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

正如前文所言,縣試也就相當於小升初的考試。在後世實在是不值一提,在如今的方仲永看來也沒有多大的難度。

即便是有種種的限制,但一個小小的金溪縣又哪裡有那麼多的人才。除了吳先生家出過幾位進士,本朝並無別家有過較大名氣的人物。以方仲永目前的水平,在本地不敢說首屈一指,縣試的第一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比起三四天的解試、省試,縣試的考試時間只有二月二十一天。考試內容雖然也是照着解試的模塊,內容卻是大大的縮水了,有點兒明經科的意思:帖《論語》十帖;《春秋》墨義十條;詩一首;論一篇。

考試場地就在縣學,監考有一班書吏、押司(就是及時雨宋江的職務),閱卷則由知縣大人、縣丞大人(張攀龍他爹)、劉先生、吳先生,滿滿的一股草臺班子的感覺,方仲永甚至覺得有些搞笑。這樣的考試,能考出真實成績來嗎?

但劉明軒先生很是重視,他嚴肅地說:“你們的成績如何,老夫心知肚明。此次縣試,說白了就是爲了能去撫州參加州試,甚至是到洪州參加路試,以期能夠取得秀才功名,乃至舉人功名。但不要忘了,如果推選上去的盡是酒囊飯袋,豈不是丟了我金溪父老的顏面。因此,老夫不管你是走了何人的門路,在老夫這裡一概走不通。便是知縣大人的顏面,也沒有我金溪父老的顏面大。”

在聽了劉先生的一番考前動員之後,方仲永也收起了對縣試的輕視。有多少英雄豪傑敗亡於粗心大意之下,晉景公上個廁所不小心淹死了,拿破崙因爲痔瘡不小心打敗了滑鐵盧之戰。再說了,人家都是三元及第,咱要是弄個六元及第那才叫牛呢!

雖然景祐元年的三鼎甲,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印記,官位做的最高的榜眼楊察也不過是個戶部侍郎、三司使(最高職務是御史中丞)。可萬一,人家就愛考試,就會考試呢?

巳時整,一聲鑼響,標誌着考試正式開始。有衙役舉着書有考題的牌子在校舍穿行,並高喊題目——這可不是爲了告訴外面的人考什麼,而是爲了照顧視力不好的考生。當然了,就這麼幾十個考生,直接寫出來也費不了什麼事兒。

但劉先生覺得,提前讓考生熟悉一下大考的環境有益無害。這在後世有個專門的名稱,模擬考試。

默寫十句《論語》沒有任何難度,不僅對方仲永,對其餘考生也是如此。默寫課文您都不會,回家洗洗睡吧!儘管沒難度,方仲永還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用漸趨完善的館閣體書法認真寫下答案,並仔細檢查了一下有無錯別字。

半個時辰後,放墨義《春秋》十條題。爲了加大一點兒難度,生僻易錯的句子出現了。如這題:“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

若是認真聽講的,知道出自《季樑諫追楚師》中鬥伯比對楚子說的話,知道大意是說我們不能在漢水以東得志,是我們的過失。解釋到這,大概就算是合格了,但仍算不得優秀。還要說明白楚國想要得什麼“志”,孔子爲什麼會把楚武王貶稱爲“楚子”。看着同學們在抓耳撓腮,方仲永露出學霸的笑容——必勝的笑容,對弱小者憐憫的笑容。

方仲永簡單地吃過午飯,喝了些竹筒裡的茶水,趴在桌上美美地睡了半個時辰——先生說了,大考要三天不出考棚,眼下只當是適應了——下午的考試又開始了。

詩的要求是吟誦花卉一種,不限韻腳。

這實在是極寬鬆的條件了。要知道,既限制內容,又限制句尾用字(韻腳),任你有百般的才華也是枉然。

既然題目如此寬泛,方仲永也就不客氣了,直接一首《金溪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何家。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絲弄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略有改動。)以陸放翁的詩才,若是連這小小的縣試也過不去的話,就實在是太搞笑了。

詩題之後是論題:牧民。此題看似簡單,實則藏了個大坑。若你只以“仁孝”爲抓手,必會落個迂腐的評價;若是隻以嚴刑峻法爲要,酷吏的“桂冠”送給你了。

看到這題,方仲永驚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沒有吳先生的法理相濟的點撥,自己恐怕仍然要傻愣愣地說“以法律爲準繩”的白癡理論了。現在嘛,就好辦了。無外乎法中有理,理中有法的車軲轆話,表明自己既尊重朝廷法理,又不忘聖人教誨,定能搔到知縣大人的癢處——這題百分百是盧知縣出的。因爲只有他們這些人才會做那種一邊當biaozi一邊立牌坊,一邊說“吾不忍見牛觳觫”一邊開心地吃牛肉的事兒。

方仲永先在稿紙上寫了一遍,仔細檢查了有無錯別字、避諱之類的問題,才又慢慢地一筆一劃地往試卷上謄寫。

有看官說了,你都說是小升初了,用得着這麼認真嗎?您可知曉,這在方仲永的心中就是一次模擬考試,自然要一切規矩都按照大考的來了。若是此時馬虎,到了大考時僅靠一時的發揮恐怕就難了。方仲永好歹也是經過考試流水線的產品,儘管有點兒次,要領還是記得滴。

出得考場,已是天暮。卻見父親竟是在門外守着,一問才知道已是守了一天。方仲永不禁有些心疼地抱怨道:“孩兒已經說過了,此等小事無須二老掛懷。您怎麼還來了呢?”

