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

趙禎與羣臣等到傍晚,正準備散朝,鄭朗急奏送到京城。

大捷啊,羣臣歡喜似狂,這一戰打得有多辛苦,不僅在前線,實際犧牲的將士並不多,劉平不到一萬人,任福一萬幾千人,其他的零碎有一萬幾千人犧牲。

對於一個人口近億,一百多萬軍隊的國度來說,這點犧牲是在可以忍受範圍之內。

苦是的後方,鄭朗說蕭何之功,那是讓功,誇大,但爲了籌備西北物資糧餉,幾乎所有大臣絞盡腦汁。

然而沒有一點兒亮色,讓人如何不灰心喪氣?

奏摺裡還說了山遇的事,但字裡行間也看出鄭朗用意,前事已往,當爲後鑑。鄭朗奏摺裡的八個字。前事過去就算啦,但後面要引以爲警戒。商榷是利器,也不能再一昧苟且偷安求和。若不是上下都抱着這種心態,郭勸又怎麼做下這種呆得不再呆的操蛋事?

鄭朗還是感到很可惜的,說山遇的冤枉,對我朝赤膽忠心,韓周枷押千里,一路呼號,愁雲慘結,其冤令天地陰晦。

趙禎讀到此,不能言。

鄭朗說得很公平,郭勸李渭是罪盔禍首,自己與諸相心態也不好,否則不會發生這種事。於是下詔追封山遇惟亮爲褒國公,宋朝制度封死不封活。死人可以封王,但活人想封卻是很難。

一家都死了,封什麼國公也沒有作用。

不過鄭朗提及此事,使趙禎又想到一個人,韓周。怎麼兩次事件中,皆有這個人物出現?什麼來歷,這小子。不管了,下詔將韓周貶放到瓊州,不但下了嶺南,還下了海南。

鄭朗主要說的是商榷與苟和,這可以慢慢來,打到現在,花了那麼大人力物力,卻被一個小小的西夏玩得滴溜溜的轉,終於聽到大捷的消息,趙禎又下詔:“傳詔天下。”

讓老百姓也聽聽,咱們宋朝打了勝仗。最後問:“諸卿,西夏太子如何安排?”

還是沒有人答話。

趙禎無奈,看着晏殊。你是西府的大佬,西府主管軍務,你得發一下話。

晏殊很苦逼,讓他對着月亮,坐在水榭涼臺上,看着小花,喝着小酒,吟幾首悠雅散淡雋永的小令,天下無幾人能及。但軍事方面,晏殊懂什麼?問他,還不如問葛懷敏。正因爲不懂,所以一個個以爲葛懷敏是宋朝的戰神,第二個曹瑋。

掃了一下諸人,遲疑地說:“要麼等鄭朗這一戰結束,看戰果如何再議?”

趙禎也沒有什麼好主意,於是準議。

只過了兩天,鄭朗第一封奏摺終於慢悠悠地來到京城。

這份奏摺說了軍事安排,來龍去脈。

原來自從聽到斥候稟報說有可能元昊會侵犯府麟路,涇原路諸臣就開始在商議此戰。

幾位宰相看了奏摺的日期很無語,這麼大的事情,爲什麼用慢奏入京?難道是故意的?但鄭朗能用急奏麼,一是會影響府麟路戰役,二讓這些宰相商議,還不知道等到那一天自己才能得到回話,說不定吵吵鬧鬧,自己未等到結果,情報卻送到元昊的案頭。

再說,不是有一個內侍李徵元在自己身側。

這是鄭朗主動給自己找擋箭牌。至於太監,現在四路的幾個大佬,無論龐籍,或者是范仲淹、韓琦與鄭朗,誰個將太監放在眼中。就是有王侁那樣的人物來到緣邊四路,也會活活讓這四個人虐死。

但也知道前面奏摺上爲什麼鄭朗說捉住太子是意外,計劃做了更動由來。

看到這裡,幾位大佬皆是啼笑皆非。

往下看去,臉色都變了。

說了市易的事,不但說市易的種種弊益,還說了桑弘羊的均輸法,不要將它當成老虎,那是漢武帝見到國家財政睏乏,暫時使用的救急斂財之法。是救急之策,實際這次改革爲什麼史上不說它是變法與革新,正是因爲性質是救急之故。與現在宋朝爲了支持財政,加重商稅,強徵大戶性質一樣,救急的。一旦危機渡過,這些法令將會全部罷廢。何來猛如虎之言?

