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

趙懷義沒有再往下說了。

也許他做爲未來河州之王,淪落到宋朝一個普通大臣,內心的失落。但又能說什麼呢,河對岸有許多吐蕃人,他們的家人在龕谷,在阿干城,在馬銜山,自己憑什麼讓他們投降?

已經足矣。

許多吐蕃人產生了更大的動搖,和斌喝道:“上岸。”

宋軍在舟上用更勁霸的弓箭壓制住西夏人,然後登上岸,向西夏軍隊發起衝鋒。這一戰與邈川一戰十分類似,仍然攻心之戰,也許霸氣不會外透,但最得章楶與鄭朗的喜歡。

樑永能看不出來士氣的變化,繼續強硬地命令手下向宋軍反攻,畢竟這時他的兵力依然佔據着絕對優勢。

事實讓他十分失望,兩軍開始交鋒,因爲軍中許多來自龕谷的吐蕃人搖擺不定,反而影響西夏人戰鬥力的發揮。看到一個個兵士倒下,一部分吐蕃人開始逃亡。

確實他們也沒有必要爲西夏人賣命。

宋軍那邊恰恰相反,也有人倒下,可是其他人依然勇往直前。隨着大部宋軍登上河岸,就象一把把尖刀刺進了西夏軍隊的胸膛。

樑格嵬部下開始潰敗。

只可惜和斌兵力很少,仍然讓樑格嵬帶回去六千餘人。這是無奈的事。但這一戰後,樑永能再也不敢打河州主意了。戰局依然處於僵持狀態,大夏河一戰,僅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幾千人傷亡相對於幾十萬人,達到幾千裡方圓的特大混戰。也不算什麼。

遙遠的延州終於出兵了,應鄭朗要求,種諤返回延州,出兵金湯城。

這也是鄭朗的顧慮。

非是對種諤顧慮,種諤不會對鄭朗有任何不詭之心,而是對郭逵顧慮,若是郭逵向韓琦倒戈,就有可能不會出兵。或者給種諤兵力很少,無論那一種情況,對以後的戰局皆很不利。

結果不算很滿意,也不算太失望。

郭逵給了種諤一萬精兵,兵伐金湯城。此時金湯城也駐紮着大量西夏軍隊,牽制鄜延路宋軍。鄭朗不想真打,若真打起來。戰爭規模會擴大,以今年的情況,對宋朝不是很有利。但西夏那邊,也未必想發展成這種結果。數面開戰,可能會大捷,可能會全部大敗。大捷固然好,但不可能催毀宋朝的。但若是全面大敗,那麼梁氏所有基業會化爲一旦。不如將重心集中在熙州古渭城這兩個點上。而且種諤赫赫兇名,也不可小視。

總之,兩軍陳兵金湯城內外。隨時會發生擦槍走火的情況,但雙方未必希望真心交戰。

至於其他幾路。鄭朗則不會太擔心。他與折家軍關係很不錯,折克行很順從地聽從鄭朗命令兵出荒堆寨,劍指銀州。與種諤一樣,做一個樣子的,但可真可假。若是西夏分兵向南,兵力薄弱,折克行不介意兵伐銀州,佔是佔不下來,但可以對銀州大肆擄掠後從容撤兵。至於金湯城那邊更糟糕,若是城中兵力薄弱,種諤是絕不介意藉機拿下金湯城的。此城離保安軍很近,能拿下來就能守得住,並且一直似一把尖刀,插在保安軍與慶州之間,讓宋朝很難受。

慶州知州王文鬱將兵力向大順城方向移動,上指金湯城,西指白豹城。此人在涇原路一戰中還不耀眼,乃自麟府路羅兀城一戰發家,是韓琦的嫡系,上位就是韓琦推薦的,不過他出身略有些卑微,不敢隨隨便便地參與到兩個大佬打架中。鄭朗雖人在古渭城,卻有總掌整個陝西西北軍政財大權的權利,鄭朗命令他不敢不聽。