父親跺跺腳氣憤地說道:“這是小事嗎?從你太爺爺那輩兒就當村長,咱們家就沒有出過一個讀書人,連個秀才都沒有,更別說舉人老爺了。來時,你大伯說了,你的考試是咱們家、咱們村的頭等大事。考得不好,你就別回去了!”

方仲永忽然覺得,一件事是大是小,是由與個人的相關程度和緊迫性決定的,而不是由歷史學家或者社會學家決定的。

譬如說,今年劉太后要薨了,仁宗皇帝要改年號了,對於老百姓來說就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反正還是姓趙的做皇帝,換個年號更是無關痛癢。至於劉太后,頂多成爲“狸貓換太子”裡面的大反派,勉強算是宮闈鬥爭戲的鼻祖吧。但對於官員或者即將成爲官員的人來說,這兩件事都是頂天的大事兒了。

首先,太后薨了你得上摺子表示一下哀思吧。雖然宋朝的文人還是比較要臉的,不能表現的“如喪考妣”,但簡單的“默哀三分鐘”還是要做的。更重要的是,三月不得飲宴、不得婚嫁、不得與妻妾同房。飲宴好辦,在家裡悄悄地小範圍的酒宴誰管你?三個月不婚嫁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官員裡沒成家的不多,子女的婚事推遲一下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不得與妻妾同房就讓人難受了。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若是不能溫香暖玉抱滿懷,怎麼能休息好?第二天影響了“爲人民服務”怎麼辦?有看官說了,您不會“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非得滿世界的嚷嚷?可妻妾懷孕了怎麼辦?這可是給政敵遞刀子呀!所以,劉太后薨了,衆官員也就只得“忍痛割愛”了。

當然,劉太后薨了,對仁宗皇帝來說是件好事,一件大好事。苦孩子趙禎的內心應該是這樣的:十二歲那年,我爹死了,我坐上了龍椅。那個老妖婆假裝是我的親孃,說我年幼不懂事,怕我上了大臣們的當。屁,都是她自己想過一把當皇帝的癮。初九的時候,她還穿着龍袍到太廟獻祭,這本來是我的活兒呀!可恨那呂夷簡、晏殊一幫子馬屁精,還都支持她。現在她終於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劉太后是3月29去世的,方仲永記錯了。)

對於方仲永來說,如同兒戲般的縣試雖然重要但是緊迫感不強,因爲他對自己的成績很有信心,更別說四位閱卷官裡面有三個是“自己人”。如果不出意外,混個案首應該不成問題,也算是自己六元之路的第一元了。

方仲永耐心地對父親解釋道:“父親儘管放心,這縣試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放榜總要等到後天才行,孩兒想等到成績公佈之後再做斟酌。倒是讓父親擔心了。”

方父很是高興:“你有把握就好!我這就回去,告訴你大伯和你娘,他們都在替你着急呢!”

方仲永急忙攔住:“天都快黑了,您不妨找個客棧住下,明天再回去。”

“住哪門子的客棧,通鋪還要二十文錢呢。幾步路的事兒,我快些走也就是了。你考了一天的試,去找個好一點的飯館吃些好的,補補身體,可別累壞了身子。”說罷,方父就健步如飛地往家去了。

十文錢對自己是小事,對父親來說就是大事,但花個上百甚至幾百文給方仲永補身體又是小事了。也許,大小事的區別除了冷冰冰的利益,還有親情。

上輩子曾聽過一個故事:一男子的老婆病了,說是需要他母親的心來入藥,才能治好。該男子就跑去和母親哭訴。母親無奈,把自己的心挖出來給了他。男子捧着母親的心興沖沖地往回趕,路過一個水溝的時候摔倒了。這時候,心說話了:孩子,你摔疼了嗎?

站在路邊,方仲永淚如雨下。

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一一章 安撫忻州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三十六章 夏有喬木秋有蔭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七十二章 大婚(二)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四五章 人生是一場修行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十四章 賑災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十四章 賑災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
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一一章 安撫忻州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三十六章 夏有喬木秋有蔭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七十二章 大婚(二)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四五章 人生是一場修行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十四章 賑災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十四章 賑災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