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一章 心

七百三十一章 心

聽到趙禎從戰爭改成懲戒,諸臣長鬆一口氣。

趙禎又說道:“鄭卿,你對西夏最熟悉,與諸相公商議後,遞一篇奏摺進宮。”

“喏,”鄭朗只好答道。

實際是趙禎看到鄭朗心情怏怏不樂,怕鄭朗摞蹄子,許多大臣爲了權利,使盡各種手段,趙禎看到,但不會反對,這利用得好,是一種動力。對權利淡泊,看似是好事,也未必。

鄭朗就是後者,雖讓趙禎放心,但真淡到回鄭州養老,趙禎又不喜歡。

先利用各種事務將他栓着吧。

諸臣退下,趙禎以牀上又氣又樂,恨不能馬上飛到潭州,狠狠教訓一下女兒。但鄭朗平安無事,女兒平安無事,他一顆心也放鬆了。

諸位宰相一起來到都堂。

大多數人認識,文彥博,富弼,狄青,王德用,王堯臣,劉沆,田況,只有程戡不熟悉。

單從名單上分析,如今兩府可了不得。西府狄青與王德用皆是名將出身,熟悉軍務,文彥博與富弼在後世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王堯臣四人同樣是一等一的名吏,甚至不進入兩府,論治理地方,此四人隱隱在文彥博與富弼之上。

實際不然。

雖數人皆不錯,可缺少一個領首的人物。

本來文彥博是不錯的,然而現在變了,私心重,權利心重,不適合擔任首相。

但還好,若不是六塔河事件,這些宰相能勉強勝任。

先不說六塔河,文彥博問:“行知,陛下是什麼想法?”

趙禎怒火的原因鄭朗知道,卻不能說出來,淡淡道:“陛下是擔心西夏以後比交趾更甚。”

“不能用兵啊。”文彥博道。不知生性平和的皇上爲什麼忽然產生用兵的主意,以爲鄭朗在中間說了什麼,或者有什麼安排。

“寬夫兄,勿必擔心,我也不贊成立即用兵。漢臣,你來說一說西夏的情況。”

狄青皺眉說道:“鄭相公,近得聽消息,西夏佔領阿干城後,隱隱繼續在增兵,意指龕谷。”

西夏佔領阿干城,是去年的事,鄭朗早就知道。雖說狄青懂軍務,看似在樞密院發揮了作用,實際不然,在文臣打壓下,狄青能發揮什麼?鄭朗道:“當時未出兵阿干城,是失誤。”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文彥博與富弼愕然。

鄭朗解釋道:“這些年來瞎氈與我朝聯繫緊密,至少名義上阿干城乃是我朝領土,瞎氈更是我朝大臣。西夏出兵,我朝合情合理,皆要發兵相救。然沒有發兵,暴露出我朝的內心想法,並沒有將瞎氈當作臣子,僅是一種聯手關係。以後無論我朝與瞎氈發何修補,裂縫存在了。而且阿干城地位位置十分重要,有它存在,就可以隨時劍指蘭會二州,扼斷西夏與河西走廊的去路,逼得西夏不得不從大沙漠裡進駐河西。然河西是什麼所在,皆是六穀部吐蕃人或者回鶻人,對西夏一直不服。要道一斷,六穀部與回鶻人必然重舉反抗大旗。這是我以前佈下的一着重要棋子。”

史上雖宋朝奪下會州等大片領土,那是強行從吐蕃手中奪下的,不會產生鄭朗這種良性作用。

然後瞥了文彥博與富弼二人,這着棋子就這樣毀了。

王堯臣道:“可以將它奪回來。”

“晚了,阿干城經過我重新修葺後,變得十分高大堅固。休要小視了西夏人,這些年逼得契丹不得不和,又重新奪回阿干城,士氣正旺盛的時候。將士又經過多年征戰,富有戰鬥經驗。我朝邊境卻安定了很長時間,許多將士不熟悉戰鬥。彼漲我消,重奪阿干城不理智也,可以奪,但不能在這時候奪。”

“若是西夏人奪下龕谷,就可以從西方威脅渭州安全。”王德用說道。

西北防守最好的乃是涇原路,在北方鄭朗原來那些佈置幾乎到了變態的地步。當然,也是鎮戎寨北方的地形造成的,過了六盤山,再往南,想象那樣佈置就不大可能。但西翼佈置卻不是很嚴密,一旦得到龕谷,西翼必然暴露在西夏人攻擊之下。

