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焦躁

第64章 焦躁

宋妙說忙也忙,說不忙,卻也不忙。

只是家裡此時還有許多巡兵、衙役,其實並不怎麼方便招待客人。

但人已經到了門口了,還自己帶着食材過來,自然不好拒絕。

她想了想,道:“過了晌午有些小事,此時卻不妨礙。”

正說着,她一掃眼,只見那珠姐兒的馬車就停在家門口靠窗的位置,如此一來,已經把窗戶看向對面屋子的視線擋了。

這就叫輪值的兵衛們不好盯梢了。

她心念一轉,笑着向何七道:“何公子若是方便,勞煩幫忙把這馬車向前挪一挪,我今日想把攤車放在門口晾一晾。”

說着又指了指前頭一處開闊空地,道:“馬車停那兒就好。”

何七忙應了,叫車伕過來挪騰。

爲了圓這個說法,宋妙便把攤車靠窗放了纔去開門。

外頭平常聲音說話,只隔一扇窗,屋子裡自然聽得到。

耽擱了一會,等宋妙進得家門,就見屋子裡空蕩蕩的,兵衛們一個都沒有出來。

她照例拿了條凳、蒲團給兄妹兩個坐,又端了茶。

何七便叫北枝把那一桶青蝦提進來,指着道:“宋攤主看着做,順手就行,不用太費心!”

他說到此處,臉上已經露出幾分赧然。

“我本來有些不好意思再來叨擾,但這蝦纔打南邊運來沒幾天,難得這樣新鮮,請家裡頭廚子換了幾個做法,都覺得不夠滋味……”

“蝦子這樣大,要是全被胡亂吃了,太過可惜,只好來煩勞宋小娘子啦!”

宋妙聽他這樣一番介紹,只覺好奇。

看着這麼新鮮活潑的蝦,食材上等,應當是隨便做做都好吃纔對,怎麼會不夠滋味?

她問道:“家裡都試了什麼做法?”

那何七逐一說了。

何家的廚子手藝自然不會差,但何父何母俱都推崇養生之道,無論肉、素,十分講究原味。

幾名廚子先拿清水白灼了配蘸料汁,因何七同何老太太十分嫌棄,說沒味道,就拿去糟滷了,但冷吃寒涼,味道也不怎麼,最後只好又拿來紅燜。

“這蝦雖然大,又新鮮,卻不知爲什麼沒甚蝦甜味,肉的口感倒是不錯,又厚又彈。”何七形容道,“白灼的吃着不夠入味,紅燜的燜燒久了,又少一點蝦味……”

宋妙一邊聽,一邊去拿了一隻蝦捏了捏殼,只覺質地全不同旁的品類,硬得厲害。

她忖度方纔何七說的蝦肉口感、味道,心中已是逐漸有了譜,道:“正好昨日何公子送了我許多調料,其中有一味新鮮山葵,我拿茱萸和着做個山葵蝦——並不辣,珠姐兒也能吃,只是滋味到底好不好,也只做出來才之知道。”

何七聽得“山葵蝦”三個字,又聽宋妙說不辣,其實有些不解。

但他一句也不問,只不住點頭,接着又道:“另還有珠姐兒老唸叨着要來找宋攤主玩,昨天去找她表姐……”

“我來說!我來說!”

珠姐兒等了半天,早憋得不行,此刻急忙插嘴:“七哥哥不許搶我的話!”

一邊說,她一邊從懷裡捧出一隻包起來的手帕來,像獻寶貝似的遞到宋妙面前,道:“姐姐你瞧!你打開看看!看看這是什麼!”

是個真小可愛模樣,得意極了。

宋妙笑着蹲下身,果然去打開那手帕,只見裡頭竟是包了一小捧花兒。

那花顏色黃中帶粉,又有些微發紫,其中有花骨朵,也有已經大開的花兒。

花骨朵小巧玲瓏,同個鳥雀的頭一般,也有些像黃黃的小鴨子嘴,盛開的則同一只展翅欲飛的鳥兒。

花朵的旗瓣寬大,翼瓣狹長,看着十分嬌嫩可愛。

自己做過也吃過的東西,宋妙一眼就認了出來,驚詫極了,忙問道:“這是哪裡來的金雀花?”

