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

事情就是這麼詭吊,皇上想什麼,自有人就遞什麼,未幾,東廠校尉發現尹龍與鄒襲互通,交往甚密,當尹旻得知消息後,連忙進入皇宮稱罪,朱見深一副高深莫測狀說道:“你看,朕想的沒錯吧,你是假公濟私,欺瞞君主得處理。”隨即被奪太子太傅,改授太子少保。

尹旻被降級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可要說事情到了這一步算是圓滿了,遠遠不夠,萬安怎麼能罷手,先讓你栽一跟頭,接着痛打落水狗。

隨即東廠又發現尹龍勾結官吏收賄事,萬安、彭華遂聯絡數人彈劾尹龍及尹旻父子,朱見深本身就不喜摻和這些朝臣的恩怨中去,可頂不住周圍的人,一說再說,什麼民怨沸騰啊,收受賄賂啊,假公濟私啊,賣官求爵啊,朝中大臣們敢怒不敢言啊,上次陛下提拔彭華時,就他堅決反對,要在朝中衆臣聽命已他們父子倆,獨霸朝綱,還有阻止皇上興土木建道觀,這一下就說到了朱見深的痛楚,但凡是跟自己過不去的就不是好人,作爲黃帝,從小起受的苦太多,難道還不能有點愛好嗎?朕不管你們做什麼,朕做什麼也不要你們管教,原本是君臣之間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和和樂樂不香嗎?非要把事情弄成不可收拾,你們這些做臣子的就不能考慮考慮朕的感受嗎,非要跟朕過不起... ...。

就下尹龍於錦衣衛獄,令尹旻致仕,通判王範、經歷張璲等謫。御史呂璋聽命於萬安,趁熱打鐵覆上奏彈劾侍郎侶鍾、秦紘,大理寺丞劉(王獻),寺副蘇泰,大僕寺卿張海,順天府丞黃傑,洗馬羅景,給事中馬龍,御史劉璧、於璧、高輔、張鼐,編修王敕,員外郎楊棨、袁弼,這些人皆爲山東人升官,是爲尹旻之同黨,就這樣萬安掃清了對手,後來或降或調。同年七月,工部右侍郎談論,大學寺少卿劉淳亦因與尹龍、尹旻有結而被罷謫。朝堂震動,迫於萬安、李孜省之流做聲不得,至此尹龍之獄開明代黨爭之先,其弊流習甚遠。

尹龍之獄雖然沒有血腥氣,卻對明朝的黨爭開了一扇大門,光是地域之爭已經不可靠了,今後如想在朝堂站穩腳跟,得結更大的黨,那麼就要來一個整合,目前江西籍的官員形成了一派,要對付這個江西籍派,大家就要團結起來,不分地域南北,皆是一黨。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一起合力才能保住烏紗。就像是林俊彈劾奸佞,差點小命不保,如今要一起上言。

朝中一場更大的亂局將要出現了,成化二十一年(1485)正月初三日,朱見深因天象有變而詔敕羣臣上言時政得失。

爲了這一日,羣臣已經準備了多日,自有不怕死的吏科給事中李俊率同官上疏說:今日弊政,最大且急者爲皇上之近幸干政,大臣不稱職,爵賞太濫,工役過煩,進獻太多,忠臣未復。天變之來,都由於此。內侍的設立,國初曾有定製,而今一監數十人,其頒佈藩郡,總領邊疆,薦引邪佞,投獻奇巧,如樑芳、韋興、陳喜之輩,不可枚舉。乞無令幹紀,奉使於外者召回,用事於內者省汰。今之大臣不結內臣則不得進,不依內臣則不得安,此以財換官,彼以官鬻財。乞罷黜此等不稱職之大臣。爵賞應加於有功德之人,而現在一年傳奉官至千人,數年已數千人;數千人之俸祿,一年以數十萬計,皆爲國家之租稅,黎民之脂膏,不用以養賢才,而用以飽奸佞,實在可惜。如李孜省、鄧常恩之輩。乞盡罷傳奉官,以使爵賞不濫。京師建佛寺之役無寧工之日,京營將士不遺餘力。如國師繼曉,假妖以濟私,耗費尤甚,中外切齒。乞皇上內惜資財,外惜民力,不急之役皆停罷。假借進奉以牟利者用一書一器竟獲利十倍,乞留府庫之財爲軍國之備。陝西、河南、山西大旱,赤地千里,屍骨遍野,邊軍將士以無軍餉可發,逼得延綏巡撫章子俊,冒着被彈劾風險,帶領萬計饑民,前出烏樑素海墾糧,爲饑民紓困,乞皇上體天心之仁愛,憫百姓之困苦,加以賑撫。如此則天意可回,嗚呼!

