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

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

“爲何要參與進去?”鄭朗反問道。

崔嫺抿然一笑,趙宗實走出前臺,讓她大驚失色,但隨後聽聞種種,默想韓琦與歐陽修的苦逼,崔嫺感到很好笑。狄青一案,丈夫是沒有必要參與進去,就是給狄青忠武諡號與郡王追贈,狄青能從靈柩裡活回來?

可下面鄭朗所做的所說的,又讓崔嫺心懸了起來。

鄭朗道:“航兒,替我準備筆墨。”

鄭航拿來筆墨紙硯,鄭朗寫了一封私信給狄諒。

信的大意還是很溫和的,讓狄諒主動寫辭呈,辭去郡王追贈與武忠諡號,言語要誠懇。還有一箇中書令,保留那個對狄家沒有多大妨礙。

崔嫺看着信道:“這樣做好。”

“非是好,若狄家真如皇上的願,受了武忠諡號與郡王追贈,那麼狄家從此休想有擡頭之日。”

就是狄青死了,也休想安份。

“是啊,做人,要學會牽就與忍讓。”

“牽就的是狄家,但我倒想參與進去。”

“官人……”

“非是爲狄青,而是爲千千萬萬對國家忠心耿耿,浴血奮戰在前方的將士。”鄭朗說完,將信裝入信函袋裡,派下人提前送向京城。

別人的話狄家也許不聽,但鄭朗的話不能不聽,狄諒於是上書辭表。

歐陽修進諫,既然狄家都不受了,皇上,你就聽聽士大夫的話吧。諡武肅,贈中書令,對狄青已謂不薄。這一省,那個郡王又沒有了。趙禎更是不悅,道:“諸卿,朝廷詔命官職,往往拒之不受,朝廷非得下三詔四詔五詔,方纔受之。若此。朝廷可因諸卿一詔不受而不授任也?”

歐陽修不能辨,但這個好辦,親自來到狄青家中,非是包拯,一個武將家庭。主心骨都死了。有什麼好懼哉?直接對狄諒說,你上辭表做得不錯的,但上一表不行,得連上三表四表。就象皇嗣趙宗實那麼做。

狄諒哪裡敢得罪這個大佬,於是又上第二表。

狄青靈柩此時也來到京城。

不過因爲諡號之事未決,也無法下葬。甚至都不大好下葬,現在士大夫爭的乃是諡號,隨後還有贈郡王一案。得逞後又要爭陪葬一案。早着呢。

趙禎是好心,可導致一個活着的狄青不得安生,一個死着的狄青同樣也不得安生。

鄭朗來到狄府,呆在狄青靈柩前久久不語。

狄青乃是範雍提撥上來的,上位過程中有范仲淹、尹洙與龐籍多人的功勞,不過鄭朗遇到狄青時,僅是一名副將,在狄青上位過程中起的作用最大。當初遇到狄青時,僅是一員勇將。還有些青澀。鄭朗是一步步地看着狄青成長起來的,狄青的過世,對鄭朗打擊也很大。

聞訊,許多大臣趕來。

一是鄭朗對狄青諡號的態度,二是一大堆事務。

今年淮南用工比去年少了。包括京東路,然而黃河開始正式着手,從三門峽開始,一直到濟水入海處。江東兩浙百姓這次沒有驚動,可是淮南。兩京,兩河全部驚動,甚至從陝西路發來少量勞工。

民夫數量最高峰時仍達到兩百四十多萬人。

工程進展快了,但錢帛用得依然象黃河之水一樣,朝堂爲趙宗實分了心思,鄭朗回京,正好過來問一問。

韓琦、曾公亮、張昇、歐陽修等重臣全部陸續到了狄家。

司馬光與王安石也來到狄家。

鄭朗也不作聲,就呆坐着,這些大臣有的比鄭朗職位低,有的心中有鬼,於是不敢打憂。實際論資歷,此時朝堂上僅有一人可以相比,韓琦。龐籍也來了,可他已經不能算是宰相。

其他的人,要資歷沒資歷,要政績沒政績,許多人比鄭朗歲數大,可在鄭朗面前僅算是一個晚字輩或者小字輩。

鄭朗終於擡起頭,淡淡地衝大家施了一禮。

論態度的謙和,無人能出鄭朗與富弼。

然後來到司馬光與王安石面前,兩人老實地認錯:“鄭公,我們錯了。”

趙宗實這小子太二百五了,司馬光此時心中十分後悔。

“對錯我不提,介甫你性格怮固,君實你性格偏激,都有點兒喜歡走極端。論才華資質與能力,整個宋朝能超過你們的人所剩無幾,可這個極端正是我擔心的。因此我時常讓你們書信往來,或者呆在一起共同協商政務,就是讓你們相互的中和。因爲極端,必然會重視各種手段,以達到自己目標。有利有弊,但想你們成爲第二個範希文那是不可能了。”

就當着諸人的面,公開點評兩個學生。

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可總體而言,好的一面勝於壞的一面。個個象范仲淹,可能麼?

