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交接

本來鄭朗很早就能被釋放出來,可又出了一件事。

面對事實,小皇帝還能說什麼呢?事實後來小皇帝對劉美家撫卹有加,使中間又發生了一件很搞笑的事。眼下還沒有發生,更沒有心思想大牢裡的鄭朗。

小皇帝現在唯一的心願,就是讓生母走進太廟裡,供於父親宋真宗的身旁。

這個心願看起來是很不高,至少李宸妃爲宋真宗生下了唯一的龍子龍孫,生前枯死在冷宮,死後略享受一些公正的待遇,不算過份。

可這件事,比起老太太那件衣服,更加困難。

這是在宋代,不是後世,休說皇家,就是大戶人家的主母將小妾生的孩子抱走,孩子長大後,稱主母爲娘娘,而對生母,有可能僅稱姨娘。這還是你的榮光,若不然,乖乖的做庶子吧,甚至連庶子都做不到,象范仲淹母子那樣,被毫不留情的趕出朱家。

往大里說,這種思想觀念,比他的皇帝帝位,都來得更穩重!這時候,剛剛召回京城的錢惟演想出了一條妙計,他說,這樣吧,要麼將兩人持平,一起進入太廟。

此議立即被太常禮院駁回,你這個錢公不要臉,又變節了,我們還要一個臉面。你在胡亂講什麼!太廟之中從來都是一帝一後,太后是皇帝的政體,兩人都是平等的,你有什麼資格讓太廟出現兩個太后?

錢惟演老臉臊得彤紅,唯唯諾諾的退下。

小皇帝的想法大臣沒有通過,大臣的想法小皇帝也沒有通過,於是僵持着。

但事情不止這一樁,本來太后之死,在這時代,就是頭等的大事,偏偏忽然冒出兩個太后出來,事情更多。小皇帝於是吩咐晏殊,你先將兩個太后的神道碑銘寫好。

這個倒沒有一個大臣反對,休說兩位太后,就是一個重臣死了,朝廷也要派文章高手,替他寫一篇神道碑銘。

以晏殊的筆力,小菜一碟,什麼五嶽崢嶸,崑山出玉,四溟浩緲,麗水生金……等等,論華麗度與端莊度,連鄭朗在鄭州解試考的那篇賦文都慚愧七分,而不是三分。

朝中所有士大夫與學士們看到後,不住的點頭。

但寫到後面了,晏殊忽然來了一句,李氏生女一人,早卒無子。

由鄭朗開了頭的,晏殊膽氣更壯,看到沒有,什麼太后將你親媽媽關進了冷宮,那是八大王聽信了小人的讒言,胡亂說的。若是進了冷宮,這個早死的公主又是怎麼回事?

而且也是中規中矩的一句話,換在平民百姓家中,大婦收養了小妾的孩子,爲的什麼?這些人家難道缺衣少食嗎?還不是爲了死後,能多一份香火供祭?

休說是你,就是鄭家子,嚴格來說,他是他大娘的兒子,而不是他四孃的兒子。所以說李太后無子。

道理是這道理,可晏大學士,你倒想一想小皇帝本人的感受。小皇帝看了後,怒不可遏,奶奶的,李太后無子,那麼老子從哪裡冒出來的?不對,陛下,你是從劉太后哪裡冒出來的。就是這個理。

這一火,又不想放鄭朗出來了。

爭,繼續爭,吵得不可開交,最後小皇帝與諸臣經過無數場艱苦的談判後,終於搭成協議,太廟的事別提了,一個也別想進去,而是讓宋真宗第一個皇后郭太后進了太廟。郭太后若黃泉之下有知的話,嘴一定笑得合不攏,好啊好,吵得好,讓俺漁翁得利了。

也不能委屈了兩個太后,在太廟之外另蓋一間奉慈善廟,劉氏與劉氏在裡面不分彼此,一個是莊獻明肅皇太后,李氏改成了莊懿皇太后。大臣們也心滿意足,可別太高興,這些上奏,這些對答,全部封了檔的,若干年後,孫甫與蔡襄上言,說了,宸妃生聖躬爲天下主,而殊嘗被詔志宸妃墓,沒而不言。老賬翻出來了,再加上其他一些可有可無的失職,將晏殊貶出朝堂。

其實這件事,大臣們也沒有錯,小皇帝更沒有錯,畢竟是親媽是麼?只是缺少了一個耐心開導的人,不要去講什麼大道理,而是委婉的將中間的過節講出來,小皇帝也許還會好受一些。

但那一個大臣這麼去做?

