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

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

元昊率軍撲到彭陽城。這一寨建得比較早,建於鹹平六年,竣工快四十年。東邊二十里處是平安寨,西邊七十里處是東山寨,南邊四十里處是渭州新寨,北邊五十里路是乾興寨。

只有一河茹河經過,形成一個狹長的河谷地帶,論水草豐美,遠不及三川寨,除了這個狹長的河谷外,周圍皆是低矮連綿的羣山。但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鎮戎寨到原州到乾興寨的重要交通樞紐。

所以後來宋朝建設的衆多寨砦逐一湮滅,此寨還留了下來,發展成一個縣城,一直到一千年的後代……

元昊帶着大軍氣勢洶洶的撲到彭陽寨,攻城撥寨非他所長,但此時涇原路北方野外成了他的天下。十幾萬大軍呼嘯而來,誰也不敢與他拼命。張岊也不敢,在府麟路那是被逼的,誰願意經常率三千對三萬?還不是三萬,是十萬,甚至更多。

但眼睛眯了起來。

這個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建得早,在鎮戎軍諸寨中規模算是很大的,僅有鎮戎寨與東山寨才能比擬。

但還是土牆。

只要是土牆,就有辦法,本來攻城就不善長,對宋朝那些高大的磚石城牆,元昊有一種天然的畏懼感。

可他看到一些細微的變化,在兩丈多高的寨牆中上方開了許多小孔。小孔不大,不知道用來做什麼的。城牆的背後還立有一排柵欄,與城頭並齊。

看到自己軍隊到來,城頭上一個白衣青年一閃而逝。

離得有些遠,看不真切,但能看到是一個圓臉。

側身問身邊一個青年將領:“嵬名雄啡,那人可是宋朝的小宰相?”

“像。”他隨野利遇乞參加過石門川戰役,見過鄭朗,可離得遠,看不清楚。只能這樣回答。

元昊又繼續觀察地形,彭陽城北邊便是茹河,倚河而建,想在水源上打主意是不可能的。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將茹河切斷。就算切斷,因爲臨近茹河,地下水資源豐富,可以挖井取水。南邊有稍許的開闊地帶,但不是很大,不利於大軍進攻。

有些皺眉,正在想如何進攻時。忽然彭陽寨城頭上傳出一陣嘈雜聲,有宋軍在吹曲子,舉着嗩吶在胡亂吹。

“這就想亂我心神?”元昊冷哼一聲,帶着侍衛登上南邊一座比較高的山峰向彭陽城鳥瞰。這個寨子面積不算小,城內遍佈着一些建築,還有許多馬匹。

默默估算一下,大約有兩千多匹戰馬。與情報十分相似。除了戰馬,還有兩三千名士兵。以及四方涌進城中避難的百姓,又有四五千人。儘管彭陽城面積不小,此時還有些嘈雜。元昊眼神卻盯住一樣東西。

在原來城牆基礎上宋朝做了一些擴建。有可能因爲人力資源問題,沒有建完,只建了一半,在裡面又加了厚實的牆基,大約有一丈高,丈半到兩丈寬。

這意味着想要撞毀寨牆難度更高。但還有一樣事物讓他不解,在後來城基上又立有許多不高的柵欄,有可能起加固城基作用。但除了柵欄外,還有一些木條狀事物,耽在柵欄與老城牆上。離得太遠。縱然他視力算是不錯的,也看不到是何事物。騎着馬回來,得要安營紮寨。

老一套,到處挖。

石門川一戰似乎很難複製,但不是不能複製。再來一下,元昊可不相信宋朝會安好心。將自己喊到城牆前喊話,讓自己避過危險。

賀從勖說道:“陛下,這樣挖不行。”

難不成將彭陽城前所有地面挖一遍?

特別這一帶,雖是河谷,河谷太小,後面多山石地帶,宋朝若埋那種玩意兒,挖一坑一溝就解決問題。可是西夏人自己卻得將整個地面拋開,還不知挖多深纔是安全的。這顯然是不行的。

“你說如何?”

賀從勖帶來一個人,若是鄭朗看到一定會大吃一驚。是高衙內。

“高政,你有什麼主意?”

“陛下,其實這種新武器就是鞭炮。”

“胡說八道。”

“是鞭炮,從鞭炮的配方上改進的,配方臣不知道,但知道它必然需要一個引信點燃。如果能隨時點燃,在高平寨都不會用那種小型的包袱,陛下也親眼所見,那些小包用拋石機拋出後,都有象鞭炮的引信在燃燒。”

“石門川在地面下。”

“可以用竹管或者用他物事,再由油紙火漆密封防潮防溼。”

“你要說什麼?”

