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

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 中

隨後鄭朗莞爾一笑。

趙頊問:“鄭公,爲何發笑?”

老一輩大臣陸續去世,知道馮高五人身份的更少了,可是趙曙知道,趙頊知道,當初成立特務營時就制訂的規矩,由皇上親自掌管,以便保守機密。趙曙雖對鄭朗沒有多大好感,這個江山是趙家的江山,非是鄭家的江山,他偶爾發神經病,但不是昏庸之輩,輕重知道的,知道了,也沒有透露。後來這些資料又轉到趙頊手中。

包括讓周淵親自去渭州,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趙頊也是知道的。

鄭朗想不懂,趙頊同樣想不懂。

趙頊問,鄭朗回答:“陛下,爲什麼這樣做,有兩條,第一條王韶與種諤不知輕重,他們是不是這樣的人?”

“應當不是吧。”趙頊道。

若是,得立即下詔停止軍事行動,否則必會遭到大敗。

鄭朗又說道:“只有第二條,他們有巧妙的安排,這個安排連我都想不明白,說明他們的的計謀深遠,那麼此戰必勝矣。”

“鄭公,你說王韶還勝過你?”

“陛下,不要高看了臣,臣對於經濟政務略有所長,軍事方面未必有多好,以前多次大勝,乃是我用好了武將與一些名將之故,與他們一道謀劃,虛心地聽從他們意見,對他們放心任用,故每每勝多負少。陛下,我朝軍事似乎弱,弱非是在將士不勇敢,而是將從中御製度,內侍監軍往往插手指揮,朝廷在千里之外偏要強行遙控,仁宗時雖放權於邊境將臣,卻多用士大夫來指揮。士大夫有幾人對軍事善長?”

“這個制度是不大好。”

“陛下,知道就行,其實兩位祖宗各自有各自的制度。太祖每每在大將臨行前,將任務交待,注意事項交待。那是太祖對軍事善長,故迅速將巴蜀荊湖南漢南唐一一收復。然後太祖得病暴崩,太宗登基,也採納了這個方法。可太宗長於內治,對軍事略弱了一些。漸漸朝廷遙控,士大夫插足。監軍參與指揮。這個方向已經是錯誤了。正確的祖宗家法乃是武將臨行時交待軍事目標,行動結束後,迅速收回武將兵權。既能保證懂行的人指揮戰鬥,又能保證安史之亂不會發生。不過陛下不能說,一旦公開說出,又會引起一些爭議。”

“坐視?”

“也不用坐視。不說可以行,讓行動後的結果,慢慢改變大家的思想觀念。”

“朕懂了,”趙頊也是莞爾一笑。

朝堂士大夫不知道內幕,一個個爭執王韶做法不當。就算爲了報復,收留一部分叛逃過來的部族,就算爲了報復,適度的出兵。可爲什麼強攻賞移口。賞移口是失守三次,然而隨後西夏又將它加固加高。而且居高臨下,盤居於山岩之上,想用炸藥都沒辦法炸。軍事佈置是錯誤的。不過只能爭執對錯,不能干涉,情報來到京城,再從京城到前線,來回就是十天,打也早打了,一切都來不及了。

賞移口攻防戰開始。

……

天色陰沉。一會兒雪花翻卷而來。

這個時候。整個葫蘆河川會時常落雪的,但是筆戎韋老漢臉上則出現一絲憂慮。他眺望遠方。大片大片薄薄的冰雪下面多是枯黃的苜蓿。宋境這邊的最讓他們嚮往的就是這些紫色的寶貝。

紫苜蓿以前宋夏兩國都有,刻意種植的人很少,大多數西夏人將它們當成救急用來的野菜,或者用來放牧。自從陝西開始大肆種植,一開始還看不到什麼好處。隨後普及開始,宋境內各個土山坡上都是滿山遍野的紫苜蓿,各部族終於得利,甚至不用放牧,牛馬羊都有充足的牧草,養得肥肥壯壯。西夏也有人學習,可一直不成功。

中間有一個重要的區別。

若讓百姓自發種植,多半不會得功,若用官府種植,不知道會被各個官吏貪污成什麼樣子。但若是朝廷撥出少許錢帛,官府率領組織,強迫百姓種植,將它當成考覈官員政績的重要依據,種植起來就會很快。