你只是一個毛頭小孩子,尊你不如是尊封建的正統,若不是皇帝,見了俺,乖乖得喊我一聲大翁。

事情沒有結束,一朝君主一朝臣,還有許多事要發生。但眼下的名份問題,看似解決了,到了論功行賞的時間。功勞最大的莫過於趙元儼,沒有他,很有可能李宸妃就默默無聞死了。

於是獎賞。

但獎利品發下來,羣臣爆笑,不是在朝堂上笑的,而是回家後大笑的。

八王叔,你從劉美家領一名女兒回家做兒媳婦吧。

趙元儼在那一刻內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可沒有人說小皇帝做錯了,正如鄭家子所言,八大王,你無恥。

看看這些年,你躺在家中沒有幹任何活,官職到了太師,上朝佩劍不拜,還要老太太怎麼對你?難不成將養子一趕,讓你來做皇帝?揭曉皇帝身世可以,那怕就是老太太一死,也可以說。但你身爲長輩,受了老太太恩的,說話要注意分寸,更不能聽信了一些謠傳,就說李宸妃是老太太乾掉了。

但他們都沒有明白小皇帝的用意,他倒不是想嘲笑八王叔的,養母沒有錯,可因爲八王叔這一着,與劉家人矛盾肯定會激化,冤家宜解不宜結,從此一家親,好好說話,豈不是很好嗎?不但如此,又將趙元儼的郡主嫁給了劉美的幼子劉從廣,來了一個親上加親。

第二件事到來了,老太太臨死前不僅是抓了衣服角的,還說了一句話,軍國大事由楊太妃處決。老太太一死,楊太妃自動升級,成了楊太后。老太太這道懿旨該不該遵從?

好戲再次上演。

諸事安排妥當,小皇帝要親政了,諸臣上朝,忽然一個閣門使攔住了官員的隊伍,諸位大臣,請慢走,大家轉一個彎,先去朝見太后。

看着這個負責禮儀交接的大太監,場面凝固,有的官員反應慢了,開始將腳步挪動,真要往楊太后寢宮方向邁出。其他的官員沒有動,可一個個緘默不語。老太太死了,可她養成的十多年的餘威還在,許多大臣都服從慣了的。

就在這時候,御史中丞忽然上前一步,大喝一聲:“誰命汝來!”

閣門使看到蔡齊,嚅嚅不敢言,這個人很牛叉的,當年老太太派太監主持營建景德寺,讓蔡齊寫一篇記事頌德的文章,羅崇勳派人告訴蔡齊,只要寫好了,可望升參知政事。蔡齊寧肯被貶出去,就是不肯。而且他現在是御史中丞,那是連丞相麻煩都敢找的官職,況且一個閣門使。

兩人對視,蔡齊又說:“上春秋富,習知天下情僞,今始親政事,豈能又使太后相踵稱制乎!”

太后又太后,太后何其多,小皇帝要熬到那一年啊!

說完了用兩個大眼睛瞪着閣門使。

閣門使想了好一會兒,終於退下。這一個彎沒有拐起來,趙禎這才真正親政。

但是小皇帝上早朝的第一天就困惑了,許多大臣開始上書,怦擊老太太以前的種種,這件政務處理不妥,那件政務處理荒唐,另一件政務處理得很不好。

這讓小皇帝很詫異,以前就是不服氣養母掌權,但並沒有聽過許多大臣說她處理政務處理得不好的。要麼就爲了她一會兒穿龍袍,一會兒立孃家廟號,一會兒坐玉輅,發生一些爭執,對其他的似乎沒有聽到什麼彈劾過。

然後習慣性的看了一下諸位宰相,特別是首相呂夷簡,見他面無表情,忽然心中一動,這時候他腦海裡才浮想出另一個身影。不知道他會說什麼?於是也沒有作聲,任這些官員說得唾沫星直冒,說完後散朝,對程琳說道:“程愛卿,你留下來。”

“喏。”

剩下他倆後,趙禎問道:“鄭家子在牢房裡如何?”

