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消慶想過夜裡會有人弄鬼,卻沒料到這人是小多。
他躡步摸到倉門口,鑰匙插在鎖裡沒抽走,認了認,不是李清文管的那一把,這小子不知哪來的神通本領,竟用爛鐵仿出來了!
許久沒聽見有動靜,謝消慶支頭去望,只見黑漆漆的倉內有一點燭光,亮得微弱,小多舉着燭,在壘成堆的糧袋前僵住了。
這有什麼好僵的?
謝消慶瞧小多拿着麻袋和竹管,擺明就是來偷糧的,還不快些裝了走?
小多往倉角走去,牆角有鼠洞,糧袋破了也不奇怪。
燭被凝在地上,小多蹲下身,竹管一端插進糧袋,另一端接進腰間麻袋。
簌簌的,謝消慶望見他腰間漸漸鼓了起來,只盼小多趕緊離開。
可小多的舉動出乎他意料。
小多把漏出的糧,用竹管又倒了回去。
這就讓人看不懂了。
如今正值戰亂,又逢荒年,糧比錢都貴,小多偷糧是爲了賣,哪有把到手銀子還回去的理?
小多又戳破幾個糧袋,接糧,倒糧,無一例外,都沒被收入囊中。
謝消慶眉頭皺得越發深了,戶部調的是江淮春麥,用船走水路運來,即便受了些潮,賣出去也能得個好價……小多一個乞子,爲何瞧不上?
思索間,倉內蠟燭滅了,小多收拾好東西,躡步退出門檻。
鑰匙是他仿的,他養馬時和李清文身邊那小童搭上了交情,見過一次鑰匙,便記住了齒痕形狀。
好容易僱人做出來,原以爲是個發財的機會,沒承想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多嘆氣,輕輕抽出鑰匙,正要轉身,一道影子漫上來。
他後頸一繃,僵硬回過頭,只見謝消慶站在月光下,冷冷問他:“偷啊,怎不偷了?”
不消說,方纔行徑都被謝消慶瞧見了。
小多眸光一沉,垂在身側的手緩緩攥緊。
被逮住是要砍頭的大罪,若眼前不是謝消慶,他會假意求饒、趁其不備來個一乾二淨,就像流放時殺掉押解他的官差一樣。
可偏偏是這個人,給他一份活計做的人。
噔。
“謝公子。”小多跪下了,把空蕩蕩的麻袋翻給謝消慶看,“我鬼迷心竅動了歪念頭,還請您看在我迷途知返的份兒上,饒了我這回……”
謝消慶纔不關心這個,瞥了眼關上的倉門:“你別慌,且先交代你爲何轉了念頭?你所作所爲我看得一清二楚,偷出來的糧怎又倒回去了?”
小多一怔:“您不曉得原由?”
這話倒把謝消慶問懵了:“什麼原由?”
小多不好明說,起身重新開了鎖。
謝消慶推門邁入,四周漆黑,一股帶着潮腐又夾雜幾絲甜的氣息撲面而來。
由於自小務農,謝消慶對此氣味毫不陌生,太陽穴突突跳起來。
他蹲到牆角去,從小多戳破的糧袋抓一把麥粒,湊鼻一聞,心下驟涼。
難怪小多偷都懶得偷,這糧潮得發黴,是能吃死人的。
謝消慶臉色漸漸白了下去,小多舉燭站在他身後,奇怪他爲何如此震驚:
“謝公子,朝廷拿快要黴變的糧賑濟我們,你難道不知嗎?”
這話其實不該問,對快餓死的流民來說,有口果腹的吃食就該謝天謝地,哪能抱怨呢?
謝消慶搖了搖頭,盯着手中麥粒,沉吟片刻後道:“不對。”
“哪不對?”小多舉着蠟燭湊近。藉着燭光,謝消慶把手中麥粒分成兩撥,指給小多看:“你瞧,這邊的發白,潮得輕,這邊的浮綠,潮得重。”
同一袋糧,若都是在北運水路上受了潮,黴變程度應該相當纔對。
小多出身青樓,是個沒種過田的龜公,似懂非懂道:“您是說,有人往好糧裡摻壞糧?”