“挖壕溝。”

“依你。”

即將銷魂的一幕拉開帷幕。

看着西夏人在城外挖壕溝,城上宋軍更是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張方平低聲對王原問道:“可有用乎?”

王原扭頭看了看身後的士兵與百姓,也低聲說道:“心稍安。”

張方平暗暗點了一下頭。

鄭朗這是送功勞的,可是富貴險中求,這一戰後,自己會立下大功,然而看到十幾萬西夏大軍滿山遍野涌來,張方平臉上還有些失色。他臉色鉅變,其他士兵與百姓也差不多。只有王原經過府麟路一役後,習以爲常,還能從容協助他指揮着將士。

將一場即將到來的慘酷防禦戰先變成一個笑話,將士與百姓的一顆心便會安定。

似乎達到效果。

一條壕溝從茹河向山腳下挖去。不要求有多細,只要求深度達到,就能起到試探作用。壕溝漸漸成形,忽然傳來一陣呼喊聲,有士兵在沿山的地方看到那個傳說中的竹管。

“撤退,撤退。”元昊立即命令道。

立刻人馬翻滾,一片混亂。

城頭上宋朝將士一個個終於放下心中的恐懼,笑得不行。元昊草木驚兵,是他不懂。石門川之戰,是石門川特殊的地形,它第一次面世,沒有人防備,這才取得效果。

不能當作常例,成功還好。失敗了,僅是那些火藥造價就不知幾何。還得將它回到原點,當作一個個笨拙的手榴彈使用。戰爭依然還是冷兵器時代。管狀武器出現都沒有作用,除非整個鋼鐵、火藥以及車牀等技術陸續發明出來。但會產生一些效果,比如現在,那幾根竹管僅是鄭朗來彭陽城佈置的閒手,當作惡作劇使用的。

元昊派人慢慢理下去,竹管一會兒便沒有了。虛驚了一場!

越是這樣,元昊越是懷疑,下令挖深。挖了好幾丈,直到地下水涌進來,這才住手。

城頭上宋軍刮躁起來,大聲喊道:“元昊狗賊,你們挖錯了對象,引信是從茹河穿上去的。你們將茹河抽乾吧。”

真要是從茹河穿上岸的,宋軍不會提醒。但是戰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能說清楚,況且上一戰鄭朗表現得十分狡猾。元昊不放心。又下令沿着河岸大挖特挖。

天色漸暮,元昊無奈,只好下令讓士兵先在各個山上紮下大營。再有本事,宋人也不能將火藥放在山石下面。

夜色來臨,看到今天西夏人的狼狽不堪,城中的將士與百姓心稍作安定。

張方平心中默想,一天又過去了。

熬一天便是一天功績,城中兵馬真的不多,只有兩千五百人,面對十萬大軍的重壓。堅持城池不失,熬的天數越多,功勞便會越大。

但還沒有交手呢。

於是找到王直與王原兄弟,王直數次上過戰場拼殺,奇襲天都山他也是一個重要將領,如今因功遷爲班直與指使。王原沒有立多少功勞。之前只能算是鄭朗家中的謙客。這是最後一戰,給張方平立功機會,鄭朗也給了王原立功機會。

不算太過份。況且王原在府州還殺了數名西夏人,至今功未頒發。

過程張方平不知,這是鄭朗有意扣押,怕人在背後說閒話,最後一戰,索性一起放出來。這些年,鄭朗一直讓他們多讀兵書,韓信霍去病不讀兵書,那是人家天生異稟,作爲普通將領,多看一看兵書還是好的。不管說什麼閒話,是最後一戰了。

兩人正在城頭看向遠處,遠處西夏人正在搭建臨時營帳。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幾乎將十幾個山頭全部塞滿。各種大旗在傍晚的餘輝中耀武揚威的飄揚着。

“你們在看什麼?”

“張知州,好大風。”

“有什麼不對嗎?”張方平不解地問。

到了秋末,西北經常颳起劇烈的西北風,很正常的天氣。

“張知州,你再看山林。”

張方平用眼睛盯着山林,山林半黃,山色蒼蒼,還是不明白,問:“王直,你說什麼?”

“陸遜怎麼打敗劉備的?”

