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

王文鬱喊話未必起作用,那是爲了以後,梁氏親自騎在馬上喝道:“衝。”

衝破了這道防線,後面不遠處就是屬於契丹的阻卜部勢力範圍,宋軍有膽量繼續追趕,但要爲追趕付出慘重的代價,契丹會默視宋朝吞沒了西夏?那麼這次追趕就會給契丹人找到最好的理由。

雙方血戰再次開始。

寒風似刀,吹起的風沙刮在臉上,就象一粒粒尖錐刺在臉頰上。

但李王折三支兵馬佔據着上風,這時交戰對宋軍是有利的,並且兵力也勝過了對方數倍。

亂戰之中,梁氏被幾名宋朝兵士亂刃分屍,隨後餘下兵士看到梁氏一死,大多數放下手中兵器投降了。只有少數幾百人,在風沙掩護之下,逃了出去。王文鬱與王韶走到李秉常面前,說道:“參見國主。”

臨行前,鄭朗反覆與趙頊講過當年李繼遷能反叛成功的原因,一種很公平的說法。

在宋初,宋太祖利用夏州党項牽制北漢,自己忙於統一中原,事實李彝興李克睿父子也確實配合了宋朝,多次向北漢發起進攻,牽制了北漢兵力,爲宋朝統一中原立下不小的功勞。但不能說宋太宗做得不對,從國家大業來說,中央集權也不容充這一龐大的勢力在西北生存。但站在西夏人的立場,他們心理又是兩樣的。

於是發生了後來的故事。李克睿死,其子李繼筠立,李繼筠死,其子幼不能嗣位,由其弟李繼捧襲職。李繼捧的叔父李克文上書,認爲繼捧不當襲職,恐生變亂,建議宋朝召其入朝。意在借宋朝之手,解除李繼捧節度使職位。此舉正中宋太宗下懷,派官員尹憲同知州事,又派使臣詔繼捧入朝。李繼捧內外交困,被迫着入京,獻出夏綏銀靜諸州。站在党項人立場,其做爲是賣地求榮的,並且李繼捧這樣做也是心不甘情不願。所以宋太宗在李繼遷反叛時,用趙普計,重新任命李繼捧爲定難節度使。並賜名趙保忠,李繼捧卻與其弟李繼遷私自溝通往來。再加上宋朝的鹽政,導致各部不滿。李繼遷終成燎原之勢,宋太宗雖將李繼捧免官,封宥罪候,賜第京師,但李繼遷卻尾大不掉了。

宋太宗大方向上是對的,但在實施時,細節上多沒有做好。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他與趙普疏忽了一個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凝聚力,宋朝將李煜、孟昶、劉鋹、錢弘俶、王延政、高繼衝帶到宋朝京城,那是他們治下諸國百姓多是漢人。對大一統認可。

但西夏五州境內,多是党項人,餘下還有部分羌人、吐蕃人、吐谷渾人與少量漢人,漢人比例不大。並且久在邊陲,雖是漢人,也羌化了。凝聚力不高。再加上鹽政所帶來的矛盾,這纔給李繼遷成功的本錢。

所以鄭朗進諫,一反以前的規矩,不將李秉常帶到京城,而是繼續放在興慶府,繼續給他國主之職。

那怕百姓明知道他只是一個傀儡,多少會起安撫民心的作用。那麼接下來,只有民族政策治理得當,百姓漸漸將心歸向宋朝,那時候無論李秉常在不在西夏,問題都不要緊。只要他不死得莫明其妙,一直善待之,就是還有一些不軌的人,他們也聚不起民衆鬧事。

趙頊稱然。

這就是宋朝政治的好處,不怕說話。甚至史上高滔滔默視司馬光等人將兒子抹黑,宋哲宗差一點認可章惇對高滔滔來一個整體潑墨。

三人留下一部分兵馬打掃戰場,押着李秉常浩浩蕩蕩地返回興慶府,但明處非是押,而是如衆星捧月一般,甚至給了豪華的車駕、傘蓋、旌、金節、氅麾、鉞、星、臥瓜、立瓜等等,非是皇帝出行的儀仗,但也是按照古代諸候國王的儀仗來的。

