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

方仲永自賑災事宜安排好之後,又去白馬山守了兩天。看張攀龍幾人做起事來,也是很有條理。一切走上正軌之後,便放手交於別人去做了,自己仍然回到家中溫書、練字。

中國人的習慣,不過了元宵節是算不得過完年的。縣學規定的開學時間也是正月十六。方仲永起了個大早,來到了學堂。劉先生管理素來嚴格,尤其不喜學生遲到。若有遲到者,輕則罰站,重則戒尺伺候。

方仲永進到學堂,還沒來得及詢問張攀龍等人災民的情況,劉先生已經進來了。只見先生面色嚴肅,聲音低沉而有力地道:“按往年慣例,二月二十就會有縣試了。若是到時有成績優異者,可往州城撫州參加四月的州試。若能州試過關,就可以參加江南西路的路試了。若能通過,就算是有了秀才功名了。有秀才功名者,纔可參加九月的解試。至於以後的省試甚至是殿試,先生我也沒考過,就不多說了。”學生們鬨堂大笑。

劉先生待學生笑夠了,才道出了下文:“總之,留給你們的時間只有不到四十天了。因此,這段時間內,每十天休沐半天以便你們盥洗沐浴。不得請假,不得曠課,不得遲到。明白了嗎?”學生們稀稀拉拉的回答“明白了”。

方仲永覺得有些誇張,小升初用得着這麼鄭重其事嗎?

各位看官,如果把北宋科考的環節與後世對比的話,縣試約莫是小升初,州試就是中考,路試就相當於高考了(過了就是秀才,也就相當於大學生了),解試就是考研,省試(尚書省組織的考試)大約就是考博。至於殿試就厲害了,抵得上高級公務員考試了。

小升初自然是不算難的,可若是整個撫州只有一個學校招生呢?撫州乃是下州,僅轄臨川(州府所在)、崇仁、宜黃、金溪四縣。共有參加名額六十五個,分到金溪縣只有十五個名額。縣學五十三名學生,是要淘汰掉七成多的。且縣試是在金溪本地舉行的,知縣大人、縣丞大人、主簿、典史等官吏都可參與。這樣,也就給瞭如張攀龍一般的二代提供了舞弊的機會。儘管有劉先生鼎力支持,方仲永也覺得難度不小。

把擔憂委婉地和先生一說,劉先生哈哈大笑道:“你多慮了。且不說縣衙諸官吏要顧及顏面,不敢將真有才學的學子盡數黜落。更何況他們還有舉薦的權力,推薦自家子侄直接參加路試就是了,無須擠佔寒門學子的名額。”

沒有了後顧之憂,方仲永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別看只是個縣試,規矩和高級別的考試是一樣的。

詩賦、經義、策論一樣不少。

詩,都是命題詩,且限定韻腳。若是不能按韻落字,即爲不合格。雖然有些限制了思路的缺陷,但考試嘛,論的未必就是詩才。古來這麼多的應試詩,除了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外,餘者幾無名篇。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韻書》就是爲了對付它的。先把詩寫出來,換上符合韻腳的近義詞也就是了。儘管可能會差了點兒意思,大體不差就行了。

還要記住特殊的格式要求:比如本朝皇帝名“禎”,那你在考試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不能出現“禎”字的,太祖、太宗的名諱也是如此。你看看人家明太祖朱元璋多貼心,怕天下讀書人爲難,特意給自己的後輩按金木水火土的偏旁取名字。本來平常的一個“照”字,加了個火字旁,不就不用考慮避諱的問題了?

解決避諱問題就更簡單了。宋朝開國至今僅四位皇帝,分別爲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及當今官家趙禎(仁宗是廟號,死後用的),凡是他們名字上的字一律不用就是了。

最難的是策論。

“策”還好說,就是對時政簡要地說一說建議,屬於簡答題。“論”就要回答地詳細而可行。因爲古人的“淳樸”,他們深信由文章(特指論述性質的文章)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品德與格局。

他們認爲,敢於鍼砭時弊的人,往往都是剛直清廉的人,如文天祥。考官王應麟評價文天祥的試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果然如王所言,後來文天祥孤軍抗元,從容就義於大都,並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輝詩句。

如果是個沒有立場、投機取巧的人,他的文章往往都是言之無物、見風使舵的。如明代建文帝時的狀元胡廣。狀元卷中,他對於行“仁政”的問題,半句不及現實,只是空泛的議論“賢才”,“禮樂”,“事得其序,物得其和,則禮樂見而仁義著矣”,如此云云。針對第二問之“惡人”(實指朱棣),胡則引經據典,大加鞭撻,這和他以後背叛建文帝而迎奉朱棣形成鮮明對照,也從他與解縉聯姻,後解縉招禍又欲悔婚等事件中得到印證。

假如在事先不知道考題的情況下,哪怕你是久經考驗的資深寫手,總不免在長篇大論中暴露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若是考官仔細分析,是不難發現一個考生的執政理念的——古代科舉的合理性就在於此。雖然有不少人在宦海浮沉中喪失了自我,淪爲金錢和權勢的奴隸,但初入仕途的誰沒有一顆紅心呢?