兩人恭敬地低下頭道:“我們受之有愧。”

“不需有愧,實事求是也。介甫,你重視結果,重視國家與百姓,可重視的是表象。例如看到國家疆域的變化,收入的多少,這都是表象。雖重要,敗壞起來也快。君實你重視的是制度,國家的框架,以及穩定,輕視了表象,內核未必是表象,但表象卻是內核着重反應的物事。其實無論是表象,還是更重要的制度與穩定期,你們皆疏忽了一樣東西,一樣更隱秘更深層次更重要的物事。”

“請賜教,”二人更恭敬地說。

到此時已明白過來,老師不僅是說給他們聽的,也是說給朝堂諸位大臣聽的。

“那就是精神。例如士大夫的精神,士大夫作爲國家的臣子,實際乃是君王的大腦與眼鼻耳手足,眼鼻耳將所聽到的所嗅到的所看到的反饋給陛下,給兩府宰執,兩府大臣協助皇上決策,用手足來施行。這纔是士大夫的職責與精神所在。可是許多人產生誤會,認爲做官就是爲了榮華富貴,官員手中有權利,自貴,可如何富?即便宰執一年薪俸也不過數萬緡,然而我朝一年收入幾十萬緡的大賈大戶彼彼皆是。因此即便做了宰執。仍然貪墨,或者用國家利益收入中飽私囊。有了這種思想作祟,如何做好士大夫。希文去了數年之久,仍爲朝野敬重,正是他身上這種真正的士大夫精神。”

大家夥兒一起不作聲。

敢質疑死了的狄青。可敢質疑死了的范仲淹。況且所站的幾十位官員一半是范仲淹的信徒。

“魚與熊掌不事兼得,想要錢帛,更多更多的錢帛去做大賈吧,想要權利。就不能過份的要求錢帛,而安心地替陛下與國家做好大腦耳鼻眼手足。這僅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精神便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精神。我朝包容商賈,由是國家舉世最富。但其他方面就差了,內斂。內鬥,懦弱,保守……道家講究此消彼漲,榮極必衰。如開元盛世,於是有天寶壞政,安史之亂。但這是道家消積的法門,不是儒家真義。儒家也講亢龍有悔,泰極否來。但不是道家那種消極的亢龍有悔,泰極否來。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夫子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躁,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只要戒勸人君不要挑戰天地尊嚴,凌駕於天地法則之上,不顧國家百姓,成爲煬帝秦皇那樣的暴君,順應民意地利天時,讓雲氣隨龍而舞,讓風隨虎嘯而起,讓河水流向低溼之所,讓火燒向乾躁的地方,讓紮根在天上的親附天,紮根地上的親附地。各安其所,各伺其職,百姓愛戴官員,官員忠誠君主,君主兢兢業業。那麼天下便會停留飛龍在天這一層次,而不會躍於窮天之上,亢龍有悔。或者帝乙歸妹,中以行願也。把持着公正中立的心,用公平之心做事,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意,那麼泰就不會變成城復於隍,其命亂也(泰卦最後一爻,城牆倒在護城河裡,政令錯亂,於是卦象演變成兇卦否卦,這也是泰極否來成語的來歷)。”

“國家雖富,可是僅僅到了見龍在田這一層,只要我們小心的如夫子所說的那樣,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還可以飛龍在天。至於其他的,莫要說飛龍在田,不如說是潛龍在淵。此消彼漲,乃是萬物定理。國家缺少自強不息的強者之心,就不會強大。若此滿足,必潛龍勿用,潛龍爲深淵扼殺,我朝必被他國慢性扼殺,或者因貧富分化,導致揭竿而起,土崩瓦解。這個國家也許算是開明瞭,可有沒有這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強者之心?”

