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

聞聽這條消息,舉城震撼,開封府衙役發瘋似的搜查,也沒找到趙念奴。

於是各種各樣的議論出來。

鄭朗使這些議論終於導向一個方向。

他也沒有想到趙念奴忽然失蹤,秋高氣爽,準備等天再涼一涼,就要對付梅山蠻了,接到崔嫺的信。

崔嫺沒有參與趙念奴公案,但隱約地猜出丈夫的心思,司馬光拜訪之後,立即寫了一封快信,找了一些關係快速送到潭州。只過經過,沒有提供任何建議,讓丈夫判斷。

崔嫺的信來得很及時,鄭朗看後,寫了一篇文章,當然這時候他還不知道趙念奴失蹤,雖然很惱火,這篇文章寫得不算太過份。

圍繞着一件事而寫,爲什麼李母要住在駙馬府。

宋朝的人文精神,使得許多制度與唐朝不一樣,可仍多采納唐朝的制度。所謂的駙馬府其實就是公主府,不是修給駙馬住的,而是修給公主住的。若在唐朝,公主一旦開府,可以設家臣,丈夫在家中也只能算是臣子,一個身份高貴的臣子。那怕身爲郭子儀的兒子,頂多呵斥幾句,皇帝不敢怪,郭子儀還得乖乖的請罪。醉打金枝那只是民間的傳說。

宋朝略有些不同,若非得要住,如果公主不反對,駙馬又孝順,可以入住。

關健現在婆媳失和,李瑋也不是李用和唯一的兒子,非得讓李瑋贍養。

作爲長輩是婆婆。但反過來,公主畢竟是公主,這是在封建時代。就是君主立憲時代,公主還是公主,比婆婆地位要高的。

若和睦倒也算了。不和了,兩相爭吵,不一定非得婆婆讓公主媳婦,可最少你得離開駙馬府。爲什麼一直居住下去,不離開?

只針對李母,不針對他人,不是奏摺,而是一篇文章。刊登在太學報紙上。

鄭朗用意很簡單。

李用和妻子是趙禎的舅母,趙禎不好說,大臣自動忽視,想虐趙禎以及趙禎家人,爲自己贏得清名,將此條忽視,自己代趙禎說出來。

換一個角度思考。會發生此案許多疑點。便減輕趙念奴的壓力,也不至於落到後面的下場。

正好趙念奴失蹤。

太學裡一些博士心中也不大高興,夫妻倆小吵小鬧的經常事,妻子受委屈了,往哪裡逃。只好回孃家。可一些大臣不要命地彈劾,逼得皇上將公主又強行送回去。這一送好了,開封府偵查的結果,公主少了幾件衣服,大約是出逃,這還是最好的結果,有的百姓直接說是讓李家害了,毀屍滅跡。開封府繼續盤問,結果一些真相也就問了出來。公主是回去了,可回去後,李母不省事,繼續虐待。不管怎麼說,李母肯定犯了嚴重型的錯誤。

於是太學用大號字將鄭朗的文章登在第一版。

一些人終於禁聲。

這篇文章使他們想到一件事,長公主不但有一個親爹,這個親爹權位最大,可不會讓他們害怕,但還有一個要命的乾爹。

公主還在李家無所謂,現在卻下落不明,萬一有一個閃失,鄭朗履行他要爲公主守護一生幸福的諾言,麻煩就大了。

鄭朗此時正在梅山蠻的大山裡。

自己貪生怕死,如何讓手下兵士不怕犧牲?所以每次鄭朗能打勝仗,不僅是尊重將士,聽取一些名將的意見,這個身先士卒也起了良好作用。鄭朗往前線一站,那就是光明神的光明祝福術,蠻人大祭司的狂化術,最少能讓將士戰鬥力增輻一半,隨着他地位越高,這個增輻作用越顯著。

聽到這個消息,鄭朗瘋了。

既然大家一起不知輕重,那麼大家一起瘋吧。

因此有了第二篇文章,一篇戰鬥檄文。

先談姦情。

什麼事得說一個理兒。

樑懷吉是什麼人,一個太監,若是在深宮裡,可能還會有一些宮婢假戲真做,當作解饞用的。長公主已經出閣,何須如此?