大隊人馬到了興慶府,鄭朗遠遠地迎出城門外,以臣子禮相行,自稱爲老臣,而非老夫,某。

城中許多百姓看到李秉常回來了,一個個淚如雨下,畢竟統治了這麼多年,最糟糕的就是張元吳昊,他們給李元昊出主意登基爲皇,西夏人也有了正統。

而這個正統恰恰讓鄭朗頭痛了。

隨後將樑太后、樑皇后屍體找來,不管她們做了什麼,鄭朗給以厚禮下葬。

事情很多。

隨着要解散各個西夏軍隊,宋軍大部陸續返回各處,但還得要留下許多人。另一邊戰事依然在繼續,章楶帶着手下,一路東向,拿下牟都山,隨着跨過黃河,一路南下。耶律燕哥聽到宋朝奪下興慶府,又有大軍逼來,嚇得連忙將三軍帶回金肅軍。但各地還有一些反叛勢力在活動,不過大勢已去,加上冬天的酷寒,缺衣少食,反抗勢頭越來越弱,到了元旦節,僅剩下零零碎碎的幾處,不足爲害了。

同時要劃分各路。

大捷之下,有的大臣欣喜若狂,又再次提起隴右路,但鄭朗還是不大同意,唐朝隴右道包括秦、河、渭、鄯、蘭、臨、階、洮、岷、廓、疊、宕、涼、沙、瓜、甘、肅、伊、西、庭、安西都護府。現在除了西域部分,其餘一起收了下來。

這也是唐朝武功的一個重要標誌。

重新取名爲隴右路亦無不可,不過會讓沙瓜西側的回鶻人生起擔心。回鶻人漸漸沒落,沒有必要與他們交惡,宋朝就是將西夏收復了,重心所在也非是大理、交趾、西域,依然還是北方契丹,未來是女真。

於是還是取名爲河湟路,西夏改成靈夏路,保留了靈州、興慶府、會州、韋州、鹽州、宥州、洪州、夏州、銀州編制,而原來什麼石州、靜州、順州編制一律取消,改州爲縣。又將府州西方的豐州重新拉回唐朝的北河套,於北河套設一州城,命名爲豐州。再者,又將府麟二州與延州、保安軍劃爲靈夏路,這是作爲中原王朝紐帶的,與秦州劃爲河湟路是一理。然後又在烏延海設置了懷遠軍。

這樣。新的靈夏路覆涵着十二州一府二軍。

該鎮壓的鎮壓,該拉攏的拉攏,重新議定蕃候制度。

給予諸蕃候議事權,反駁權,但與吐蕃一樣,各州府的知州知府皆是朝廷官員輪流擔任。

僅此一項,就有了不少事務。

功成身就了,王韶與郭逵一起調回西府擔任樞密副使,其實好休息啦。

但最頭痛的還是一個字,錢。

打到現在。先後犧牲的軍民,達到了九萬人,受傷的還不計。

這些烈士都要錢帛來撫卹其家屬。

這是死人的,活人有功也要賞。僅此兩項,就需要大量的錢帛。

還非是用錢的地方,西夏收回來了,少了一個重大的邊患,但西夏北方也面臨着契丹入侵的可能。同時未來國內還會有叛亂髮生。這必須要駐紮大量軍隊,沒有西夏。陝西也要駐紮大量軍隊,但將物資運到陝西前線與運到賀蘭山、居延海是兩回事,後者成本還要高上數倍!

未來肯定不能這樣供給,可以在當地鼓勵自耕自足。不過眼下西夏一清二白,必須要從國內運輸過去。還有的就是西夏境內的百姓,幾十萬戶,幾百萬百姓。除了鎮壓的那批不算外,其餘的必須得將他們養活。

戰爭結束了,國內歡呼聲一片。

可是國庫空空如也。各方面的稅務不得不再度開始加重,許多地區百姓漸漸困苦起來。

甚至爲了節約成本,一部分遷置到長安就食的党項人,又一步步東遷,遷到陝州,在三門東側就食,與三門西側就食,成本整整要減少一半!

也沒有人說什麼,難的是眼下,沒有西夏之害,長久對宋朝會十分有利。

……

正月初一。

李秉常還是西夏國主,原來是皇帝,不過這個皇帝始終未得到宋遼的認同。從原來關係上來說,李秉常是國主,如今是國主,地位未動,並且繼續呆在西夏皇宮,皇宮裡還有許多太監宮婢,但侍衛減少了,這是不得不爲,否則侍衛一多,可能會發生不好的故事。

並且還有大臣。

一些梁氏黨羽,還有一些對宋朝有惡感的,以及投降西夏的一些漢奸們,全被被以謀逆罪處決了。餘下來還有許多大臣貴族,有的投入宋朝蕃候計劃中,有的作爲各州縣的副職官員收編了,但有少數人仍死忠於李秉常。

