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

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

夏竦對趙禎說道:“陛下,臣彈劾鄭朗強詞奪理,顛倒黑白。”

隨你怎麼說,這個賬冊擺在這裡,而且糧價一石三千文,漲到這個份上,幾個老百姓能吃得起?

趙禎如意了,夏竦與鄭朗矛盾終於公開化。對此鄭朗也沒有多排斥,就事論事嘛,以前夏竦還是不錯的,可後來那些事做得就有些過火。自己進入中書,必然調動員數人,特別是王堯臣與富弼,富弼有執政經驗,可以做自己重要的幫手,王堯臣有武略,可以進入西府。當真學習陳執中?那個獨善其身,能做出什麼事?最後什麼事做不了,還要落得一身騷。爲,有人找麻煩,不爲,同樣是宰相的失誤,還會有人找麻煩。鄭朗會選擇那一種結果?用富弼,必然會得罪夏竦。不如順水搬舟,索性將矛盾公開化。

趙禎問:“鄭卿,王安石此舉有何用意?”

東府幾相想不明白,趙禎也想不明白。

“陛下,?爲什麼江南米價一石在三百幾十文,?價高時僅四百幾十文,?但到京城卻有六百多文,七百多文。”

“有運輸成本,損耗,商人盈利。”

“國家庫糧成本幾何?”

“略高一點。”

這個簡單的對答,牽連到另一個問題,看到災年糧食漲價,范仲淹曾建議,豐年備糧,荒年售糧,平穩糧價。爲什麼一直沒有得到通過?其實不僅是范仲淹,還有其他許多大臣也上過類似的奏摺。

看似不錯,可皆忽視糧食在儲藏中的損耗。以前儲藏損耗曾高達五成,只是一年年的儲糧,裹了進去,大家沒有注意到。直到鄭朗將倉法翻開,各個大臣眼光才投向這個倉糧的損耗度上。

各個御史下去清查,追回來許多糧食,可歷年的損耗下來。累計相加無論怎麼追,也達到了三成多。其實這算很幸運的,追得及時,不然損耗更重。爲此。幾位御史下去好幾月,還沒回來,怎麼辦呢,得一個個糧倉慢慢細查,最少到年底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此時倉糧情況算是好的,成本都達到一石一千文錢以上。

鄭朗又說道:“陛下,臣粗算過。若是從北方將糧食往南方調運,不說北方缺糧,也更需備糧,僅是成本有可能達到一千五百文。”

趙禎在心中盤算一下,額首。

夏竦冷哼,即便是一千五百文,也比三千文好。

鄭朗又說道:“問題不僅在調運,北方缺糧。也不敢調動,故中書下令,讓呂向高在杭州就地解決難題。”

趙禎再次額首。

“北方無能爲力。可南方糧食在哪裡?有糧食,但不在州倉,各州雖備了一些糧食,可江南乃是魚米之鄉,多是往北方調運。備糧並不多。但還是有糧食,在何處?就在各大商人之手。中書下令,不準超過一石五百文錢,限制糧食漲價,平穩糧價,以供百姓得以生存。這道命令卻是嚴重的錯誤。也是中書的重要失職!”

趙禎懷疑地問:“爲什麼?”

“江南陰雨綿綿,不到明年夏天夏收上來,糧食危機都不得解決,商人逐利而行,讓他們不漲價怎麼可能?因此詔書一下,各糧商索性將各個米店聯手關閉。不向百姓售任何糧食。陛下,試問能不能下詔書,強行他們售糧?”

“不能。”趙禎苦澀地說。

如鄭朗所言,這個天下不是老百姓的天下,也不是趙禎的天下,而是天下權貴的天下。一旦所有權貴精英人士聯手反抗,便是皇帝,帝位都會出現危險。所以各地隱田,朝廷就象一個燙手的山芋,不敢輕易碰之。所以糧商聯手關閉糧店,朝廷束手無策。

“陛下,現在江南有糧,但不在官府手中,不在朝廷,而是在各大豪強糧商手中,他們又關閉糧店,不向百姓售任何糧食,這才導致連最繁華的杭州居然出現百姓餓死街頭。而官府沒有糧食,就連用工代賑都無法實施,又談何賑災,救災民於水火之中。陛下,請問有何良策解決?”

趙禎不能回答。

“故中書之命乃是嚴重的失誤。”

“鄭朗,爲何不說?”文彥博問道。

“彥博,我主持的乃是西府事務,又有何權利插手東府事務?”

