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春闈

春闈也者,語出唐王勃《釋迦佛賦》:“寶殿之龍顏大悅,春闈之鳳德何虞。”但王勃的春闈指的其實是東宮太子,與在春二月舉行的禮部試並無關聯。

只因是在春季舉行大考前,各路錄取的貢士需到禮部報到,填寫考生資料,發放准考證(?),因此更準確的說法是叫做禮部試。又因禮部原由中書省轄制,又稱省試。

於方仲永來說,卻一點都不認爲省事兒。一番填寫個人信息,一番調查是否冒籍、是否頂替、是否有違法記錄下來,還需要等禮部貼出座次表,實在是繁瑣之極,無趣之極。(面熟吧?像不像高考?)

本次禮部試得到了全國的一致擁護與支持,上至官家,下到黎民百姓,紛紛拿出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支持本次省元競猜的活動中來。大家紛紛猜測,那金溪神童方仲永能否連中五元甚至是六元,因此方仲永的賠率也是最低的一比一倍二,賠率較高的有徐綬、楊察、張唐卿等人,還有那柳永的擁躉生生地把柳永也擡進了賠率前十名。

最令人意外的是,黃庠那個“多愁多病身”的傢伙,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居然也蒙官家特許,如歷史上一般報名參加了省試。結果,也如歷史上一樣,因爲身體原因,再次未能及時參加省試。雖聽聞官家擡舉,特許他在場外答題,但想要奪得省元,卻是萬萬不能了。着實令一些想要押注黑馬爆冷的投機者懊惱不已,粉轉黑者甚衆。

至於本次的主考,其實最恰當的人選非晏殊莫屬。但晏殊以避嫌爲由,拒絕了。

至於避什麼嫌,大家心知肚明地沒有點破。趙禎還虛情假意地說什麼“令公子與貴同鄉皆才華橫溢之輩,無須掛懷”,晏殊只是堅持。“無奈”之下,火線提拔樞密副使王曾爲禮部尚書,統領本次省試。

那王曾本是鹹平五年的狀元,更是連中三元者,其道德、文章皆是大大的有名,資歷更在晏殊之上。若非參與劉太后之事過多,早就是宰相的不二人選了。以其爲主考,無人不服。

這些事,自上元節後便突擊學習月餘,二月十七入開寶寺貢院考試的方仲永是不知道的,也沒心思知道。

你以爲晏殊當主考就會對方仲永大大的有利了?圖樣。

說不定晏大人爲了顯示自己的公平、公正、公開,特意把原本各考官擬定的自己的名字給劃掉呢?當然,劃掉不至於,但降一下名次還是很有可能的。

同樣參加省試的晏居厚,剛出考場,就拉着方仲永說起這些門道,當真是口若懸河,如數家珍。

問他考得怎麼樣了,晏居厚答道:“還能怎麼樣?糊了!你也知道我的底細。要論詩詞,還算勉強可爲之,雖不如文遠,但自問應考無虞。貼經、墨義考的是死記硬背的功夫,也不至有什麼大問題。但時務、策論實非我所擅長。湊合着寫出時務三條,已是焦頭爛額。到了論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要是考官不瞎的話,被黜落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見曾鞏也從考場出來了,晏居厚問道:“子固考得怎麼樣了?”

曾鞏答道:“不怎麼樣。”

“不怎麼樣是怎麼樣?”

“不怎麼樣就是不怎麼樣!”

前來接考的曾曄充分發揮了一個不靠譜的哥哥的職能,安慰道:“沒關係。大不了下次重考就是了。”

看着老實人曾鞏都要哭了,方仲永問道:“可是詩詞有爲難之處?”

曾鞏道:“其實沒有那麼差了。只是先考策論,又考詩詞,覺得之前的準備未曾用上,頗有手忙腳亂之感。行文時也很是艱澀,總覺得未能淋漓盡致,是以才說不怎麼樣!”

看看,這就是嚴於律己的高人與晏居厚那學渣之間的差距。人家只是覺得考得不太好就懊惱不已,這貨烤糊了還不以爲恥,一副“我考不好怎麼了”的欠揍模樣。再對照自己,方仲永不禁暗道一聲慚愧。看來自己的心性和格局還有待提高呀!

早有晏府的家人等候在考場外,將“意氣風發”的晏大公子接了回去,方仲永也只是讓晏居厚給晏溶月捎了句“一切安好”的話,不曾同行。也拒絕了曾曄去喝酒散心的建議,獨自乘車去了客棧。

管他結果如何呢,當下最重要的是休息。嗯,休息一下。

與方仲永幾人在接下來的幾天散心的閒適不同,負責閱卷的一干人等早已經是忙得焦頭爛額、四腳朝天了。

彌封,謄錄,各科考官評定等級。其間,若有幾位閱卷人意見不一致,還需由主考統籌。最後,將擬定合格者的試卷交由主考和各科考官,共同拆封、記錄名次。

拆開第一份試卷,看到名字,王曾笑道:“諸公的意見竟是如此一致乎?這方仲永果有經天緯地之才乎?”

負責策論的考官道:“在下只管策論之事,至於詩詞非我所長,不敢胡言。但以在下拙見,此子策論之言及治民,頗合剛柔相濟之道,又深得儒皮法骨之韻味。竊以爲是哪位勳貴高官之子弟,不曾想竟是個無有根底的士子,也不枉在下一番苦心了。”

王曾又問負責詩詞和經義的二位考官:“你們也認爲那方仲永的詩詞、經義帖墨爲上佳嗎?”

wωω ¸тт kǎn ¸℃ O

二人齊聲應道:“是!”