鄭朗仍保留着他們的原來官職,只是與制度有諱的官職一一取消。這些人隔三岔五地來皇宮朝拜李秉常,不過只是關上門的事,在外面他們沒有半點權利。

而且鄭朗在漸漸有意地打壓。

然而對這些人,鄭朗並沒有用粗暴的手段。這也進一步的安定了人心。其實不僅是爲了成功將西夏納入宋朝體系,也是在摸索未來治理幽雲十六州的經驗。

大年初一,鄭朗作爲靈夏路安撫經略使,也來賀拜李秉常。至少名義上李秉常是國主,河西節度使靈夏郡王,名義上的地位還比董氈略高那麼一點兒。不過在之前,李秉常必須拜見宋朝的使者。使者是蘇東坡。

各敘各的,這只是做一個樣子,減少西夏百姓怨言的,別當真。

然後於西夏皇宮歡宴,隨着蘇東坡隨着鄭朗去了他在興慶府的新宅子。

一個比較樸素的院落,蘇東坡與鄭朗說了幾句話後,拿出張方平的書信。

兩府人員又有變動,薛向病逝,張璪與曾孝寬因才能不足,讓言臣彈劾,先後離開兩府。蔡確與鄭朗的老鄉孫固、李清臣先後上位。呂公弼下,呂公著上。有的人才能薄弱,例如孫固,還有的人資質淺了,例如張商英。

去年前方在大會戰,後方壓力很重,因此又將章惇調回西府擔任樞密使。

信就是章惇寫來的。

第一件事就是國家財政壓力吃緊,年關到了,朝廷會得到一筆收入,那就是平安監的分紅。不過用錢的地方更多,過年了,外戚宗室官員將士,都要賞賜的,還有各種活動,不管怎麼說,這是宋朝歷上的罕見大捷,不能過一個寒酸的新年。

這些所用錢帛不菲。

並且西北還要繼續調撥大量錢帛物資。

與鄭朗說話,章惇沒多客氣,直接說了錢帛太緊張,不能再逼,再逼又有可能到處謀反起義。

這個倒是好辦的,鄭朗打算淡出政壇,朝堂的事多不過問,章惇說了,他也可以管一管。錢帛緊張,不能從百姓身上逼,但可以繼續從銀行裡借一筆錢來週轉,再壞些,不比當初欠下三億多要強吧。

他關心的是第二件事。

這些年平安監大肆從倭國進口木材,若大的宋朝一年得用多少木料,僅是制墨,幾乎在幾十年內就將華北地區的松樹砍伐一空。這種木材的用量放在倭國,會帶來多麼驚人的影響。

大肆購買,爲倭國帶去驚人的財富,許多貴族綾羅綢緞,越來越有錢,甚至從宋朝商人手中購買豪華的船隻,來宋朝旅遊。說不定還有一些女子夾雜在這些船隻中,又借了一些種回去。

對此,宋朝不問的。

對它,還沒有對高麗看得重,畢竟高麗能起來牽制契丹作用。

這是富的一面。

但大肆砍伐的結果,就是許多地區山林變成了荒山野嶺,本來倭國水土就很薄弱,後世它們森林佔據着全國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還要進口木材,而非是從國內砍伐也是迫不得己,那方水土不能砍,一砍準得完完。

偏偏現在倭國皇室控制力弱,而且宋朝也非是用強行手段購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去管?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許多山谷山洪暴發,泥石流現象增加,無法居住耕種。一大批百姓紛紛逃亡,有少數人逃到海上,有的經商,有的打漁,還有的就幹起了盜賊勾當。

原來禍害的是倭國周邊地區,漸漸隨着活動範圍擴大,漸漸延伸到琉球與舟山羣島一帶。

禍害不大,只有少數幾十艘船隻漂過來。但漸漸有了蔓延的趨勢,並且對海上的事,章惇雖是福建人,同樣不大懂。

於是寫了信,問鄭朗怎麼辦。

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八百零一章 反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247章 春雨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262章 琥珀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198章 省試(中)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192章 仙子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88章 潔字(下)第103章 大家(下)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45章 唱和第293章 點將(中)九百十章 排名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6章 蛇書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172章 走鋼絲第184章 美人(下)第200章 放榜(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45章 唱和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254章 鬥法(四)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65章 對眼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12章 刻絲(上)第110章 閉門羹(上)五百十二章 朋黨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67章 草棉子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57章 道(一)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
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八百零一章 反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247章 春雨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262章 琥珀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198章 省試(中)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192章 仙子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88章 潔字(下)第103章 大家(下)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45章 唱和第293章 點將(中)九百十章 排名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6章 蛇書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172章 走鋼絲第184章 美人(下)第200章 放榜(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45章 唱和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254章 鬥法(四)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65章 對眼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12章 刻絲(上)第110章 閉門羹(上)五百十二章 朋黨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67章 草棉子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57章 道(一)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