文彥博語塞。插手也能插手的,至少進諫可以,但鄭朗不插手,也不算是失職,相反,是安於職守的表現。

“那與王安石高價購糧有什麼關係?況且一縣之資,又能購買多少糧食?”王貽永不解地問。

“問得好,故決竅便在於此,這是一次很有智慧的表現。江南限價令出,各地糧商雖聯手不售糧,但終不是辦法。一旦百姓死得多,朝廷動怒,他們未必有好下場。聽聞剡縣公開高價購糧,他們會怎麼做?一起將糧食運向剡縣。至於資本,剡縣縣庫是沒有多少錢,可百姓有錢。兩浙乃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即便三千文很貴,百姓勉強能食之。”

“貧困百姓如何食之?”陳執中反問道。這可是相當高的價格,若是按照後世價格計算,一斤大米漲到近十四塊錢,貧困百姓肯定吃不起。

“奧秘就在此。”鄭朗拍了拍桌面上的貪污賬薄。

趙禎已想通了,嘴角露出笑意。宋庠還是不大明白,說:“我不懂。”

“伯庠,世上那有貪官公開將自己貪墨的賬冊,記得如此詳細?還公開放在縣衙。”

“我還是不懂。”

“無他,強行讓商人交出一千文,這個錢實際就是用來彌補貧困百姓的壓力,至少讓他們大半糧食,可以用此錢來購買糧食,免費發放到他們手中。那些能過得去的一二三四等戶,吃高價糧,不會餓死。五等戶吃補助糧,或者施以工程,興修水利,免費向他們發放。那麼也餓不死。這批錢用得光明磊落,也要用得清楚明白,以防手下小吏藉機貪污,故記載詳細。放到縣衙公開。”

“原來,原來……”老實的大宋顯然是想不到的,張大了嘴。

“還有,王安石執掌的是一縣,僅是一縣,又有多少人,又有多少百姓?若是有意將風聲弄大。刻意隱瞞實際人口的用糧,糧商形勢又十分的尷尬,剡縣是一個機會。伯庠,會有多少糧商將糧食發往剡縣?若是兩浙附近的糧食,在糧食價格巨跌後,還能忍氣吞聲地將糧食從吳越運河、浙江運回本處。但其他地方呢?要運回杭州,從陸地將糧食重新搬運到大運河的船上,成本增加幾何?糧食越積越多後。若是王安石忽然降價,將一石糧降到一千文,或者一千五百文。糧商會怎麼做?”

全部恍然大悟。

價陡跌一半多後,難道搬回去,賣還能賺一點,至少比朝廷限價令要強。那麼就將糧商中的米逼了出來。雖比五百文高,可會比朝廷從北方糧倉反哺回去的成本要低。

將這個糧食疏散到兩浙,米到了朝廷手中,連帶着其他有糧在手的糧商,也不得不以一石一千文到一千五百文銷售。還是貴,但一斤米價格僅是四到七塊錢,即便五等戶以下的百姓。也能勉強食得起,能吃得起,就不會再餓死人。

鄭朗又說道:“以一縣之力,撬動整個兩浙糧價,甚至連帶着撬動整個江南糧價,陛下。這是何等的功勞?可以當成一個成功的法案,銘載史冊。臣因爲避嫌,不說其功,但夏竦,我問你,爲什麼要重懲王安石?昔日,諸臣無錯彈劾你,使你不得拜相。我沒有辨贏,可多少替你做過一些辨解。因此你痛恨君子們,先以侍妾臨摹石介文字,以污石介與富弼。石介去世,你又污石介未死,試圖再污富弼與杜衍……”

忽然也明白爲什麼夏竦要針對自己,不僅是要保位子,還有自己於樊樓宴中,聚結的五位重臣,其中地位最高的便是富弼。故夏竦先發制人。

無所謂,既然進入朝堂,想平安無事怎麼可能,鬥就鬥吧,繼續說道:“可是我與你無恩無怨,昔日,我剿滅王倫,路過亳州時,你爲此還與我把酒言歡。進入中書,你身爲國家宰相,各地災民沒有安頓好,卻……”

搖頭,面色沉重。

心中卻在歡笑,這次不但報了一箭之仇,也將夏竦踩得半死不活。

“就算他用心良苦,可是詔文已下,爲什麼不稟報朝廷,以一個小小的知縣,居然膽大妄爲,行下此事!”夏竦反駁道。

“你也知道他僅是一個小小的知縣。他若上奏,文書到了中書,即便通過,最少一月過後。這一月時間會餓死多少黎民百姓。是稍越一點制度大,還是成千上萬的百姓人命大!若是中書某人有私心,再將消息傳將出去,各地糧商之米不得大量到剡縣堆積,官府不但得不到更多的糧食,糧價反而哄擡起來。陛下,到時候王安石那可真是死罪了。他作何選擇?”

“鄭卿,夏卿,勿爭。等呂向高復奏吧,若是如鄭卿所說,王安石此舉倒是良政也。”

不爭就不爭。

走出都堂,張方平不相信地問:“你那個學……王安石有如此的妙思?”