再者宋朝這邊是有組織地種植,種植後許多地區禁牧,牛馬羊可以養,甚至鼓勵多養一點,但是圈養,非是散養。苜蓿的生命力極強,就象韭菜一樣,割了一茬不久又長出一茬,這纔是它成爲牧草之王的來歷。若是散放後,苜蓿還沒有長起來,就讓牛羊甚至連根都啃光了,就失去種植的意義。兩種方法種植,收益卻幾乎相差十倍以上。知道好處,可西夏是各部帳制度,官府行政約束力遠不及宋朝,不能很好的執行。

宋夏開戰,兩國邊境的百姓生活都很苦。宋朝富裕,百姓苛壓不是很重,但邊境百姓因爲防禦,要承擔很高的差役與兵役,依然很苦。不過因爲承擔着沉重的力役,朝廷卻免去了賦稅,多數百姓生活比西夏百姓生活要好一點。鄭朗進入中書,陸續裁去大量兵士,以及兵役差役,甚至程師孟西上,自渭秦二州開始,大肆興修水利,鼓勵百姓種植糧食,再加上這個苜蓿大肆種植後帶來的養殖業,非是牧業,多數變成養殖業,兩國百姓差距越來越大。

這纔是許多部族嚮往宋朝的原因。

十天前,宋軍主動翻過兜嶺,象筆寨這樣僅有六七十戶的小寨子,西夏人不會放在眼中,宋人也不會放在眼中。但宋軍主動出擊,破開了各條小山道,筆老漢果斷率領全寨百姓翻過兜嶺。爲了尋找他們夢想中的幸福,不顧大狗二牛四戶人家還有孩子在撞令郎軍中,趕赴到了綏州,來到宋朝。

真來到宋境,全寨百姓又有些茫然,真的就得到他們夢想中的幸福嗎?

筆戎韋倦縮在帳蓬門口,四周是密密麻麻逃到宋境的百姓,不遠處就是高大的平夏城,能看到不停的有兵士在城頭上巡邏。

幾面旌旗在呼嘯的西北風拼命的鼓舞,似乎隨時欲要裂破。

就在筆老漢眼中迷茫的時候,一箇中年大漢帶着許多兵士,打開城門。騎馬向這邊馳來。

到了逃亡的百姓面前,中年大漢說道:“請各寨族長出來說話。”

筆老漢走了出來。

一共有二十三寨,一萬多百姓成功翻過兜嶺,來到宋境。

就是這麼多寨子,都趕不上輕寧族一部,輕寧族與沒移氏很友好,在原來沒移族的北面,兩部緊鄰。多有聯姻,沒移族叛投後,輕寧族遭到西夏排擠,有三千多帳,近兩萬百姓,六千多名壯丁。因爲離兜嶺稍有些距離。部族大,行動緩慢,讓李開泰追上,多數壯士被殘酷地殺害了。因此王韶這才生氣的出兵賞移口。

可真相誰能知道呢?

王韶騎在馬上,不住地搖頭,章質夫太惡毒了,學鄭公,學個鬼!不過王韶也不得不承認,章楶種種“歹毒”的主意頗有成效。

看着眼前二十三名族酋。王韶說道:“你們先將各寨戶數上報,五口以下與五口以上的區分開來,一會我有急用。”

二十三名族酋或惶恐迷茫,或者驚喜雀躍,一個個下去。

二十三寨,有大有小,大者能達到四百多戶,小者僅有三十幾戶,一共達到兩千四百多戶。記錄下上報告的數字。王韶說道:“說幾件事。你們僅是投奔我朝的一部分族帳,還有更多族帳事前與我朝聯繫好了。因爲西夏派出大軍駐守賞移口,手段又極其殘忍,諸族不敢投奔我朝。懷德軍兵力終是有限,因此從你們各寨中抽出三千五百丁,配合我朝出兵賞移口,奪下賞移口,北大門打開,會有更多的族寨一起涌入到我朝。相信你們也能理解,不爲其他故,僅是這些族寨有許多人與你們有姻親關係,就不能不救。”

有的人說是,有的人默不作聲。

王韶也沒有再解釋,抽也抽了出去,到了宋境,還能怎的,又說道:“其次就是衣食問題,現正值隆冬,你們倉惶離開家園,來到我境,缺衣少食,故先將這個問題解決。剛纔讓你們統計了一下戶數與戶等,貧富不問了,我馬上先將衣食問題解決。五口以上戶者發厚蓋棉被墊棉被兩牀,以下者各一牀,讓大家取暖,再就是一人一件棉衣,糧食一斗。發放到你們手中後,我們再談安頓問題。”

