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

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

“冰山的角?”

“呂相公,正是冰山的角。不說我朝,且說前代,夏周商已遠矣,具體的無法考證。又是諸候立國,不是封建立國,無從借鑑。但看自秦以後,秦立國才幾十年光景?”鄭朗耐心地說道。

不要小看呂夷簡,就他病怏怏地躺在家中,在朝堂影響力不可小視,所以君子黨再三打壓他,也是有原因的。必須說服呂夷簡,又徐徐說道:“到了漢代,其實一分爲二,東漢已不同於西漢,實際一代二朝。每一朝僅是一百餘年光景。然後到三國,十六國與南北朝,一分裂便是接近三百年時光,民不聊生。隋朝大一統,幾十年便瓦解也。再到唐朝,不足三百年,其實自安史之後,朝已不朝,國也不國。房玄齡與魏徵在唐太宗面前爭創業守成孰難。房玄齡認爲創業難,因爲他與唐太宗一道創業,從那麼多梟雄豪傑中殺出來,一統天下,何其不易,所以有此說。魏徵沒有參與創業,故認爲守成更難。唐太宗認爲兩人皆正確,只是站在的角度不同,考慮的問題不同,兩者皆難。但讓我認爲,我認爲守成更難。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爲什麼國家有這麼多困難,大臣也清楚,不進行變革,反而一味的守舊。正是此理也。卻不知更大的禍患,正瀰漫於這份安樂之中,說不定自己,或者子女手中就淪落成亡國大亂中做刀下之鬼。”

呂夷簡直皺眉頭。

“呂相公,你也不用擔心。我有自知之明,滿朝才智之士,個個都不是池中之物,可以做,但勿務以減少糾紛爲重。所以心中有萬般想法,不說也不做。”

“有何想法?”

“陛下問我,我也沒有回答,自己沒有想清楚。說出來,圖增困惑。”

呂夷簡被他逗樂了,說:“行知,你還是少做變革爲妙。我不僅是爲了你,也爲了國家。現在你年齡輕,資歷也不夠,不足以挑起國家重任,這時候需要養資培名,國家雖然危機重重,也不是熬不過去。待到幾年後。你從契丹回來,那纔是你真正奮發向上,爲國效勞之時。此時,容易被人拖下去……”

說得很含蓄,不要被君子黨將你拖下海。

鄭朗啼笑皆非。

這席話那怕出自晏殊嘴中,倒也不奇怪,偏偏出自呂夷簡的嘴。徐徐說道:“就這幾事了,其他的放在這裡慢慢想。”

指了指腦袋。

“應當如此。著兒,上茶。”

呂公著小心地上茶。

呂夷簡指了指呂公著說道:“你要做的是他們,再過幾年。十幾年,他們逐一成長起來,便是你最大的幫手。不要小視了我這三子,老夫對他很期盼。”

“我也看重,”鄭朗呵呵一樂。自己這三個小三子學生,沒有一個差的。

“若是范仲淹肯放心,那麼兩方人就有可能爲你團結,那時候你做得好,纔是好。現在你參與任何一方,恐非你所願。不參與,孤身一人,能做出什麼事情?唉,你性子散漫,我現在勸說,你未必能聽得進去。以後你便知……”

“呂相公,你錯了,我正在想。性子雖散漫,不過真要到我全身心投入進去時,爲了這個國,即便是地獄,我也會進去。”

“好,好,老夫最想聽的便是你這句話,國家大事可託也。”

“呂公,別誇,我沒那本事,凡事竭力罷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鄭朗說道。事實他也不打算再興什麼改革,做的也不少。免役法做好了,會釋放出來一大批中產人士,這些人創造價值觀,纔是社會的真正進步。看不到,可效果不可想像。馬法對財政影響很弱,即便節餘一百來萬貫錢,對於冗得不能再冗的宋朝財政來說,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養好馬,不能放在中原養,沒有良馬,北宋終世,可曾出過多少精湛的騎兵?沒有過。那怕王韻收復河湟,都是以步兵爲主。將馬飼養地轉移到緣邊,就會得到好馬,好騎兵,最終實現宋朝有一支強大的騎軍。意義也非同小可。