而且其人在軍事才華上雖不及折克行與種諤,也是和斌級別,十分不弱,足以從容地應對這種僵持局面。

宋朝與西夏漫長的邊境,讓宋朝十分頭痛,但讓西夏也頭痛萬分。兩國在邊境真真假假的排兵佈陣,到底是誰在牽制誰,現在誰也不知道。

主要是在涇原路,西夏只要將涇原路宋軍牽制住,最少看上去有七分的勝機,若牽制不住,有可能五成是兩敗俱傷。

渭州,來了兩個客人。第一個客人乃是章楶,他還帶來一道聖旨,取代渭州知州李肅之爲新的涇原路安撫經略使知渭州,不是李肅之不能勝任,他來到渭州一年有餘,治理有方,境內十分安定。甚至論治理地方之能,李肅之還勝過了章楶。但李肅之在軍事上弱了,鄭朗害怕李肅之誤事,故建議趙頊直接讓章楶取代。

這是一份很秘密的授命,直到此時才公開。

其實即便公開,西夏人也未必多在意,在涇原路一戰中章楶只是三號人物,無人重視其作用。

還有另外一個人,他更神秘。

前方緊急,交接很快,章楶開始主持涇原路軍政大局。除了章楶空降渭州,還有其他許多安排。當然,李肅之算是鄭朗派系的大臣,他不會誤鄭朗的事,或者刻意泄密。

隨着章楶就來到德順軍城。

在這裡他又接見了一批神秘的客人,二十幾個老人。然後將另一名客人推了出來,這些老人一看此人,全部伏下,泣不成聲:“蓋瓦王子……”

這個客人就是木徵的兒子蓋瓦,不過現在的名字叫趙秉義。

章楶空降渭州消息很保密,趙秉義空降渭州更保密。

接下來就好辦了。

爲了解救古渭城之急,宋朝突然從德順軍發出五萬大軍,自籠竿城與靜邊寨直撲會寧關。

領首大將乃是周永清與種誼,副將是姚兕、燕達。

燕達、張玉與周永清之威名西夏人是知道的,種誼未必有多少人在意,多是以爲他靠鄭朗上位的。實際恰恰相反。種家八駿,最有名氣的乃是種諤。然而種諤缺陷很多,比如過份兇殘,最大的缺陷就是私心重。在種家將當中,鄭朗最看重的非是種諤,而是種誼,與女婿無關。

這支宋軍冒出來很突然。

然而西夏人繼續疏忽,無他,涇原路本來就是宋朝的重兵區。若是從其他地區做得隱秘,能抽出來五萬大軍。而且還有會寧關之險。龕谷失守,宋朝只來得及在德順軍前線構建了甘泉堡與通安寨,因爲會寧關離籠竿城太遙遠,丟棄了。而在鄭朗經營西北時,會寧關又做過重新修葺,重新煥發出古代雄關的風貌。

本來會寧關就駐紮着一萬多西夏將士。用來牽制涇原路宋軍,聽到宋軍出擊,又從後方抽出五千兵力,使這一雄關兵力達到近兩萬人,然後就沒有再管了。

兩萬人守會寧關足矣。

況且在西夏軍隊攻擊下,古渭城城牆多處損毀。若是城中沒有鄭朗坐鎮,鼓舞士氣,古渭城早就拿下了。看上去,古渭城已堅守不了多少時日。

但是並沒有結束,後面章楶又再度親自出馬。率領向寶、劉仲武諸將,以及兩萬宋軍。還有兩萬名押運武器物資的民夫,兵出籠竿城。

當西夏人意識到不對之時,種誼與燕達兩軍合一,已經來到會寧關下。

會寧關守將妹勒保喜還沒有接到章楶親自出兵的消息。

他只看到宋軍紮下大營後不久,立即帶着各種攻城器械,來到會寧關下。

妹勒保喜洋洋自得,他擁有雄關之險,並不害怕宋軍的進攻,而且這座雄關正是鄭朗派兵士修建的,這對宋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諷刺。

翻轉自此開始。

論資歷無疑是種誼最淺,不過他的身份很特殊,燕達站在軍前說道:“不知道關中可準備好了?”