王韶說完就離開了,一會兒衙吏與兵士押着大量的衣被與糧食,來到各個族帳前面,陸續發放棉被與棉衣糧食。

僅第一手,就讓諸人心安。

無論是衣被或者是糧食,到了平夏城,不貴也變得昂貴起來。這個舉動,宋朝最少得支出近一萬緡錢費用。

特別是糧食。

西夏能立國那麼長時間,絕對是運氣使然,多次險覆於宋朝契丹之手,敗於回鶻,偏巧契丹出手,敗於吐蕃,吐蕃內部分裂,敗於契丹,正好攤上耶律洪基這個昏主繼位,敗於宋朝,金人崛起。

爲了支持國家存在,西夏也重視農業生少,逼的,種麥,大麥,蕎麥,粟,稞,粳稻,糯道,秫米,斛豆,豌豆,黑豆,蓽豆,麻,稗。只要能長着讓人填飽肚子的,一律鼓勵百姓種植。

但在窮兵黜武之下,百姓經常吃不飽,導致西夏百姓多以野菜充飢,各種各樣的野菜名字,春食豉子蔓、醎蓬子,夏食蓯蓉苗、小蕪荑,秋食席雞子、地黃葉、登廂草,冬食蓄沙蔥、野韭、拒霜、灰條子、白蒿、醎松子,不是西夏人喜歡吃野菜,之所以研究這麼深,乃是爲了歲計!若是宋朝百姓能生活到這種地步,估計趙禎在世時,連喝湯心情也沒有了。

特別是今年,西夏能記入史冊的只有五件大事,宋冊封李秉常爲國主;表宋復行蕃禮;宋許綏州換土門以及諸堡、梁氏以爲宋朝好欺負,不相交諸堡,卻想要以小換大重得綏州,導致兩國關係破壞;宋朝正式城綏州。第五件事便是西夏是歲饑饉!

這一年宋朝乾旱,瀰漫到整個北方,包括陝西與西夏,宋朝還有江南的糧食補充,西夏上哪裡運糧來救災?

幾乎大部分百姓過着有早上無晚上的生活。

前面糧食發放下去,後面炊煙就騰了起來,家家戶戶在埋鍋做飯。

王韶與蔡挺再次從城中走出來。看着這些面黃肌瘦,如狼似虎在吃飯的百姓說道:“蔡知州,象這樣下去,一斗米恐怕不夠他們吃五天的。”

“王知軍,到此爲止吧,不要再收叛投百姓了。若收,看看明年,涇水興修了許多水利。若辰光好一點,渭州本身有充足的糧食,就能節約錢帛,如今收,又將他們這樣安頓,費用太大。”

“我知道。賞移口那邊你也不是不知道。”

“真不寫奏摺給朝廷解釋?”

“蔡知州,別寫,越解釋越麻煩,恐怕就是鄭公也不會同意,畢竟手段太殘忍了一些。”

“是你的主意?還是種諤的主意?”

“不是我的主意,也不是種子正的主意,乃是章質夫的主意。”

蔡挺也是無奈地一笑,道:“就這樣吧,再召他們過來。說說安置的事。”

又將二十幾名族酋召集起來,向他們做了介紹,這麼大的事,不經蔡挺同意那是不可能的,蔡挺於是對他們說了安置事宜,也是現在這些蕃戶羌戶以及少許漢戶最關心的頭等大事。

出忽他們想象,順着沒煙前峽自平夏城開始,安排到天聖寨,或者順着葫蘆川開始。自平夏城向南到靈平寨、高平寨。一直到鎮戎寨。蔡挺說完,二十幾人有些愕然。

自鄭朗有懲金明寨諸族叛亂後。對所有投降過來的,或者是強行擄獲過來的部族,一起往後方編制安排,區別就是主動來投的部族不會打散,強行擄獲過來的部族,或者有敵意的部族會將他們打散。但不會將他們安排在前線,以免被西夏人行使反間計成功。

看着諸人的愕然,蔡挺說道:“你們來投奔了,我們大宋就會相信你們。”

一個個還是茫然,難道宋朝改變主意了?當然,就近安排,水土適應,並且沒煙前峽與葫蘆川水草豐美,能耕能牧,乃是一等一的好場所,一個個心滿意足地離開。

蔡挺看着他們的背影,說道:“雖然你們的主意略有些陰損,但變通之術,與鄭公很是類似。”

對這些安排,王韶解釋原因後,蔡挺也是持贊成意見的。

第二天,小吏與一些軍中將領,帶着各自部族下去安頓了。成本很高昂的,即便自秋後就在準備,也準備了糧草,包括許多牧草,想使他們熬過這個冬天,還要從後方陸續地增援許多糧食。

北方戰役開始打響。

章楶率領着五千宋軍,三千五百名臨時徵召的各族壯丁,浩浩蕩蕩地向賞移口出發。出了蕭關,章楶將劉昌祚喊來,仔細地吩咐了幾句。劉昌祚感到不滿。

章楶低聲說道:“當真我們爲了輕寧族報仇?”

