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是非地(一)

這時候,門口傳來一陣騷動。片刻,門口把手的士兵奔過來,朝着我和魏瑾撲通跪下:“娘娘侯爺不好了,周將軍回程途中遇到了伏擊,敵方人數在一萬以上。竇將軍方纔已經出城支援,可是涼河大營那邊也傳來遼兵偷襲的消息,請我們速速支援。竇將軍出城前讓我來問侯爺,眼下該怎麼辦?”

我驚駭地後退兩步,哥哥此來只有近身侍衛十幾個,再者便是押送糧草的將士三百。而遼兵卻有一萬之多,他現在的情況當真危急。涼河大營遇襲,遣人來暄化求援,勢必無法支援哥哥。可若暄化傾城而出,遼兵再設大軍攻打暄化又怎麼好?

魏瑾亦是一怔,旋即問:“竇將軍帶了多少人馬出城,眼下城中能駐守的將士還有多少?”

那將士說:“竇將軍帶了五千甲士出城支援,眼下城中除卻傷患,大概還有一萬騎兵,一萬步兵。”

“那麼涼河大營那邊的遼兵,大約有多少”

“聽來報信的將士說,不到五千。”

我訝然:“涼河大營守兵七八萬,遼兵怎麼可能只有五千?”

魏瑾攥了拳頭,凝眉沉吟一會兒說:“只怕這五千只是前鋒,大量的遼兵還在等。如果周兄在這裡出事,勢必無法回援涼河,那麼大遼可放心大膽派遣大軍拿下涼河。若暄化增兵擊退包圍周將軍的一萬遼兵並且支援涼河,那麼暄化空虛,守備薄弱。”

他憂心忡忡,不知不覺間放大了音量。只見先前回屋休息的陳玉華旋風一般從屋內奔出來,拉着魏瑾的袖子問——

“你方纔說什麼,周將軍怎麼了?”

魏瑾一怔,不忍作答。陳玉華慌亂之下,又捏住跪在地上那小將士的肩膀逼問,小將士拗不過,只得如實說:“稟德妃娘娘,周將軍身陷重圍,如今生死未卜。”

這樣的話,我聽了都是一陣頭暈目眩,更何況如今的陳玉華。她踉蹌兩步,隨即從院中拿起她的長*槍,便往門外奔去。

我一把拉住她,奈何她力氣大,幾乎被掀到在地,卻還強撐着咬牙問她:“你要做什麼?”

她頭稍稍一偏:“我要去救他。”

魏瑾連忙上來阻止,道:“竇將軍已經帶了五千兵甲前去,想來周兄無事,倒是涼河大營那邊讓人擔心。”

陳玉華甩開我,道:“我不管什麼涼河,涼河七八萬羽林軍難道是吃素的嗎?我要去找他,你們休要攔我。”

說罷,陳玉華衝到門外,翻身上馬。我追出門口,卻連她的人影都看不見了。

“現在怎麼辦?”我雖然不想陳玉華去犯險,但心中的憂慮卻不比她少多少。不只擔憂哥哥能否平安,我也懼怕涼河大營淪陷,數萬的大齊羽林軍被屠戮。

魏瑾站在我身後,固然擔憂,卻還算沉得住氣。他斂容不語,肅穆冷靜的樣子也讓我安心下來。忽然覺得不管是不是天塌地陷,總還有他替我撐着。

他思索片刻,忽然擡頭問我:“周暄,你讀過不少兵書是不是?”

我全身一陣酥麻,這些日子我們大家相處,早沒了從前的種種規矩。可是就是這麼隨性的生活,他還是一直稱呼我爲皇后,時刻提醒着我和他身份的懸殊。方纔他頭一回這樣清楚地喚我的名字,卻讓我在不知所措之餘,生出了幾分別樣的歡喜。

以前蕭琰喜歡喚我“阿暄”,阿暄阿暄,這個親暱的稱呼讓我沉溺在君王編織的情*愛網中無力自拔。而如今他輕聲叫我“周暄”,就那麼清清淡淡的叫了一聲“周暄”,卻讓我覺得這,兩個字是我此生最彌足珍貴的字眼。

恍惚了片刻,我很快清醒過來。大敵當前,容不得我沉思良久。我匆匆答他:“看過不少,可是我從沒打過仗……你爲何問我這個?”

