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爲官大道

一開始鄭朗來到京城,無人知道。

是周越的作用。他雖是低層官吏,也接近六十歲。什麼人情世故不懂?傳揚出去,前來拜訪的,問話的,將會嚴重的耽擱了這個少年的時間。還是這樣好,不但使此子能迅速長進,自己好象這幾天因爲眼前這個神童的“奇思妙想”,得到了許多好處。

面對各種書體不斷的出現,他還能說什麼呢?

只能說神童果然與衆不同!

但受益更多的是鄭朗,以前學習書法,僅是腦海中的資料,然後自己琢磨,至於更細緻的理論教導,卻是嚴重的缺乏。這幾天的學習,正好彌補了他書法的不足之處。

可紙終包不住火的。

本來就有人議論,有可能鄭朗會來京城,來到京城後必然找周越,現在鄭朗每天帶着兩個小美妹,出入周家,怎能不引人注意?

第九天,鄭朗正在與周越交流,來了客人,是劉知州派了家僕來請鄭朗的。

你只顧學書法了,好歹我還是你半個座師,到了京城也不來看望我。劉知州有些惱,聽說後就派了僕人過來。

“疏忽,”鄭朗拱手抱歉。

帶着江杏兒與四兒,到了街上買了一些禮物,來到劉宅。

見了劉知州,再次謝罪,畢竟這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年代,況且劉州確實給了他許多幫助。

既然來了,劉敬也不怎麼生氣了,問道:“怎麼想起來,要觀摩書法?”

聽到許多傳言,真假難辨,問一問。

鄭朗將事情真相說了一遍。

“書法終是小道……”

五人的看法皆不同,錢惟演是雅人,沒有反對。周越更是認爲對的。范仲淹略勸了一下,而因爲他成名較晚,所走的道路也使范仲淹更加看好厚積薄發,對少年就揚名不是很贊成,磨一磨,也許是好事,耽擱一些時間,以後能彌補上來。劉知州喜歡書法,可將鄭朗視爲他的學生,就站在了鄭朗以後成長的角度來考慮了。

江杏兒對文彥博很反感,不僅鄭朗喜歡書法,她自己更喜歡書法。可是文彥博同樣是好心。否則你就是再神童,與他有何干系,難道他差了嗎?

“劉少監,後生只是出來走一走,不僅是書法,也是開闊眼際。能悟出更好,悟不出,心也就死了,幾月後回去也能安下心去。”

劉敬還能說什麼呢?

現在他也不叫劉敬了,文家那是小心的,這才改了姓氏,避諱也不用避到那種地步,但聽到了文彥博,劉敬想到了這段故事,於是自己兒也將名字改掉,換成了劉處。再次勸戒了一番,對書法的看法不同,所以並沒有象鄭朗,在翼縣差一點與文彥博不歡而散。

劉處說是小道,實際對書法還是很看重的,不過僅認爲眼下鄭朗還是以學業爲重,謀取了功名後,那怕再沉迷於書法,倒也問題不大。交談了一會兒,相互離開。

劉處聽說了,更不用旁人。

客棧老闆一聽這個少年正是鄭朗,腆着大肚子,帶着媚笑迎上來,道:“不知鄭郎來到,怠慢之處,還望恕罪。”

客棧的老闆都知道了,況且老太太。

只過了三天,就讓老太太喊進了宮,順便着將四兒與江杏兒也一道喊了進去。

坐下後,劉娥看着江杏兒。

雖是行首,老太太不排斥,當初她是什麼身份?跟着丈夫在京城謀生,一手打着小鞀鼓,一邊說着鼓兒詞,四周的人圍得水泄不通,說好了,唱好了,喝一聲彩,手拿着小托盤,開始收銅錢。老太太是沒有看過《還珠格格》,否則一定大發同感,俺當初就是那個小燕子。

這與行首有什麼區別?

看了看,梳着一個童子頭,穿着一身淨白長裙,倒也十分乾淨。於是道:“你就是江杏兒?”

“奴是,”還好,書癡,外界的事物看得淡,勉強能控制心情的緊張。雖身體略略有些顫抖,已經很不錯了,有的大臣地位低,第一次進宮,比江杏兒還要更差。

“你倒也命好。”

“是……謝過太后。”

“爲什麼謝哀家?”