說得含蓄。

這一句話若再過幾百年,理學大興,大家也許不能理解,可在北宋能理解。

北宋風氣開放,許多婦人能在外面養野漢子,偷人,偷和尚。出閣後公主沒有了限制,就算對李瑋不滿,想要發展一段姦情,值得要與一個沒**的太監發展麼?

李家是外戚,難道外戚就不是大宋的臣民?

又是關健的一句。在駙馬府真正的主子不是李母,還是趙念奴。君與臣,媳與婆二者的關係,君與臣的關係排在第一序位。

反正京城謠傳我不相信,若不然,讓我回京城查處此案,若流言是真的,我自戧以謝天下,以謝李家。(用性命擔保趙念奴的清白)

爲什麼一段流言會惹起天下大譁。

無他,不分君臣,以誣衊攻陷戾氣以求所謂的清名。

皇上仁愛,因爲皇上的仁愛,自皇上繼位以來發生多少莫明其妙的事。郭皇后死得不明不白,尚美人拉出宮在道宮激憤而死,現在又輪到長公主了,長公主下落不明。翻看史書,有沒有過,有過,東漢敗壞,唐朝敗壞之時,外戚篡權,太監逼宮。犯事的羣體不同,性質卻是一樣。

一個是纔出宮的長公主,十幾歲的小姑娘,一個是二十幾歲一直呆在深宮,什麼世事不懂的小太監,這兩人一旦離家出走,不要說離開京城,就是在京城也有可能被人騙賣了。

皇上想做一個好皇上,什麼事都以身作則,這才換來大宋最好的時光。可皇上終是天下之君,天下之父,而不是部曲。公主做爲長公主,教育要嚴厲。可公主乃是大宋的長公主,非是陳執中家的婢女,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想污衊就污衊。

君臣之道在哪裡。

爲什麼一段疑點衆多的謠傳,居然讓士大夫信手撿來。隨意污陷長公主。大宋最大的危機到來了,一些士大夫試圖將君王地位推翻,壓成部曲,後宮嬪妃壓成奴婢,然後凌駕於武將之上,外戚之上,皇室之上。

(在封建時代,皇上沒有皇上的權威。意味着什麼)

公主出嫁,全京城百姓祝福,因爲有一個好皇帝,給整個大宋百姓帶來幸福的生活。但皇上過的是什麼生活,處理奏摺熬到半夜捨不得喝一碗湯,平時吃飯捨不得食肉,半路上渴了想喝水捨不得使喚下人。皇上穿的是什麼,臣進宮議事,長公主年幼,臣失禮將她抱在懷中,撒了尿。皇上給臣賜換一件便衣,乃是皇上最好的衣服,如今我讓內人掛在御街長廊上,大家去看看皇上衣服是用什麼布料做的。

這樣的皇上,你們還要求什麼,難道不能給予一點包容。皇上多子女早亡,長公主乃是陛下心頭之肉。大臣彈劾進諫本是好事,可爲什麼以妖言爲事實,隨意對長公主污衊攻擊。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難道就是這樣忠於皇上的?

還有你們這些百姓,一段謠言,爲什麼不替皇上,不替長公主辨解,居然廣爲流傳,你們對不對得起皇上的樸素與仁愛?戰鬥吧,各位京城的父老鄉親們,去找到散佈謠傳的源頭,去責問那些將皇上當成部曲,肆無忌憚,污衊皇室,導致長公主生死不明的不忠不孝大臣們。

兩份,一份寄於太學報社,一份寄給崔嫺。

崔嫺也未想到事情居然發展到這一步,對丈夫做法略略有些不同意,不過想了一想,配合了,反正丈夫名聲太顯,不如讓他索性得罪一些大臣,對丈夫看似有害,實則有利。

因此將它與趙禎那件便衣懸於御街長廊。

那可是皇上的衣服,觀者如山,可看到後,一個個百姓啞口無言,或者唏噓良久,原來皇上穿的就是這樣的衣服啊。

太學博士們看到這篇文章後,先是猶豫不決,太偏激了。

但有一個不同點。

太學博士名義也是宋朝官員,但他們是另類的一個羣體,沒有實權,排斥在士大夫主流之外,至少與士大夫主流不太和睦。又加上崔嫺將這篇檄文懸掛出來,索性將這篇文章刊登。

這篇檄文一出,京城大譁。

特別是宗室子弟,過得那個憋屈,在士大夫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這篇檄文讓他們看到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機會,在中間起鬨,將事態擴大。