他認真且信任地望着我,問:“如果我留給你五千病患,你能不能替我守住暄化?”

我頭暈了片刻,揪住他的衣領:“你到底什麼意思?”

他面色複雜,目光往涼河大營方向看去,隱忍道:“遼軍一萬,竇將軍和周兄加起來也不過五千餘人,勢必不敵。我原本想德妃留守暄化,我去涼河馳援,可是眼下德妃已走,暄化除了你,已經沒人能夠駐守了。”

我心神一震,慢慢鬆開了他的領口。他看着我,嘆道:“你別怕,遼兵沒有那麼快打過來。你信我,解了涼河之危我馬上就回來,至多一天一夜……”

他還未說完,我便點了點頭,道:“你去吧。”

這是最好的辦法了,我無法坐視哥哥身陷險境,更無法坐視涼河數萬大軍潰敗。如今唯有魏瑾,唯有他可以解涼河之圍,帶領輕騎擊退遼兵。

他滿懷歉意地看着我,輕輕說:“是我不好,方纔我無論如何,都該攔住德妃的。我向皇上承諾過,一定會保護你,可是眼下……”

他沒有再說下去,我已經微微別過頭:“這種時候,提他做什麼?”

他站着不動,想了想說:“其實涼河未必要我親自去,我帳下的參將帶兵去也是一樣的。我還是留下來吧。”

我心中鬱結,自然是萬分不願讓他去。可是——

“遼兵若只是尋常進攻,哥哥留下的人已經足夠堅守涼河大營,又何必遣人千里迢迢來通報求援。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的參將帶再多人去又有什麼用。”我咬了咬牙,“你不必擔心我,暄化有我和我的孩子,說什麼我也不能讓遼兵進來。便是他們進來,我也會帶着兵將用血肉身軀給他們最沉重的打擊。”

他身體猛然一抖,凝眉道:“不許胡說。”

我將他往外輕輕一推,道:“快去吧,早去早回。”

他點點頭,翻身上馬,卻又忽然伸手把我拉上馬背:“我帶你去城關。”

那天下午,日頭半斜,我站在暄化城牆上,看着他帶着兩萬輕騎出城。旌旗飄蕩,戰馬嘶鳴,伴隨着盔甲碰撞的金屬聲,遙遙傳入我心底。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小時候讀這些詩時,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把它們牢牢地記在心裡,而對於其中的真意卻瞭解甚少。時至今日,我才真的明瞭字裡行間的那份悲涼。輕騎二萬奔赴涼河,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是我大齊女子的夢裡人呢?

他們當中,或許也有我的夢中人。

然只是一念起,我迅速黯了神色。若是當年,當年我未曾入宮,或許還有些許可能。而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地步,我今生今世,都只能是大齊的皇后,蕭琰的妻子。

魏瑾把他身邊的參將留在了我身邊,那參將是個很精壯的鐵漢。他大手一揮,指着涼河方向說:“周將軍便被困在那裡,竇將軍已經趕去支援。魏侯未防遼兵覺察,遣了兩千輕騎從遼軍背後突襲,以解周將軍之圍,自己則率餘部奔赴涼河,今夜亥時前便可抵達。”

我“嗯”了一聲,轉過頭去一看,見城中百姓爭先恐後往城牆出涌來,便用手一指問參將:“這是怎麼回事?”

參將咧嘴一笑,嘿嘿道:“皇后娘娘親自守城這麼大的消息很定一會兒就傳遍了暄化城,百姓聽說後都可熱情了。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再不濟在後面幫忙做些補給雜活,總不能閒着。”

我面帶憂色,道:“遼兵可不是吃素的,等會兒他們攻城,千萬別傷着百姓。”

參將撓撓頭,五官一皺似乎在費力地想辦法。他說:“末將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眼下人手不夠,城中百姓若若肯出力自是極好。至於等會兒打起來,唉,打起來的時候再說吧。”

我頷首,說:“罷了,眼下勢必擋不住他們。但真的交戰時若百姓臨陣退宿,勢必會撼動軍心。你吩咐下去,城中百姓婦幼老弱若想要出力爲朝廷退敵,只可參與運送物資補給。兄弟之中哥哥留下,父子上陣則兒子留下,弟弟和父親戰時可前往城關修補城牆,這也是極重要的任務。”

參將拱了拱手,笑道:“如此條理分明,的確比百姓一窩蜂涌來清楚多了。”

