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

章子俊還發現揚州府的糧倉背後也是朝中有大佬控制,明朝的府一級有常平倉、義倉、廣惠倉組成,簡單來說常平倉的基本流程是,豐收的時候糧食比較便宜,官府就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大量買入糧食,避免穀賤傷農。

等到糧食歉收的時候,官府再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大量拋售,來抑制糧食價格,和防止飢荒的發生。

義倉是由地方所設立的公共儲糧備荒無人的糧倉,因爲通常由社中社司管理,因此又被稱作“社倉”。

和常平倉不同的是,常平倉通常是運用官府的資金進行糧食和實物的囤積,而義倉是在官府的組織下,按人頭和田畝抽取費用,逐漸發展爲民間自願採納,自願管理。

廣惠倉將每年徵收上來的部分稅米囤藏在倉庫裡,以用於平時扶助老幼病殘者。

和義倉的不同點,是在於由官府賦稅出資建立的,與常平倉不同的是,主要用途是幫助老幼病殘者。

這樣的制度雖好,可是大明朝只要有官員的地方,就會有貪官污吏,就說這個常平倉的囤糧,每個府按人口,田畝數需囤糧而定,“春夏出糶,秋冬糴還,平價生息,凶歲則按數給散貧戶”。規定,常平倉存貯倉谷在萬石以外者,準其存七糶三,萬石以內者,準其於糶三之外,酌量加增。 可是這些貪官污吏就開始動起了歪腦,春夏高出,秋冬低進,這是最低級的套路,更大膽的都是買空賣空,什麼屯糧全是賬面上的數字,爲了應付上差下來查檢,就把常平倉弄出一個假像,糧囤子裡面塞稻草,只是最上面鋪一層糧食,膽子小一點的最外面的糧囤子是糧食,裡面的全是空倉,這樣就能把原本用做屯糧的銀挪作它用,這就是官場上所說的“虧損”,上一任官員虧損多少,下一任官員接着虧,而在賬面上看不出來。

每當秋收時節,在收糧時又會有許多套路,老百姓是要向朝廷交賦稅的,不過大明朝有兩種交賦稅的方式。首先第一種就是用實物交稅,比如直接上交糧食什麼的都可以,但是別看只是實物交稅,這裡面的道道可就很多了。

地方官員按照規定,百姓上交的糧食是有數量的,在收糧時用官斛來記錄糧食的數量,一般一斛的糧食不僅要堆滿,而且還要堆出一個尖錐形,糧食往上堆的時候,監管差役時不時的踹上幾腳,原本被錐的高高的糧食就掉出來,這些掉出來的糧食老百姓不能撿回去的,這種貪污的手段到底是有多麼的可恥。

第二種是以銀代物,折算成銀子交稅糧,碰到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就在碎銀子上面做文章,另加收取“火耗銀”,也就是碎銀熔了之後,就會牽扯到損耗的問題,很不巧這個損耗是有老百姓承擔的。

對於這些在成化年間已經屬於常態化了,章子俊可不是愣頭青,這種事以前讀《明史》的時候早就知道,老狐狸都僉事陶魯也明白,想查一查沒膽量,只能假裝不知道,可是年輕有爲的愣頭青御史胡靖卻查到了其中的貓膩,揚州城中的常平倉內是空的,根本沒有存糧,揚州知府說,前年蘇鬆天災,把揚州的囤糧運了賑災去,翻看賬目沒有這回事,後又說去年開春京城饑荒調糧全運往京城了,那麼去年秋收的糧呢?難道一粒米沒收?

御史胡靖很興奮啊,出來快四個月了,總算查到了一個天大的案子,就憑揚州這件事,回京述職時可立一大功,加上在霸州的抗疫,到時升個一官半職鐵定了,來問章子俊,伯爺這揚州知府虧空了整個常平倉的糧食該查辦上報了。

章子俊正在跟都僉事陶魯喝酒,一盤花生米、一盤豬兒朵、一盤土豆絲。陶大人,你看這花生米跟土豆全是本伯從京城帶來的,一直捨不得吃,這可是好東西啊,還有這酒,是用紅薯釀製,酒香濃烈卻是採用蒸餾之法。陶魯本好吃,出來就是打醬油的,可不知道章子俊纔是打醬油的,在這個“三人組”裡,章子俊貴爲伯爵,又不想升官,也不想得罪人,反正在這樣的制度下,官員不貪很難養活家人,只不過有人明着貪,有人暗着貪,如果不貪不佔的話,那麼此人家中肯定是一方土豪,這其中也說不定家中某人藉着爲官者的名號在上下其手,地方上睜一眼閉一眼罷了。

常平倉無糧,揚州知府可是重罪,規定如州縣官虧空倉谷,系侵盜入己者,千石以下,照監守自盜律擬斬,準徒五年;千石以上,擬斬監候秋後處決,不準赦免。 反正章子俊不作聲,拿眼看着陶魯,老狐狸假裝喝酒,還咂巴着嘴也不表態,這可急壞了胡靖。