滇地距離京城何止千里之遙,昨日自己才提了一嘴,今天竟然就被這珠姐兒隨手撿來的一般給帶了來。

這是什麼行事?

珠姐兒笑嘻嘻,道:“我去表姐園子裡摘的!找了一早上,好容易才找到,我還給她留了些,她說也要叫人炒來吃!”

“昨兒姐姐說那金雀花炒雞蛋好吃,我心裡一直想着,正好今天去找表姐,特地給她學了,她說家裡肯定有。”

“我們一道找了半天,最後在她家暖屋裡頭找到了……”

“這可是珠姐兒自己動手,一朵一朵摘的!”

珠姐兒說完,又着急問道:“是不是這個的!姐姐,是不是這個的?”

宋妙點頭應是,把那手帕接了過來,誇道:“珠姐兒好厲害!一會就給你煎了來吃。”

又問她道:“你餓不餓呀?”

珠姐兒就作一副認真感受的樣子,還用手去摸了摸肚子,方纔點頭道:“空空的,癟癟的,很餓。”

小孩喊餓,宋妙自然不敢耽擱,忙把竈門開了,先添柴加火,又看了下竈上剩的東西。

有幾個隔了夜的油餅子,口感不好,也不便給小孩吃,倒是昨晚的一鍋飯還剩不少,正連鍋湃在水裡。

她便問那何七道:“若是不介意,何公子中午將就喝口粥,如何?”

何七一口應了,又自告奮勇不要閒坐,想要幫忙。

他前次剝筍像模像樣,宋妙也多了幾分信任,便找了個石臼出來,盛了兩勺米飯,添了一點牛乳進去,請他幫着舂成糊狀。

一時珠姐兒在邊上看着,十分不服,也鬧着要幹活。

宋妙就盛了水來,先把已經開了的金雀花挑出來——這花十分奇怪,一旦花開,味道就發澀發苦——剩下半捧嫩花骨朵,請那珠姐兒幫忙輕輕洗一洗。

一大一小兩個人,一點小活,忙得不亦樂乎。

把這兩個打發了,宋妙開了竈門,添柴燃火,把稀飯煮着,方纔去處理蝦。

那桶裡頭少說也有三四斤蝦,宋妙度量何七同珠姐兒的胃口,只取了一半出來,用剪刀去了蝦頭、蝦槍、蝦囊,又開背去了蝦線,用水洗乾淨,才晾放着,又去處理山葵。

山葵研磨成末,裝了一碗,和着茱萸碎、醬油、兩大勺糖、一勺蜂蜜、一碗水,研磨進去許多胡椒碎屑攪拌均勻,又將幾瓣蒜切了末,且暫放着——這是山葵蝦的佐料。 做好這些,她又攪散了兩隻雞蛋,纔去要珠姐兒洗好的金雀花。

金雀花花骨朵泡在蛋液裡,任由它先泡一會好滲出花香,宋妙見那何七還在吭哧吭哧磨米糊,便也不催他,起鍋燒油,香爆那蝦。

素油大火爆蝦,沒一會,蝦油的香味就出來了。

那味道跟肉香不一樣,是油爆河鮮特有的香氣,蝦黃跟鴨蛋黃有一種系出同源的感覺,特別直接,讓人聞着都流口水。

這香味沒有海貨那麼腥,但非常濃郁,煙火味十足。

正在磨米糊的何七動作一下子就慢了下來,忍不住擡頭去看鍋。

而珠姐兒本就已經把活幹完了,正玩那些開了的金雀花,聞到味道,很想走近去看,因前次被教育過,又不敢動,此時眼睛睜得大大,不住嗅嗅嗅,聞那香味,轉頭又去看何七,小聲問道:“七哥哥,我想去看姐姐做蝦!”

何七嚴肅搖頭,道:“不可以,你會打擾姐姐做菜。”

說着,又把手裡那石臼放到珠姐兒面前的條凳上,道:“珠姐兒乖乖聽話,你若閒着無趣,就拿這石杵慢慢磨米糊,我給你去看看!”