還有一些老百姓也認爲自己是做錯了,自發地尋找謠傳的源頭。這個比較好找,李母做得肆無忌憚,輕易地便將這個源頭指向了李家的下人們。實際因爲公主失蹤,開封府官員高度重視,查問此案,問案是試圖問出趙念奴會出逃到何處,卻問出一個接着一個的疑點。

先是查出李瑋與長公主過得不和睦。這個不管的,有的夫妻夫唱婦和,有的夫妻卻是一個對頭一個冤家,這叫孽緣。清官難斷家務事,也管不起來。

然後就查出來李母所做的種種。

駙馬府有李家的下人,還有宮中送來的宮婢與太監。宮中的人自然向着趙念奴說話,李家的下人看到公主下落不明,也不敢替李母說話,只能支吾。

於是真相一一翻開,趙念奴才是十幾歲的少女,家教嚴厲,會吵什麼,會鬧什麼。只是對駙馬不大好,但論嘴皮子功夫,哪裡及得上自幼在市井裡長大的李母對手。

李用和未發跡之象,一家人就是賣鬼錢過日子的,李用和做,妻子賣,身在京城做小攤小販,嘴皮子功夫差能行麼?

公主未出事之前,在李家就多受李母的氣,那夜真相是什麼,不得而知,可通過服侍公主身邊的太監與婢女分析,公主不可能與樑懷吉發生什麼。甚至因爲公主在皇宮教育嚴格,若不出嫁,連人事如何都不知道,單純如此,能會有什麼姦情?公主飲酒是真的,估計多是喝的苦酒悶酒。那天爭吵。他們嚇得不敢進去,但聽到李母在咆哮,卻未聽到公主爭執聲。然後公主半夜拍打宮門。要求進宮。

捫心自問,誰能受得了這樣的侮辱?受了氣,不往孃家跑。往什麼地方跑。

隨後公主在大臣彈劾壓力下,再次屈辱地回到駙馬府,對李母也小心奉敬着,可李母不知收斂,做得越來越過份。大約公主受氣無法忍受,回孃家回不得,皇上不讓公主回孃家,大臣們在胡說八道。呆在駙馬府是呆不下去,無路可去,只好離家出走。

最後的供詞有些冤枉李母。李母最後做得越來越過份,也是私下無人之時,趙念奴撩撥的結果,可無人在邊上,也就無人替李母做人證。

案子越審越深。對趙念奴越來越有利。

這件事多引人測目哪,案子在審,消息通過衙役源源不斷地就在往外流傳,再與鄭朗這篇文章結合,京城百姓醒悟過來。

公主乃是冤枉的。讓膽大妄爲的李母以及這羣不知天高地厚,無君無父的士大夫活活逼得離家出走的。

宋朝對輿論管制十分寬鬆,這下子亂了,真的亂了,許多勾欄裡立即推出種種雜劇,替公主喊冤叫屈。最後在少數有心人的指揮下,許多百姓早上在早朝時來到皇城前,將士大夫們攔住,齊聲大喊:“還我們長公主。”

戰鬥吧,草根們,這是唯一羞侮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機會。

士大夫們高高在上,皆忽視了羣衆力量,他們是草根,生活在社會底層,鄭朗所說天下乃是精英天下,與底層百姓無半點關係。但若是有契機,若是有人將他們凝聚,這股力量可以推天掀地。

其實鄭朗在嶺南,在西北,在太平州,在杭州,有種種做法,都是隱約地發動了羣衆,這才取得種種耀眼的政績與軍功。但有幾個士大夫能看穿這一真相?