鄭朗搖頭道:王相公,阿干城若失,龕谷大門敝開,想要保住龕谷不失,我朝犧牲必然慘重,除非再調駐數萬大軍西上,那樣太不值。”

阿干城一失,已經變得被動。

這是文彥博與富弼不懂軍事造成的後果,鄭朗不想多提,對狄青道:“漢臣,你將西方的情況再說一說。”

狄青做了詳細彙報,鄭朗一邊聽,一邊看着大地圖。

對西北他十分了解的。

從會溪返回七星鎮時,鄭朗就問了王嵩許多關於西北的事。不過因爲身份的關係,王嵩知道得不全面。

狄青說完,鄭朗也不說話,低頭凝思。

他不發言,其他幾人皆不敢發言,敢抹狄青面子,不敢抹鄭朗面子。至少在三個方面不敢抹,一個是水利,二個便是軍事,三個便是經濟。

鄭朗想了很久,道:“放。”

“放?”王堯臣驚訝地問。

“對,放,彥國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這些年唃廝囉雖對我朝沒有異心,一直沒公開派兵參戰,又與契丹聯親,是對我朝與西夏的戰爭,存了坐山觀虎鬥的念頭。反正已存的裂隙,心是收不攏了,不如放,削弱吐蕃一部分實力。一旦我朝放手,瞎氈就會不敵。而唃廝囉也不會想到我朝會不顧西翼危脅放手,龕谷必然不守。得到龕谷,沒藏訛龐會有兩種做法,第一種便是對付沒藏氏。這對兄妹相爭已經熾烈化。若大勝之下,沒藏訛龐不動手,以後便不會再有機會。攘外必須安內,雖西翼有險對我朝不利,不過若沒藏訛龐能擊殺沒藏氏,對我朝利益更大。接下來沒藏訛龐會有兩種做法,第一種騷擾我朝,第二種進軍河州,利用吐蕃四分五裂之勢,擊敗吐蕃,以將武功躍於元昊之上,他就能順理成章地改朝換代。”

“似乎是……”富弼沉吟道。

“我朝必須於西北嚴加有備,”鄭朗道,再想象前幾年那樣,西北太平無事,是不大可能了。又說道:“至於吐蕃,若沒藏訛龐想要進攻河州,迎接的只能是大敗命運,他仍小看了唃廝囉。只要此人在,吐蕃就不可以一日小視,而且是在吐蕃土地上作戰,天時地利人和皆對西夏不利。除非此人死,吐蕃纔會漸漸衰敗。”

諸人點頭。

這纔是內行人說的話。

主要鄭朗是文臣,狄青沒有金手指,說不出這種高瞻遠矚的話,可他也說了一些有軍事見解的話,然誰聽他的?

分析未來的可能大勢,才能想如何報復西夏。

鄭朗繼續說道:“西夏出兵阿干城,又派刺客對我行兇,若不懲治,西夏必輕於我朝,就是我朝不想戰,恐怕戰爭也會來臨。反過來我朝不備,又能出現慶曆之初種種失利的戰局。因此主動權必須掌控在我朝手中。”

“那應如何辦?”田況問。

“先派使者對其責問,問爲何要對我行兇,問爲何要進攻阿干城。但將行兇一事放在前面,阿干城一事放在後面。速度儘量慢一點,讓沒藏訛龐在國內不能失勢,以便讓他對沒藏氏動手。若是如我所料,西夏進軍龕谷後,再派使者問。同時西北佈防,等到沒藏兄妹之爭水落石出之時,封鎖商榷。這最少要到明年,明年荊湖南路開發大局定落,諸將可以抽向西北。”

還有的人不知道鄭朗已經放棄了夔峽四路,一個個奇怪地看着鄭朗,又不大好問。

鄭朗也不多做解釋,用眼睛瞥了一眼狄青,正犯愁狄青呢,正好能安排狄青了。樞密使不是你乾的活,還是回到西北吧。

“再派一名懂軍事的重臣前去領手,逼迫西夏人將矛頭轉向吐蕃。一旦西夏大敗,我朝封鎖商榷之外,再用一些藉口,中斷歲賜。使其國經濟敗壞。征戰多年,士氣雖高,可是一旦家庭貧困,衣食不足,兵士的士氣便會一天天低落。我朝卻在不斷壯大,諒祚又漸漸長大成人,又是一場龍虎鬥,到時候兩敗俱傷,就可以對西夏真正發起戰爭之時。不過在這之前,必須與契丹保持良好的關係,另外看能否有辦法繼續挑唆契丹與西夏交惡,斷絕他們的來往。”