“是啊,我也不解呢。”

“這是做一個樣子的,包括那些已來我朝的各寨,爲了安排他們,朝廷可能最少浪費兩萬多緡錢,但必須將他們安排好,樹立一個榜樣。但多了,朝廷就拿不出這麼多錢帛出來。既爲榜樣,不能離敵境太遠,故將他們安排在葫蘆川與沒煙前峽。然而弄不好就能弄巧成拙,因此讓他們抽一些壯丁,然後……”

“我懂了,可這個,這個……有點殘忍。”

“也不能算是殘忍,有更長的用意,也許幾年後你就知道了,”章楶說道。王韶也沒有泄露趙善金的真實身份,不過說了有可能特務營在策反此人,讓種諤與章楶勿得泄露,在這之前,不能讓趙善金太過難堪。然後三人商議了一系列的計劃。怎樣纔會使趙善金不難堪,又要達到軍事目標,還能使這些部族不會被西夏人重新蠱惑,因此就有了這次攻打賞移口的軍事行動。

八千五百名將士,所需物資更多,後面還有三千名民夫,兵貴神速,劉昌祚先行率領三千騎出了蕭關,包括兩千名挑選出來的各族壯丁,他們各自有馬,當成先鋒軍隊使喚的。利用速度先行出發,開山劈路架橋。諸羌兵也不以爲意,西夏在賞移口兵力並不多。屠殺沒有防備的輕寧族可以,但對付強大的宋朝軍隊,未必有膽量出關正面交戰。況且後方還有五千多軍隊,在後面迤邐而行,緊緊跟上。

越過地形堅險的蕭關峽谷,不遠處就是另一處天險,磨臍隘口。兩邊皆是高聳入雲的大山,猿鳥難渡。中間幾座高山崖壁陡峭,如同凸出的磨臍一般,葫蘆河從南而下,生生擠出一塊河谷,向北流淌。因爲這裡地形原因,鄭朗離開涇原路後。發生過一系列的爭奪戰,雙方都想在此設關卡,皆被對方催毀。

後來看到不成功,雙方守將默契地隔着葫蘆河,各設了一個哨所,當警戒作用的。

隆冬時分,連架浮橋都省去了,劉昌祚帶着三千兵士,踩着冰塊。渡過葫蘆河,對面敵人哨所上響起警戒的號角聲。

劉昌祚說道:“就在此紮營吧。”

大家雀躍,無他,再往前去,就是賞移口了,主力軍隊未跟上來,大家皆沒有多大底氣。特別是那些投奔的各族子弟兵們。

一起下了戰馬,準備紮營,劉昌祚又派出斥候到前方打探。斥候剛離開不久。就騎馬往回飛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劉將軍,敵人出了賞移口關。向我軍撲來。”

“上馬備戰。”劉昌祚喝道。

一個個丟下輜重,重新披掛,僅是一會兒功夫,西夏軍隊飛奔而來,看着一隊隊人馬自峽谷裡竄出來,劉昌祚喝道:“上。”

不退反進,率領着三千兵士反而迎了上去。

眨眼之間,劉昌祚第一個衝到敵人面前,手中大槍狠狠一刺,竟然刺破了敵兵盔甲,深深扎入此人的胸口。劉昌祚用力一挑,將此人挑下戰馬,不顧此人是生是活,又向第二人衝了過去。

後面的羌人都聽到槍扎入盔甲那刺耳的聲音。

他的勇猛帶動了手下將士的積極性。

兩軍迅速混戰在一起。

不過這些雜牌軍未經過整合,也許他們個人戰鬥力還是很強橫的,但缺少了配合,又沒有什麼象樣的武器與盔甲,不到一個時辰,漸漸出現敗象。劉昌祚喝道:“撤。”