經義帖墨爲最低級的閱卷任務,考官曆來沒有什麼發言權。但向來作爲省試第一場的詩詞變成了老二,負責詩詞評卷的曾公亮憋着一肚子火,率言道:“那方仲永屢有佳作問世,上元節一曲《青玉案》使汴梁紙貴,試問諸公誰堪比擬。我等若是評了箇中下,豈不讓世人恥笑?只恨俗務纏身,至今緣慳一面,未曾得一晤呀!”

王曾笑道:“明仲無須介懷,老夫也只是隨口一問而已。當日在宣德樓上,那方宣德郎可是大大地出了風頭呀!只是,老夫離得遠,也是不曾有機會敘談。甚憾!”

衆人都知道王曾職務變遷的根由,不敢接話。

王曾不由自嘲一笑,與他們說這些做什麼?官家仁慈,此次大考又起復老朽,實乃天大的恩遇,怎可出言怨懟?

王曾正色道:“既如此,則此次省試就以方仲永爲案首,你等可有異議?”

衆人皆道“無”,王曾便提起筆來,正要寫下名字,卻聽有官家旨意傳來。隨口問道:“是何人來傳旨?”

書吏答道:“是天章閣待制張堯佐。”

王曾怒道:“省試乃爲國掄才大典,關他個外戚什麼事?不見!”

有心腹之人極力勸道:“那張堯佐乃張貴妃之伯父,大人仕途艱難,怎可貿然得罪了宮中貴人。且又奉旨而來,並不損大人清譽呀!”

王曾長嘆一聲道:“這官當得也忒艱難了!接旨吧!”

要知道宋朝的士大夫還是很傲嬌的,平常見了皇帝也不過是拱一下手,口稱“官家”,如明清那般動不動就跪下的奴才是大大的不同的。

王曾見了張堯佐後,也只是拱手道了聲:“臣接旨。”

別看張堯佐頂着個外戚的名號在外面胡作非爲,但在曾經當過首相的王曾面前還是很老實的。

他笑嘻嘻地說道:“在下傳的是官家的口諭。前幾天不是讓那黃庠在場外比試嘛,官家看了黃庠的試卷後認爲是個人才,就讓在下拿來讓尚書大人評定等級,也好加入名錄中去,許他個正途出身。”

王曾沉吟了一下道:“還請張大人把那黃庠的試題拿來一觀。”

當下張堯佐取出試卷,王曾仔細地審閱了起來。要說那黃庠的水平着實不低,史上能奪得省元也絕不僅僅靠的是運氣。

等王曾看完試卷,張堯佐急切切地問道:“如何?可能得省元嗎?”

聞言,王曾很有深意地看了張堯佐一眼:“張大人何以如此關心這黃庠?可是與此人有親?”

張堯佐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他是洪州分寧人,我是河南永安人,誰與他有什麼親?只是此番省試,京中各大盤口開出的賠率俱都差強人意。唯有這黃庠有一賠十的賠率,是以在下就買了一萬貫在他身上。若是有大人幫忙,讓在下賺些銀錢,定不會虧待了大人。當然,官家那裡也自有在下分說,不使大人爲難!”

“哦,不知能分給老夫幾何呀?”

張堯佐財迷心竅,壓根兒沒注意到王曾語中的諷刺,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成,或者三萬貫也可以商量。”

王曾勃然大怒道:“你當這省試是什麼所在?你當老夫是什麼人?如此大典,竟淪爲你這等蠅營狗苟之輩斂財之手段。着實可惱,着實可恨。老夫拼着這官位不保,也定不能讓你等詭計得逞!送客!”

張堯佐冷笑道:“王曾,你可想清楚了,這可是官家的旨意,又有貴妃娘娘的顏面。得罪了我不要緊,得罪了官家和娘娘,你吃罪得起嗎?”

王曾怒極反笑:“老夫只知宮中有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未知你口中的娘娘又是哪個?張堯佐,你不過一倖進小人,焉敢在老夫面前嘵嘵狂吠?且官家聖明,焉能下讓老夫卓拔那黃庠爲省元的旨意。定然是你狐假虎威,曲解官家旨意,實爲矯詔也。他日上朝,必不與你善罷甘休!”

那張堯佐不過粗通文墨,論口舌如何是連中三元的王曾的對手。只得恨恨地道:“好,好!我說不過你,但你原本已是惡了官家,此番作爲,定然要你人頭落地,以泄我心頭之恨!”

王曾狂笑不已,厲聲道:“某家大好人頭在此,你若有那個本事,只管拿去。某家若是皺一下眉頭,也枉我白讀聖賢書多年!”

說罷,一揮袖,竟是直接回了議事堂,一刻也不願意多呆了。

議事堂中諸人聽到吵鬧,盡皆面面相覷。見王曾回來後,直接在榜單上寫下了方仲永的名字,衆人大驚。

曾公亮勸道:“王公切莫衝動啊!還請三思而後行。”

王曾笑道:“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老朽不才,常思追慕先賢也。設諸位處老夫今日之處境,又當如何?”

衆人沉默。

接受張堯佐的條件?開什麼玩笑?這是想要遺臭萬年嗎?古來誰曾見過場外的省元的。

不接受?那張貴妃深得皇帝喜愛,甚至有傳言說官家原本是想立她爲後的。得罪了她,今後的仕途只怕要“無亮”了。

也許,大概,可能自己還是要學王尚書吧!

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十三章 BBQ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七章 演出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三章 似乎富裕的北宋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四五章 人生是一場修行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十一章 受虐堂兄的愛情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四十章 毒殺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十四章 賑災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五十四章 江風太大了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章 普通坑人版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
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十三章 BBQ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七章 演出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三章 似乎富裕的北宋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四五章 人生是一場修行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十一章 受虐堂兄的愛情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四十章 毒殺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十四章 賑災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五十四章 江風太大了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章 普通坑人版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