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

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

“狄卿,坐,”趙禎和顏悅色地說道。

交趾一戰過後,鄭朗在奏摺上拼命地推功勞。

有諸位將士的功勞,也有諸位文臣的功勞,將士有武功,文臣文功同樣不可忽視,若沒有田瑜與程師孟等人的治理,沒有一個大後方,這一戰換誰來擔任將領,最終還會失敗。

只貶了一人,餘靖。

說他對軍事不懂,明明安排他掌管後方物資調運,治理百姓,偏偏多次插手軍務,以致勞動江南西路與荊湖南路百姓,結果呢,軍隊還沒有集中起來,戰役已經結束,這些民兵家中生產反而嚴重耽擱。並且一度使鎮南關與永平寨有失,差一點導致整個戰役失敗。

不是刻意尋找餘靖的麻煩,而是隱隱揭露一個道理。

西漢三傑!

蕭何乃是文臣、吏臣,主管後方,治理百姓,張良乃是一個謀士,隨劉邦出謀劃策,韓信乃是大將,領兵殺敵。由是漢得天下。重用文臣沒有錯,文臣乃是治理地方的,劉邦論功也將蕭何排在首位,這個後方在戰爭中很關健。可是劉邦會不會讓蕭何與項羽對決?

文臣中有懂軍事的,畢竟是少,自己也僅懂一個皮毛,每次戰役是與諸位將領協商,纔出來的結果。但又有幾個文臣對軍事比自己更懂?

餘靖已經犯錯在先,知錯仍不改,就是錯誤。

祖宗家法乃是重文黜武,本也沒錯,可這個黜一是地位,二是控制地方政權財政對武將節制,非是讓文臣去率兵打仗的。宋太祖發起多次大型戰役,用過範質、王溥率過兵作過戰?宋太宗也發過數次戰役,用過薛居正、宋琪、呂蒙正、呂端領過兵作過戰?沒有,何來的祖宗家法?

這是一個大命題,發展到最後。寧肯用外戚,用太監作爲三軍主帥,都不願意用武將作爲主帥。

於是直接將這個命題拋出來,讓大家討論反思。

餘靖悲催了。

事實餘靖在兩廣。因爲過軟,對兩廣未來發展會十分不利。此時兩廣非是史上兩廣,官員必須要能軟能硬,若過上幾年,兩廣漸漸穩定下來,餘靖再去兩廣,還差不多。但此時決對不行。

至於會不會得罪餘靖,以鄭朗如今地位,何必去管?

然後又說了一人之功,狄青之功。

若沒有狄青的思路,鄭朗十之八九還會選擇真正的自衛反擊,而不是奇襲升龍城。

接着又說了自己種種逾制的事,請朝廷處分。沒有功,反有罪。其實很無奈的。說有功,朝廷得賞賜,賞什麼?再賞就是異姓王。在宋朝可能麼?可能,人死了後也許能封一封,活着決對不行。

其實真的很不錯了,換作別的皇帝,鄭朗功高震主,早就被拿下。

周亞夫怎麼進入大牢的?

漢景帝那樣的皇帝都不能容忍一個功高震主的大臣存在,又有幾個皇帝能容忍?趙禎成全了包拯,同樣成全了鄭朗。可自己得識好歹。功勞太高了,這些年鄭朗幾乎成了宋朝最亮的亮點。非是趙禎,換其他皇帝能不能容忍有這樣一個大臣位於廟堂之上?

趙禎看到奏摺後笑了笑。

當然鄭朗的謹慎。知進退,他還是很喜歡的。就是不忌憚鄭朗,也不想開一個壞頭。未賞賜,也無法賞,也未責罰。

不管是誰的功勞,趙禎這次龍顏大悅。

第一次將番邦的國王。李日尊不是國王,可等於是國王,擒回京城獻捷。南方數戰,平滅儂智高,威震大理,滅掉交趾,也是自高梁河戰役後,宋朝武功最輝煌的時刻。

因此下詔全國大赦,又在大肆撫卹兩廣百姓之後,下詔免去兩廣百姓所有兩稅。兩廣的兩稅很輕,一畝地才四十文錢,可也不是小數字,五十多萬頃的地,僅是兩稅就達到兩百多萬緡。一下子全免掉。

接着私殿宴請狄青。

鄭朗突出狄青的重要性,也是有意突出狄青的重要性。現在朝中言臣大斗陳執中,狄青擺在一邊,陳執中鬥完了,文彥博與富弼上臺,跟後又有韓琦,懂的,皆是君子黨,誰最扎人眼?