聽到他喊撤,幾乎所有人落荒而逃。

西夏人並沒有放過他們,繼續在後面追趕,劉昌祚帶着手下重新逃過葫蘆河,又向蕭關方向逃竄。

章楶一聽大驚失色,敗軍如山倒,自己手下雖訓練有素,朝廷又派了一些老兵前來傳授實戰體得,教導他們報效朝廷,忠於皇上大宋,可實戰經驗同樣不多。

一旦讓劉昌祚掩卷過來,將陣型衝亂,連帶着中軍以及後方的民夫都會大敗,犧牲將無可估量。想了想,又派了大姚小姚兄弟急率一千精騎,上前支援。

姚兕姚麟兄弟一個時辰後迎上了正在逃竄的宋軍。

主動讓開一條道路,讓敗軍從東面逃向後方,兄弟二人卻帶着一千精兵從西側主動殺了過去。

實際此次鄭朗派出的六名大將,無一不是良將,不但有智慧,並且個個勇力過人。兩軍又絞戰在一起。

看到姚氏兄弟在前面頂住,劉昌祚喝令敗軍停下逃竄,一部分新徵收過來的諸族子弟仍往後逃跑,但還有一些將士停了下來。劉昌祚重新匆匆整編,再次殺了回去。

雙方慘戰。

一會兒宋朝主力部隊漸漸逼近,西夏迫不得己,吹響了號角聲。

雙方第一戰,西夏大捷,一路殺到這裡,幾乎將劉昌祚的手下擊斃了一半兵士。但要怎麼看,宋軍犧牲雖多,多是新近投奔的諸族子弟,劉昌祚帶來兩千新人,能平安逃出去的只有小半人馬。宋軍自己損失並不重。而且因爲諸子弟慘遭殺害,這些部族與西夏的仇恨更深,以後西夏想側反不易了。但實打實,宋軍是輸了一仗。

種諤一怒之下,從勝羌寨、通遠寨撥出四千兵馬,前來支援。

一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向賞移口衝去。

賞移口夏兵歡天喜地,不過聞訊後,李開泰急忙從他地徵調軍隊過來,然後組織城防。

也不是太懼,賞移口雖失守過三次,那都是特例,正常情況下,想憑藉一萬來宋軍攻破不容易的。它本身就建設在一個陡坡上,離下面的谷地有一百多米。佔據着據上臨下之勢。況且現在關城也比當初更高大堅固。

不久宋軍到達。

李開泰也不以爲意,從容地命令着兵士將各種防禦器械,滾木擂石搬向城頭。

讓他想不到的是宋軍一沒有立即攻關,二沒有安營紮寨,而是在谷地坡面下端擺放着許多奇怪的武器。

一會兒巨大的悶響聲從那些物事裡噴出,一個個球狀物事電閃雷弛一般,飛到關頭上,或者關內轟炸起來。有關牆掩護。火炮威力不能全部發揮,但聲勢賅人,不時有西夏兵士被炮彈擊中,有的讓衝力生生帶到半空中,西夏諸將終於一個個色變。

李開泰將諸位將領召集,關內兵力少。又缺少犀利的武器,象這樣下去,賞移口必失。一旦賞移口失守,大門敞開,那麼嶺北諸族正因爲旱情,飢不擇食之時,會全部投奔宋朝。這個後果那一個人都不敢承擔。再說事不過三,賞移口已經丟失了三次,再丟。同樣無法交待。

妹勒易迂說道:“開泰將軍,不如這樣,宋軍遠道而來,憑仗武器犀利,對我軍恐嚇,但我們是否能再次來個出其不意?”

“怎講?”

“主動打開關門,撲下山去,將那些武器搶過來。若得到那些武器,用於守關。就是我們人馬雖少些。也足矣。說不定後方能將它參破,研發成功。更是居功甚偉。”

“妹勒將軍,不可輕視宋軍啊,雖是兩個文人領兵,那個種諤不能低估的。”

“開泰將軍,種諤僅是武將,文人執掌知軍,種諤能有什麼說話權利,你自宋朝來,宋朝那些規矩你不是不懂。”

“不妥。”

乍聽妹勒易迂建議是不錯的,況且妹勒族也是西夏大族之一,話語權不亞於李開泰。而且在諸人心中,對李開泰印象也不大好,其他諸將紛紛附和。

李開泰爲他們所逼,只好說道:“妹勒將軍,既然你說成功,本將給你一千五百人馬,但你必須立下軍令狀。”

“好。”