即便是現在,換富弼前去嶺南,富弼也不會想到動員羣衆的力量,讓他們自發地拱衛嶺南安全,增加嶺南兵力。多半還是採用以前的做法,強行徵兵。

京城騷動,文彥博與富弼頭痛萬分,鄭朗是要做什麼?

這樣發展下去,大臣們都無法上早朝了。一起讓百姓堵在宮門前,每次都是侍衛將百姓驅散才得以入朝,可是侍衛多是來自京城的子弟,說不定他們家人也在裡面,雖驅趕,可是很不得力。

鄭朗似乎真的發瘋了。

不但發表形似戰鬥檄文的文章,明明對付梅山蠻兵力不足,卻抽出一千精明強幹的兵士,手持着鄭朗親手畫的趙念奴十三四歲時模樣的畫像,不顧前方兵力不足,不顧制度,讓這一千兵士前往各州各縣盤查,甚至強行闖入各個妓院青樓,將那些雛妓們一一揪出來觀看對照。

不是沒可能的,趙念奴長相不俗,什麼又不懂,若讓龜奴誘騙到青樓裡面,那將是宋朝最大的恥辱事情。

接着第三篇文章出來。

直接指向彈劾趙念奴的大臣們。

說歐陽修熟知經義,卻不知大體,不守君臣之道,自己德操不好,做下種種下三爛的事,卻對長公主肆意污衊。

真正包青天的原型,黑臉鐵面御史趙抃讓鄭朗說成戾氣沖天。

張昪說成老眼昏花,是非不分,輕重不明。

郭申錫不學無術,不尊主上,專以誣衊爲己任……

將近十名彈劾趙念奴的大臣一一數落。

然後將矛頭直對宰輔,交趾人得寸進尺,宰輔不顧南方几萬兵馬戰死,居然又想對一個小小的交趾苟和,崇政殿裡僅是一個武臣狄青進言。對交趾苟和也罷了,卻對皇上與長公主居然如此慘忍。作爲一個士子,要爲聖人諱,要爲君子諱,此案有頗多疑點,李母一直住在駙馬府不走,更讓人質疑,居然這個最明顯的疑點無一人提出。文彥博有賄賂後宮之嫌疑,富弼在慶曆新政中表現不佳,皇上不拘一格用人才,提撥爲首相,一些瘋掉的士大夫對長公主肆意誣衊,不知報答皇上的寵愛之情,一味坐忍事態擴大。你們是什麼君子,有什麼臉面做爲首相?

要知道富弼乃是鄭朗最好的朋友之一,文彥博在中書與鄭朗合作也算是很愉快。

兩人讀到這篇文章後。皆是苦笑,不是士大夫們瘋掉了,而是你瘋掉了。

在鄭朗逼迫下。歐陽修、趙抃、張昇、郭申錫紛紛請求外放。

京城沒辦法呆下去,只好外放,讓事態消減。

可很少有人知道另外一個真相。若是趙念奴找不到,以趙禎那羸弱的身體,遭此打擊,想拖上幾年都拖不起來。

事實也看出趙禎的憤怒,對鄭朗的做法他一直在宮中緘默不語,沒有同意趙抃等人外放的請求,也沒有制止鄭朗一篇又一篇文章的刊登發表,更沒有制止百姓的騷動。

每次上早朝時。趙禎眼光呆滯,大臣進奏,只是嗯嗯,然後散朝。

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下,文彥博與富弼想說什麼,都不敢說。但他們感到很不妙,如今上到宰輔。下到各級官員,中間乃是言臣兩制官員,多是原來君子黨的大臣,象這樣發展下去,似乎又是一次倒君子黨的開始。

鄭朗說得似乎有理。但過於偏激。

唯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找到長公主。只有找到長公主,才能化解這場危機。然而讓他們萬分失望,鄭朗派兵士尋找,朝廷在鄭朗逼迫下,各州各縣都派了大量人手尋找,幾乎將每一個旮旯都翻將過來。至於那些青樓妓院更是小心翼翼,每次收到新妓,皆小心地盤問,省怕收到長公主。讓長公主做妓是威風,但威風過後,滿門抄斬也不爲過。那個敢收?