本來是好意,趙禎這次親熱的私宴,卻起了相反作用。

不僅如此,隨着一些名臣年齡增長,作風越加保守,可他們身負天下重名,例如韓琦、文彥博、歐陽修等等,這些會給鄭朗帶來極大的掣肘。

現在歌舞昇平,包括鄭朗在內,無一人察覺到其中的危機。趙禎也未想到,與狄青一邊私宴,實際也談了一些事,比如兩廣軍事的編制。規模擴大了,再僅留八營禁軍是不行的,這個鄭朗未插手,得問狄青。

狄青很老實地說道:“陛下,以臣之見,最少駐守十五營禁軍,鄭相公在廣南西路訓練一支輕騎軍,一半留在廣南西路,這近兩千名輕騎必須塞入禁軍。再有三萬多民土兵配合,兩廣就不會再有失了。”

土兵也就是民兵,略混亂,不過與保丁與鄉兵還是有所區別。陝西的鄉兵是當地軍隊,有自己屯田,有一些薪酬,只是比禁軍略低。兩廣的土兵待遇不及陝西鄉兵,卻比保丁略高,同時保丁以大小保爲編制,土兵卻是正式設指揮與都,指揮使與都虞候皆是朝廷真正武將,不過安撫當地蠻人,都頭多用蠻人擔任。也與廂兵不同,廂兵以服勞役爲主,土兵專事就是訓練,配合官兵捉盜,甚至戰鬥。總體來說,養一名禁軍大約相當於養五萬土兵。

狄青的建議會使兩廣軍費略高,可在朝廷承受範圍之內。

趙禎額首,又談了談西北與河北的軍事,以及增加特務營的斥候諸事,讓狄青回去了。聞聽此事,許多士大夫心中產生異樣的想法。

現在未發作,言臣正在炮打陳執中,這次主炮手換了一個人,一個更厲害的人,歐陽修……

……

趙念奴丟下手中的毛筆。看着樑懷吉說道:“我的字寫得如何?”

“好。”

不好樑懷吉也會答好。樑懷吉本身悟性高,寫得一手好字,還作一手好畫,並且詩詞歌賦。皆略懂一點。當然,他可不敢搶趙念奴的風頭。

“恐怕還是不行,”趙念奴將鄭朗原先留下的字拿出來觀閱。

此時趙念奴也非是彼時趙念奴,漸漸長大成人,懂得是非,因此最後幾年她很少找鄭朗,僅在臨行前殷殷一別。樑懷吉也非彼時樑懷吉。大了,也就懂事了。

他心中在苦笑,姑奶奶,你怎麼念念不忘呢?

就是鄭相公,恐怕這些年累死累活的,善長的琴字畫皆放下來了。緩聲說道:“其實駙馬也不錯,聞聽殿下喜字畫,於是平時多喜吟詩。練習草、飛白、散隸,又善寫水墨竹石,因生性散淡。平日寓興即寫,興闌即棄去。”

“他有什麼資格說生性散淡,附庸風雅罷了。”

“也非是。”

“非是什麼……你可聽過他……他練過飛白體?”

這玩意兒是蔡邕發明的,武則天手中正式發揚光大,許多書法大家先後用飛白體寫過書法作品,不過後世對這種飛白體評價頗低,又難學,加上鄭朗嫌其過於嫵媚,出來許多古古怪怪新體,唯獨不見飛白體。

趙念奴不是說不飛白體不好。而是譏諷李瑋想練習飛白體是討父親歡心。

樑懷吉不語了,非要拿那個人相比,這個未來的駙馬爺苦逼了。

他小心地搖了搖頭。

不管駙馬好不好,你與鄭朗那是不可能呆在一起的。宋朝就是國破家亡了,你們也不可能有任何緣份。

“小吉子,陪我去母妃哪裡。”

“喏。”樑懷吉陪着趙念奴來到苗貴妃處。拜見了母親,說道:“娘娘,我要出宮。”

“何故出宮?”