倉法力保災害時國家有儲備之糧,裁軍是節餘國家冗兵之費。並且倉法有縮小版的青苗法,可以用一些低貸緩解百姓壓力。與謀財無關,是用來濟民的。裁兵之法一是節餘開支,也是一種強兵。保甲法濟民爲主,但對防盜,充實內地防禦能力,或多或少有些幫助。

四法牽涉到了方方面面。

做好了,宋朝這艘漸漸下沉的大船便會一步步減壓,最少停止下沉的趨勢。以後再逐步計劃。呂夷簡碎步式改革太過保守,但鄭朗同樣不喜歡激進,還是以穩重爲主。

就想到免役法,說道:“呂公,免役法出現一些問題,我想到一策,還望呂公助我。”

已經有君子黨注意到兼併田地,隱瞞田畝的惡劣趨勢,但除了范仲淹外,還沒有人想到免役法。

“說。”

鄭朗將主意說出來。

呂夷簡沉思,問:“那你說那一州府爲佳?”

認同了鄭朗的方案,可是呂夷簡同樣很凝重,不是開玩笑的,一旦興起,會讓許多人疑慮。

“京畿不行,江東太遠,沒有威力,呂公,你看那一州府?”

“讓我再想一想吧。”

“嗯。”

“因此,我讓你現在勿動,看一看,免役法兼顧如此,還有這麼大的漏洞,不知道你的保甲法、倉法與裁兵法實施後,又會產生什麼?”

“慢慢調整吧,不多,這幾法實施後,我會留心的,還望呂公助我。”

“你不怕人說閒話?”

“爲國事,何須怕人說閒話,我聲名已滿,污一些無妨。”

“也不用你污,老夫還指望你將宋朝帶向中興的彼岸,又怎能讓你污染聲名?但以後勿要輕舉而動。”

“謝過呂公。”

出了呂夷簡的府邸,鄭朗長鬆一口氣。

想做事,就會學會妥協,橫衝直撞是不行的。不過這也是呂夷簡看重他的地方。

契丹使到,元昊打的好算盤,契丹也不會很傻的,一眼識穿元昊的用意。羅漢奴的奏摺也讓遼興宗大爲惱怒。奶奶的。你小小的元昊居然一次次來摸老虎的屁股,卷跑了一批人不夠,又來卷人,還煽動夾山党項人與吐谷渾人叛亂!

氣壞了,打不過宋朝,居然來招惹俺們大遼國。

將元昊的使者扣壓,讓延慶宮使耶律元衡出使宋朝。耶律元衡便是陸陵情報上所說的耶律高家奴,因爲翻譯時有時候音譯,有時候意譯,所以有時候契丹人名在宋朝出現兩種稱呼,比如出使西夏的使者耶律敵烈,有的宋人稱呼爲耶律祥,或者耶律佯。

他帶來一份國書,上面寫道:元昊有負中國當誅。因此派林牙耶律祥前去西夏問罪,而元昊頑劣不化,桀驁不馴。我想到了與宋朝的盟約,深以爲恥,今天我與大臣們商議,將命令大軍前去討伐夏賊,強迫西夏向宋朝稱臣。(接受兮衍大大的建議,以後除了少數重要的文章,一律翻譯成白話文,原文略去)

很聰明的文章,即便打了西夏,也將矛盾嫁禍給宋朝。以後與西夏要和要戰。契丹依然佔據着漁翁之利。

宋朝君臣也不傻,看到國書後,范仲淹說道:“對二虜只求防禦以備,不要求真僞。”

不管他們真打或是假打,皆沒有一個好東西。

而且范仲淹也擔心,以爲先大議備邊之策。再派使前去契丹,使契丹知道我們有備,若來伐則無必勝之理,也可以使契丹消除邀功求報之心。雖然防備,與盟約有所衝突,但有備待之,則減少生靈之禍。