“太后說奴命好,奴命好不好是在鄭郎,鄭郎命好不好,是在太后。”

“咦?”劉娥驚訝一聲,與簾旁的羅崇勳對視一眼,不錯嘛,這個小行首,倒也不是書呆子。

但今天談話主角不是江杏兒,喊江杏兒前來,僅是滿足一下自己好奇心。轉向了鄭朗,問道:“鄭家小子,你又來京城掀風鼓浪!”

“我也不想的。”心裡面埋怨,之所以有今天,還不得謝你老人家,不將我關進開封大牢,哪裡發生這麼多事?

“哀家聽說你要悟什麼書道?”

“是,”鄭朗將經過說了一遍,大約這段時間被人勸多了,又怕老太太碎牙,說完了又說道:“太后,臣民斗膽請問一句,即便考中狀元,以後能否進入宰輔行列?”

“不能,要看他的吏治之材。”

“是啊,朝廷科舉制度十分完善,讀聖賢書,修心養性。固《大學》有語,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

“嗯,繼續說。”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後國治,天下平,自己都不能做到心正,如何輔助天子治國安天下?”

“有理,但與你的字有什麼關係?”老太太七分歡喜,三分惱羞不得。正是因爲抱着這信念,所以一介布衣,黃毛小子,都敢與自己據理力爭。但是這樣的人,從長遠角度來看,纔是朝廷最需要的忠良之臣。還不象那個寇老犟子,無法無天。這小子又懂一些名份、法度,不過終是小了,只好留給養子以後重用。

“有。且聽臣民說下去。祖宗法制就很好,先讓人在青少年時讀聖賢諸義,修身立心,然後名列高榜,再進行勘磨,有才有德者,逐步提撥,這纔是真正的選官之道。真說起來,不僅是字,文章,詩賦皆是末流,修的德操、吏治之能,纔是官員的大道所在。”

“也有理。”老太太道,在簾後她又衝羅崇勳點了一下頭,眼中是讚許之意,別看這句話,放在一個成熟的官吏身上說出來,也許不足爲奇,但一個少年讀書人,說出來很是不易的。

但還是不知道這與書法有何關係?

“太后,臣看過歐陽推官的字,範判官的字,文縣令的字,皆是以人入字。臣民只顧鑽研了書法技巧,卻疏忽了這一點,”實際不對的,以人入字,早就知道,可不僅以人入字,他仗着領先於這時代的書法知識,想創出一個既以人入字,又能流傳後世自成一家的書法,這才陷入了苦逼的瓶頸之中,但不能說出來。說出這番話,僅是說服老太太不要反對就行了。

又道:“可臣民愚鈍,至今沒有領悟,這一次出來,看別人如何作書,順便看看我朝的山河壯麗,人物風情,用外物對比自己,不僅僅是悟得書法之道,也是悟得做人之道。人都做不好,學一些教條的儒家聖言,有何作用?”

說完了,垂下雙目。

就看能不能將老太太忽悠了。

不容易啊,對面坐着的可是智商達到妖孽級別的大人物!

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72章 衝動第120章 內定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13章 瘦身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零九章 上樹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06章 保護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九百零三章 融合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142章 問一(四)第239章 出手(中)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零九章 前兆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20章 詩社(三)第339章 放巴士第126章 十段文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二十七章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41章 花會(中)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143章 問一(五)第41章 花會(中)第249章 母訓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6章 約定(下)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38章 大案子第81章 四君子(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81章 依(下)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191章 橄欖枝第267章 草棉子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99章 講仁(七)第146章 恭賀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解試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01章 區別(下)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300章 打雞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128章 中(中)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94章 送(下)
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72章 衝動第120章 內定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13章 瘦身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零九章 上樹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06章 保護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九百零三章 融合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142章 問一(四)第239章 出手(中)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零九章 前兆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85章 第一觀(上)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20章 詩社(三)第339章 放巴士第126章 十段文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二十七章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41章 花會(中)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143章 問一(五)第41章 花會(中)第249章 母訓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6章 約定(下)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38章 大案子第81章 四君子(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81章 依(下)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191章 橄欖枝第267章 草棉子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75章 興趣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99章 講仁(七)第146章 恭賀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解試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01章 區別(下)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300章 打雞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128章 中(中)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94章 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