種誼說道:“先攻一攻再說。”

“好。”

兩軍將各種火炮與勁弩一起拿出來,對準城頭上一頓猛轟。這頓轟炸讓會寧關兵士造成一定傷亡,但不是致命的,會寧關牆垛高大堅固,有傷亡,並不大。

在後方轟擊射擊與盾牌兵的掩護之下,宋軍緩緩來到護關河邊鋪設浮橋。

在唐朝會寧關無比的重要,乃是中八關之一,它還有一個極其耀眼的歷史,一段時間內是唐朝全國最大的渡口。非是在江南,非是在關中,就是在這個會寧關。原名又叫烏蘭津,北周時在黃河邊置了烏蘭縣與烏蘭關,烏蘭關管理烏蘭津渡口。唐代因其地理位置,又於黃河南岸修了會寧關,唐朝與西域來往的貨物大半要經過這裡,還有到青海的商品與軍事物資也有一半要經過烏蘭津。因此會寧關成了唐朝的重要交通要衝,四達之地。不過晚唐之後,會寧關輝煌的一頁成爲永久的歷史。到了宋朝,黃河順着汝遮谷直接折向西北,此處僅留下一條小河,沒有了大河,會寧關更失去其價值意義。

但宋朝要經營蘭州,會寧關還是很重要的,這一帶因爲幾乎全部是丘陵山區,人煙稀少,會寧關的存在,可以做爲渭州到蘭州最近的烏蘭路上一個重要的中轉站。但對於西夏或者吐蕃,其意義不大。

若不是鄭朗,這一關還不會重現。

到了日落時分,正是吃晚飯的時候,宋軍成功的架起十幾道簡易浮橋。主要是西夏人無備,會寧關西側還有一條黃河故河,儘管是遺落成一條小河,但若在它上面架設浮橋難度會很高。東側護關河是從這條小河引過來的,不過會寧關的修建乃是防備北方西夏人,非是防備自己,因此鄭朗修建時護關河規模不大。西夏人來到會寧關後,也未怎麼修建。

現在減輕了宋軍架浮橋的困難。甚至有的窄處用壕橋就可以通過。但種燕二人爲了搶速度,並沒有準備壕橋。但準備就地製造另一樣東西,疊橋。這是史上金人發明的,用木材紮成簡易木排浮於水面,上面覆蓋一層乾柴,一層葦蓆,最後用泥土鋪墊。這種疊橋取道的辦法,不但成本便宜,搭建方便,抗打擊能力非常強,並且矢石火炮不能入。鄭朗將這種技術帶到西北,王韶進攻湟州時偶爾也運用上。

但是種誼看到城頭上西夏人沒有動靜,也懶得製造這種疊橋。

浮橋鋪好,宋軍不顧得遠程而來的勞累,開始向會寧關發起進攻。

妹勒保喜一看,心中反而十分歡喜。如果宋軍隔着護城河,利用火炮射擊,妹勒保喜還真無輒。但到了城下,會寧關早準備了無數武器,給宋人一個天大的驚喜。

他也不知道火炮的成本,而且火炮是轟不下來會寧關的,最終還是要靠兵力強行進攻。

密密麻麻的宋軍抵達會寧關下。

妹勒保喜命令手下反擊,無數滾木擂石與箭矢一起落下。

這一次宋軍終於出現了傷亡。

但與古渭城那邊不同,這邊宋軍人多啊,不但在此有五萬大軍,後面還有軍隊兵出籠竿城,所以宋軍底氣很足。

漸漸各種攻城梯搭上城頭。

天色漸暮,兩軍卻在關上關下慘戰。

就在這時候,西夏軍隊中有少數一些人有意無意擠在一起,相互地使眼色,忽然撥起武器,向自己戰友殺去。

這一變故讓妹勒保喜呆住了,怎麼自家人殺起自家人?

七百九十七章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24章 割(二)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77章 歉書第280章 依(上)第267章 草棉子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326章 兼霞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76章 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78章 君子守德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八百章 光暗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30章 後生第189章 第二抓·詩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50章 謝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99章 放榜(上)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六十五章 退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332章 拉手第297章 走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6章 求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125章 笑場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第42章 花會(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796章 二更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七十二章 吻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八百章 光暗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六十二章 歸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250章 謝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
七百九十七章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4章 三疊陽春第224章 割(二)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77章 歉書第280章 依(上)第267章 草棉子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326章 兼霞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76章 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78章 君子守德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八百章 光暗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30章 後生第189章 第二抓·詩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50章 謝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99章 放榜(上)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六十五章 退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332章 拉手第297章 走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6章 求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125章 笑場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第42章 花會(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796章 二更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七十二章 吻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八百章 光暗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六十二章 歸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250章 謝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