緣邊的市易一樣,一旦和平,商路重新通達,市易必須廢除。

屯田也是一理,屯田不能抱着斂財思想,它的宗旨應當是爲陝西出產糧食,陝西有了足夠的糧食,比斂一些地租還值得。所以屯上幾年,當地蕃戶熟悉耕種後,全部交給蕃戶,再教他們讀漢家的書,寫漢家的字,十幾年下來,會全部同化,成爲宋朝的真正子民。此乃一箭雙鵰之策。

寫得很詳細,幾個大佬看後皆無話可說。

這是要辨的,不然在楊偕蠱惑下,朝堂裡一直有人對市易與經費的去向有異議,直到大捷傳來,所有聲音才壓了下去。但不能保證以後不會有人不翻出來秋後算賬。

又是契股與三白渠,契股有人也在動心思,可不知道賣了值不值得。鄭朗在這裡再次清楚寫了必須要賣,對國營的鄭朗很懷疑,也不相信。必須讓私人保持一半契股,平安監纔能有活力。要賣,但要賣一個好價錢,不能黃金當作大白菜賣掉。三白渠也必須上,這一戰會持續很長時間,便是和,以後陝西也要留下大量軍隊,糧食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國家財政吃不消。

到這裡很正常,談的是國事,鄭朗也有資格談論這些國家大事。

下面便不對了,對楊偕發起猛烈的進攻。

沒有鄭朗提議,朝堂上也開始有人對楊偕產生懷疑,府麟路打到這份上,爲什麼太原一直不發兵。高繼宣回到太原後,朝廷立即用高繼宣替換了楊偕。

第二年高繼宣病死,朝廷無人可用,再次讓楊偕爲河東路經略安撫招討使,依然無人識破。楊偕又提出六件事,一、不準中人干預軍事;二、遷麟州;三、以便宜從事;四、精減多餘的軍兵;五、招募武士;六、專捕援。並且說能用臣言則受命,否則就不領命。還要放棄府麟路,朝廷不同意,楊偕不停上書,於是罷知邢州。但他又說當面稟報軍事,用這個藉口留在京城。元昊看到西夏國力吃不消,乞和但不願稱臣,楊偕又說朝廷連年征戰,國力日衰,應暫時答應元昊的請求。

西夏可以獨立,元昊可以背叛宋朝自稱陛下。

這次使君子黨們也識破他的真面目,包括王素、歐陽修、蔡襄等人紛紛上書彈劾,楊偕職爲從官,不思爲國討賊,而助元昊不臣之請,罪當誅,陛下不忍加戳,請將他調出,不宜留在京城。趙禎將他調出,楊偕繼續哼哼唧唧,不願意離開。趙禎無奈,只好將歐陽修等人的奏摺拿出來給他看,你自己解釋。

然而趙禎有一種嚴重的自虐心態,大臣越是胡說八道,他認爲這人果敢能言,楊偕也屬於這一類型,對楊偕始終不惡。

鄭朗對此不是很排斥,上有所愛,下有所投,這也能證明一個君王的賢明,朝堂上喜歡胡說八道的人絕不是楊偕一個。但不能將整個國家玩弄於股掌之中,奏摺上不說國家,而是皇帝。於是有了一句,君子,君王乃子也。不是孔夫子所說的那種君子,而是皇帝的老爸!

後面是一疊劉真記錄的戰況,只到第一次麟州圍解之時,但能看府麟路的危機,元昊親征,十幾萬大萬,能不危險麼?

幾個大佬不敢怠慢,呂夷簡臉上一本正經,實際心中笑開了花。罵得好啊,君子,君王是子也!

將此奏傳到宮中。

趙禎看後,臉色很是不悅。

那句君子語,自動略過,富弼石介等人的上奏遠比鄭朗這一句激烈多了,他也沒有動多少怒氣,該用的還是在用,不該用的還是不用。

生氣的是楊偕欺上瞞下。

鄭朗在京城那段時間,趙禎曾問過鄭朗,呂夷簡如何?

對呂夷簡與范仲淹皆不放心,兩人結黨,那個皇上喜歡,但不得不用之。

范仲淹能力稍小一點,德操卻能讓人放心,危害性不大。呂夷簡能力大,德操不行,貪戀權位,最後一條才讓他擔心。後來剪鬍子是呂夷簡奄奄一息,沒有危害,趙禎纔想起呂夷簡的好。因此任用呂夷簡,趙禎心頭有些陰影。

鄭朗說了一句,真小人也。

趙禎又問,何解。

鄭朗說,德操上的小人,國家的良臣。

趙禎懂了,沒有再談呂夷簡。

不管德操如何,呂夷簡是在爲國家辦事,想着國家,而不是在玩弄國家。

在皇宮內踱了大半天,趙禎下旨,派人仔細察看府麟路的戰況,與史上不同,史上幾位老大們表現皆不得力,過份渲染府麟路戰功,未必有多大好處,畢竟折家也是半遊離於朝廷之外的党項人。但是涇原路取得大捷,遮了百醜,府麟路大捷也就除去最重要的障礙,有功的也可以獎賞傳揚。這是趙禎式的平衡之術,連鄭朗也沒有想到。

又派人責問楊偕爲什麼不出戰。

說練兵可以,但府麟路從七月底開戰,八月楊偕去太原,如今馬上到了冬月中旬,你的援兵在哪裡?