語畢,他果然站起身來,走到那竈邊去看宋妙做菜。

剩得珠姐兒接了那石臼,總覺得自己並沒有閒着,也一點也不無趣。

她其實玩花也可以玩半天,聞那香味也很開心,但在外頭又不好不給自家七哥哥面子,於是手裡捉着石杵磨了大幾圈,感覺哪裡不對,但是又說不上來。

宋妙還顧不上珠姐兒的那點疑惑。

大火油爆香了那大青蝦,她便關了竈門,拿小火慢煎,把那香味同蝦油、蝦黃味道逼得更濃,等煎得七七八八了,纔將蒜末倒進去一道翻炒,等炒出了蒜香,又接着倒了那料汁進去。

料汁非常香。

裡頭的山葵有一種很獨特的清新味道,很香,一點點說不上來的嗆,茱萸又辣,兩者比例恰好,和蝦同煮,就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濃郁極了,飄得滿屋子都是。

珠姐兒再忍不住,把那石杵放下,問道:“七哥哥,我磨好啦,你看完了沒有?”

說着忍不住墊着腳想去看那鍋裡是什麼。

何七隻盯着那鍋裡的蝦,好一會兒都沒反應過來珠姐兒叫他,還是被宋妙提醒了兩次,才醒了似的,忙回去安撫妹妹。

不過這菜做得很快,等料汁收得七七八八,宋妙又往裡頭添了一點豬油,等那豬油裹勻了大蝦,立時便盛了出來。

山葵蝦做好,她洗了鍋,清油小火輕輕推了一下那金雀花炒雞蛋,嫩嫩地又盛出一小盤來。

此時那稀飯也煮好了,雖然不夠綿軟,但做一頓用來下菜的主食也儘夠了。

兩個菜擺在條凳上,何七、珠姐兒一大一小兩個人面前各又有一碗稀飯。

稀飯是稠的,米多湯少,那蝦大大一隻,開了背,外殼紅豔豔,油光發亮,開背處的蝦肉跟料汁燜了一會,已經足夠入味,但醬油上色不重,還能看出原本香煎的淡淡焦黃色。

煎蝦的香味,山葵的清香味,另還有胡椒的香味,實在過分提神開胃。

另還有那金雀花煎蛋,香氣不同於前次的茉莉花,更淡,可又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

何七竟是一時不知道應該怎麼下筷子。

但珠姐兒就不一樣了,她當先就夾起了一筷子金雀花炒蛋,又叫道:“姐姐還不來吃嗎?菜要涼啦!”

宋妙笑道:“珠姐兒吃,我路上才吃了許多東西,吃不下啦——給我留兩隻蝦就好。”

說着取了那石臼,往裡頭又舂了些牛乳進去,復才倒進小鍋裡拿小火慢煮。

何七忙拿個小碗給盛出來幾隻蝦,一邊盛,那手竟是不小心蹭到了一點料汁。

他手邊就有帕子,但不知怎麼回事,竟是沒有擦,鬼使神差地就着手捉了一隻蝦,殼都來不及去,就往嘴裡送。

***

酸棗巷的宋家食肆裡,何七、珠姐兒高高興興對着兩個菜,兩條街外,那廖當家卻是幾乎氣得七竅生煙。

“你的意思是,那劉二把定契的日子寫成了宋大郎死了以後,眼下還要我再給一百貫把那日子改過來?”

這樣大一筆錢,刁子自然不可能自己做主。

他心裡戰戰兢兢,手都有些發抖,連着翻了好幾回,都沒把那裡一頁紙打開,好不容易打開了,聲音又有些發抖,顛三倒四的。

“說是……往前幾日不當班,他不當班,不好改,也有另一個人要幫手的不當班……”

這樣混亂敘述,聽得廖當家的眉毛皺個不停,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

這樣一個沒用的手下,日後再不能給他幹什麼要緊事。

他皺眉問道:“那宋家女兒怎麼樣了?這幾日還有沒有跟那些個太學生有牽扯?”

刁子聽得問這個問題,總算放輕鬆了些,忙道:“沒有,最近都沒怎麼同那些太學生往來,只是……”

“只是什麼?”

