勵;

如此一來,哪怕是爲了錢,繡衣衛上下也會認認真真的工作,而不是端着鐵飯碗渾渾噩噩。

只是這件事,劉榮還需要考慮考慮。

還是那句話:相比起其他司法、行政機構,繡衣衛這樣的情報部門,實在是太過於特殊。

他們很容易走上極端。

要麼胡搞瞎搞,編排宗親諸侯,要麼徹底躺平,完全不作爲;

在他們眼裡,似乎永遠都沒有‘折中’這個選項。

所以,對於這樣極端,而且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轉變爲另一個對立面的極端的特殊部門,任何措施,都需要慎之又慎。

——用金錢作爲激勵,鼓勵繡衣衛更努力的工作,理論上是可取的;

但如何避免它們再次走上極端,發生諸如‘繡衣衛爲了獎勵,編排朝中公卿酒池肉林’之類的離譜時間,還需要好生斟酌,並再三推敲。

換而言之,這件事,急不得。

但無論如何,過去這些年,壓在繡衣衛上下心中的,那個名爲‘說不定哪天就要下崗’的大石,卻總算是落了地。

而繡衣衛,在劉榮眼中,其實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上下用於查探情報、行賄宗親諸侯左右的錢金,似乎都並非直接出自少府內帑?”

一聽劉榮問起此事,周仁便當即明白過來:劉榮,是要針對繡衣衛混亂的財政系統,或者說是‘經費審批系統’動刀了。

故而,周仁並沒有急於開口答話,而是低頭思考了許久。

措辭一番,又組織好語言,周仁纔將過去這些年,繡衣衛內部的大體運轉模式娓娓道來。

“正如陛下所言,繡衣衛放出探子,無論是探子的衣食住行,還是行賄、交好,都需要不少錢、金。”

“這是一筆相當不菲的開支。”

“——就拿當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前距離;”

“當時,吳都廣陵,便有繡衣衛分司一處,屬繡衣衛者百五十,爪牙上千。”

“爲了維持着千餘人,在廣陵城的情報蒐集,以及針對吳王宮的查探,先孝景皇帝每年,就要賞賜臣不下五百金。”

“而這五百金,僅僅只是廣陵一城所需。”

“餘者——如趙都邯鄲,齊都臨淄,燕都薊邑,楚都彭城等,用度雖少些,卻也少不到哪裡去……”

一聽周仁這話,劉榮便算是明白過來,繡衣衛過去的經費,是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得、下發了。

——直接由天子巧立名目,給指揮使:周仁降下賞賜;

再將這個賞賜作爲項目經費,下發到繡衣衛內部具體的部門,或是具體的個人手裡。

如此一來,項目經費有了,朝堂內外卻也不會因爲一筆不明所以、說不清楚的額外支出,而對繡衣衛的存在有所察覺。

至於這麼做的弊端,則正是劉榮方纔,表示繡衣衛未來‘不能再完全藏在幕後’的原因所在。

——天子賞賜,尤其還是無緣無故的賞賜,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指不定能出什麼亂子!

好比周仁這個繡衣衛指揮使,先帝每年幾千金的賞賜下去,別說是後世野史了——便是如今朝堂內外,都有人說郎中令周仁,是先孝景皇帝的老相好、好基友了。

偏偏劉榮還無從辯駁!

畢竟老劉家的皇帝,在這方面的名聲向來不算乾淨。

所以,爲了以後不被造黃謠,不被野史描述爲‘和郎中令拼刺刀’的基皇,劉榮必須讓繡衣衛,在一定程度上‘浮出水面’。

因爲只有這樣,繡衣衛才能得到一筆正常渠道的專項撥款,而非天子給予指揮使個人,再被指揮使偷偷用於繡衣衛運作的所謂賞賜。

再者說了:恩出於上!

繡衣衛這麼個要害部門,經費明明出自天子,名義上卻都是由指揮使‘自掏腰包’,這算個什麼事兒?

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07章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9章 降維打擊?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6章 困獸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205章 羽林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6章 困獸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152章 博望苑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46章 廟算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8章 秦老匠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我再改改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11章 幽冥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88章 藍圖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142章 啊這?啊???第458章 難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388章 藍圖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87章 商賈第416章 大棒!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章 困獸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16章 大棒!第38章 秦老匠
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07章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9章 降維打擊?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6章 困獸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205章 羽林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6章 困獸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152章 博望苑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46章 廟算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8章 秦老匠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我再改改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11章 幽冥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88章 藍圖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142章 啊這?啊???第458章 難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388章 藍圖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87章 商賈第416章 大棒!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章 困獸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16章 大棒!第38章 秦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