……

這是遲來的公道。

府麟路此時另一個將星冉冉升起。

他不但是將星,還是一個帥星,真正的文武全材,罕見的儒將。被某些人抹殺了,否則此人軍事天賦可能遠在狄青之上。

張亢。

在史上奪琉璃堡之戰前,張亢還發動了陸續的戰鬥,當禁兵士氣激起時,張亢看到西夏軍隊沒有準備,在龍門川屯有一批秋糧,於是派出勇敢的張岊,率領九百人又擊潰西夏人,使西夏掠奪龍門川秋糧計劃失敗。然後與張岊諸將協手反攻被佔領的豐州,一日數戰,西夏軍隊被斬俘近萬人,成功收復豐州。

這個行動有些冒險,可張亢怎麼辦呢,他幾乎是孤軍奮戰,心中苦悶無人知道,不能說,一說府州三軍軍心就散了。若沒有鄭朗,他以後還會更苦悶,他雖有戰功,但不是武官,是正牌進士出身,立下如此奇功,反而貶官,後來最高官職僅是一個眉州防禦使真定府路副都總管,而另一個人楊偕居然做到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若不是年老,說不定能做一個宰相玩一玩。並且毫不羞恥的以兵家自居,著了多本兵書。

楊氏兵書能看麼,會害死人的。

鄭朗的出手,張亢沒有冒險,選擇一種穩妥的打法。自己主要職責是拖,將元昊主力軍隊拖在這裡,給鄭朗時間。

並且心中大定,他不相信鄭朗不會不給他一個公道。

向琉璃堡出手,是元昊擄來的物資全部在這裡,也是振奮士氣。

宋軍衝進琉璃堡,此時西夏人正睡得香,忽然聽到外面的喊殺聲,耶布移守貴匆忙地從牀上爬起來,披起衣服,出去觀看,就看到宋軍正在屠殺自己沒有準備的屬下,離他只有幾十步遠。不顧手下,立即騎馬向外逃跑。

張亢乘勢連奪三寨,這一戰使西夏擊斃三百多個士兵,其餘人都逃跑了。但損失的牛馬羊駝上萬,以及無數物資與糧草。張亢沒有辦法搬走,將牲畜趕進府州,糧食與琉璃堡一把火全部燒掉。

接下來於步駝溝築了宣威寨,這就是鄭朗所想的平夏城與永樂城的區別。永樂城前擾銀州大川,傍倚無定河,敵人攻打的道路有無數條,平夏城只有北葫蘆川與沒煙峽兩條道路供西夏軍隊選擇,而宋朝邊上有天聖寨、高平寨等寨砦拱衛,物資運輸比西夏更流通,所以地勢上平夏城能堅守,永樂城不容易守住。

琉琉堡在府州北方,北方是黃河,是西夏人佔領的北河套,所以這一寨不能保留,必須焚燬。宣威寨不同,與府州相連,可以互相策應,又卡住了西夏人行軍的一條重要道路。

這種理論,朝中大佬沒有幾個能懂的。

可是新的危機已經來臨。

正在鄭朗與野利遇乞對峙時,麟州城情況惡劣到了極點,沒有水的城市,沒有雨沒有雪的奇怪天氣,被圍了二十多天,城中乾渴到了黃金一兩隻能換水一杯!

苗繼宣派了一名斥候,好不容易從後山懸崖上慢慢吊下去,來到府州將情況稟報,你們府州現在有糧有肉有蔬菜有水,俺們怎麼辦?什麼都沒有,有的百姓快活活渴死了。

張亢聽了後嘆氣,然後看着南方,心中有些憤懣,鄭行知,別人不管哪,俺是相信你的,這都過了幾個月,爲什麼也不動手,難道真想府麟二州將士全部戰死,以成就你的偉大?