程琳想抱小皇帝大腿放聲大哭,陛下啊,你終於想到了鄭家子,好不容易啊,這些天來,他才明白當初王博文的苦衷,這不是關犯人,是關了一個小祖宗到了開封府大牢。

答道:“鄭解元在牢房裡還好,除了偶爾站起來走動走動外,要麼就象傳聞中盤坐於地,苦思冥想。”

雖然因爲生母的事,小皇帝很不開心,可想到了鄭朗的樣子,笑了起來,道:“可曾聽過他有什麼怨言?”

“沒有。”

小皇帝不語。

程琳有些急,說:“陛下,祖宗家法,刑不上士大夫。”

“他不是士大夫,僅是一個舉子。”

“可也是一個有功名的人,況且祖宗家法又說過,言者無罪,陛下,這樣關下去,京城之中,已經有了議論之聲,陛下才親政不久,終是不美,也不符合祖宗的家法。”只能這樣說,沒有摸清小皇帝內心動向之前,程琳不敢對鄭朗那天內宮之舉,評議對錯。

“程卿,你說他是不是有意攻擊八王叔的?”小皇帝爲此事想了很久,這纔是他一直沒有將鄭朗釋放出來的原因。

“陛下,對事不能對人啊,鄭解元未必能知道是小王爺授使人打他的。即便知道,陛下你想,他怎麼知道太后會召他入宮,就是知道了,又怎麼可能知道陛下的身世,連臣都不知道,況且是他。就是知道李太后身世,他又怎麼知道燕王會說那些話?”

皇上,你別亂想啦,除非鄭家子未卜先知,可能嗎?不然他想報復八大王,這些條件缺一都不可的。又可能嗎?人家僅是忠義,對事不對人。八大王這事兒做得是很不好,丟了長輩的的氣度,丟了老趙家的臉面。

“看來朕是冤枉了他?”

這句話程琳不敢回答了,可保持着沉默,那意思分明就是嗎。

“將他放了吧。”

“喏,”程琳立即爽快的答道,撥腿就逃。這些天,已經有清流在嘲笑他了,你大牢還真能關啊,連這樣的人都敢關,關得心安理得。可局勢紊亂如此,他敢上書進諫麼?

但小皇帝看了看桌案上的厚厚進諫,在後面又說了一句:“順便將他帶到宮中。”

“喏!”這一次程琳聲音答得更大了,可是怕小皇帝反悔,跑得更快。

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25章 法輪第176章 幸福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5章 約定(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九百十章 排名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276章 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306章 保護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351章 在路上(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第138章 大案子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300章 打雞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308章 雞鳴山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73章 進攻第347章 在路上(上)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275章 留九百十九章 輾壓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97章 講仁(五)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267章 草棉子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102章 大家(上)九百十一章 崩潰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八百十八章 燦爛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239章 出手(中)第239章 出手(中)八百章 光暗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80章 依(上)第83章 拜大神第38章 謝絕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章 老大一第194章 送(下)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612章 賢相(上)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十七章 雍齒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29章 中(下)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
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25章 法輪第176章 幸福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5章 約定(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九百十章 排名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276章 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306章 保護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351章 在路上(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第138章 大案子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300章 打雞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308章 雞鳴山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73章 進攻第347章 在路上(上)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275章 留九百十九章 輾壓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97章 講仁(五)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267章 草棉子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102章 大家(上)九百十一章 崩潰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八百十八章 燦爛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239章 出手(中)第239章 出手(中)八百章 光暗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80章 依(上)第83章 拜大神第38章 謝絕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章 老大一第194章 送(下)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612章 賢相(上)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十七章 雍齒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29章 中(下)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