歐陽修道:“夫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故一個國家不能窮兵黜武。”

“永叔,我朝因爲積弱,故我奪下升龍城,立即撤兵回國,狄將軍奪下西夏六州,也隨後撤兵回國。你從哪兒看到窮兵黜武這四個字了。此消彼漲,我朝積弱,必有敵國強大。因此龍的成長,必須從深淵裡插翅飛出,而不是困於深淵。不談經濟,僅是兵事,我朝能否達到乾二之數,不用兵就讓周邊諸國善世,而不來侵犯的地步?”

歐陽修不能言。

鄭朗與狄青先進而後退,讓保守的士大夫確實無懈可擊。

“即便見龍在田,它還是很弱小,隨時會被強敵扼殺,只有飛龍在天,纔是一個真正富強的國家。我朝想達到這一步,還差得太遠呢。何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剛強健壯,無論君子的個人作爲,或者國家,或者人君,必須要奮發圖強,永不停息,這纔是合乎天道的唯一法門。”鄭朗說完,沒有再理歐陽修,重新轉向司馬光與王安石,道:“再好的假象,沒有好制度配套,必不長久。再好的制度,終是人訂下的,若制訂者不保持一顆自強不息的強者之心,國家就不會強大。若制訂者不保持一顆謙卑之心,驕傲自滿,便不會看到自己的短處,而使陰陽失其平衡,國家迅速走向衰亡。這纔是國家最重要的物事。”

“你們一個偏重於框架制度名份,一個偏重於數據收入疆域大小,可曾考慮過精神?”

“是。”

二人智慧聰明絕頂,若沒有鄭朗一直在教導,也許偏激了不聽。鄭朗這些年來一直在教導,鄭朗的思想對他們多少有些潛移默化的作用,再次垂下頭。

鄭朗這才說另一件事:“你們參與皇儲一事,我不是很反對,皇儲對國家來說也很重要。不過我心中還有小小的遺撼。陛下身體一直不大好。然而你們將皇儲一案立起,陛下心情會是如何。狄將軍因多人怦擊誣衊打壓攻擊,病重身亡……”

“行知,狄青病勢許久。朝中言臣僅是讓他調回京城。”歐陽修又忍不住說道。

“調回京城?狄青於樞密院受了些什麼?狄青臨終前又說了什麼?”鄭朗大喝一聲。

狄青臨終前只說了兩條。第一個帶話給皇上,皇上對我好,我只想憑一身粗力爲陛下肝腦塗地,但不能懷疑臣的忠心。第二個是遺撼不能替陛下馬踏賀蘭山。

鄭朗一聲責問,狄府上下全部在抽泣。

鄭朗放低聲音。說道:“君實,介甫,皇儲的事你們有了私心。你們是想爲我好,這兩年相處下來,你們看到我對權利越來越淡泊,怕我淡出朝堂。可是陛下對我信任有加,我做爲大臣如何回報呢,只有爲國家做一些事,讓國家越來越富強。而非是象現在這樣潛龍苦於深淵之中,受困於西夏契丹,甚至未來更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我三十而立之年執掌兩府,經歷過了,也不稀罕了。因此對權利淡泊,但不意味着我放下國事。只要有可能,我爲了回報陛下,也要爲這個國家盡一份力量。”

因爲狄家上下在抽泣。鄭朗聲音不大,但還是有人聽到耳中。一個個肅然起敬。

這纔是君子的風範,大臣的風範。

“還有,你們擔心有人掣肘河工,試問,幾億緡的用度,誰敢掣肘?”

司馬光與王安石又低下頭。

這是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就是他們想做事,想做事就想擁有權利,因此才參與到皇儲爭執中來。不過當着這麼多的人面,鄭朗不便揭開。實際才發生時,鄭朗也很生氣,二人連寫了幾封信解釋,鄭朗一封信不回。

過了好幾個月,鄭朗這口氣才平息下去,纔有今天這番勸說。

不過有人看着韓琦,韓琦也很尷尬,鄭朗就當着大家的面指槐罵桑,他心中不喜,可怎麼辦?實際當時就隱隱用此條威脅司馬光的。沒有想到這小子太給力了,一下子將這件事給辦得妥妥當當。

但鄭朗心中仍然不大開心。

皇儲定下來,未必對國家沒有利,可對趙禎來說,卻是一次嚴重的打擊。立皇儲了,也證明趙禎沒用了,一個廢物男人,心情低落鬱結,還能長壽麼?