這段歷史不要太清楚,張方平想說,忽然眼睛瞪大起來,過了半天呆呆地說:“爲什麼行知沒有想到。”

“我家相公也不是神仙,”王原沒好氣地說。

幾根竹管純粹是惡作劇,誰能想到元昊居然將大軍駐紮在山林裡。當然,現在來不及調動其他軍隊過來配合,元昊對斥候十分重視,一來彭陽城,利用兵力優勢,將彭陽城圍得水泄不通,沒有辦法將消息送出去。除非軍中再出現第二個王吉,那可能嗎?

時間也來不及,明天白天一旦壕溝全部挖好,元昊會兵臨彭陽城下,不會傻呼呼的繼續呆在山林上安營紮寨。但還有機會,這裡與三川口不同,山勢連綿不絕,因爲平川與河谷少,人煙也稀少,環境破壞得不算惡劣,山林繁茂,有的山上還積有大量枯枝敗葉。一旦着火,火借風勢,會迅速將周圍的山木點燃。

但他用眼睛盯着遠處西夏大營,心中感到惋惜,真的沒人能想到,否則在彭陽城下,一戰便能決出勝負。何須那麼龐大複雜的計劃?

“將士太少,”張方平遲疑地說。

“一擊回城。”

張方平站在城頭,也看着遠方,風聲更緊,帶着鬼哭狼嚎的聲音。城頭上的旌旗也被烈風吹得啪啪作響。陸遜火燒劉備固然神奇,可城中的宋兵太少了。

“只有今夜,過了今夜機會不會再來。我們城中雖只有兩千餘士兵,但全部是騎兵,還能從涌入城中的百姓中用厚物賞賜。鼓勵一批百姓加入。人數並不少。”

張方平就當沒聽到,說道:“以穩妥爲主。”

“我們知道。”

張方平同意就好辦,三人走進城中,到寨衙進行商議。

時間緊。立即將全城將士百姓集中在一起,也不怕泄露,張方平直接將計劃說了,分作兩批,一批是兩百人,三更時分用繩索吊下城牆,潛入隴山上風。在樹林密集處開始放火。這部分人需要一半當地的獵戶,也是最危險的任務。因此給予重賞,戰後每人賞賜茶葉五十斤,絹五十匹。剩下來的人集中起來,馬上休息,三更時起牀,觀看敵人動向,若火勢兇猛。趁亂出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放火嘛。誰不會做。不僅放火,還將火藥包拆開,裡面火藥不是用來當作爆炸用的,而是當成引燃物使用。每人帶上二十幾斤,迅速從枯林多的地方放火。

許多人踊躍參加,只取了兩百名士兵,集中起來,然後下令全城百姓休息。

元昊也沒有想到宋軍會有這麼大膽的計劃,他正在帳中與羣臣商議一個問題,鄭朗倒底在不在彭陽城。在。彭陽城必克,不在,立即將視線轉到第背城。

葛懷敏那兩萬五千名步軍纔是元昊最想要得到的。想得到的還有更多,不然他也不會派吳昊潛入南方。

幾個重臣面面相覷。很難說,雖說西夏軍隊來得快,但鄭朗想離開彭陽城。有的是時間。可依這人的性格,不會丟下彭陽城不管。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究竟,元昊略有些生氣地說:“大家休息。”

這一戰,讓他感到十分別扭。不象以前,自己軍隊還未到,各種情報源源不斷而來,雖進入宋境,卻象是在自己主戰場上一樣。而且城外又多有村寨,可以擄獲百姓,可以擄獲物資補充一部分供給。而這一戰,與好水川一役來了一個徹底的顛覆。

想到這裡,又看着南方。

宋軍在涇原路分界線很明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到了涇州與渭州、原州後方的百姓,不會將他們遷入城中。哪一帶百姓密集,也無法在城中安置。

但深入到涇渭後方,他心中同樣拿不定主意。楊守素嘲笑鄭朗只敢將軍隊帶到韋州與鳴沙城,立即收軍返回。然而元昊在沒有殲滅涇原路主力部隊之前,又敢長驅直入?

就看吳昊在那邊如何。

想到這裡,倒了下去休息。

風聲更緊,三更到來,張方平一直沒有睡着。與鄭朗原來的計劃作了變動,他是彭陽城最高官員,一切後果要負責的。甚至這時候他盼望着風聲能平息下來,那麼計劃不得不中止。可是風聲並沒有平息,似乎還大了一些。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王原親自率隊,兩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壯士揹着拆散的火藥,順着繩子滑下城牆,藉着茹河岸邊的沙柳,向西北方向潛去。進入沙柳林,立即消失不見。張方平又擡頭看了看遠處,遠處閃爍着星星點點的亮光。那是西夏大營的篝火。