《禮記·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要格物致知,然後誠意正心修身,最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目標。前者屬於個人修養,後者屬於執政理念。

劉先生認爲方仲永的個人修養很好,齊家做得也還不錯,但明顯缺乏對於執政一方的問題的思考。

各位看官切莫吐槽,古時的讀書人都是經常YY自己若爲封疆大吏如何如何,自己若執宰天下又如何如何的。《論語·侍坐》中,孔夫子的幾位高徒的志向無一不是治理一地,區別只在於地方大小、用時長短。連粗通文墨的黃巢年少時也說“他年我若爲青帝”,儘管口氣狂了點兒,但也可見古時讀書人想“代天子牧民”的心態的。

但是方仲永兩世爲人,都沒有過“牧民”的想法。前世,他是那個被“牧”的對象,不用想也不敢想;今生,雖也想着爲國爲民做些事情,但他始終覺得離自己很遠。執政,最起碼也得是官員才能考慮的吧?自己現在連個秀才都不是呢?

劉先生對方仲永的不思進取是很鄙夷的:“鼠目寸光!若不提前謀劃一番,你如何答那策論?”

方仲永暗自腹誹:偷偷地躲在一邊YY着“我要稱霸全球”,真的有您說得那麼理直氣壯嗎?

當然,古人的YY,呃不,正治理念是有教科書的。

其一曰《管子》。託名管仲所著,實爲先秦時期各學派的言論彙編,有人甚至認爲其內容涵蓋了西漢初期的某些論述(郭沫若語)。放到後世,大概就是《正治經濟學》一類的書籍。共八十六篇,其中十篇僅存名目。

其《牧民》、《形勢》等篇講霸政法術;《侈靡》、《治國》等篇論經濟生產,此亦爲《管子》精華,可謂齊國稱霸的經濟政策。其中關於經濟的某些理論,在後世看來也是非常先進甚至可以說是激進的。

如《侈靡》中“興時化若何?莫善於侈靡;賤有實,敬無用,則人可刑也。……”等語,簡直就是古代版的“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其經濟觀點先進了兩千年。當然了,過於先進也是缺點。在管仲死後,齊國迅速地沉湎於侈靡之中,而忘記了侈靡的目的是爲了富國。最終導致人人貪圖富貴,成爲戰國七雄裡面唯一一個直接向秦國投降的大國。

方仲永從來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但當他聽先生仔細地講解了管仲的理論,還是着實讓他震驚了一回。這貨難道是經濟專家穿越的?

更讓方仲永震驚的是《韓非子》五十五篇。如果說《管子》是正治經濟學,《韓非子》就是純粹的考高等公務員的教科書了。後世對《韓非子》這本書解釋的都不太清楚,方仲永的印象還停留在“法家代表作”、“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等等籠統的介紹上。到底是怎樣的“代表作”,怎樣的“集大成者”,他就和大多數人一樣說不清楚了。

當然了,《韓非子》一書不被後世推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過於強調嚴刑峻法與歷朝歷代崇尚的“仁孝治國”的口號衝突之外,韓非子的大嘴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儘管韓非子本人有些口吃。看看他都說了些什麼?什麼“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什麼“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你讓後世制霸天下、“獨孤求敗”的儒家怎麼看你?不把你韓非子從墳裡挖出來用大炮轟三天,都可以說是極厚道的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詆譭”儒家的《韓非子》一書,爲什麼沒有被口誅筆伐甚至是直接404呢?

無他,自家事自家知。無論儒生們多麼崇拜孔聖人,仁義禮智信多麼的高大上,但他們深知,管理或者說治理一地的“牛羊”(牧,不就是放牛嘛)僅靠仁孝是遠遠不夠的——即使有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賢相趙普。有牛羊病了怎麼辦?講仁義?那是巫婆乾的事兒。有不聽話的牛羊怎麼辦?講仁義它又不聽,只能靠鞭子了。更嚴重的是,有豺狼來了怎麼辦?講仁義?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瞭解一下。

總而言之,要想當一個好的牧人,不僅要學會仁孝等“青草、清水”,還要學會用鞭子,甚至是棍棒刀槍。

以《韓非子》爲代表的法家著作,就是提供鞭子的武器庫。不想當好牧人的讀書人,不是個好讀書人,“學而優則仕”嘛!於是,儒生們一邊對“羞辱我先賢”的韓非子大加貶斥,一邊偷偷地研究鞭子、棍棒的用法,所謂“儒皮法骨”是也。

劉先生其實不是一個好牧人,因爲他並沒有放牧的經驗。

劉先生也甚有自知之明,推薦了吳仁禮這位擔任過實職的牧人來教方仲永《韓非子》。別看吳先生一副風流才子、放蕩不羈的樣子,講起法家的理論也是一套一套的。方仲永深切懷疑,王安石一心一意地搞變法是受了他舅舅的影響。

這天,吳先生講到《六反》,問道:“必知則備,必誅則止;不知則肆,不誅則行。何解?”

方仲永規規矩矩地答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壞人在一定能被察覺的情況下,纔會戒懼;在一定要受懲罰的情況下,纔不敢再犯。在不能被察覺的情況下,他就會放肆;在不會受懲罰的情況下,他就要橫行。”

吳先生搖搖頭道:“膚淺!這句話的意思絕不只是字面上那麼簡單,它更深層的意思是說要建立完善的律法,使百姓知道律法不可犯;若有違反,執法的時候就要嚴厲,讓別的尚未觸犯律法的人警醒。”

方仲永則很是疑惑:“如此一來,豈不是會落下酷吏之名?”

“酷吏?什麼是酷吏?只論對錯,不講人情的纔是酷吏。若有那爲報母親被辱之仇而手刃仇人的孝子,你當如何決斷?不問緣由一刀砍了的就是酷吏,法內容情又妥善安置其家人的就是仁義的青天了。此中尺寸,你當仔細琢磨,認真思量纔是。”

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七二章 非誠勿擾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一二章 挖坑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六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二七章 少年派的故事會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
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七二章 非誠勿擾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一二章 挖坑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六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二七章 少年派的故事會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