“可是契丹那個老太后,”文彥博搖頭。

“放心吧,蕭耨斤失常對我朝有利,她以前對長子不好,現在對長孫也不好,扶持耶律重元,契丹必有一場大亂子。”

說完離開都堂。

實際是一種保守的做法,不過考慮經濟的,去年荊湖南路未動用多少錢帛,兩廣戰爭以戰養戰,大體上保持了支出,朝廷略有節餘,一個六塔河又用完了。

今年六塔河出事,荊湖南路大肆用錢之時,沒有錢帛來發起一場戰爭。不得己的保守策略。

還有一個地方有錢帛,銀行,可是銀行規模是要擴大的,來的時間,鄂州官員再次請求放大銀行範圍。並且交子發行量也小了一些,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

銀行有錢,不能再動用了。

離開都堂,回到家中。派人到種家將種誼喊來,對他說:“你想不想去荊湖南路?”

“想啊,”種誼雀躍起來。

“想,我就對狄青說,讓他將你調往荊湖南路。”

“謝過鄭相公。”種誼高興地離開。他還小,不知道其意義,不過能否成,得看鄭蘋的意願,若不同意,鄭朗還有其他好幾個“備用”人選。

然後來到狄青家中。

狄青大喜,大開中門,迎出大門口。

坐下後,鄭朗問道:“漢臣,來到樞密院如何?”

“不好,”狄青老實地答道。

“不過也算做過一回西府首相了。”

狄青呵呵地樂。

“我來說的是另一件事,六塔河。”

狄青茫然,六塔河是東府的事,與自己不相干哪。

“漢臣,我對六塔河前景很不看好。不出事便罷,一出事會引起許多爭議爭鬥,一方是賈昌朝、陳執中這些守舊大臣,一方是富弼、文彥博與王堯臣這些君子黨。賈陳必拿六塔河向富文二人攻擊,君子黨想要保住富文二人,必會轉移視線。”

不分析,狄青做夢也想不到,一分析,狄青色變。

“記好了,激流勇退,方纔真豪傑。還有,明天皇上舉行大朝會,你會看到一幕。”

“看到什麼?”

“一些人對我的彈劾。”

“爲何?”

“我沒有詔書就回到京城,本身做法是錯誤的。這無關緊要,可是我要下去看六塔河,否決六塔河,要不要對我敲打敲打?那麼我是怎麼做的,你看好了。”

“怎麼做?”

“看就是。若真讓我說中了,請你去西北,替這個國家,替陛下將西北大門守好。”進一步化解狄青的心結,這些武將親自上陣殺敵,身上多有傷勢,一旦想不開,各種病症發作,死亡很快的,前面有郭震、王忠嗣,等等,皆是受不了這口氣,心中窩囊,病發身亡。狄青亦是如此。趙禎給鄭朗找點事做,鄭朗給狄青找點事做,轉移思想包袱。

狄青略略有些不樂。

鄭朗沒有再勸,先讓他想,讓他提好提前準備,到時候縱有心結,也會輕一點。

無奈,國家大將青黃不接,狄青一死,無人能領軍,郭逵也不行,要等江西那個人成長起來,還早着呢。

第二天鄭朗沒有上早朝,是外臣,能上也不能上,但未走,去了中書。要看六塔河,必須從中書省看六塔河的資料,這樣下去看會更明瞭一點。

羣臣進殿,趙禎坐在龍椅上,說了幾句話,不多,並沒有真正康復。

這是做一個樣子,好了,也能說話,各位不用太擔心。

是聽鄭朗建議才這樣做的。

當然,也不會有大臣頂真,皇上,你腦袋瓜子有沒有好啊?

幾名大臣開始進諫彈劾,不管怎麼說,鄭朗這次不顧朝廷制度,匆匆趕回京城是不大失,此例一開,會帶來種種弊端。

但要考慮鄭朗一是關心皇上,雖媚了一點,二是爲了六塔河,也能情有可願。

趙禎不作聲。

一場朝會散去,富弼悄悄將情況告訴了鄭朗。

與富弼沒有關係,兩人友情還繼續存在的,勿用質疑。

鄭朗也不說話,繼續翻看關於六塔河相關的卷宗,臨下值時,討要筆墨,寫了一封奏摺,遞給文彥博與富弼。皇上不能理政,他的權利如今也讓文富二人代辦了。

奏摺很簡單,自己做錯啦,不管是什麼原因,趕回京城是不對的,因此主動請去自己翰林院大學生,同平章事以及那個管國公的職位。

這個幾乎一抹到底了,再抹,任誰也不好意思抹下去,難不成讓鄭朗下獄?