整個宋朝在動盪,可也未找到趙念奴,似乎趙念奴與樑懷吉就象從空氣裡蒸發一般。

富弼與文彥博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不對啊,這是兩個大活人,活能見人,死能見屍,不可能真的消失。難道真如百姓所言,讓李母殺害,毀屍滅跡?似乎不大可能,但萬一呢。於是毒打李家的下人們,嚴刑逼供,打得死去活來,也沒有得到什麼線索。時間拖得越久,百姓越氣憤。

富文二人逼得無奈,也寫了辭呈,我們有失職之罪,讓我們也外放吧。沒辦法了,鄭朗爲了替長公主討還公道,是想將自己這些人一鍋兜!不一鍋兜,鄭朗怒氣是消解不下去。

趙禎繼續不準,大家一起給朕熬住。

但鄭朗的憤怒,讓趙禎、苗貴妃冰冷的心靈,吹來一絲絲暖意。

秋已深,月色已寒。

京城正發生兩段對話。

鄭蘋吃味了,對崔嫺說道:“娘娘,我纔是爹爹的女兒。”

“蘋兒,你不懂,你爹爹不是爲長公主討還公道,而是替皇上討還公道。”

“不是吧。”

“蘋兒,你也看過許多史書,想想看,如果一個大臣做到你爹爹這一步,最終會有什麼下場?”

“我明白了,是皇上。”

“蘋兒真聰明,正是皇上,若沒有皇上,你爹爹許多事便做不起來。換自心比人心,若是你有什麼不好的事,你爹爹會不會焦急。現在長公主下落不明,皇上會有什麼心情。”

“皇上過於軟弱。”

“也不能這樣說,雖然皇上偏軟,若不是如此,那來的如此大治?只是這樣一來,做皇帝會做得很苦。”

“就象爹爹一樣,想做一個好臣子,於是做得很苦。”

“是啊,一個道理,蘋兒也長大了,就不知那家好兒郎能娶到我家聰明的蘋兒。”

“娘娘……”

另一邊,內宮,高滔滔對趙宗實說道:“夫君,姑夫幸與不幸。”

“滔滔,何來此言?”

“不幸的是姑夫一生遭遇悽慘。”

趙宗實只是悶哼。

“夫君,以後千萬莫做出這種表情,”高滔滔嚴厲地說。

“我知道。”

“幸的是得這樣一個臣子,妾忽然對這個相公感興趣了……你明不明白,一旦一個才能如此,又忠到癡傻地步的大臣輔助君王,對君王來說,是不是一件幸事?以前我看三國志諸葛亮傳,常嘆息也。你看他們兩人是何等的相似。這個人哪,一定要使其折心……高滔滔思想還未成熟,看出一部分,好感也是因爲她與趙念奴的友情。但沒有想到,鄭朗與趙禎之間的關係不是折心與不折心的關係,更不能音純地以君臣關係分析,而是一段隱隱的基情。想鄭朗折心,很難的。

高滔滔未再說話,而是盯着夜空,夜空銀河璀璨,牛郎織女星於銀河兩邊相互輝映,兩個大星使銀河越來越明亮了。RQ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796章 二更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268章 戲法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98章 省試(中)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76章 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16章 佈施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96章 折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64章 悲絲(下)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97章 講仁(五)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137章 明道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190章 膽大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177章 平靜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九百十五章 賣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126章 十段文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6章 第二抓·抓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252章 鬥法(二)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341章 新時代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九百零八章 殿下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349章 在路上(五)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301章 拼爹第307章 鄭體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31章 好多老浪花五百十一章 逆天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五百八十章 指桑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796章 二更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268章 戲法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98章 省試(中)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76章 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16章 佈施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96章 折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64章 悲絲(下)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97章 講仁(五)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137章 明道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190章 膽大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177章 平靜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九百十五章 賣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126章 十段文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6章 第二抓·抓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252章 鬥法(二)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341章 新時代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九百零八章 殿下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349章 在路上(五)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301章 拼爹第307章 鄭體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31章 好多老浪花五百十一章 逆天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五百八十章 指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