話未說完,小多臉色忽變,極快地吹滅蠟燭,將謝消慶撲倒在地。
他倆滾到角落,謝消慶正欲發問,倉外就響起了話音:“怪了,這門怎麼開着?”
另一人道:“開着就開着。咱們是來換糧的,又不是來守大門的!”
這嗓子又尖又細,是太監!
兩個小太監挑着燈籠進來,衝外頭招了招手:“動作麻利些,趕緊換了走!”
話落,十幾個力夫揹着糧袋進倉。他們顯然不是第一次來,輕車熟路,甚至記得住哪些糧堆換過、哪些沒換過。
謝消慶躲在暗處,眼睜睜看着他們一倒一換……好一齣偷天換日!
“那姓李的會做人吶,分了咱們養馬監的利,立馬在別處補上。”
小太監無不感嘆說:“難爲他能想出這法子。”
另一個笑道:“都是給逼的。他若有白花花的銀子直接送來,咱們哪用費這功夫。”
“話說回來,他好歹是江老頭沒過門的女婿,何苦這樣討好咱們公公?”
“咱們爺爺上頭是誰?老祖宗!老祖宗受萬歲爺信任,又和太子爺親近,得罪他就是得罪兩位主子。這兩位可不比江老頭大多了?姓李的撿了芝麻不想丟西瓜,既想當尚書女婿,又不想得罪宮裡!”
“他這豈不是首鼠兩端?”
“泥腿子出身的不都這樣?怕出格,怕得罪人。”
說話的笑了笑:“但這事咱可別往外說。總歸得好處的是咱們,今後和姓李的打照面,也別戳破他的臉。”
“這是自然。”另一個也笑,“咱們姓吳又不姓江,巴不得江老頭有這樣的好女婿呢。”
言語間糧已換好,力夫們把糧袋搬上牛車,兩個小太監騎在馬上,冷冷道:“近來市監查得嚴,莫在京裡賣,拉到百里外的鄉縣去。賣出的銀錢原數送進爺爺私宅,誰若敢貪一毫,小心丟了腦袋!”
“是!”
車輪滾滾,馬蹄聲漸漸遠去。小多吹燃蠟燭,照見謝消慶攥緊的手噠噠滴血,這是恨極了,指甲掐進掌心肉裡。
“……畜生。”謝消慶咬牙切齒。
李清文爲不得罪宮裡,竟讓收攏來的難民吃黴變的糧米。
若是沒吃死人,他兩不得罪矇混過關,差事辦得漂漂亮亮。
若是吃死了人,他也有說的,北運糧米走水路受潮發黴,罪責在漕運,能怪得了他麼?
謝消慶越想越氣,從地上爬起來,作勢就要衝出去追。
小多橫臂攔住:“謝公子!”
方纔聽太監一番話,小多大抵摸清來龍去脈,也明白外頭說謝消慶和李清文不合的傳言是真:“你想抓他把柄,這時候去逮人沒有用!”
謝消慶頓足,迎上小多漆亮的眼:“爲何?”
“抓賊抓贓。”小多道,“他們今後還會再來,你不如帶人事先埋伏,好來個人贓並獲。”
謝消慶沉沉吐出一口氣,只覺小多說的有理。
他重新打量眼前的少年人,有身手,有膽識,心地不壞,還會些奇淫技巧。
默了半晌後,謝消慶輕聲問:“我記得你說過,你賺錢是爲了回雲州找妹妹對麼?”
小多知道機會來了,趕緊點點頭。
“我缺個幫手,你今後幫我做事罷。”
謝消慶翻翻兜,只摸出一塊小得可憐的碎銀,赧然地遞出去:
“我眼下還不是官身,沒大錢……但你放心,我是幫一位貴人做事的,你跟我,就是跟她,銀子少不了你的。”
小多頭如搗蒜,雙手接過那枚碎銀,千喜萬喜在心中融成一個念頭:
昭昭兒,且再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