文彥博與富弼看後全部呆住,鄭朗不理他們有何反應,離開中書,一天翻看下來,差不多了,明天就得下去。

富弼追了出來,道:“行知,你何必如此?”

這不是打臉嗎?就是有錯,歷盡危險,好不容易救出來,馬上再來一個貶官貶職,老百姓如何看,士子們如何看?肯定以爲自己與文彥博嫉妒鄭朗的功績。

鄭朗停下,扭頭看着富弼,問:“一個人的心路是不斷成長,不斷改變的。昔日龐醇之正直敢言,後來流離顛簸,到了西北後做法漸漸保守。但在他反思之下,明明範希文新政失敗,他卻老辣彌姜,隱隱有一代名相風範。相反,執中昔日也謹小慎微,可數次貶職數次爲相,卻看不到這種謹小慎微了。這是心的變化。慶曆新政時,你雖正直敢言,可進諫多有毛躁之弊。一番磨歷後,日漸穩重,這是我敬重之處。穩重是好事,特別作爲首相,勿必要穩重,可穩重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爲了權利而穩重,不作不爲,向你的泰山學習。第二個穩重只是對事,不對權利,繼續保持原來你的赤子之心,再增加一份長遠眼光、大局觀與穩重。你變了,一顆心變了,是變向第一種穩重,還是變向第二種穩重?”

相比於其他脫變的人,富弼也趨向保守。但要稍好一點,這也是鄭朗自青年時代就看重富弼的原因。非是看重富弼青年時候,那時候他的戾氣同樣很重,鄭朗多不喜,看重的正是他中晚年。

向韓琦與文彥博解釋不通的,對富弼卻管用。

這席話如醍醐灌頂,富弼當場愣在哪裡。

大半天后說道:“行知,我知道怎麼做了。但你也不用寫這個辭呈。”

鄭朗卻呆呆地看着南方天空,說道:“彥國兄,我不是爲幾個言臣彈劾而寫的。自己是犯下錯誤,不辭不行哪。”

富弼哪裡想到,他產生誤會,以會鄭朗是說犯了錯就是錯,言臣彈劾不彈劾不相干。他還是很反對,道:“人無完人,孰能無錯?如此,略有錯便貶職,就算我不在乎宰相之職,以後又誰來擔任這個宰相?”

找錯豈不是太容易了。可是宰相幾月一變,這個國家會很糟糕。

“彥國兄,我是有錯啊,大錯特錯,與回不回京城並無半點關係,”鄭朗道,說完,留下茫然不解的富弼離開。

PS:諸位,對主角做法是否邪惡,勿用爭論,這一坑乃自弄潮兒就時斷時繼埋下去的,如今才收起,是爲後文鋪墊的。主角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但不想讓他做聖人。趙曙與趙頊未必容一個聖人爲相。這個缺將非常非常的重要,具體輕重,請諸位再細想一下,一個有缺的能臣,一個與宗室有紐帶的能臣,與一個完美無缺能文能武的聖人,輕重會是如何?同時也是爲故事留下一道懸念,否則太枯燥了。

五百七十二章 吻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217章 找朋友(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184章 美人(下)四百三十六章 和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01章 區別(下)第177章 平靜第249章 母訓七百六十章 凝望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93章 送(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285章 白蛇傳(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282章 潮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253章 鬥法(三)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七十二章 吻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301章 拼爹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356章 猙獰第323章 返京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120章 內定第30章 後生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83章 美人(上)第276章 請第346章 在路上(二)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75章 幽蘭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77章 平靜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92章 點將(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301章 拼爹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68章 戲法第259章 問鬼(下)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27章 中(上)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
五百七十二章 吻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217章 找朋友(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184章 美人(下)四百三十六章 和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01章 區別(下)第177章 平靜第249章 母訓七百六十章 凝望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93章 送(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285章 白蛇傳(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282章 潮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253章 鬥法(三)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七十二章 吻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301章 拼爹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356章 猙獰第323章 返京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120章 內定第30章 後生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83章 美人(上)第276章 請第346章 在路上(二)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75章 幽蘭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77章 平靜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92章 點將(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301章 拼爹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68章 戲法第259章 問鬼(下)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27章 中(上)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