爲什麼要這樣說呢,與西夏人開戰,契丹戰敗無妨,最好不過,若戰勝,佔據南北河套,宋朝很頭痛的,而且契丹會藉此機會邀賞。萬一再翻毀盟約,要求宋朝增加歲幣怎麼辦?整成了無底洞。

還不是頭痛的地方,就怕是契丹萬一不是與西夏人交戰,以開戰爲藉口,將兵力調向西南方向,然後藉着宋朝麻痹大意的時候,出兵河東,西夏出兵陝西,國家情況危險了。

鄭朗說歸說,預防總是好的。

況且范仲淹深有體會,元昊派人來和,范仲淹相信了,於是西夏大軍兵出好水川,而自己在延州卻無半點防範措施。

范仲淹的進諫讓趙禎十分惶恐不安。

契丹與西夏人真的開戰,也許是好的,但萬一不是呢?派丁度商議契丹答書,又與羣臣商議,大多數大臣也以爲致書西夏,勸元昊復順契丹,以全三國軍民安定。又致書契丹,重新派使對西夏勸說,當歸順貴國,宋朝也允許西夏向契丹納服款歸。

寧肯不讓契丹與西夏火拼,也不讓契丹於西南方向糾集大軍壓境。看地圖便知道了,契丹出征西夏,必將軍隊集中在雲朔,離河套近還是離河東近。

鄭朗知道他們不會得逞,沒有作聲。

耶律高家奴來到鄭府拜訪。

西夏人沒有讓契丹放在眼中,宋朝同樣也沒有讓契丹人放在眼中。

但鄭朗有可能是契丹未來的韓德讓,不得不尊重。

耶律高家奴抱怨地說:“我主好心一片,替貴國討還公道,爲什麼貴國君臣如此軟弱?”

話外之音,這樣的軟弱君臣,你還輔佐他們做什麼?來我們契丹做大事,建立大功業吧。

鄭朗哈哈大笑,說道:“未必,你主也算是一個仁君主,極重手足之情,所以與皇太弟關係默契,楷稱皇家友好典範。”

“是啊,我主對大臣也十分友愛。”

倒也是,遼興宗對大臣確實不錯,因此與趙禎一南一北,成了兩個乖寶寶,不然元昊也不可能壯大。鄭朗沒有否認,說:“雖不錯,可是興平公主之死,貴主能否忍受否?就算爲國而忘小家。昔日甘州回鶻本來是屬於貴國勢力範圍,貴國出兵協助西夏鎮壓甘州回鶻,卻不承想被西夏藉機吞併,貴國君臣心中好受否?不但如此,吐蕃六穀部一直很強大,西夏挑起六穀部少數勢力謀反,再次藉機將六穀部吞併。唃廝囉力量強大,西夏顛覆其父子關係,使吐蕃一蹶不振。復到我朝,挑唆我鎮戎寨北各部族族民配合,於好水川大敗我軍。若不是我前去涇原路,強行將這些部族全部遷移到南方,定川寨我軍還會必敗也。再到貴國西山諸部,已經發生兩起叛逃事件。不僅西山,如今西夏國境與阻卜相連,無論西山的韃靼,或者是阻卜,你們契丹人並不多,多是異族,時叛時合,萬一元昊挑唆之計成功,南又與我朝搭成和議,貴國雖然強大,到時候四面烽火蔓延,又怎麼辦?這纔是貴國擔心的吧?”

“西夏小敵,豈可懼哉!”

“耶律林牙,回去對你主說,縱然博兔,也要做獅子狀,否則陰溝裡照樣能翻船,這是我好心說的話。”

“那是,那是。”

其實這時候,這句話,已經爲以後平安出使契丹埋下契機。

當真傻呼呼的出使契丹,做契丹的韓德讓?