城牆頭的時光過得尤其緩慢,我目不轉睛地望着涼河方向。那個方向,有我牽掛的哥哥,有我牽掛的數萬羽林軍,還有讓我牽腸掛肚的……

我從來沒有這麼安靜的時光細細沉思。自入宮以來,我無時無刻不處在自己和別人的心機當中。別人算計我,我算計別人,蕭琰愛或不愛我,我喜歡抑或不喜歡他。無數個晝夜輪迴就這樣被消磨掉,慢慢的,我在深宮當中,丟失了最初的自己,也看不清來日的自己。

若沒有這場戰爭,若我不曾在這樣的時間遇到過他,我大概會這樣迷茫地過完一生。如同太后一般,浸淫富貴榮華,變成一個沒有心女人。

時間悄悄地流淌,我有些麻木地坐在城牆邊兒。城下百姓地吆喝聲忽然驚醒了我。我低頭一看,他們扶老攜幼,源源不斷來往於家和國之間,渺小而令人敬佩。兀自一笑,我忽然明瞭,狼煙四起又如何,遇見了他又如何,我終究變不了。因爲此刻站在這裡號令百姓的是皇后,而不是周暄。

馬蹄聲驟然傳入我耳,慢慢地變大變強。我轉頭過去,看着遙遠的地平線忽然出現一個黑點。那黑點奔馳地極快,頃刻間變成了一支幾百人的戰隊。將士們定睛一看,激動地向我稟報:“啓稟皇后娘娘,這是竇將軍的騎兵,他們回城了!”

我鬆了口氣,喃喃道:“竇將軍回來,是不是說明周將軍已經沒事了?”

竇化之的鐵騎很快抵達暄化,我望向他們後面,並未看見遼兵,雖讓人開城門迎竇將軍進城。

我親自下了城牆,到城門口迎接竇將軍。有他回來坐鎮,我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可是當我看到他的樣子時,幾乎驚叫出聲。

他面色慘白,氣息微弱,伏在馬背上。與他同乘的士兵攙扶着他,纔不使他跌下去。原本好好地右臂,如今蕩然無存,已經冷透的血凝固在他的盔甲和戰袍上,暗沉沉的讓人心口發悶。

“將軍……”我連忙讓人把他扶下來。

他看着我勉強一笑,聲音沙啞而微弱:“娘娘別擔心,沒事。”

我顧不得細問,趕緊送他回去醫治。參將暫時替我駐守城防,我才得以陪着他回守備府。

血早已經不流,大夫來回連連嘆息,我問過才知道原來他身上不止這一處創傷,背部和腹部均有皮肉傷。他失血過多,天氣又冷,大夫診治了半天,也只撂下句盡力。

我渾身無力,無法接受。天下大亂以來,我不是沒見過死人,但是我沒見過我身邊的人奄奄一息至此。原本鮮活頑強的生命,在這一刻也露出了脆弱的本質。我忍不住眼角一酸,一滴淚滑下來。

“娘娘……”他叫我。

我連忙問:“怎麼樣,哪裡不舒服麼?”

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我自認也是伶牙俐齒之人,如今卻盡說廢話。他傷成這個樣子,哪裡會舒服呢?

他並不介意,慢慢調勻了氣息,說:“周將軍沒事,德妃沒事,放心。”

我心口一滯,他想要告訴我的竟是這個。其實我很想很想問,可是猶豫良久,終究沒這個勇氣。

我道:“他們沒事……那很好,可是你也要堅持住,我不想你出事……”

他疲倦一笑,放鬆下來:“今天出城我就知道,這次恐是有去無回了。可是我還是要去,周曄他不能有事,不能……”

他忽然睜大眼睛,用力道:“他生的好像周桓哥哥,簡直一模一樣。今天清晨我在城頭看見他,我就知道他是誰。”

我一怔,他又看向我,微微一笑:“一如你,這樣像你母親,我一見你便知你是皇后。”

他說出這樣的話我一點也不意外,只是喉嚨微微發澀,想要說些什麼,卻不知該怎樣作答。

發現金紙黑印的時候,我已經依稀知曉了他的身份。暄化的蛛絲馬跡和當年所知的些許細節,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記載了上一輩的愛恨恩怨。

父親,母親,先帝,太后,他們當年又比我幸運幾分?求而不得,得而復失,兜兜轉轉間彼此錯過,互相遺憾。

此刻竇化之躺在牀上費力地喘息,卻仍用盡全力指着我問我:“皇后,你早知道了是不是,在你還給我密信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是不是?”