“我去鄭相公家,向杏兒討教書法。”

京城也喜傳播小道消息,鄭朗名聲益重,從小到大的事蹟全部被人翻將出來傳揚。江杏兒同樣不例外,被無數粉妓嚮往。於是許多粉妓對文人墨士倒貼,示圖以後也能博一個相公,結果產生許多杜十娘,讓人啼笑皆非。還有江杏兒的字,同樣是鄭朗所教的,教她的書體與教女兒的書體十分相彷彿。年漸長,字寫很越發漂亮,坊間多有傳聞,也傳到內宮。

她瞟了一眼女兒,根本不知道女兒的心思,說道:“去可以,儘量少去,以免惹人說閒話。”

“是,娘娘最好哪,”趙念奴躺在苗貴妃懷中撒着嬌。

眼下趙念奴仍是一個乖寶寶,孝順父母,趙禎身體不豫,曾經服侍左右,親自替趙禎洗腳,祈求上天以自己身體代替父親生病。

因此到了及笄之年,趙禎仍不想將長女出嫁。

但苗貴妃有苗貴妃的想法,丈夫一直無子,讓她心中隱隱有些擔心,現在鄭家一門皆女,女兒去忌諱不大,又有那一個守護騎士,偶爾走一走,將來對自己女兒有好處。

趙念奴高興地離開母親寢宮,走了出來,只有樑懷吉在後面愁眉苦臉。

走到荷花池,迎面碰到一個靚麗的少婦,趙念奴親熱地喊道:“表姐。”

少婦一彎腰,施了一個萬福說道:“見過公主殿下。”

“不用多禮哪,表姐,”趙念奴親熱地挽起她的手。

少婦就是鄭朗時常想起的高滔滔。

趙禎久無子,將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收養在皇宮,又收養了一個女子,乃是曹皇后的外甥女,也就是這個高滔滔。兩人歲數相仿,青梅竹馬。直到趙禎生出第二個兒子,並且又活了很長時間,趙禎以爲平安無事,以防萬一發生,又將趙宗實送回王府。但不久第二個兒子死了,第三個兒子死了。

趙禎心中擔心了,對曹皇后說道:“我們過去收養的宗實與滔滔都大了,我們爲他倆主婚,你看如何?”

遠不是主婚那麼簡單。

曹皇后思考很久,最後同意。

所以民間有天子娶婦(兒媳婦),皇后嫁女的說法。

此次婚禮辦得很熱鬧,然後又將趙宗實接到皇宮。

曹皇后從小時候一直生長在皇宮,與趙念奴關係很好(史上宋英宗對瘋掉的趙念奴不斷加封也因爲這一緣故)。兩人說着話,趙念奴忽然說道:“表姐。我不陪你說了,我要出宮。”

“去哪兒?”

趙念奴猶豫了一會兒答道:“我想去楚國公府上,向他的嬖妾請教書法。”

“那好啊,我聽說那個崔氏乃是一名巾幗鬚眉。有名的才女,帶我一道去吧。”

唐朝的公主最奔放,在皇宮外公開設府,與大臣文士交遊來往,吟詩和賦。到了宋朝漸漸嚴謹起來,皇帝經常於內宮召見大臣議事,但嚴禁任何大臣進入後宮。

但理學還沒有盛行。包括對貞操的觀念也遠不及明清那麼嚴重,最厲害的便是上元節,有的青年男女藉機進行野合的都有,若細心看一看,一些橋墩子下面,或者一些僻靜的樹林裡,只要派衙役在上元節那夜進行搜捕,保證能搜出一些野男女。