現在的胡靖滿腦子全是升官的事,此案辦實了,那麼胡靖算是留京有望了,往後的前途一片光明瞭,不用苦苦熬資歷了。陶魯打死也不表態,當自己是空氣,何苦呢?自己還有幾年好活,說不定幾年後就去了,早就想好了,這一趟差事辦完就乞骸骨了。

章子俊不想查是爲了不想翻這個糞坑,看看當今廟堂之上有誰可以說就靠官府發的月銀度日,這 “紙糊三閣老“,“泥朔六尚書”每一個下面全有孝敬的渠道,只想求個安穩,何苦呢。自己爲大明建了鍊鐵廠造了炮,獻出了高產糧只換了個沒有鐵券的伯爵。想到這裡,就跟胡靖說道:“把此案放一放,再查實幾天上報也不遲。”

陶魯一聽,馬上接口說道:“附議,下官附議。”

胡靖急的只跺腳,哀嘆一聲道:“下官有單獨上奏之權,如二位大人有爲難,就讓下官上奏。”

不想,章子俊道:“理該如此,本伯跟陶大人只是監督,如胡大人想把此案辦實,這功勞全歸胡大人,不過本伯在想,一個揚州知府把整個常平倉做空,似乎不太可能,其中必定有… … 。”

這一說胡靖彷彿腦子冷靜了許多,就在邊上發呆了,一邊的陶魯接口道:“伯爺年紀輕輕,能想到這一層,老朽佩服。”說完又是滋溜一聲,喝了一口紅薯燒。

胡靖很不開心,心事重重長長地吐了口氣後,才珊珊地回房去了,陶魯長嘆一聲道:“胡大人年紀輕啊,不懂此事的輕重,一個小小揚州知府敢把常平倉賣空,難道他不要命了,此事朝中定有人知道,卻安得其所,說不定通着天吶。”

正當此時,“三人組”的客棧外面被一衆官府衙門給圍住了,客棧裡面的住客一陣雞飛狗跳,聽掌櫃說是官府在查人,查二個窺探儲糧要地,定是偷盜之徒,抓捕定罪。

要求客棧裡面面的全部人,在內院集中盤查,對於這種盤查,“三人組”早就商量好對策,對外的假象陶魯是老爺子,一大家子帶着內眷,管家傭人從京城致士回江南老家。如果要說別的,旁人肯定不信,原因是陶魯在朝堂幾十年,“官威”很大,一舉手一投足間就能看出來,所以乾脆弄一個老爺子致士回老家比較妥當,這樣路上一些地方衙役、差辦也不會尋事刁難。

此時的揚州雖然朝廷在行政上爲府屬地,遠遠沒有明末清初時的繁華,明朝初年,揚州府屬京師,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爲京師後,改屬南直隸,以江都縣爲附郭縣,府署駐地。

江都縣人口爲二千餘人,實屬凋敝,在這裡先說一說許多在章子俊受以前教學影響,心目中的繁華之地,其實只是一個小村落或是一片荒蕪之地,百年的滄海桑田及往後的人口增加,改變了許多的地區面貌。

比如:大明立國伊始,軍事重鎮徐州依然“白骨蔽地,草莽彌望”,殘瓦荒草中常常有狐鼠出沒。

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等帥兵發汴梁,黃河以北州縣“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幾無生機之色。

湖廣洞庭湖流域本是富庶膏腴之地,而今“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

川蜀本有天府之稱,但幾十年戰亂下來也是滿目蒿萊,數萬畝良田一片荒蕪,歷史繁盛舊景難覓。

由元入明之際,社會動盪,常年兵革,國土荒蕪、人煙稀少之狀非止一端。而揚州同樣只是一個地名,就有大臣上奏說揚州十室九空,田園荒蕪,百業蕭條,人丁不興。據《明史·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五》載“按籍城中居民,僅餘十八家。”至今揚州仍有“十八家”命名的巷子。

要知道,揚州素來繁華,南朝時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說法,宋元時期揚州更是督帥之所,處漕運要地,繁榮之狀堪比一線城市。《馬可波羅遊記》有類似描述“城甚廣大,所屬二十七城,皆良城也,頗強盛。”

歷史上繁盛的揚州,爲何敗落成這個樣子?原因不難理解:元末明初的揚州是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一則東吳王張士誠的發跡之地就在揚州,這也是他立足的根本;二則元朝幾乎一半的糧食和賦稅幾乎要經由揚州,運到京師,對揚州自然也是非常重視。三則揚州比鄰應天,而應天是朱元璋的地盤,朱元璋自然不允許臥榻之側他人酣睡。

既是利益焦點就戰事多發。至正十四年,元朝派“百萬大軍”(《元史》“旌旗累千里,金鼓鎮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圍攻張士誠,雙方鏖戰揚州門戶高郵,持續達3月之久。揚州遭遇了空前嚴重的戰亂和人口消耗。至正十七年九月,農民起義軍首領張明鑑,率領數萬軍隊趕跑了元朝的鎮南王孛羅普化,佔據了揚州城,“日屠居民以爲食”。這種屠城加劇了揚州的衰敗。朱元璋聽聞後,命繆大亨前去圍攻並佔領了揚州城。但此時的揚州城已是破牆殘垣,荒蕪不堪,人口大量流失。揚州如此,其他地方或重或輕與其大致相同。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