但是耶律高家奴更加小心,眼中充滿欽佩的神情。

鄭朗沒有說出全部,但說了大部分契丹君臣擔心的。爲了多得十萬,契丹答應調停,不要小看這十萬,對於契丹的經濟來說,已相當於宋朝一百萬,兩百萬,不是小數字的。

可是西夏不聽話,而是打着小算盤很讓契丹不滿意。

從時局上來說,西夏的擴張也不符合契丹的戰略目標,西夏此時地盤已非是昔日,要麼往南是吐蕃,那是高原地帶,不適合西夏人擴張,往西太遠,不利於統治,要麼是宋朝,要麼是契丹。恰巧與西夏交鄰地方皆是契丹的羈縻地區,契丹也害怕。

在他們心中,西夏僅是掣肘宋朝的一個棋子,並不想西夏壯大到這地步。

然而宋朝君臣沒有一個人能看得出來的,果然是能臣。

鄭朗揮了揮手,下人們端上來酒菜,鄭朗說道:“我不能陪你飲酒,貴使盡情暢飲。”

“不敢,不敢。”耶律高家奴小心萬分地說。若是歐陽修韓琦在此,能氣得跳腳罵娘,此人在宋朝君臣前耀武揚威,但來到鄭家,卻立即變得低三下四。

鄭朗也沒有擺架子,主動用刀子替他將烤羊肉劃開,說道:“並且我說一句,你說的我主軟弱,非也,這是愛民,不僅愛我國的民,也是愛貴國的民,不想貴國軍民遭受戰火荼毒。你說我主是一個愛民的主好,還是一個窮兵黜武的君主好?”

最簡單的一個比喻,愛民罷,或者軟弱罷,都不想發起戰爭,盟約便能遵守,契丹也能順利每年得到龐大的五十萬歲貢。若是窮兵黜武,學習漢武大帝,以前的歲貢,現在變成歲納,能不能忍受?真打起來,契丹即便勝利,以宋朝現在龐大的軍民人數與財富,契丹也未必有好果子吃。

不錯,若是契丹出兵,宋朝也出兵配合,契丹會勝得輕鬆,說不定契丹不但開戰,又能看到兩國相爭,坐受漁翁之利。對契丹有好處,可宋朝激進如此,長久來看,對契丹有什麼幫助?

高家奴一呆,不知如何作答。

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337章 窟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41章 問一(三)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52章 鳴天下(一)第118章 大人物(下)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303章 殺雞(中)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89章 長嘯第9章 小鳥小飛(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147章 狼變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54章 鳴天下(三)第258章 問鬼(上)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317章 祗園精舍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337章 小戰(下)第296章 韓信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16章 談生意第185章 第二抓·誤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225章 割(三)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127章 中(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319章 最神奇(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288章 狐威(中)第190章 膽大第178章 蓋棺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43章 問一(五)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254章 鬥法(四)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312章 逃第36章 蛇書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24章 小魔女(上)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700章 逆轉(下)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700章 逆轉(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34章 考(上)九百零六章 資敵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148章 銅錢第65章 對眼第297章 走隊第219章 處女地(一)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159章 撫琴(下)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十四章 糖果
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337章 窟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41章 問一(三)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52章 鳴天下(一)第118章 大人物(下)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303章 殺雞(中)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89章 長嘯第9章 小鳥小飛(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147章 狼變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54章 鳴天下(三)第258章 問鬼(上)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317章 祗園精舍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337章 小戰(下)第296章 韓信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16章 談生意第185章 第二抓·誤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225章 割(三)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127章 中(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319章 最神奇(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288章 狐威(中)第190章 膽大第178章 蓋棺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43章 問一(五)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254章 鬥法(四)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312章 逃第36章 蛇書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24章 小魔女(上)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700章 逆轉(下)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700章 逆轉(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34章 考(上)九百零六章 資敵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148章 銅錢第65章 對眼第297章 走隊第219章 處女地(一)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159章 撫琴(下)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十四章 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