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

這一次趕往京城方向後要在太平鎮改水路,不進入京城,沿永定河一路逆流而上,可以直達章家堡村,上岸後就能上老君山,這就是章子俊所要走的路線,船行至太平鎮後停靠下來,接下去就要走永定河道,此時的永定河上有朝廷運往大同邊關的糧船,所以河道很是暢通,船停碼頭後補充了一些蔬菜,糧食後,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可是當晚卻碰到一件事,邊上來了一艘從南方來的客船,有一家人哭哭滴滴很是可憐,自有好事者詢問,得知是浙江布政使劉福的家眷上京城告御狀,原因是得罪了太監汪直,起因是有一個江西人楊福以貌似汪直,乃假冒汪直之名,自芫湖歷蘇州、常州,再由杭州抵紹興、寧波,所到之處,有市及市舶宦官皆小心侍候,不敢違命,威福大張。作爲浙江布政使劉福也是百般候着,沒有察覺,直到抵福州後,爲鎮守太監盧勝所覺,逮治斬罪。

劉福被騙氣不過,就上折參了汪直一本,說汪直勢震天下,故有人乘借其名而擾民。得到了許多朝臣的支持,後被汪直西廠的名義把郎中武清、樂章,太醫院的院判蔣宗武,張廷綱,浙江布政使劉福等人下了西廠大獄。

這一船人就是劉福的家人,日夜趕路前往京城想要救出老爺,章子俊得知後也只有哀嘆,當今皇上越來越不像話了,掐指一算也蹦躂不了幾年了,正在瞎琢磨時,只見城內騎馬出來一位縣官模樣的人,用馬鞭指着碼頭上的那艘船吩咐左右道:“全部抓起來。”

很明顯這是要阻止劉福的家人上京,一幫差役正要往前抓人,突然從邊上駛來一輛馬車要進城,正好擋住了要抓人縣官一行,一個要進城,一個站在城門口堵着,進退不得,此時章子俊連忙吩咐公上纓快去邊上劉福的船上告知,讓其快快開船,沒見此地的縣官要抓人嗎?真是愚笨,連逃也不會嗎?

等到縣官弄開了馬車後,再一看,咦,劉福家眷的船早就駛出好遠了,很是懊惱,令碼頭所有船隻不能動,所有人等全部要檢查,把氣撒在碼頭無辜人的身上,明白的人這才知道,這位縣官就是汪直的爪牙啊,可身爲百姓又能何如,可是有一隻船可不幹,這船是送靈柩的船,船上白帷四顧,賬幔結掛,還要時不時地放一聲炮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讓這些人全上岸來,那麼誰守靈添燭?不就要了命嗎,捅了馬蜂窩。古人講究死者爲大,你不過是一個縣官,管天管地難道還管死人嗎?這些人站在船頭上對着這位縣官指指點點起來。意思是說,老子對你有意見,難道連死人也要上岸嗎?非人哉!

面對有人這樣的操弄,章子俊首先想到的要不也逃吧,就吩咐船老大準備開船,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原因是章子俊雖然身爲知府,畢竟不是此地的知府,最要命的是此行出來不能讓地方官員知道,是自己偷跑出來的,要是被朝廷得知,肯定要被罷官,弄不好削職爲民也有可能,到時搬去某一個地方,想要好好生活也難,碰上個像眼前這樣的縣官踩上幾腳,那就完了。

正當此時,那艘送靈柩的船披麻戴孝地下來幾個人,來到縣官跟前不知在說些什麼,說着說着就爭吵起來,隨着這位縣官老爺的一聲招呼,邊上的衙役一哄而上,七手八腳把這些披麻戴孝人打的滿地打滾,呼天搶地起來,不一會全躺在地上了。而此時在河面上,剛逃出去劉福家眷的船被巡檢司二隻小船夾持着回來了,那個縣官騎在馬上趾高氣揚道:“沒有人能逃出本縣,在這裡所有船上的人全部苦役三個月,去城東修城牆去,如若反抗這就是下場。”說完用馬鞭指着被打躺在地上的這些人。

章子俊震驚了,修你妹個城牆,要是在此地三個月還了得,邊上的公上纓輕聲說道:“此狗官囂張的很,相公,奴家就去拿下他,把此等狗官殺了乾淨。”

說完轉身就去船艙內,不一刻只見公上纓換了一身勁裝,身段凹凸有致,雙腿上綁着兩支火槍出現在章子俊的眼前,臥槽,這小妞可是越來越性感了,如是這樣出去示人的話,非把這些明朝人看的鼻孔流血。

章子俊一看到火槍,就回過神了,連忙一把拉住這小妞的胳膊道:“快快回艙內有話要說。”

話說太平鎮是一個大鎮,屬於青陽縣管轄,這裡水網密佈,是一個水運的彙集地,南來北往的商家及路經此地的客商絡繹不絕,距離京城又近,目前朝廷到地方遍佈着宦官爪牙,囂張跋扈,這些地方也是各有勢力範圍,把一個好好的太平鎮弄的不太平了。

眼看着兩名衙役直奔章子俊的船而來,是要驅趕船上的人全部上岸,一來可以搶船上值錢的細軟,順便看看船上裝運的事什麼貨物,還有就是可以把船集中起來,去裝運汴河中的淤泥,目前朝廷正在清淤汴河,需要大量的運船,分派到各地。太平鎮的縣官被逼急了,就有人出主意說,何不扣押過往民船用作運淤泥的船不就解決了嗎?而這縣官明顯不是正經科舉出身,屬於傳奉官出身,平時橫行霸道慣了,今日正好碰到劉福一家路經此地,上京告御狀,所以纔有了此種騷操作。

正當二名衙役手執鐵尺,來到章子俊的船上時,只見遠處又有一船順流而來,其中的一衙役用手中的鐵尺一指道:“又來一艘大船,先把這艘大船扣了再來。”說完就去通知巡檢司的兩隻小船,指手畫腳起來。”

來船正是半個月前在路上幸會的那三位會稽舉子上京會試的船,本是同路而行,因爲此船比章子俊的船大,走的慢二日後就漸漸拉開了距離。想不到在此地又匯合了,這就有好戲看了,如果把上京趕考的也被扣住的話,那這事就鬧大了,果然這位縣官區別對待,一聽說此船上有三位舉子是上京趕考的,就吩咐手下,不要驅趕,果然是專挑軟柿子。

正當此時只聽砰叭幾聲響,嚇人一跳,尋聲一望只見那艘送靈柩的船正在哭天搶地又是放爆竹又是跳大神,剛纔被衙役一陣好打的幾位家眷鼻青臉腫地在大聲嚎哭。這世道還有皇法嗎?嗚,嗚,嗚… … 。

面對這一船披麻戴孝的,這位縣官感覺也無趣的很,鬧將起來勢必影響自己的威風,弄的自個灰頭土臉的也不好辦,想着放過算了,可是想不到剛纔被打的這幾人當中,估計是肋骨被打斷了幾根,此時正在大口吐血,這還了得,立時就鬧將起來。

場面很是混亂起來,有幾艘商戶的船偷偷地往河中間開溜,衆多衙役就這樣在碼頭上跟一些客商、船家等人相互撕扯起來。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