因此未嫁的公主也能出宮。包括宮裡的一些貴人,多是燒香拜佛,或者省親。不得與任何大臣往來。那怕是年幼時的趙念奴,要與鄭朗相見,鄭朗當時嚇得心驚肉戰。

這種風俗與民間截然不同。

相對於內宮,實際北宋民間風氣依舊保留着一些唐末的影子,甚至女子可以進私塾讀書上學。這也是宋朝皇室自矜的地方,唐朝皇室後宮很淫亂,宋朝皇室要安靜得多。

之所以如此,那怕鄭朗不在家,女兒前去鄭家對女兒甚至對自己將來都有好處,苗貴妃還遲疑良久。

但高滔滔身份不同。她非是真正的嬪妃,也非是太子妃,身份模棱兩可之間。做爲太子妃,萬萬不能去鄭家的,做爲一個普通的王妃,偶爾淑仕女間的碰面也未嘗不可。去也能。說不能去也行。就看對趙宗實如何定位了。

可當真如此?

趙念奴猶豫不決。

高滔滔又說道:“殿下,我在宮中也着急,難得的機會,帶着我吧。”

苦磨一番,這是一個以後讓金大俠交口稱讚,讓鄭朗感到頭痛萬分的婦人,趙念奴哪裡是她的對手,一番勸說後,感覺有些不妥,最終卻答應下來。

兩個女子上了玉轎,在幾名侍衛保護來,悄悄來到鄭家。不敢高調,怕惹來麻煩。

鄭家幾個婦人又來到京城,是爲一件事而來的,只是因爲鄭朗突然發起與交趾人的戰爭,這件事停下。

天氣還到真正炎熱的時候,一家人仍留在京城。

平時鄭家上下做人很低調,不惹是非,而且在崔嫺管理下,包括諸親戚也一再嚴令,不準讓他們在鄉里做下惡事,更不準仗勢魚肉百姓。隱然有當初鄭朗大娘娘之風,但比大娘做事更果斷。故京城多說崔嫺乃是鄭朗的賢內助。

還是原來的宅子,未擴大,不過在門口擺放着一對石獅子。

小黃門扣了扣門。

門房看到是小黃門,連忙迎出來,一聽是公主駕到,又慌忙進去稟報。

崔嫺聽了也納悶,並且也不大喜,實際她也偶爾被曹皇后召到內宮敘談,可是公主親臨,性質還有所不同的。但不好不迎接,而且丈夫又是這個公主的“守護騎士”,論起來還有些淵源,李用和在世時與丈夫關係又不惡,稍稍遲疑,最後讓下人大開中門,親自迎了出來。

但崔嫺當場愣住。

高滔滔與趙念奴並排站在一起,僅離了一個小小的身位,皇宮裡禮儀很嚴格的,這代表着那名少婦身份比趙念奴並不低多少。是誰?

施過禮後,看着高滔滔,趙念奴說道:“崔娘子,她是我表姐。”

崔嫺臉色就掛了下去。

高滔滔大步走了過去,微微一笑,說道:“崔娘子,水滿則盈,月滿則虧,於其讓他人盈虧,不如自己來盈虧,因此我與公主殿下一道登門拜訪。”。。)

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84章 東風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57章 道(一)第183章 美人(上)第327章 等待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41章 花會(中)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177章 平靜第312章 刎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第309章 雞鳴山(下)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4章 第一米第101章 區別(下)第224章 割(二)第197章 省試(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347章 在路上(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125章 笑場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101章 區別(下)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241章 黎明第36章 蛇書第254章 鬥法(四)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120章 內定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274章 老貪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九百十章 排名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278章 無敵(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五百章 老大一第340章 難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四百三十六章 和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
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84章 東風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57章 道(一)第183章 美人(上)第327章 等待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41章 花會(中)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177章 平靜第312章 刎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第309章 雞鳴山(下)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4章 第一米第101章 區別(下)第224章 割(二)第197章 省試(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347章 在路上(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125章 笑場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101章 區別(下)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241章 黎明第36章 蛇書第254章 鬥法(四)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120章 內定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274章 老貪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九百十章 排名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278章 無敵(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五百章 老大一第340章 難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四百三十六章 和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