我輕嘆一口氣,點頭道:“是。”

他苦笑一聲。半晌,他恢復了平靜,慢慢對我說:“我原本不打算讓你知道的,你也不該知道。當年,當年……”

他又開始氣喘,我不忍,連忙制止他說:“竇將軍,舊事多想無益,養傷要緊。”

他閉上眼睛,痛苦隔着皮肉滲透出來,未必減輕多少。我正欲再勸,一個士兵忽然跌跌撞撞闖進來,道:“啓稟皇后娘娘,遼兵,遼兵來了!”

我“嚯”的站起身,回頭看了看竇化之。他緩慢地睜開眼睛,道:“去吧,千萬小心些。”

我頷首,隨即隨着那士兵離去。

剛走出屋子,已經聽到了極大的廝殺聲。我本能地駭然,頭皮發緊,卻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城關奔去。

走到半路,箭矢已經飛臨。百姓驚恐地四處躲藏,我隨着人流避到一個人家中,借了一個鍋蓋,勉強抵禦着恐懼,再次往城關闖去。

參將佇立在城頭,同樣指揮着士兵往城下射箭。我爬上城牆,參將見了我,嚇得面色發白。

“皇后娘娘,您怎麼回來了?!”

我反問:“你們在我爲何不能來?”

參將急的抓耳撓腮,我不容他廢話,問道:“現在情形到底如何,遼軍有多少?”

參將道:“數不清,但總有數萬。他們兵源充足,器械齊備,如今只是預射,等會兒強攻這裡會非常危險。”

他看着我:“皇后娘娘,如今城北暫時安全,我派人送你出城。”

我聞言,猛地從袖中取出一把精緻的匕首,在瞬間拔出。寒光一現,清越吟吟,這把匕首是魏瑾在臨走前給我防身用的。此刻我將匕首抵在他胸口的甲冑上,一字一句說:“你再敢說這樣的話,軍法處置。”

他打了個哆嗦,結結巴巴道:“末將明白娘娘不怕死,可是將軍吩咐過,末將……”

“那是他的吩咐,但如今是我在這裡,該怎麼做你自己想清楚。”我道。

他抓抓耳朵,愁眉苦臉:“好吧,那末將謹遵皇后娘娘的意思。”

竇化之傷勢嚴重,我並未詳細詢問哥哥他們的情況。而跟隨竇化之回來的將士,卻把今日下午發生的食一五一十告訴了參將。參將又把這些事告訴我,縱然他說的顛三倒四,我還是差不多明白是怎麼回事。

哥哥和方由離去約二十里,便中了遼軍的埋伏,幸虧糧草運送中有個兵馬司副指揮頗爲機警見狀不好立即回城求援。哥哥他們被圍困,立即藏身於糧草輜重間盡力抵擋,很快竇化之就來了。

當時竇化之在外,哥哥在內,兩下里應外合,稍稍遏制住局勢。但是遼兵後續部隊趕到,登時如虎添翼,哥哥和竇化之苦苦支撐,終於等來了陳玉華和魏瑾的兩千輕騎。

兩方人馬膠着,對哥哥大大不利。遼兵將領知道哥哥的身份,不顧陳玉華和竇化之在外,不計代價也要殺了哥哥。哥哥要保護方由,一時間險象環生。遼軍那將又是大將耶律復,孔武有力,哥哥險些……

幸而有竇化之在,他勒馬拼死衝入遼軍當中,救下了哥哥,可是他自己的右臂,卻被耶律復狠狠斬斷。哥哥怒極,在電光火石間將耶律復斬落馬下,遼兵這才潰敗下去。

俘虜的遼兵說,如今主攻涼河大營只有前鋒五千和後續的兩萬,大量部隊埋伏在谷口,等着暄化的救兵來一舉殲滅。因爲暄化方向來的,不是周曄便是魏瑾,無論把誰殺掉,都是大勝。

哥哥得知魏瑾前去涼河必然途徑谷口,縱然相信魏瑾的能力,知道他不會那麼輕易中埋伏。可他也想借此機會大敗遼兵,所以放棄回暄化守城,與魏瑾一同直撲谷口,並遣人指揮涼河大營中的大軍棄營,火速趕往谷口支援。