火光在夜風裡搖曳,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偶爾有蒼涼的歌喉傳來。若不是戰爭,這幕場景很有些夢幻。

張方平與王直筆直的站在城頭,迎着寒冷的西北風一動不動。

王原已經漸漸進入目的地。偶爾有西夏人的斥候巡視經過,一個個立即潛伏下去。天氣冷,西夏斥候警惕心下降,又是步行出城,還有當地蕃子做嚮導,避過三波斥候,來到西夏大營西北方向,佔據上風。看了看下面,王原揮手,兩百人以十人一組,一字排開,逐一散去。

什麼樣的將用什麼樣的兵。換葛懷敏指揮,手下將領萬萬不敢這樣做。

這是一次頗具有想像性的謀策。

陸續學了三聲夜鳥的鳴叫,王原用鳥叫聲指揮,開始放火。

本來收集了許多枯枝亂葉,再加上硫磺與焰硝的作用,火光迅速升騰起來。

二十個小隊離開引火點,撤向後方,藉助密雜的山林,悄無聲息的向彭陽城靠近。

火光很快被西夏人發現,有的人驚叫起來。

元昊迷迷糊糊地被驚醒,草草披掛,此時火借風聲,已經蔓延成一片火海,向他的營地捲來。

元昊未必知道陸遜的故事,但知道不妙。多年征戰,還有一些指揮經驗的,迅速地下達一條條命令。先是讓斥候四處打探,看有沒有其他方向的宋軍到來。

火一燒來,一切就亂了,若是幾萬宋軍掩襲而來,大敗必矣。

然後就下令,將所有物資往彭陽城前河谷轉移,包括軍隊,一起列陣撤向河谷。不顧河谷有沒有危險了。命令剛一下達,火勢就衝了過來。驚醒無數只林鳥,發出淒厲的鳴叫,向南方飛去。還有許多動物也在到處奔跑。一隻剛剛進入樹洞冬眠的黑瞎子也被火光薰醒,恐慌中衝入軍營,舉起熊拍死了數名士兵,最後才被擊斃。

元昊是下命令,但整個大軍都亂了。

王直在城頭看得很清楚,喝道:“殺。”

寨門打開,一共三千人馬,包括部分挑選出來的老百姓,騎馬衝了過去。

西夏軍隊正在陸續向河谷轉移,遭到突如其來的廝殺,許多人本性顯露,倉惶逃竄。

王原正在向寨內撤,看到這情景,又在暗處看了看,不遠處有一大堆從山上搬下來的物資。他低聲說道:“咱們衝上去,將那批物資燒掉,再撤向城中。”

敵人在混亂,加上此戰他們立下大功,全部興奮地點頭。

王直正在率軍廝殺,王原突然冒了出來,三千幾百人相比於十萬軍隊,真的不算什麼。但這時候一切都亂了套,大部分西夏士兵連各自的長官都不知道在哪裡。還有一部分來不及撤退的西夏人被困在火海里,拼命的往外衝。王原趁着亂機,殺開一條血路,來到那批糧草前,正好懷中還有縱火兇器火石,一邊血戰,一邊將糧食點着。一會兒火光又在河谷裡騰起來。王原說道:“撤。”

燒着了,不與你們拼命,往回後撤。

王直也看到他們,率着人馬殺來,替他們掩護。直到王原撤出包圍圈,又將人馬一分,分成兩隊,繼續絞殺。

此時元昊也有些傻眼,山上在燒,山下在燒,這是怎麼啦?

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54章 鬥法(四)第254章 鬥法(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25章 笑場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53章 鳴天下(二)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265章 大星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83章 拜大神第308章 雞鳴山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16章 談生意第91章 爲官大道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75章 幽蘭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88章 潔字(下)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13章 刻絲(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59章 道(三)第357章 撫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九百十五章 賣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341章 新時代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89章 第二抓·詩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224章 割(二)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188章 第二抓;拖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58章 道(二)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8章 危機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四百章 大戲·成上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64章 君子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35章 小戰(上)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56章 鳴天下(五)
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54章 鬥法(四)第254章 鬥法(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25章 笑場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53章 鳴天下(二)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265章 大星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83章 拜大神第308章 雞鳴山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16章 談生意第91章 爲官大道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75章 幽蘭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88章 潔字(下)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13章 刻絲(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59章 道(三)第357章 撫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九百十五章 賣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341章 新時代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89章 第二抓·詩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224章 割(二)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188章 第二抓;拖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58章 道(二)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8章 危機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四百章 大戲·成上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64章 君子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35章 小戰(上)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56章 鳴天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