吏科給事中李俊這一番上奏可謂是切中當前朝中亂局,可謂是字字血淚,句句驚語,朱見深慌了,原本的一肚子怒氣變成了恐慌,爲何?看看吧,連當朝的戍邊重臣、平安伯不得不冒着丟官卸職的風險,爲了幾萬饑民去往蠻荒之地墾荒種糧了,這不就是說,朕已經到了天怒人怨,連上天也不容了嗎?那是啥,當朝從二品大臣,看着內憂外患,爲了一口生機,爲了上萬饑民不至餓死,甘願冒着自己殺頭的風險,已經逼的去往蠻荒之地墾糧,這,這,這,朱見深本來就口吃,現在頓時語塞。

一時羣臣激憤先後上言者,計有給事中盧瑀、秦升、童柷、御史汪奎,員外郎崔升、彭綱,主事張吉、蘇章、周軫、李旦,中書舍人丁璣,副都御史彭韶,南京兵部尚書王恕等,大都爲李孜省、僧繼曉及傳奉之濫而發。

正所謂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數個人加在一起,可謂天崩地裂,別看這些人官小職卑,當雪片一樣的彈劾奏疏堆滿了朱見深的案几時,加上天象有變而生恐懼之心了隨即乃降李孜省爲上林丞,繼曉先爲林俊所劾,自知難容,乞歸家養母,至是亦革國師之號,罷爲民。

趁着朝中亂局軍器局也來湊熱鬧,軍匠金福郎上言說:正統間,本局軍民匠五千七百八十七人,只有太監一人、內使一人、工部侍郎一人提督,近來人匠逃亡者多,只有二千餘人,而監督內臣增至二十人,且私役優秀工匠,本局只好外聘匠人,增加開支。乃命量減冗官,以免造成軍器短缺。

還有不入流小官溫州訓導鄭璟上言:浙江溫州、台州、處州三府百姓所生女子,因怕日後婚嫁之費,往往溺死,殘忍不仁,傷生壞俗,乞令所司揭榜曉諭禁止。其時不僅上述三府,寧波、紹興、金華以及江西、福建、南直隸等處亦有此事之發生。此時的朱見深沒什麼脾氣了,像這樣的上奏,本該不用上報,各部就解決了,不是說了嗎?冗官太多,冗官太多,一聲哀嘆之下,下詔:人命至重,父子至親,今以婚嫁之累而至溺死。今後民間婚嫁裝奩要與家產相稱,不許奢侈。再有犯者發戍遠方。

隨後御史汪奎上奏,平安伯爲國爲民,獨身在烏樑素海墾邊,理應嘉許,看看,這些朝中官員就是實在,不說嘉獎,而是嘉許,嘉獎就是調撥一些銀兩及物資,可目前朝廷庫房空虛。嘉許就是說皇上給平安伯頒發一個獎狀什麼的,以資鼓勵。

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切,章子俊不知道,幾年來每一次寫述職報告時,章子俊都交給了顧麟,顧麟在官場摸滾打爬幾十年,深諳官場中的一些道道,對巡撫大人聚兵前出,修改衛所制這樣大膽妄爲舉動,得找一個很合理的說詞才行,還得從大義上採用春秋筆法寫,化不利爲有利,着重報告在邊關的苦寒,生活的不易,不惜墨量,從去年開始,就把用墨量往饑民上招呼,最後把章子俊的全部“違法亂紀”“狗膽包天”有違祖制所做的事,全部洗白白。不光如此,進一步拉昇到了爲國爲民,自甘墾荒。

這樣的述職報告其實也沒什麼可說的,在邊關任職的大臣都會或多或少加油添醋一番,可這一次朝臣們爲了有更多的說服力,就把章子俊給當成了彈藥打了出去。

二月,吏部奏放免傳奉官五百六十餘人,朱見深詔留其中六十七人;兵部奏罷五百零三人,朱見深詔留三百九十四人,這就是買賣啊,我出十,你說不行,必需十,那麼八行不行,八太多了,那就六吧,成交... ...。 其餘罷斥。林俊、張黻得免謫,授南京散官。一時朝野稱快。

這一場風波文官們大勝了一把,朱見深以修省求言,對衆臣不好問罪,但內心忌恨,密令尹旻將上言的六十人姓名寫在屏風上,遇機則貶出京。後來自盧瑀以下相繼斥,而李孜省、鄧常恩等擅寵如故。

當千里之外,御史汪奎帶着內官趙牧從朝廷日夜兼程送來的聖旨,在茫茫烏樑素海一片野地裡找到平安伯時,讓這些久居京城的一行隨員,看了無不心生感慨,感動的落淚啊,身爲延綏巡撫,貴爲當朝伯爺,一身污泥地從爛泥中爬了出來,臉上還笑嘻嘻地說道:“下官延綏巡撫章子俊恭迎聖旨。”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在一窪水池邊上脫去爛泥外衣,簡單地洗刷一番,又從包袱中,顫顫巍巍地拿出官服換上,這才大聲喊道:“下官在此接受聖恩”。意思是,可以開始宣讀聖旨了。

看似簡單的幾個動作,着實把御史汪奎看得呆若木雞,隨即不知怎麼地,眼眶發酸,眼淚糊了視線。這到不是矯情,原本是想着等見到巡撫大人後,好好地抱怨這一路而來的艱辛,還能討要點好處什麼的,可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讓人爲之動容,這是野人生活的地方啊,貴爲朝廷大員,爲了民生真乃是“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樣的官纔是朝廷的脊樑,無話可說了。

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八章 景泰元年
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八章 景泰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