如此一來,在谷口有遼軍一支伏兵,魏瑾哥哥和涼河則三方夾擊,大有勝券。而我們如今只要咬牙頂住,等到他們殲滅遼軍回援,便可以大獲全勝。

心中登時燃起希望,我終於明白了魏瑾的意思。他說六個時辰內必定趕回,原來是這個意思。我起初覺得馳援涼河再趕回暄化,六個時辰必然不夠。如今才知道,他是一早料到了如今的情況。谷口在暄化和涼河之間,他和哥哥合力擊潰谷口的遼兵再回援暄化,時間算下來,一來一回至多六個時辰。

第115章 雷雨第130章 揮刀第51章 反勝第123章 險招第30章 國恨第2章 封后第126章 叔嬸第27章 殺機(一)第101章 敏感第57章 柔惠第56章 大赦第133章 荊門亂第78章 似緣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31章 賜婚(一)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55章 仇恨雪第66章 謠言第65章 順意第31章 夜殤第115章 雷雨第25章 頹然第66章 謠言第124章 相見第67章 舒琪第117章 意外(一)第29章 蛛絲第145章 湖遠(一)第15章 身世第50章 供詞第66章 謠言第57章 柔惠第84章 探春第129章 撞破第60章 小產(二)第161章 身世謎第153章 鋒芒露第109章 守株第47章 解釋第94章 惡極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91章 月宴第24章 哀訓第102章 頹向第58章 位第106章 絕情第2章 封后第75章 兄友第118章 意外(二)第18章 封第39章 情深第86章 罪證第151章 天下勢第88章 落英(三)第133章 荊門亂第72章 秋涼第87章 反口第9章 酒醉第51章 反勝第122章 誘魅第160章 腰脊傷第42章 新人(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5章 化險第51章 反勝第73章 瑰嬪第67章 舒琪第34章 落英(一)第59章 小產(一)第44章 桃夭第110章 舊事第9章 酒醉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128章 荷華第106章 絕情第31章 夜殤第116章 蕭琳第39章 情深第109章 守株第46章 產子第41章 雀寵(二)第153章 鋒芒露第53章 豫嬪第158章 公主嫁第58章 位第70章 驚喜第34章 落英(一)第67章 舒琪第22章 新歲第89章 憶往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61章 香殺第92章 誤殺第11章 新妃第141章 月下花第57章 柔惠第123章 險招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59章 小產(一)第115章 雷雨
第115章 雷雨第130章 揮刀第51章 反勝第123章 險招第30章 國恨第2章 封后第126章 叔嬸第27章 殺機(一)第101章 敏感第57章 柔惠第56章 大赦第133章 荊門亂第78章 似緣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31章 賜婚(一)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55章 仇恨雪第66章 謠言第65章 順意第31章 夜殤第115章 雷雨第25章 頹然第66章 謠言第124章 相見第67章 舒琪第117章 意外(一)第29章 蛛絲第145章 湖遠(一)第15章 身世第50章 供詞第66章 謠言第57章 柔惠第84章 探春第129章 撞破第60章 小產(二)第161章 身世謎第153章 鋒芒露第109章 守株第47章 解釋第94章 惡極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91章 月宴第24章 哀訓第102章 頹向第58章 位第106章 絕情第2章 封后第75章 兄友第118章 意外(二)第18章 封第39章 情深第86章 罪證第151章 天下勢第88章 落英(三)第133章 荊門亂第72章 秋涼第87章 反口第9章 酒醉第51章 反勝第122章 誘魅第160章 腰脊傷第42章 新人(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5章 化險第51章 反勝第73章 瑰嬪第67章 舒琪第34章 落英(一)第59章 小產(一)第44章 桃夭第110章 舊事第9章 酒醉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128章 荷華第106章 絕情第31章 夜殤第116章 蕭琳第39章 情深第109章 守株第46章 產子第41章 雀寵(二)第153章 鋒芒露第53章 豫嬪第158章 公主嫁第58章 位第70章 驚喜第34章 落英(一)第67章 舒琪第22章 新歲第89章 憶往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61章 香殺第92章 誤殺第11章 新妃第141章 月下花第57章 柔惠第123章 險招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59章 小產(一)第115章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