然而國事大於皇帝本身,鄭朗也不能指責。

於是指槐罵桑地譏諷了韓琦。第一指明瞭韓琦,你敢不敢在河工上做文章?第二不要以爲你是首相,惹惱了我,大家再次魚死網破,我對權利不在乎,你在不在乎?

鄭朗若真的火拼韓琦,完全可以將韓琦拼下去,不但韓琦,甚至連帶着歐陽修等人一起拼下去。

韓琦十分尷尬,不想鄭朗再這樣說下去,於是就當聽不到鄭朗話外之音,轉開話題,問:“行知,漢臣去世,諡號爭執很久,以行知之意,當如何?”

“郡王過了,國公可否?”

“可,”韓琦爽快地答道。王德用活着的時候就得到國公爵位,況且死了的狄青。一個郡王,一個國公,中間差別乃是天壤之別。

但還有呢,用眼睛看着鄭朗。

鄭朗地用手撫摸着楠木棺材,徐徐說道:“陛下優待羣臣,自己省吃儉用,卻對臣工賞賜無度。也換來兩個忠臣。稚圭,若論心地純潔似雪,這天下間僅有三人,一個就是範希文,一個就是狄青。”

“狄青上陣殺敵……”

“不錯,他是殺人如麻,可他殺的乃是敵人,乃是強盜,但對國家對陛下的忠誠,是否純潔得象白雪一樣?”

韓琦無言。

狄青最後一句遺言非是家事,而是說不能替皇上馬踏賀蘭山!能說他對皇上不忠誠麼?

鄭朗又說道:“去年京師無冰,今年歲冬無冰,不要說落雪了。記得範希文去世前後那兩年京城也沒有落雪。也許是這兩片晶瑩剔透的雪逝去了,連老天也不忍落雪結冰。”

不是喜歡往天象上引嗎?

鄭朗索性往天象上引,這兩年的暖冬給河工帶來極便,使得冬休期變短,延長了施工時間,但天氣卻很反常,北方的開封城入冬以後,居然連冰都結不起來。(我在書中說的大範圍天氣,皆是真實的歷史天氣,記載於史冊的)

但……大家面面相覷,想辨又不敢辨,狄青棺材就放在這裡,不能爭得都不讓人家下葬吧。怕鄭朗過份地站在狄青的立場說話,那麼在皇上的固執下,就會鬧成一場天大的笑話。

於是大家再次寂寞無言。

“至於武忠諡號,也不算過,諸位既然強行反對,佈德執義爲穆,中情見貌爲穆,狄青一生,對陛下忠心耿耿,佈德見義,又是性情中人,那麼就武穆吧。還有陪葬一事,也勿需爭執,陪葬先帝陵於禮不合。讓他葬於故鄉吧。還有,狄夫人,請選狄將軍一件衣冠給我。”

“好。”

狄青妻子劉氏進去拿了狄青一套衣冠,遞給鄭朗,鄭朗小心地將它收好,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張大紙,上書十六個大字:巍巍崑崙,千古良將,精忠報國,舉世無雙。

十六字評價遠勝過那個什麼武忠。

鄭朗來到棺材前,摸索着,掏出火舌,將它點燃,說道:“漢臣,若是以後陛下問臣邊事,臣向誰問策略?你這一去,國家長城無疑倒了一半啊。”

大家再次無言。

不要以爲狄青不重要,若是國家打仗了,沒有狄青真的不好辦。

鄭朗就是有金手指,具體策略還要靠許將領替其謀劃,不然只能成爲諸葛亮的隆中對,累死在五丈原,遺恨千古。

看着火舌在跳動,鄭朗眼前浮現出自己與狄青相處的一幕幕,忽然淚如雨下,放聲大哭……

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25章 小魔女(下)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235章 割(四)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五百十二章 朋黨八百六十章 鏟佃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十三章 捅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24章 火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231章 黃河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98章 講仁(六)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335章 小戰(上)第796章 二更第217章 找朋友(上)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301章 拼爹九百十五章 賣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315章 宣戰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272章 衝動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24章 鐵板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175章 興趣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
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25章 小魔女(下)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235章 割(四)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五百十二章 朋黨八百六十章 鏟佃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十三章 捅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24章 火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231章 黃河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98章 講仁(六)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335章 小戰(上)第796章 二更第217章 找朋友(上)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301章 拼爹九百十五章 賣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315章 宣戰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272章 衝動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24章 鐵板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175章 興趣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