鄭朗微笑。

若沒有金手指,恐怕自己都會被王安石的行爲矇蔽。史上王安石正是因爲這件事,走入大佬的視野。他不象司馬光,家門顯赫,一起步便有很高的起點。父親最高官職僅是江寧的通判,家中貧寒,是一步步以政績出人頭地的。

可因爲這件事,大約讓趙祉不大喜歡,雖有功,膽子太大,王安石也乖巧,不重用也不埋怨,安心地一個一個地方輾轉,所到之處,政績赫然。而這種安然與不抱怨的態度,加上政績,爲許多大佬敬重。後來宋神宗一看國庫賬冊,傻了眼,國家年收入是一億一千六百萬貫,很好很強大,要知道唐朝最高峰時一年只有兩千來萬貫,平常僅是一千萬貫出頭,明朝最低時僅是六百萬貫。一年支出是一億兩千三百萬貫,相差不大,問題也不嚴重。但還有支出,非常出,也就是賞賜、禮儀、豢養了越來越多的宗室子弟等等,一年費用達到一億一千五百萬貫。也就是一年支出竟然是收入的兩倍!

趙頊要吐血,將張方平、韓維、韓琦、吳奎、司馬光,甚至將在家養老的富弼都請來,前面幾個人沒有一個良策,都爛到這份上,怎麼治?富弼也沒有良策,但他說了一句話,陛下,人主之好惡,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否則下面官員便會投其所好。

爲什麼鄭朗對富弼敬重,就在此!

若是趙頊不動聲色,下面官吏不以經營爲投,王安石變法會不會有那麼多不好的演變與走向?

但因爲王安石在下面的種種表現,韓維等大佬向趙頊推薦了王安石,陛下,想要國家好,請用王安石。

王安石來了,但與范仲淹一樣,在地方上做得不錯,也紮紮實實看到地方上的問題,然卻缺少一樣最重要的經歷,在兩府的勘磨。大變法時代到來,可最後的結果,卻是一團糟。

一切,正是從鄞縣高價購糧開始。

不知道趙禎這時候因爲自己有靠山,對王安石印象如何。隨着趙禎的成長,他的心思越難猜測,這是好事,也是趙禎比趙頊高明的地方。帝王心思,怎能讓下面人隨意猜到呢?但鄭朗也猜不出此事對王安石的影響。

回到家。

鄭朗心中還是有些小開心,他絕對做不到范仲淹那樣的胸懷,夏竦要踩他,讓他忍氣吞聲,坐視夏竦踩,那是不可能的。今天踩得狠,皇上用你,不是德操,而是吏治之能,可連一個小知縣都不如,你又有什麼能值得皇上用你爲相的?

秋風涼,菊花黃。

心中暢快,準備讓崔嫺拿出那張建州獻上來的龍鳳茶餅沏茶喝。這是趙禎的賞賜之物,普通大臣很難得到,往往拿出來讓人觀賞,而不是用來喝的。何必?要喝,不過要在心情好的時候喝。

忽然聽到環兒在對崔嫺說:“大娘子,官人每天喊那些歌舞妓,不大好。”

“環兒,不得亂嚼舌頭。”崔嫺喝道。

“是。”

“不用嚇着她,”鄭朗走了進來,小環兒還是不錯的,這是在替主母擔心,一種忠心的表現。自己將這些歌舞妓喊到府上,多是行首,姿色出衆,個個二八芳齡,雖崔嫺姿色豔麗,但與這些行首相比,少了那種青春氣息。不是後人眼中的青春,此時青春僅是指少女十四五歲到二十歲之間。還有一個江杏兒,這些行首心中有些想法,越發的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看自己能不能看上她們,納入府中,從此一躍龍門。因此環兒看不慣。

鄭朗摸了摸環兒的秀髮,說道:“環兒,我在契丹一年多時間,沒有近女色,家中有了你們,我還能狎妓?”

“是,是,”環兒嚅嚅道,然後不解地問:“那官人爲什麼喊這些行首在家中表演歌舞?”

“是考驗他們,”向窗外努了努嘴,幾個侍衛正圍着這幾名行首轉悠,大獻殷勤。

這些人在王嵩的皮鞭下挺了過來,可一大半倒在糖衣炮彈下。

“奴不懂。”

“你不懂很正常,”鄭朗說,但九月即將結束,到了用人之時,也到了揭曉之時,鄭朗將這二十名兵士聚齊,指着這幾名姿色美麗的行首問:“她們是不是很美麗?”

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38章 謝絕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24章 鐵板第130章 解元(上)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79章 擋箭牌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4章 考(上)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176章 幸福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11章 大三元(七)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2章 刻絲(上)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72章 衝動第51章 進京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41章 花會(中)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175章 興趣第305章 疑問品第83章 拜大神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34章 考(上)第302章 殺雞(上)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三十一章 心第303章 殺雞(中)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296章 韓信第208章 大三元(四)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98章 講仁(六)第68章 拜師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198章 省試(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276章 請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156章 交接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
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38章 謝絕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24章 鐵板第130章 解元(上)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79章 擋箭牌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4章 考(上)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176章 幸福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11章 大三元(七)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2章 刻絲(上)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72章 衝動第51章 進京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41章 花會(中)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175章 興趣第305章 疑問品第83章 拜大神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34章 考(上)第302章 殺雞(上)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三十一章 心第303章 殺雞(中)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296章 韓信第208章 大三元(四)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98章 講仁(六)第68章 拜師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198章 省試(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十八章 鳳凰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276章 請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156章 交接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