“就是那裡正,朱雀門姓孫的那個里正,他老婆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昨天晚上抱了鋪蓋去了那宋家食肆,聽說好像這幾天要去陪夜,免得那小娘子嚇破了膽,不敢睡覺。”

一個里正,廖當家的還沒放在心上,只略覺煩躁,道:“敬酒不吃藥吃罰酒,等他家裡頭事情出來了,我看她還有沒有閒工夫插這個手。”

“還有一樁,就是不知怎麼回事,這幾日老有車馬往酸棗巷走,還有人運了傢俱進去。”

那刁子把何七上門找的事情,另還有北枝等人送禮的事情一一學了。

廖當家的問道:“去的那個不是太學生?”

“應當不是,小的打聽過了,太學生這兩天個個忙着考試,估計沒什麼功夫跑出來。”

雖說刁子否認了,廖當家的仍舊心中有些焦躁。

對這個手下,他已經沒了多少信任,尤其此事若是處置得不好,後頭惹來的麻煩就不好收拾了。

“你去約那劉勁,找個時間出來,我跟他談。”

他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今天來不及感謝打賞了,明天再來謝謝大家,麼麼噠~

(本章完)

第54章 桌椅第44章 不必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46章 接手第140章 骨頭第140章 骨頭第十四章 催促第135章 說笑第十章 野蔥第147章 架起第86章 繡工第150章 換役第131章 麻巾第67章 驚叫第66章 叫門第八章 精巧第111章 桌椅第二章 手藝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06章 盤算第32章 幫忙(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25章 技巧第134章 惡虎第80章 實話第119章 擡頭第107章 土產第107章 土產第152章 離開第96章 額頭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70章 聽勸第121章 小魚第65章 拜帖第57章 請教第42章 芋頭第113章 冤枉第73章 找事第139章 道歉第62章 站住第86章 繡工第73章 找事第154章 生意第54章 桌椅第二十章 翻倍第147章 架起第125章 技巧第109章 木工第139章 道歉第120章 改姓第87章 彎腰第157章 便宜第156章 遊學第47章 提籃第六章 奪食第48章 官差第82章 三頁第54章 桌椅第十章 野蔥第十六章 上新第141章 寬限第95章 怠慢第143章 如何第34章 耽擱第五章 失算第142章 手油第48章 官差第53章 叨擾第96章 額頭第99章 祭祀第131章 麻巾第116章 斗笠第36章 要緊第十一章 敲門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十章 野蔥第120章 改姓第155章 順風第132章 不古第47章 提籃第30章 建議第145章 作本第144章 俗套第52章 斡旋第124章 值錢第72章 幫忙第158章 踢踏第70章 聽勸第99章 祭祀第九章 幫忙第154章 生意第97章 潔淨第89章 銀絲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145章 作本第88章 奇怪第62章 站住第62章 站住第109章 木工第91章 開口
第54章 桌椅第44章 不必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46章 接手第140章 骨頭第140章 骨頭第十四章 催促第135章 說笑第十章 野蔥第147章 架起第86章 繡工第150章 換役第131章 麻巾第67章 驚叫第66章 叫門第八章 精巧第111章 桌椅第二章 手藝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06章 盤算第32章 幫忙(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25章 技巧第134章 惡虎第80章 實話第119章 擡頭第107章 土產第107章 土產第152章 離開第96章 額頭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70章 聽勸第121章 小魚第65章 拜帖第57章 請教第42章 芋頭第113章 冤枉第73章 找事第139章 道歉第62章 站住第86章 繡工第73章 找事第154章 生意第54章 桌椅第二十章 翻倍第147章 架起第125章 技巧第109章 木工第139章 道歉第120章 改姓第87章 彎腰第157章 便宜第156章 遊學第47章 提籃第六章 奪食第48章 官差第82章 三頁第54章 桌椅第十章 野蔥第十六章 上新第141章 寬限第95章 怠慢第143章 如何第34章 耽擱第五章 失算第142章 手油第48章 官差第53章 叨擾第96章 額頭第99章 祭祀第131章 麻巾第116章 斗笠第36章 要緊第十一章 敲門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十章 野蔥第120章 改姓第155章 順風第132章 不古第47章 提籃第30章 建議第145章 作本第144章 俗套第52章 斡旋第124章 值錢第72章 幫忙第158章 踢踏第70章 聽勸第99章 祭祀第九章 幫忙第154章 生意第97章 潔淨第89章 銀絲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145章 作本第88章 奇怪第62章 站住第62章 站住第109章 木工第91章 開口