妹勒易迂立下軍令狀,率領一千五百人馬迅速打開關門,衝了下去。然而宋軍不慌不忙,前面火炮還在轟炸,後面閃出一隊人馬,手持着神臂弓,分隊射擊。

還沒有到坡下面,就倒了三分之一的人馬。隨後宋軍又從後面分出幾隊騎兵,從弓弩隊與火炮隊的縫隙處,迎了上去。一番轟炸與射擊,已讓妹勒的手下嚇破了膽,再遭到騎兵的迎頭痛擊,一個個撥頭向關內逃去。差一點在掩卷之下,連賞移口都丟失了。折損了六七百兵士,一個個老實了,不敢再提主動出擊。可李開泰在暴怒之下,按軍令狀將妹勒易迂斬殺,以戒軍令。

然後安撫軍心,駐守城防。

雙方鏖戰了三四天,每每賞移口搖搖欲墜,但每每堅持下來。雙方各有犧牲,可是相對於宋軍,此次作爲守方的西夏軍隊犧牲更慘重一些。一些武器已經改變了攻防之間的差距。

熬不下去了,李開泰不得不象天都大營求救。

賞移口是不能再丟的,天都山不得己又分出三千兵力,前來賞移口。這次李開泰一顆心才安定下來。但宋朝又推出一個毒招。西夏攻打綏州,抽走許多兵力,天都山那邊也要防禦,導致賞移品到折姜會一帶兵力薄弱,還有一個辦法,將各族壯士集中起來。關健這一年西夏收成很不好,百姓缺衣少食,國家也是如此。集合起來,最少得供應他們糧草,然而能耗起麼?於是嶺北其他地區兵力更是薄弱。

於是宋軍派出兩千騎,自小道潛向嶺北,一不燒二不搶,只是帶着各種砒霜與巴豆等惡毒的物事,象是不要錢一樣,傾倒到各村寨水井裡。

若平時這樣做很無理的,大不了再挖一個水井,儘管這裡多是山區,尋找水源不易,挖井也不易,但挖井成本難道抵上這些砒霜成本?當真不要錢?要錢,要很多的錢。

可這是非常時刻,前面諸族叛逃,天知道餘下的各村寨百姓是什麼想法?又是隆冬,泥土堅硬。這一倒,整個嶺北人心惶惶。本來李開泰用血腥手段將諸族震懾了,可諸族又開始產生叛逃的念頭。至少得用水吧,不能天天煮雪水來解渴。

宋軍這一招實在太損。

迫於無奈,天都山又分出五千精兵,重新設立哨所,嚴防宋軍自各條小道潛入。更苦逼的還要重新替百姓尋找水源,不顧嚴冬,率領百姓重新挖井。

兩軍僵持下來。

看似的僵持,時機已經到來。

黑夜到來,章楶將諸將召集,對劉昌祚說道:“這裡就交給你了,記住幾條,只得佯攻,不能真進攻。嚴密防守,防守敵人會夜襲。三天後,你將所有民夫送回去,接到命令,得立即撤離,包括所有輜重帳蓬,一律焚燒,以免拖累速度。”

“喏,不過,不過……”

“不過什麼?”

“章判官,讓我也回去吧。”

“不可,你面對的是誰,西夏名將李開泰,一不小心,這近萬的雜牌兵馬就丟在這裡了。”

劉昌祚苦着臉。

章楶也不顧他的感受,心裡說道,這小子真的不錯,有大將風範,其資質不亞於種諤。但他先讓劉昌祚故意失敗,後又將劉昌祚丟在這裡牽制,劉昌祚心中是什麼想法,章楶不管的,要安撫也是王韶的事,與我有何干系。不過未來一戰,怎能少了我呢。抱着這種想法,帶着大小姚匆匆忙忙返回蕭關。

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208章 大三元(四)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259章 問鬼(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99章 琴瑟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五百七十五章 理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796章 二更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49章 母訓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22章 大功告成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194章 送(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313章 瘦身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七十四章 007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198章 省試(中)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114章 粉琴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137章 明道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二十八章 笑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65章 對眼第302章 殺雞(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五百章 老大一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十三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266章 淨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
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208章 大三元(四)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259章 問鬼(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99章 琴瑟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五百七十五章 理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796章 二更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49章 母訓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22章 大功告成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194章 送(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313章 瘦身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七十四章 007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198章 省試(中)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114章 粉琴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137章 明道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二十八章 笑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65章 對眼第302章 殺雞(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五百章 老大一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十三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266章 淨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