無奈,只好抽調軍隊,一共只有三千餘人,這也是府州能抽出最大的兵力。

而對方雖讓幾位殺神弄死許多人,但兵力還接近十萬。

就這樣,三千餘人帶着物資上路,不但要將這批物資送到麟州,還要打通一條通道,使府州的物資能順利送去好幾批前去麟州,這才能使麟州再熬一段時間。

敵人便象羣狼一樣,不停的圍過來。

一路廝殺,一路戰鬥,就象這條道路似乎沒有一個窮頭。

三千餘人滿身血腥的來到柏子砦,一路西夏人不能攔住他們,於是聚集數萬騎兵於柏子砦,以逸待勞,準備以近十倍的力量伏擊。

茫茫無際的西夏騎兵涌上來,張亢在腦海裡迅速做了一個判斷。不能逃,敵人是騎兵是逸兵,自己是步軍是疲軍,一逃跑會死得更快。也不能逃,麟州軍民正等着這批物資救命。

於是對手下說道:“我等已陷死地,前鬥則生,不然,爲賊所屠,不會有一人生還。”

突然張亢眼睛眯了起來,此時起一陣北風,他們從府州而來,站在北邊,風吹過,颳起一陣塵沙。絕對沒有沙漠與戈壁灘那麼嚴重,但會造成一些影響,比如張亢看到一些西夏人在揉眼睛,大約眼睛裡進了沙子。

大喝一聲:“殺。”

宋軍沒有想到,反正也是死,不如索性殺上一通,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兔子川奇蹟再次上演,一頓砍殺,幾萬西夏騎軍居然被再次殺退,直接讓宋軍殺死的人不多,但許多人自相蹂躪而死,僅戰馬就奪下一千多匹。張亢馬不停蹄,對西夏的建寧寨發起進攻,西夏軍隊披靡而走。

但這一戰過後,張亢不得不停下腳步,在建寧寨休整。

一路打到現在,幾乎沒有休息過,若不是夜晚寒冷,連夜裡都要鏖戰。

幾乎所有士兵體力都耗盡了。

元昊卻看到一片光明,他也接受野利遇乞的戰報,石門川戰役還沒有打響,野利說了一些情況,包括成克賞在三營山的埋伏。

他不在涇原路指揮,僅從戰報裡很難看出什麼。范仲淹的出兵,更使他迷惑,既然從環州出兵,那麼范仲淹也不敢分兵前去涇原路。算算兵力差不多吧,全部是在野外,自己七萬騎兵對付不了四萬幾千宋朝步軍?

其實涇原路戰爭只是一聲血仇之戰,不關他的大局,奪下府麟路纔是他的夢寐以求。

寫了一封信,囑咐野利遇乞小心,又將視線轉到眼前戰局上。張亢在建寧寨休整,正符合他的心意。麟州城元昊已經當成囊中之物,但是府州還有一些軍隊,又有許多物資。本身的地勢,攻打極其不易。

不如讓張亢呆在建寧寨,用少量騎兵不停的騷擾,讓建寧砦的宋軍感到威脅與危險,又不趕盡殺絕,利用他們來吸引府州大軍源源不斷的到來援助。

那麼府州的主要兵力將會凝聚在這一個點上。

至於建寧寨,那也叫寨麼?牆也沒有一人高,與野外作戰有什麼區別?只要在這裡將宋軍殲滅,府州城兵力空虛,還用什麼來守?整個麟府路也就被他囊於掌中。

朝廷派來查問府麟路戰況的官吏與太監也在這時趕到府州。

折繼閔大約心中有些激憤,內侍詢問張亢在哪裡,折繼閔便說道:“他在建寧寨。”

內侍也不知道建寧寨在何處,以爲是宋軍掌握之中的一個寨砦,說道:“能不能帶某去看一看。”

你自己要去的,不能怪我,折繼閔說道:“好。”

派了一隊人馬將內侍與官吏一起護送到建寧寨。

張亢心中也有怨氣,認爲是上了鄭朗的當,沒有多理會他們,看了看大隊人馬休息幾天後,精神氣恢復過來,說道:“我們再往麟州城出發。”

內侍嚇了一跳,問:“去麟州啊?”

“嗯。”

“賊寇還有多少人?”

“不知道,接近十萬人。”

“十萬人哪……我要回去!”內侍猛然看了看三千餘名宋軍,腿一軟大聲喊了起來。

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225章 割(三)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298章 失信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142章 問一(四)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266章 淨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4章 第一米第309章 雞鳴山(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253章 鬥法(三)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323章 返京第292章 點將(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35章 考(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80章 依(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148章 銅錢第268章 戲法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304章 殺雞(下)第218章 找朋友(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72章 糊塗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106章 求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106章 求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6章 約定(下)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103章 大家(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65章 大星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312章 刎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十七章 請使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
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225章 割(三)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298章 失信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142章 問一(四)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266章 淨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4章 第一米第309章 雞鳴山(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253章 鬥法(三)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323章 返京第292章 點將(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35章 考(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80章 依(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148章 銅錢第268章 戲法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304章 殺雞(下)第218章 找朋友(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72章 糊塗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106章 求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106章 求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6章 約定(下)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103章 大家(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65章 大星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312章 刎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十七章 請使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